书城历史战国英豪转
3987800000097

第97章 鱼龙混杂

赤山

风和日丽。

楚相国昭阳率门下宾客百余人,乘车马一路踏青,抵达赤山。

赤山周围,峰峦叠嶂,草木葱郁,有碧水深潭环抱其间。潭边建有古朴典雅的鱼庄及观景长廊,犹如飞龙环绕于山水之间。

鱼庄主人殷勤接待了昭阳一行。及时吩咐下人操办鱼宴,又唤绝色乐女及舞伎乐舞侍候。

一派欣然之中,有的宾客随昭阳观赏歌舞,有的宾客吟诗下棋,有的宾客操杆相约垂钓。

在锦衣华服的众宾客之间,张仪显得过于寒酸。他操起一根鱼庄为客人设置的鱼竿,拎着一小袋鱼食,独自来到一块岩石上坐下,倾心垂钓。

程平操着一根鱼竿而来:“张兄,你真会选地方啊。”

张仪微笑。

程平与他并肩而坐,一同钓鱼:“据说姜太公就曾坐在这块石头上钓过鱼。”

张仪淡淡地道:“是吗?那我们俩今天可倒霉了。姜太公并不是什么钓鱼的行家。他选的垂钓之处,肯定无鱼上钩。”

程平:“听口气,你并不崇拜姜太公?”

张仪:“崇拜别人,等于埋葬自己。”

程平:“你就是这个臭脾气。难怪一直不能得到相国大人的宠爱。”

张仪:“我又不是女人,不怕人老珠黄,有什么必要谄媚以求恩宠?”

程平:“可你有才,就不怕被终世埋没?”

张仪正色道:“程平兄,人有什么潜在的才能,实际上在很多的时候连自己也说不清楚。所以,许多人自诩有才,往往只是把才能当作一种谋生的技巧罢了。当才能变成求生的饭碗的时候,纵便是金饭碗也只不过是乞讨的工具。我若为了自身的富贵荣华向人谄媚,还不如干脆去沿街乞讨算了。”

程平叹了一口气:“说的也是。其实素来嫉贤妒能的人比比皆是。太多的人都怕推荐别人而使自己失去饭碗,为此,历来真正爱惜人才的人少之又少啊。不过眼下要获得相国大人的重用,对你来说倒不失是一个大好机会。”

张仪:“哦?”

程平:“据说你和苏秦是肝胆相照的挚友?”

张仪:“不错。”

程平瞅了瞅四周,压低了嗓音:“如今苏秦名满天下,权倾诸侯,功名显达古今无人能及。这次他率五国使者来我国倡导合纵联盟,相国大人怕因此而失去威望,所以近来拼命巴结朝中大臣,又刻意笼络门客。昨天晚上他还特意向我问了你的情况。在这种时候,你只要等会儿在宴席上当众说几句讨好相国大人的话,必然能讨相国大人欢心,因而受到重用。”

张仪瞅着湖水出了一会儿神,偏头道:“那还不如我当堂放一个很响的屁。那样更容易惊动四座。”

程平忍了一忍:“反正我该说的话都说了。何去何从,你看着办吧。”

两人互看了一眼,默然垂钓。

一会儿,有人四处呼唤宾客入席开宴。

程平和张仪起身,沿路拾级而上,还了鱼竿,走入大厅觅座入席。

鱼宴丰盛,美酒醇香。

几杯酒下肚,门客宋遗举杯向昭阳祝酒:“主人自执掌楚国大印,戎马三十余载,覆灭越国,技压诸侯,声名威震天下。我等卑微,有幸能追随主人左右,实在是天大的荣幸。今日借此机会,小人敬主人一杯酒,祝主人官运久久,寿与天齐。”

昭阳举杯,展颜欢笑:“宋遗说的话就是讨人喜欢。来、来、来,大家共饮一杯。”

众人举杯饮酒。

一派欢乐中,宋遗朗声地道:“主人,小人斗胆,有一事相求。”

昭阳:“哦,说来听听。”

宋遗:“小人追随主人日浅,听说昔年大王因主人率兵东征西讨,立下累累功勋,所以特地把‘和氏之璧’赐给主人,以示嘉奖。小人听说‘和氏之璧’是天下无双的无价之宝,心仪已久,今日恰逢主人忙里偷闲,可否展示宝物一观?”

众门客欢呼。

昭阳笑容递增:“老夫不才,为楚国做了一点事,竟蒙大王厚爱,以天下至宝相赠,实在惭愧。俗话说好东西理应众人分享。既然大家都不是外人,老夫自当不吝请大家赏宝。只是此宝的来历大家可清楚?”

程平有意地道:“主人门下,博古通今之士多如牛毛。‘和氏之璧’名动天下,闻者如雷贯耳,难以忘怀。既然主人有此一问,在下请张仪先生为大家讲解。”

昭阳:“好啊。”

众人纷纷把目光投向张仪。

张仪淡淡地道:“小人孤陋寡闻,历来只听说人贵于物,没听说物贵于人,因此不敢卖弄,请主人和总管大人恕罪。”

昭阳面露不悦之色。

程平连忙打圆场:“各位都知道张仪先生一贯谦虚,那就请昭雎先生给大家说说‘和氏之璧’的来历。”

昭雎:“小人年轻浅薄,蒙总管大人看重,只好竭力从命。传说从前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读书人,不慕俗世浮华,不求人间富贵,隐居在荆山之巅的天池旁潜心修道。有一天,卞和在采摘奇花异草炼制丹药的过程中,无意中掘得一块罕见的玉璞。卞和认为玉璞深埋于地数万年,横空出世是楚国兴盛的吉兆,所以专程下山把玉璞献给楚厉王。大喜之下,楚厉王召玉匠来剖玉璞。玉匠们研究之后,一致认为玉璞只不过是一块顽石。楚厉王大怒,认定卞和是一个欺世盗名的骗子,于是下令砍断卞和的左脚,把他逐出王宫。几十年后,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再次下山献璞。不料玉匠同样认为玉璞是一块石头。楚武王认为卞和犯了欺君之罪,亦下令砍断卞和的右脚,把他驱逐出宫。待到楚文王即位,卞和有心再次献宝,无奈双脚俱断,不能行走。于是抱着玉璞,在荆山上痛哭。打柴的樵夫们纷纷劝慰卞和说,‘先生两次献宝,都遭到拒绝,还是绝了献宝的念头吧。你这样放声大哭,弄不好又会惹来飞来横祸。’卞和悲伤地说,‘我向大王献宝,并非是为了求得名利封赏。我悲伤的原因是,本来是宝玉却被当成石头,本来是君子却被诬为骗子。楚国这一方水土真是是非颠倒,黑白不分哪!’楚文王听说这件事后,马上派人到荆山取来玉璞,剖开之后,果然得到无瑕美玉。楚文王悬赏万金召天下有名的玉匠庸柔把美玉雕成璧,有感于卞和的至诚,所以把璧命名为‘和氏之璧’。同时赐给卞和黄金万镒,册封卞和为上大夫。卞和坚辞不受,投天池自尽,以示清白。从此‘和氏璧’又被称为‘君子璧’。今日主人拥有这件天下至上的宝物,足以证明主人是至诚君子啊。”

众门人纷纷附合。

昭阳自得地一笑:“惭愧,惭愧。既然今日大家兴致颇高,老夫就把‘和氏璧’拿出来给各位一观,以助酒兴。”

众人欢呼。

昭阳从怀中取出一只宝椟置于案上,取金钥匙开了锁,打开了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