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描述的洞藏宝藏和守卫的巨蟒,还有各种附加在上面的神秘咒语,撩起了人们对洞穴的向往,也使人产生了恐惧。经常有人问:洞穴里有没有鬼有没有毒蛇能找到宝藏吗等等。这些都不奇怪,因为对洞穴的恐惧和好奇,在人们的心中被无限地放大了。
人类的祖先有很长时间的洞穴居住经历,人类对洞穴有着特殊情结。洞穴里不断发现的人文遗迹,都说明了人与洞穴长期且密切的关系。
北京周口店发现了猿人,长江三峡的峭壁洞穴中发现了悬棺,欧洲各地发现的洞穴壁画,各地在洞穴中发现的各种文物,都反映了人类对洞穴的利用是有史以来就开始的。除了人文遗迹的堆积外,洞中还有大量的古生物遗骸堆积,为科学工作者了解历史提供了大量的详
实资料。洞穴虽有趣,它的开发却并非坦途。
飞速发展的洞穴探险
洞穴探险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是一个古老的探险领域。300多年前,中国明代的徐霞客亲自考察过的洞穴就达到306个之多。进入20世纪,洞穴探险取得了大进步、大发展、大飞跃。这种飞速发展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1:深洞的探险深度日新月异。1932年,法国著名的洞穴探险家诺尔贝尔?卡斯德雷为了帮助比利牛斯水电公司在西加莱尔盆地寻找到一处从水库泄漏的地下水源,历时3年,探洞13次,于1935年9月发现了当时法国最深的地下岩洞(深302米〉。他把这个洞穴命名为马合尔洞穴,以纪念他最崇拜的一位洞穴探险家。
1950年,2名法国洞穴探险家在西班牙边境的比利牛斯山中完成了对皮埃尔?圣马丁山洞的探险。这是一个垂直的竖井洞,深度达到了320米。1955年,探险家们在该洞中还发现了一个长约250米,宽约180米,洞顶高达150米的洞室,命名为伐纳洞室。此时,发现这个洞深达750米。1960年初,进一步探测的洞深超过1000米。1975年又进一步加深为1332米。当时,该洞被确认为已知的全球最深的洞穴。1989年3月,皮埃尔?圣马丁洞的深度确定为1342米。经过近40年的探险,深度从320米增加到1342米,真是日新月异吧!
让?伯纳德洞位于阿尔卑斯山脉主峰勃朗峰以北40千米、日内瓦湖以南的法国上萨瓦省一座石灰岩山中。让?伯纳德是法国著名的洞穴探险家。1963年,他费了不少精力找到这个山洞,并开始探洞。他根据经验,觉得这个山洞很有可能是世界最深的洞。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探洞之中,不幸的是下到400多米的深度时,他坠落在地下河中而丧生,探险被迫停止。为纪念他,这个洞以他的名字命名。直到1969年,又有探险家进洞探测,深度达到938米。1976年,深度达1298米,由于积水的地下弯管沟的阻挡,探险中止,但被确认为世界第二深洞。1981年,在2名潜水员的带领下,16名探险队员相继潜水通过弯管沟,爬至干洞,一直下探到1490米深处。到1989年3月,让?伯纳德洞的
深度记录已加深到1535米。
全球最深的洞穴
Voronya洞穴(俄语意思是乌鸦洞)位于俄罗斯阿布哈兹共和国境内,洞深7188英尺(2191米),处在阿拉贝卡山(Arabika
Massif)内,该山是在恐龙时代由石灰岩形成的。1960年人们发现该洞,它又被称作克鲁布拉山洞,是根据俄罗斯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克鲁格的名字命名的。这个洞穴是世界上最深的洞穴,也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个深度超过2000米的洞穴。
2:独居洞穴的时间不断延长。为了以后的长时间的航天探险,以及配合医学试验,20世纪的洞穴探险又增加了一项新的内容——独居洞穴时间的探险。这种探险考验人对黑暗和孤独的忍耐力,考察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培养一个人在困境中生存下去的意志和信心。
1972年2月14日至9月5日,法国探险家米歇尔?西弗里一直呆在美国休斯敦附近一个子夜洞的竖井的洞底,度过了205天。这是一次得到美国国家航空和宇航局赞助的试验,目的是测试人的机体对洞穴生活的各种反应。
1986年12月4日,意大利探险家、33岁的蒙塔尔比尼来到意大利的安科纳山区,进入位于地下182米深处的弗拉萨西溶洞中,温度为14.0,湿度高达98%。他安身的地方为长3米、高和宽各2米的木棚,头上有一块塑胶制的天花板,阻挡了地下水的渗滴。此外还有一条窄长的走廊,供他活动身体。1987年7月12****离开洞穴,创造了独居洞穴210天的纪录。
1991年11月22日,又一名法国探险家,26岁的帕斯卡?巴里耶,只身进入法国南部比利牛斯山脉中一个深入地下50米,长约40千米的山洞中。他在洞内的生活条件比蒙塔尔比尼更糟,没搭木棚,他生活了113天。他深有感触地说:“孤独和黑暗快把我逼疯了!”
1988年8月10日,法国33岁的女洞穴学家维罗妮凯,只身一人进入深达82米的瓦拉-
内格莱洞穴。为了一项科研工作,她全身布满测量仪器导管,还不断釆尿和血作实验。她在洞穴中生活了110天,首创妇女洞穴探险史上的世界纪录。
3:洞穴探险装备的飞速进步以及由此带来的洞穴探险的普及。让我们看看360多年前,中国的徐霞客是如何探洞的,1632年,45岁的徐霞客在探查雁荡山中灵岩的两个圆洞和一个长洞时,用的是架‘木悬梯”法。他先从庙里借来梯子,,越过深涧,来到圆洞壁下,顺梯直上;梯子不够长,便砍木横嵌于夹石之间,踩着木头攀登,还是没有接近洞口,再用绳子把梯子吊上来,缚在石隙的树上,上又架木,不行,再吊梯。用这种架木悬梯的办法还无法到达洞口时,又把绳子缚在树上,顺绳上攀,终于爬入洞口。徐霞客探洞甚至连真正的绳子也没有,探洞主要靠的是“攀藤牵棘”和“解衣结绳”。1636年,49岁的徐霞客探查浙江兰溪的双龙水洞时,是从一个老妪家中借了木制的洗操盆,脱衣放在盆中,自己赤身浮水,推着盆子进入洞中探测。当时用来照明的是木制的火炬。
让我们再来看看20世纪的洞穴探险设备吧:头部有一钢盔式的帽子,由既坚硬又轻便的高级塑料制成。这样洞内有小石块落下或水流降下均不会伤害探险者。洞穴探险绝大部分都是在黑暗中进行,照明是很重要的。过去用于照明的木制火炬、蜡烛、手电等已逐渐被淘汰,现在洞穴探险者的帽子上一般有2个照明设备一个是电石(即乙炔)喷射的明火;一个是干电池供应的类似煤矿工人头上戴的矿灯。下洞(指垂直洞)或进洞(指水平洞)时有一尼龙绳捆在身上。这条尼龙绳的载重量为1600千克,安全系数是很大的,因为这是洞穴探险者的“生命线”啊!为了防止意外,在探垂直洞时,每下去30米时(深的洞穴为100米、200米或300米),要在岩壁上打眼,把绳子固定住。而用以固定的螺钉扣是铝合金做的,相当轻便,但和钢一样坚硬,用很大的力量都不能使其变形。为了下去和上来方便,还有两个小滑轮连接。衣服有两种,一种是防水服,水进不去;另一种为探水、旱洞用的,水能进去,但出洞后(或在干燥的地方)仅10分钟,只靠人的体温就能使被浸湿的衣服变干,以免探险者受凉生病。洞中睡觉有尼龙睡袋,既方便又暖和。另外,探险者用的笔记本是不怕水的。
4:洞穴探险与洞穴科学紧密结合。20世纪洞穴探险促进了和洞穴有关的洞穴地质学、洞穴生物学、洞穴考古学的发展,使这些学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我国著名的北京猿人的头盖骨就是25岁的古人类学家斐文中于1929年12月2日在北京周口店的一个山洞中挖掘发现的。
5:洞穴岩画的不断发现和研究。洞穴岩画在1879年被4岁的女孩玛丽亚在西班牙桑坦德的阿尔塔米拉洞中发现后,立刻引起世人的注意。因为它对考古学、历史学、地质学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1940年9月12日,法国西南部的多尔多涅省蒙蒂尼亚克小镇上的4名少年在韦泽尔河谷的一个山洞中发现了被人们誉为“狩猎时代的罗浮宫”的洞穴岩画,轰动了世界,每年参观者数以万计。
1985年,法国探险家亨利?科斯克在濒临地中海的马赛城城郊海湾的石灰岩下发现了一个神密的水下洞口。从此,他频频进洞探险。1991年7月29日晚上,科斯克带领6名探险者乘船来到洞中,结果他们发现了洞穴中遍布着动人心魄的史前岩画和雕刻。
6:洞穴探险和洞穴旅游结合了起来。位于美国的世界第一长洞猛犸洞的发现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猛犸洞(Mammoth
Cave)位于美国肯塔基州中部的猛犸洞国家公园,是世界自然遗产之一。1899年,一个名叫罗伯特?霍钦的猎人在追捕一头受伤的熊时发现了此洞。猛犸洞以古时候长毛巨象猛犸命名,这个“巨无霸”洞穴截至2006年,已探出的长度近600公里,究竟有多长,至今仍在探索。猛犸洞其中的10英里对游客开放。它由255座溶洞分五层组成,上下左右相互连通,洞中还有洞,宛如一个巨大而又曲折幽深的地下迷宫。在这些洞中有77个地下大厅,三条暗河、七道瀑布、多处地湖,总延伸长度近250公里。猛犸洞以溶洞之多、之奇、之大称雄世界。在77座地下大厅,其中最高的一座称为“酋长殿”,它略呈椭圆形,长163米,宽87米,高38米,厅内可容数千人。有一座“星辰大厅”很富诗意,它的顶棚有含锰的黑色氧化物形成,上面点缀着许多雪白的石膏结晶,从下面看上去,仿佛是星光闪烁的天穹。洞内最大的暗河——回音河低于地表110米,宽6米~36米,深1.5米~6米,游客可乘平底船循河上溯游览洞内的风光。河中有奇特的无眼鱼——盲鱼,其他盲目生物还包括甲虫、蝼蛄、蟋蟀。有许多褐色小蝙蝠潜伏在人迹罕至之处。
洞穴探险实录
1982年冬季,前苏联有一支由4名专家组成的探险队进入高加索布济布山脉中的一著名深洞探险。他们为什么选择在冬季?这是因为在其他季节,岩洞里不少地方灌满了水,根本无法通过。这个探险队带的装备和食物有1吨多,因为他们预计在洞内探险时间为70天。20世纪以前,探洞者在洞中最多停留2?3天。12月13日,他们幵始下洞。
洞口部分很像一个倒放着的大漏斗,约40米的一段被雪团冰块堵着。因此,此洞被称为冰雪岩洞,简称“雪洞”。
他们顺着固定好的尼龙绳和钢索从冰雪表面下滑,大量的箱袋也用绳索下运。通过洞口后,是个200米的深井,再往下就是一个较宽敞的大厅。他们在大厅中建好1号营地,并按计划进行考察。每隔三四个小时还要测量队员的脉搏和体温,记录呼吸次数和量血压。
从大厅出来,走过一段约50米长的狭窄通道,中间还碰到一些20?30米深的积水潭,进入了一个迷宫似的通道系统,东摸西撞,走到了大竖井区。这是一段直上直下而且还有水的通道。他们换上特制的防水服,把一根有特殊装置的粗尼龙绳固定住,然后顺绳往下爬。四周一片漆黑,头上滴落着冰水。井很深,下面的喊声在上面几乎听不到。通过大竖井必须迅速,一刻也不能耽搁,因为时间一长就会被冻坏。
走完大竖井就进入了另一地下厅,从1号营地到此,他们连续走了整整20个小时。再往前就是地形最复杂、水量最多、最冷的通道。这里有暗河、地下瀑布、地下湖。他们的防水服经受住了考验,身体过冷的情况没有发生。
到了第9天,他们遇到了一个大的岩块,岩块就像一座山一样堵塞了通道。要前进,必须翻越它。他们整整花费了24小时才翻过这路障,其直线距离才走了不到800米!
进洞后的第25天,他们到达1190米的深处。再往前见到了落差达32米的地下大瀑布,这是洞中最大的瀑布。瀑布顺着岩块倾泻而下,美丽壮观。岩块的后面又是一个巨大的地下厅,长200米,高80米,电池灯光照不到顶。他们在这儿宿营了3周。这个基地是前苏联洞穴探险史上最深的一个基地。他们在这里几乎研究了每块岩石、每个裂缝、每条溪流。
同时,还探索洞穴的通向,寻找“雪洞”的最终尽头,他们每天要通过巨石、岩块、水潭、溪流等障碍,有时还要从夹壁、缝隙中挤过去,仅穿过的瀑布就有4条,有时要下水,有时要过悬崖峭壁。这次探险的深度达到了1343米!
探险任务完成后,出洞和进洞不仅路一样,并且是同样的艰难。他们一刻不敢停留,用了整整10天才走到洞口。他们在洞中考察生活了60天。
由于几乎与世隔绝,与大集体隔离,心理平衡遭受破坏,他们4个人都出现了轻度神经过敏症,表现为遇到小事也容易引起情绪激动;由于长期生活在失去白天黑夜标志的洞穴中,渐渐产生“洞穴昼夜”感,即自我感觉时间放慢,昼夜交替延长,睡眠由7小时延长到14小时,自我感觉却和平日一样,认为只睡了7小时;在洞中连续工作20?24小时,感觉和工作8?10小时一样,“生物钟”慢了差不多一半。首先发现这一现象的是法国学者西费尔,他们这次60天的洞穴生活证实了这一理论。与此联系的是睡眠相对后移,进洞第2周就把17点当成早晨。以后按洞穴昼夜作息,地面上的三八制(即睡眠、工作、休息各8小时)完全被打乱了。他们出洞后一个月,还没有恢复原来的生物节律,一天24小时总觉得不够用,因他们已习惯了一天50个小时。在以后的几年中,继续有探险队深入雪洞探险,雪洞的深度纪录继续不断被刷新。1989年,已探至1508米深处,在当年世界最深洞穴
排行榜上排名第二,与最深的法国让?伯纳德洞仅相差27米。
有趣的洞中生物
和洞外世界一样,洞穴里也有形形色色的生物。从肉眼瞧不见的细菌到大型的哺乳动物,在世界各地的洞穴里已相继发现。随着洞穴研究工作的发展,人们对洞穴生物的了解也就越加深入。丹麦人塞特溥士于1849年根据不同的生态条件,把洞穴动物分为四类:
1、生活在完全黑暗的洞穴深部的动物;
2、生活在微明地段的动物;
3、生活在阴暗带的动物;
4、生活在石灰华上的动物。
1854年,西纳博士提出了另一种划分方案,即定居洞穴生物、喜好洞穴生物和暂时进洞生物三类。西纳对这三类生物的生态作了如下说明。
1所谓定居洞穴生物,即在形态上和生理上都适于洞穴生活,并能传种接代。例如洞螈和洞穴盲鱼。
2所谓喜好涧穴的生物,即以洞为家,以洞外为活动场所。就像蝙蝠那样,白天在洞里,夜间出来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