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欲望之舟
3992000000003

第3章 事出有因(3)

白向伟对省委派他到临河任职,是有想法的。计委是厅局之首,老主任已经车到码头船到站,他是老主任一手提拔培养的,又是常务副主任、省委后备干部,扶正顺理成章。实际上,老主任为防止六十岁惯性效应,决定提前减速,许多权力已经开始放给他了,包括日常工作的安排、大型会议的主持、一些人事的变动,都是光听听汇报,由他出面办理。白向伟本是个不事张扬的人,此时就更加谨慎。在大家看来,白向伟当主任,做计委的掌门,已经是煮熟的鸭子了。就连白向伟本人,实际上,也已经在心里捉摸上任后如何开展工作的事情了。没想到,最后一纸任命,让他来了临河。临下来之前,他非常想见省委书记肖光一面,几次和他的秘书小田联系,都没有得到允可。白向伟硬着头皮去办公室见沈均。沈均始终神色严肃,很客观地分析了临河现任班子的情况,包括临河这几年工作上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刘沉好大喜功的弱点。沈均急着要去机场上北京开会,他只好识趣地及时告辞。看来,省委派他去临河的意图,包括在班子中的工作定位,只有靠自己去体会、摸索了。但越是搞不清,心里越没底,越坐不住,赶着把计委的工作移交掉,连夜悄然到临河来了。他原想先随便在临河的街道上转转,然后,就到宾馆休息。没想到,消息灵通的姚子平,等刘沉一离开,绕了一圈又悄然转回到市界的牌坊下面等着迎接。白向伟无意中提到林若诚一句,殷勤的姚子平马上拨通手机,白向伟想拦都拦不及,听说他一个人在时代大道的工地上“散步”,姚子平当即指示让他原地待命。

“你现在在哪里?时代大道?嗯,好,我是市委办公室主任姚子平,白书记要见你,你就在那里等着,这是任务!”姚子平把“市委办公室”几个字咬得很重,生怕林若诚听不清楚。

白向伟在计委分管经济改革,下去调研私营经济和林若诚很早就认识,而和他最近的那次见面——也就是刘沉提到的那次——却是巧合,白向伟毕业于北方财经学院,是著名经济学家吴思贤教授的得意门生。临走前,想听听吴老夫子对临河经济宏观发展的看法,在聊得正投机的时候,林若诚进来了。白向伟才知道,吴老夫子是“学”而不“迂”,在钻书斋研究学问的同时,不忘和市场搞结合,是林若诚聘请的经济顾问,定期给他做经济大势的分析,属于高级智囊之一。林若诚付的薪酬当然也让人很体面。林若诚马上成了吴思贤观点的实例和佐证,总之,那天三人谈到很晚,出来后白向伟请客,在天龙大酒店喝的晚茶。林若诚对刘沉在这件事上给自己在心里“划道儿”虽然极不舒服,但设身处地也能理解,谁让是处在非常敏感期呢?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刘沉是怎么知道的?白向伟没来由给刘沉通报这个情况,而吴老夫子和刘沉不认识,更不可能了。但不管如何,有了这番心思,林若诚在白向伟面前,就不能没有顾虑。两个人除谈一些公司目前的状况和未来的设想,都显得有些谨慎。林若诚倒是把话题朝时代大道上引了一下,想摸摸白向伟的态度。

白向伟深思了好一会儿,不无忧虑地说:“摊子晾在这儿,总是不利于临河的形象的。”

林若诚点头,但目前国家实行财政紧缩政策,不可能给临河投资。但不等他说什么,白向伟早把话题转开了,说:“我不知道你怎么样,我的肚子是有点饿了,要不,我请你吃小吃去?临河的小吃,我可是每来必吃的。”

林若诚忙笑着说:“只要你这个书记不觉得委屈,我这个小地主还是当得起的。”

几个人没有到热闹的地方去,而是在远处的零星摊前坐了下来。姚子平不愧是老办公室主任,马上进入了职务状态,摆好凳子让白向伟坐下后,很在行地报出黄焖鱼、卤羊蹄、牛肉夹热烧饼、炒红薯泥等七八样临河小吃的精品:“你这儿没有,就到前面的摊儿上去买。记住,卫生必须搞好,否则,等后悔可就迟了。”

实际上交代是多余的,小老板是个非常机灵的小伙子,看着三辆锃亮的轿车一排停在那儿,早就猜出几个客人身份的不一般了。姚子平仍然不放心的样子,亲自把洗净的杯子,又用开水烫了好几遍,跑到车上取出专门备的茶叶,给白向伟沏上。看着姚子平的背影,林若诚突然心里一咯噔,全明白了,他和白向伟从吴思贤家一块告辞出来的时候,好像瞧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一闪进了旁边的门洞,现在猛然想起,那人就是姚子平。姚子平的大女儿嫁的是学院丁教授的儿子,到那里去很可能是走亲家。再想到一声不吭又跑回市界去接白向伟的事,这个姚大主任,不但玩得花,也够阴的了。

林若诚伸手从姚子平手里接过茶叶,说:“白书记是领导,我可是一个老百姓,怎么敢劳大主任的驾?”

姚子平毫不在意地说:“办公室主任在外面是个正县级领导,在市委就是白书记的大公务员,你今天晚上是白书记的客人,为你服务,份儿内,份儿内。”

林若诚笑着说:“我这是沾白书记的光,也享受一次市领导的待遇喽。”

说话功夫,小老板把点的东西摆了上来,白向伟拿起一个烤得焦黄的芝麻烧饼,咬了一口,也不说话,看着两人斗嘴。

姚子平也笑着说:“说这话,不怕亏了良心,以前,我还少给你服务了?”

林若诚说:“是吗?以前,白书记可没来。”

姚子平说:“白书记没来,可刘市长在,谁不知道北方大学的两个人物,全在临河:一个是当时最有权的刘沉同志,一个是最趁钱的林大老板。”

林若诚知道,这个姚子平是睚眦必报的,这不,阴阴地就捅了一刀。姚子平显然也想点到为止,都朝深处去捉摸,就不像玩笑了,要是因此坏了白向伟的兴致,整个一晚上就等于白熬。

“白书记,喝不喝点酒,车上放得有五粮液?”

白向伟就像什么都没听到一样,大口吃着,依旧笑着,见姚子平问,这才开口道:“我晚上喝酒,容易兴奋,休息不好。要不,你和林总喝吧。”

姚子平在这之前,专门私下到省计委办公室主任家里拜访过,知道白向伟对白酒一向敬而远之,特别是晚上喝酒,就更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了,若不然,姚子平又哪里会等到问。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摸透领导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就想服务好,门都没有。他常给下属说的一句话是:“你以为侍候人容易?!”

姚子平马上道:“那就少喝点啤酒。”

白向伟点头,问:“姚主任,以前你搞接待,是不是都这样整?”

姚子平说:“哪里,省里领导下来都是在大饭店,要吃小吃,也是在这里买了去。”

白向伟淡淡一笑,说:“中间多转一道手,还没有咱们直接来这里吃热乎。”

姚子平忙点头道:“那是那是。”

白向伟的思维是跳跃式的,目光朝远处投了投,收回来问林若诚:“这条路是不是直通时代大道?”

林若诚点头,说:“按照市里的规划,在小狼山打隧道,从这里,直通到高速公路上。”

“隧道需要多长?”

“全部加起来有二十多公里,开创了北方公路之最。”

白向伟沉吟了一下,突然说:“这样一来,小吃没有了。”

林若诚迟疑着,说:“可以离路进店。其实,许多外地顾客慕名而来,又望而却步,就是担心路边不卫生。”

一个领导一个思路,没谁愿意吃别人的剩馍。姚子平揣摩白向伟心里反对上马时代大道,想另起炉灶,开创自己的时代。主意拿定,他马上反驳林若诚,说:“小吃街可是临河的文化景观,进店倒是卫生讲究了,可也没那个味儿了。”

林若诚虽然对姚子平的“贴”劲儿厌恶至极,但又不能不承认,许多“文化”就是让这样给“搬”死的。

三人似乎都在想些什么,这时,一辆白色现代从远处开过来,到跟前时减慢了速度,然后,又突然加速开走了。

姚子平肯定地说:“这是何燕开的车。”

白向伟问:“哪个何燕?”

姚子平说:“原来市电视台临河聚焦的主持人,有名的美女,现在是环保局局长,正县级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