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未来“走俏”的人
3998300000033

第33章 目光短浅的人“滞销”(1)

只看到眼前利益,只考虑个人小节,不做长远打算,不从大局着想,主动堵塞了自己的出路,不管是在职场上还是在求学深造、日常生活中,都不会有什么大出息。他熟悉,他习惯,因而守旧,因而衰落。1别学猪八戒,要学唐三藏只看到眼前利益,只考虑个人小节,不做长远打算,不从大局着想,主动堵塞了自己的出路,不管是在职场上还是在求学深造、日常生活中,都不会有什么大出息。他熟悉,他习惯,因而守旧,因而衰落。

目光短浅的人永远也干不成大事情。一个人起码首先是要能想(看)到、敢想(看)到。你要是连想(看)都想(看)不到,或者说连想(看)都不敢想(看),更哪里谈得上做到呢?

特别是在当今知识爆炸、节奏飞速、竞争激烈的时代,“过一天算一天”,“哪里黑哪里住”,只看见鼻尖下边一小块地方的人,又哪里“吃得香”?至于入世后,就更“不吃香”了。他忘了一点,他习惯和熟悉的产业是否有前景?他不去考虑。我们今天必须一只眼睛盯着熟悉的产业,另一只眼睛盯着多变的时代。因为社会变化太快了,如果我们方向发生了偏差,再努力都是白费。

想必大家都知道鼠目寸光、夜郎自大、井底之蛙、管窥蠡测,“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等中国远古的寓言、典故及其道理。它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那就是目光短浅,视野狭窄,缺乏见识,没有眼力。

《西游记》里称职师傅唐僧的目光,就比好吃贪色、懒做耍奸、没有耐心、老闹分手的猪八戒远大得多。所以,唐僧抱负远大,目标明确,有组织设计能力,注重行为规范和对工作高标准的优点,使他担任了取经团队的主管。如果一个团队中没有类似唐僧这样的主管,这个所谓的团队就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不会有什么远大的前程。麻雀的见识,就比大雁短浅得多。所以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当提出“苟富贵,勿相忘”的意见时,见周围的麻木、苟且、平庸之人都不理解他,只得叹息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战神吴起正是因为名声不好,遭到了很多次失败。吴起与孙子齐名,他的武功战略是不用多说的;特别是,他不仅精通军事,还是颇有治国才能的全才。他无论流落到哪个国家,只要被委以重任,那个国家就不可思议地强盛起来。但就是这样一个才智卓绝的吴起,一生却受尽挫折,遭遇了无数失败,最后的下场也非常凄惨。这是为什么呢?通过事实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他的急功近利弄得自己“声名狼藉”,使他屡屡得不到君主的信任。

某网友感叹,人其实就是一种目光短浅的动物。在观看了一场日本人大肆捕杀鲸的电视节目后,他感叹道,因为人类对自己生存的地球,对大自然,对海陆空,对周边环境,对种种资源和能源,对所有动物和植物,老是采取一种巧取豪夺、不断搜刮的恶劣态度,他们盲目自大、嗜杀成性、极端自私,而缺乏长远规划,不懂得维护、更新、改善,不懂得天人合一、友好相处、良性发展,则无论他们自以为具备了多么高超的智慧,但是这种目光短浅的作为,最终逃脱不了自取灭亡的必然结果。

2是柿子值钱还是采摘纪录片值钱?他也不知道,在那几个美国人眼里,他的那些柿子并不值钱,值钱的是他们的那种独特有趣的采摘、贮存柿子的生产生活方式。他更不知道,一个柿子在市场上只能卖一次,但如果将柿子制成“信息产品”,它就可以卖十次百次千次。

来自美国的一个摄制组,想拍一部反映中国农民生活的纪录片。于是,他们来到中国内地某个农村,找到一位柿农,说要买他1000个柿子,请他把这些柿子从树上摘下来,并顺便演示一下贮存的过程。说好的价钱是给他160元人民币,折合20美元。

这位柿农很高兴地答应了。于是他找来一个帮手,自己爬到柿子树上,用绑有弯钩的长杆,看准长得好的柿子用劲一拧,柿子就掉了下来;下面的那个人就到草丛里把柿子找了出来,捡到一个竹筐里。柿子不断地掉下来,滚得到处都是;下面的人则手脚飞快地把它们不断捡到竹筐里,同时还不忘高声大嗓地和树上的人拉着家常。在一边的美国人觉得这很有趣,自然全都拍了下来;接着又拍了他们贮存柿子的过程。

美国人付了钱就准备离开,却并没有拿原先说好要买他们的那1000个柿子。那位收了钱的柿农一把拉住他们,热情地说:“你们怎么不把买的柿子带走呢?”美国人说不好带,也不需要带,他们买这些柿子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这些柿子还是请他自己留着。

天底下哪有这样便宜的事情?那位柿农心里想。于是他很生气地说:“我的柿子很棒,你们没理由瞧不起它们。”美国人耸耸肩,摊开双手笑了。他们就让翻译耐心跟他解释,说他们丝毫没这个意思。翻译解释了老半天,柿农才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同意让他们走,但他却在背后摇摇头,感叹道:“没想到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傻瓜!”

那位柿农不知道,他的1000个柿子虽然原地没动就赚了20美元,但那几位美国人拍的关于他们的纪录片,拿到美国去却可以卖更多的钱。他也不知道,在那几个美国人眼里,他的那些柿子并不值钱,值钱的是他们的那种独特有趣的采摘、贮存柿子的生产生活方式。他更不知道,一个柿子在市场上只能卖一次,但如果将柿子制成“信息产品”,它就可以卖十次百次千次。

柿农固然很地道、质朴、可爱。但是,他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就断定别人是傻瓜,他的可爱也就大打折扣了。

柿农的蝇头小利,比起那几个美国人的利益来说实在不算什么。故事看来是讲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其实对我们的企业决策者同样有教育意义。在企业的投资构成中,我们的决策者是像文中的柿农一样,只看到眼前的比较直接的“小利益”;还是能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发现更大、但可能比较隐蔽的“大利益”呢?道理很简单,做到却并不容易。

著名学者郎咸平在其最近的著作《科幻——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战略评判》中认为,联想的IT服务业务“目光短浅”。联想的IT服务业虽然一直处在亏损状态,但其业务的发展却有很高的增长,甚至比市场的增长还高出很多。2003年全国IT服务业的增长为31.5%,而联想是198%。另

外,联想在IT服务业内的咨询服务表现出众,2003年以3.5%的市场份额首次跻身中国IT咨询市场前三名,仅次于IBM的11%及惠普的8%。但联想却在此时戛然而止,停止进攻,于2004年7月将旗下的IT服务作价3亿元转让给亚信科技,以换取亚信15%的股权。郎咸平认为,联想退出,究其原因是IT服务业收入并未能达到它预先订立的目标。但联想并未给予IT服务足够的时间来达到目标就匆忙退出,此为目光短浅之举。

3这样的老板不能跟一个缺乏长远考虑的人怎能做领导者?作为领导者,要负责整个集团的长期规划与运作,他们对事态发展的考虑与规划直接关系到整个集体的未来,天时、地利、人和……哪个方面都要考虑到。这个道理就像下棋一样,你能看到的棋步越远,你的水平也就越高,也就越得心应手;如果你只能看到眼前这一步,总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左右为难,那么这一盘棋迟早会输。

这样的老板缺乏远见,他们把着眼点仅仅放在眼前很小的一片安全地带,对事情的发展没有全面、长期的考虑。他们没有战略眼光,小打小闹也许还可以,做老板实在是有点难为了他们。

这样的老板看不到长远的发展,对未来没有信心把握,甚至根本就没想到把握未来的事情。因此他们容易被眼前的一些蝇头小利所诱惑,往往因小失大。春秋时期,吴王决定攻打荆国,但大臣们不同意。吴王就说:“谁敢提意见就杀死谁。”大臣们吓得不敢说话了。宫里有个少年,想提意见又怕被杀,就接连三个早晨带着弹弓,假装去后花园玩,终于被吴王看见。吴王对他说:“你过来,你怎么把衣服弄得这么湿?”少年说:“花园的树上有只蝉在叫,并吮吸着露水,可是它不知道螳螂正在后面要吃它;螳螂只想抓蝉,却没有想到后面有只黄雀想要吃它;黄雀只想抓住螳螂,却不知道我在准备用弹弓打它。这三个都是只考虑眼前的利益,却没有注意到隐藏的危险啊!”这就是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来历。

这样的老板容易安于现状,不去思考未来的事情,自然就不会对全局进行长远规划,整天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哪里还看得到外面广阔的世界?反过来也是一样。一个人没有长远的眼光,就无法对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事业有一个长远宏大的规划,就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自己该往什么方向努力,自然也就只能安于现状,老老实实过一天算一天了。2000年韩国为小小的山东苍山大蒜与中国打贸易战,觉得本国内大蒜滞销而不要中国的大蒜,而中国方面也表示不要他们的聚乙烯,迅速招致其5亿美元的损失,只得及时与中国讲和,恢复了原有的双边贸易。自命不凡、鼠目寸光的纳粹元帅戈林,采用贻笑大方的鸵鸟战术,拒绝制造可以干扰敌方雷达信号的偶极子新式电子武器,却被英军抢先制造,并运用于1943年7月27日对汉堡的大空袭中,使汉堡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