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出土的谜团
3999500000032

第32章 烟云缭绕的哈拉帕遗址(1)

滔滔印度河水冲刷了多少千年古事,无人能说得清楚。浩渺的文明史又显示出人类多少创造和智慧。然而,在远古的印度历史上,曾灿烂的文明戛然而止,曾辉煌的技术成就悄然无声。

在肥沃的印度河流域,人们掘开千年尘封的泥土,扣醒了沉睡千年的古城,哈拉帕遗址,乱石林立,枯坟再现,记载着多少困惑和不解之谜。

遥远的古城城址,辉映着灿烂的远古文明,但这高度发达的文明究竟从何时升起,耀眼的文明曙光又是如何熄灭的?没有人能知道。城堡故迹依旧,雄伟的砖墙仍在,似乎一切都在显示着古老文化兴盛时的辉煌,但城址的遗迹只能让人想象往日文化的成就,却难以知道它是怎样被毁灭的,而且被毁灭得如此地彻底?很长时间以来,人们注视这重视天日的远古文化的遗迹时,推测着它们被毁的可能,一种是外族入侵;另一种就是生态的变化。每一种文明被毁的假说都有其遗迹的根据,也存在着臆想的假设。更令人吃惊的是,废墟的残留物中,竟有冲击波和核辐射的痕迹,难道在几千年以前就已有原子弹爆炸?残留的古迹,不能给出确切的结论,远古文明的毁灭,仍没有最后的答案。

开掘的远古城市的遗址,仿佛再现了千年文明的奇迹。远古高大的城堡,防御的塔楼,飞船似的寺庙,神奇的雕刻都向人们展示着古人创造的完美,在有史文明之前,这些建筑是怎样完成的?为什么能达到如此完美的程度,没有人能说得清楚。这又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总是在困扰着人们。

悠悠岁月,哈拉帕遗址的发掘并不能使它的迷雾烟消云散,那突然消失的古印度文明永远在遗迹的残留物上散发着迷人的迷茫,吸引着人们那探寻远古文明消失的踪迹。

1古城乱石显示的辉煌

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一代灿烂的文明戛然而止。乱石枯坟,记载着多少令人困惑的谜团……印度次大陆文明的曙光,究竟从何时升起?在20世纪以前,人们一直是从印度--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河流域算起,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这样,印度也就难以列入世界文明古国的行列。可是,当人们读到印度最古老的文献--《吠陀经》的一些诗句时,常常发现,雅利安人初侵印度河流域后,曾与原始居民进行过无数次剧烈的战斗,并摧毁了他们的许多城堡。

这就不能不使人们产生联想;在雅利安人到达次大陆之前,这里一定曾有过居民、城堡和高度发展的文化。可是,这种文化是什么样子?它是怎样被毁灭的?特别是它为什么被毁灭得如此彻底,以致在地面上找不到任何痕迹,从而成为世界史上的千古之谜?

历史的迷雾吸引着考古学家的脚步。1922年,印度考古学家来到了印度河下游的一个名叫摩亨佐--达罗的土丘。这里有一座古代佛塔的废墟,他原想在这里发掘出有关佛教的遗物,但是,出乎意料,却在此发现了被尘土埋没、沉睡了几千年的古城遗址。之后,学者们在印度河上游的哈拉巴,又发现了一座与摩亨佐--达罗同时代的古城。两座古城的城址,设计复杂,文物多采,宛如一幅幅迷人的画卷,使人们看到了作为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的古代印度高度发展的文化。这类古城的文化常常以哈拉帕遗址命名,故称为哈拉帕文化。

哈拉帕文化的起止时间,说法不一。据惠勒的考古断年定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750年。

另据阿格拉瓦尔把考古和碳14定年相结合,断定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750年。哈拉帕文化的分布范围很广,西起苏特卡根--杜尔(距伊朗东境约40公里),东达阿拉姆吉尔普尔(德里附近),北起罗帕尔,南至纳巴达河以南的巴格特拉尔。东西长1550公里,南北宽达1100公里;其范围比现今的巴基斯坦尚大得多。

哈拉帕文化的中心是雄伟、庄严的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两座城市,它们是上古印度文明的见证。哈拉帕城址位于旁遮普地区拉维河(印度河的支流)的左岸,摩亨佐--达罗城址位于信德省(今巴基斯坦境内)的拉尔卡纳县,靠近印度河的右岸。两座城市大小相等,周长大约都有4.8公里,城市由位于高岗上的卫城(统治者的居住区)和较低的下城(居民区)两部分组成。两座卫城面积相似,哈拉帕卫城围绕以雄伟的砖墙,高达15米,市内占据相当大的面积,像一座坚固的堡垒;城北有一座大谷仓,还有作坊和两排劳动者的宿舍,据估计,这些宿舍可容纳数百雇工和奴隶。摩亨佐--达罗的城市建筑规模,较哈拉帕略大,遗迹保存最好,是印度河文明的典型城市。卫城的四周有防御的塔楼,中央是一个大浴池,长10.9米,宽7米,深2.4米。浴池的用途,说法不一,或云为沐浴而建,或云为履行某种宗教仪式而建。在浴池的东北有一组建筑群,其中的一座大厅,面积约70米×23.8米,可能是这一地区最高统治的居住区。在浴池的西面有一个可能是作为大谷仓的平台,南面的一组建筑,则可能为会议厅。下城是居住区,规划整齐,主街又宽又直,达10米左右,可以同时并行几辆大车;在街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备有点灯用的路灯杆,便于行人夜间行走。房屋主要用红砖砌成,房屋大小、高低和设备很不一致,有十几间的楼房,也有简陋的茅屋,在富人区还有用烧砖砌成的完善的排水设施,这些说明当时的阶级分化已经十分明显。总之,两座城市的规模都很大,总面积都约有85万平方米,其居民数,据学者估计,各自都有35000人左右,两城所保留下来的文化遗物,丰富多彩,在这里,既有刻着文字、图画的精美印章,还有计量重量的石头砝码、计算长度的介壳尺和青铜杆尺,也有金银珠宝、象牙装饰以及各种青铜工具、武器等。这些令人惊叹的文物,显示出上古印度人民高度的创造才能。光辉灿烂的哈拉帕文化是举世罕见的,它表明印度河流域当时已具有高度的文明。

谈至此,不妨插几句题外话,有关印度河文明的成就,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很早的时候,欧洲有一个传说,说地球上存在着一条地下长廊--阿加尔塔,里面储有大量黄金。1923年,希特勒在慕尼黑起事失败后被捕入狱,他在狱中读了英国作家李顿写的《未来民族》一书,书中说犹太民族很聪明,是很有前途的民族,阿加尔塔的秘密很可能掌握在犹太人手中。这种说法使希特勒大为震怒,他上台后,网罗地理、地质、考古等方面的专家,广泛搜集全世界有关阿加尔塔的一切信息,企图从犹太人手中夺去阿加尔塔的秘密,用雅利安人压倒犹太人。当时希特勒向世界各地派出考察队进行搜寻、探测,前往印度的考察队在考察中找到了一本用梵文写的书,书中有关于阿加尔塔的记载,并提到上古印度有一种叫“众神之车”的交通工具,可以在地道中悬空穿行。希特勒知道后异常高兴,如果有了“众神之车”,在地下长廊中探宝岂不更加方便了吗?于是,他组织了一批人,在已发现的地道里,参照上古印度梵文书中的描绘,仿制起“众神之车”来。后来,他们竟在“众神之车”基础上研制出“Ⅵ”和“Ⅶ”的火箭,直接使用于战争中,由此足可见印度古文明之发达程度。

然而,就是这样灿烂的文化在兴旺发达了几个世纪后,到公元前1750年,却突然衰毁,有些地区,如摩亨佐--达罗则遭到巨大的破坏。从此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明之光熄灭了。

2遗骨残垣诉说的谜案

古老文明究竟是怎样毁灭的?由于仅有的一些印章文字和其他铭文尚未释读,这个谜底仍然隐匿在历史的烟云之中。

过去印度史学家曾根据毁灭后的遗址和遗物,提出种种假说,其中,较有影响的有以下两种:

(1)外族入侵说此说过去影响较大。持此说的学者认为,大约在公元前175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的一些城市遭到了很大的破坏,特别明显地表现在摩亨佐--达罗的毁灭。在这座城市的街巷和房屋里留下了不少像是被杀戮的男女老幼的遗骨。例如,在下城南部的一所房屋里,发现有13个成年男女和儿童的骨骼横躺顺卧,杂乱无序。在这些人中,有的还带着手镯、戒指和串环等,显然是突遭杀害的;还有一个头盖骨上留有146毫米深的刀痕,这大概是被入侵者用剑砍杀而死的。在街头井旁,也都发现有尸骨。有些尸骨上留有刀痕,有的四肢呈痛苦的挣扎状。在下城北部的街巷中,发现有另一骨骼群,其中还有两根象牙,这可能为象牙雕刻匠人一家的不幸遭遇。

持此说者认为,摩亨佐--达罗在经过这一次大规模的入侵后,居民东奔西跑,从此古城才开始荒凉了。在这同时,哈拉帕文化的其他地区城镇也遭到了或轻或重的破坏。在哈拉帕卫城上层有明显的衰落迹象,特别是在这里发现有新的外来陶器类型与哈拉帕文化并存。这一切说明当时有新的入侵者占据了哈拉帕文化区域。那么,这些新的入侵者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