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的手腕
4002700000033

第33章 审时度势收放自如(5)

利用机会求人办事

利用机会求人,成功的机会大。

求人的机会,具有威力,不可小看。

有时候你去托人办事,对方推着不办,或者故意推脱。这时,你若仅仅靠软磨硬泡的工夫去纠缠很难奏效,甚至会把对方“磨”火了,缠烦了,就更不利于办事。所以,求人办事一定要利用好机会。

清光绪年间,镇江知府大人想为他的母亲做80大寿,消息传出来后,马老板愁眉顿开,高兴万分。马老板为何高兴?原来那时镇江木号的木材,大部堆在江里。为此,清政府每年要索纳几千两银子的税贴。木号的老板们为了放宽税贴,只好向知府大人送礼献媚。可这位知府自称清正廉明,所赠礼品均拒之门外。

马老板正在设法寻找接触的机会,听说知府的老母要做大寿,顿时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他知道知府大人是位孝子,对老夫人的话是百依百顺。只要打动了这位老夫人,也就等于说服了知府大人。

马老板派人打听老夫人喜欢什么,得知她最喜欢花。可眼下初入寒冬,哪来的鲜花呢?马老板灵机一动,有了办法。

老夫人做寿这天,马老板带着太太一行早早来到知府大人的后衙。马太太一下轿,丫环们就用绿色的绸缎从大门口一直铺到后厅,马太太在地毯上款款而行,每一步就留下一朵梅花印。朵朵梅花一直“开”到老夫人的面前,祝老夫人“寿比南山,福如东海”。老夫人听了笑眯眯的,连忙请他们入席。

宴席期间,上了24道菜,马太太也换了24套衣服,每套衣服都绣着一种花,什么牡丹、桂花、荷花、杏花……看得老夫人眼花缭乱,眉开眼笑。直到宴席结束,马太太才说请知府大人高抬贵手,放宽木行税贴。老夫人正在兴头上,忙叫儿子过来,吩咐放宽张炳记木号的税贴。既然母亲开了“金口”,孝子不能不点头答应。

从此,马太太成了知府家中的常客,每次来都“借花献佛”。那孝顺的知府大人也因母命难违,就对马老板另眼相看。

做人做事,不可急功近利,要善于寻找机会。善于放长线钓大鱼的人,看到大鱼上钩之后,总是不急着收线扬竿,把鱼甩到岸上。因为这样做,到头来不仅可能抓不到鱼,还可能把钓竿折断。

他会按捺下心头的喜悦,不慌不忙地收几下线,慢慢把鱼拉近岸边;一旦大鱼挣扎,便又放松钓线,让鱼游窜几下,再又慢慢收钓。如此一收一弛,待到大鱼筋疲力尽,无力挣扎,才将它拉近岸边,用提网兜拽上岸。

求人也是一样,如果逼得太紧,别人反而会一口回绝你的请求。只有耐心等待,寻找机会,才会有成功的喜讯。

有时你想求人为你办事,他却不一定愿意为你做贵人,不想给你办。怎么办?这就要想办法,让他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世上没有攻不破的堡垒,更没有感动不了的人。像马老板就很会利用机会。你求人帮助,尤其求那些功成名就的人,那些身怀绝技的人,那些个性特立的人,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要利用好机会。

某公司老板孙先生眼下资金周转不灵,如不及早筹措到位,会直接影响公司的生意和声誉。他本想向银行贷一笔款,但是,银行却不愿意再多借给他一分钱。

就在这个时候,孙老板忽然想到找马先生帮忙。此人身为一个纺织公司的董事长,却是一个非常吝啬、一毛不拔的人。如果照常理推断,钱是绝对借不到的,不过孙老板还是想试试看。

孙老板深知如果用一般的方法来和他借钱,绝无成功的可能。他经过片刻思考后,就下定了决心,打电话给马先生,约好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到了约定的那一天,孙老板很早就搭车前往,然而在离马先生家还有150米时,他就下车开始全速跑向马先生家。

那个时候正好是夏天,孙老板当然是满身大汗。马先生见了他非常诧异地问:“咦!你怎么搞的?”

“我怕赶不上约定的时间,只好跑步赶路!”

“那你怎么不坐计程车呢?”

“我很早就出门了,坐公共汽车来的,不过因为路上发生了车祸,所以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是,我又怕时间来不及,只好下车跑来了,所以才会满身大汗呀!”

“像你这种人也会坐公共汽车吗?”

“怎么?您不知道我是个吝啬之人吗?我怎么会坐计程车呢?坐公共汽车既便宜又方便,而且自己没有私车的话,也可以省了请司机的开销。”

“父母赐给我的这双脚最好了,碰到赶时间的时候,只要用它跑就可以,既不花钱,又可强身,多好呀!我这种吝啬的人哪会像你们大老板一样有自己的私车呢?”

“我也很小气啊!所以,我也没有自家的车子。”马先生谦逊地说。

“您那叫节俭,我这叫小气,所以才有‘小气鬼’的绰号。”

“但是我从来没听说过你是这种人。其实,我才真的被人认为是吝啬鬼!”

“马先生,人不吝啬的话,是无法创业的,所以,人不能太慷慨。我们做事业的人都是向银行或他人贷款来创业的,当然是应该节俭,千万不能随便地浪费钱啊!”

“我们要尽量地赚钱,好报答投资的人。钱财只会聚集在喜欢它、节俭它的人身上……我经常对属下这么说。”

孙老板的这些话使马老板产生了共鸣,于是很反常地借钱给这个相见恨晚的孙老板。

求人办事时,对方能不能答应你的要求,能不能全力帮助你把事情办成,关键在什么?关键在你能不能制造出有利的机会,好好的利用这个机会来求人为自己办事。

请求别人,一定要选择好时机。当别人忙时或正在发怒时若不知趣开口求人,那别人不是敷衍你就是对你翻白眼。而善于利用机会者,就能在别人高兴时顺势求人,在对方容易接受的时候讲出来,可以让对方接受你的请求,这种趁虚而入请求别人当然成功率要高得多。

备忘录:

利用机会求人,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请求别人,一定要选择好时机。

.将计就计,后发制人

计未必是患,后发也能先至。

将计就计设奇局,后发制人策大力。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在其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不可能不遇到困难和瓶颈。但“患”和“利”是辨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对于一般人来说,有些事情是“患”,但对于高明的战略家来说,这些“患”则是为“利”。高明的战略家善于把“患”转化为“利”,把挑战变成机遇。在军事上,有些将领被敌所谋,遭受了失败;而有些将领则将计就计,变不利为有利,获得了胜利。在商战中,就拿“非典”的影响来说,有的企业在这次影响中损失惨重,但有的企业却大赚了一笔;有的企业由此而消沉下去,有的企业却总结教训,调整了机制,产生了新的动力。

世纪70年代中期,石油富国沙特阿拉伯对外宣布要在本国东部杜拜兴建大型油港,预算总额为10亿~15亿美元。这一场堪称“世纪工程”的夺标大战在中东弹丸小国巴林展开。

欧洲五大建筑公司已早早踏上了这个小国,企图先声夺人。另外,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头号建筑公司也匆匆从远道赶来进行角逐。最后一个到来的,是韩国郑周永率领的现代建设集团。

“世纪工程”的招标还没正式开始,各路豪杰已在暗地里互相斗法了。

一天,郑周永的好友、大韩航空公司社长赵重勋突然来找他。异国老友相逢,格外亲切。赵重勋盛情邀请郑周永去叙旧。

在一间幽静的小单间,他们边喝边聊起来。酒过三杯,赵重勋劝郑周永放弃竞争,并劝他只要肯退出来,就会得到一大笔补偿金。

郑周永暗吃一惊,不动声色地问:“有这样的好事?”

赵重勋以为他动了心,便干脆把话挑明,说自己是法国斯比塔诺尔公司委托他来劝他的。只要郑周永宣布退出,法方立刻付给他1000万美金。

郑周永沉吟了一阵,想出了一条妙计。

“赵兄的好意,小弟心领了。但这桩工程我是争定了。”

然后郑周永举杯一饮而尽,抱歉地说:“失陪了。我还有件紧急的事要办。”

赵重勋急忙问:“什么紧急的事?我能帮你吗?”

“还是不为那1000万保证金……”郑周永故意话没说完就匆匆与对方握手告辞。

法方得知这一“情报”后,便开始推测郑周永的投标报价,他们判定郑周永的投标报价最少也在16亿美元以上。

然而,这正是郑周永的良苦用心。

随后,郑周永频频利用“假情报”向其他竞争者施放烟幕弹,以虚假的投标情报扰乱对手的阵脚。其实,他仗着自己旗下的现代重工业及造船厂等大企业能够提供前线大量廉价的装备和建材,决心使出杀手锏“倾销价格”,以过低的标价击败所有的对手。

最后,他率领的现代建设集团以9.3114亿美元的最低报价获得了胜利。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是商战中的常用战术。这一招将计就计帮助本来处于劣势地位的一方后发制人。而将计就计的关键是识破敌人的计谋和他们所想达到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反其道而行之,使对手吃苦头,而且往往苦头还是对手自己找的。

将计就计,后发制人,着重在于“制人”。后发而不制人,只是步入后尘、拾人牙慧、盲目跟进。先发制人,固然能够先入为主,捷足先登;但后发制人,也能后来居上,力挫前锋。

《孙子·军争篇》说:“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也。”说的是:知迂直之计的人故意迂回而行,投以小利,落后于他人,迟一步行动,而结果却能先期到达目的地,收到别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迂为直,是强调在充分客观的分析自己和竞争对手的优劣形势和发展变化规律下,用一种在形式上与达到目标相反的做法或选择一条与表面上离目标较远的路线去实现目标。遇到障碍,不是硬撞过去,而是绕过去。

某饭店开业的时候,在大街小巷,大量送咖啡免费招待给行人。饭店老板以为,凭券免费招待咖啡,必能招来汹涌的人潮,然而他这个创意竟然落空。拿着招待券前来饭店的顾客,简直寥若晨星。特地花钱请来一批工读生,分发招待券,结果居然落得如此“惨兮兮”的局面,实在令人心灰意冷。

饭店老板的如意算盘是希望顾客成群而来,并对饭店留下好印象。经过这一次的教训,饭店老板采取了下面的战略:从电话本上随便抽出市民电话号码,让员工挨个儿打电话给他们,请他们在电话中回答某种问卷调查。

事后以感谢合作为理由,赠送咖啡免费券给他们,这么一来,拿了免费招待券的顾客,都陆续到饭店的咖啡厅来。

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问卷调查的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意义。饭店举行问卷调查的目的,显然是在制造让接受调查的人顾客)心安理得收下招待券,并加以使用的理由。

免费的东西,如果没有令人信服的理由,不但产生不了“获益”的感觉,反而引起抗拒感。用免费招待券吸引顾客,投以小利,是“后发”之道,是否“制人”还要看迂回之法是否得当。

备忘录:

不可智谋则借敌之谋。翻彼招为我招,因彼计成吾计,则为借敌之智谋。

要解决一个难题,首先应该抓住线索,从最关键的方面寻找突破,这才是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