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银河清浅
40029100000003

第3章 初识王守仁

也许哲学的玄妙之处,也是诱人之处,便在于它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任何绝对的东西,稍不注意就陷入自己挖的坑里面。对永恒真理的渴求,使我毅然放弃了对马氏哲学的狂热追求。

自由的时代思想若被独裁,便不成为自由时代了。

马氏的哲学精髓在历史唯物主义,同样,也被绊在此处,他的政治哲学模棱两可的说法和前述不能相和,于是陷入自相矛盾中,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本土化了,它能解决中国的具体矛盾,而马氏哲学却停在了世界哲学发展史的某个节点。

无论是一种观点,还是一个人物,当你已经肯定他之后,那么不可避免的是,作为他的相对面,你必然会去否定他。当明白这个客观存在之后,你才能摆正心态去看待思想史上不休的争论,各家互相的攻击对方的短处。这里,你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去辨别是非,选择适合自己的哲学观点。

马氏认为,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唯物的是正确的,唯心的是错误的,那就出现一个问题,也是我们应该注意和思考的一个点。即人类总体上来还是倾向于选择正确的,并坚持正确的,如果是错误的,那何以坚持数千年而不倒。再想一下,你自己觉得自己已然很聪明了,能辨别正确与错误,可是那些思想家难道智识会逊于你吗?既然如此,他们何必要坚持一种错误的思想呢?没有谁会自找麻烦,所以,我的结论,也是我的观点在于:存在即合理。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是否合适宜而已,这点也是其生命力长短的根本所在,譬如墨家,先秦时代是巨人,而后便被时代弄得残缺不全了,你能说墨家是错的吗?那先秦非儒即墨的时代,你难道说那堆人都是疯子或是智力不全吗?

所以,对待这些,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去接受。而作为年轻的一代,必须具备辩证思维和质疑精神,迷信权威只会让你在精神上沦为奴隶。

第一次听到王守仁是看了电视剧《正德演义》,里面提到王守仁因得罪宦官刘瑾而被贬到贵州龙场,刘瑾贼心不死,欲斩草除根,派杀手截杀他。事与愿违的是王并非单纯的文人,其精于骑射,武功了得,可谓文武全才。仅此而已,当时也不太注意,高中时候,我会定期在周末去书店看各种各类的书,后来看了完整的明史,惊奇的发现在几百年中,这个人的名字被数次提起,其功劳冠绝明代。在古代文人心目中,立德,立言,立功三件事是他们心目中永恒的主题,亦是永久的追求,而这个人都占了。张居正可以权倾朝野,位极人臣,但也没能得到爵位,明朝规定,无军功者是不能得到爵位的,而又只有王守仁因军功而被封有爵位,明朝纯粹武将并不得到朝廷看重,那些文臣出身而转行的人则备受器重,予以高位。像于谦,孙承宗,袁崇焕等人。

那王守仁是如何成为历史上少有的集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于一身的全能之人,并且位列在孔,孟,朱之后,成为儒家四圣之一的呢?这里我先简单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人,祖上亦是书香世家,家里面墨水味特浓。从小家里面告诉他你的任务是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要努力学习,天天向上,争取长大了考上大学,最好能拿个三魁元,光宗耀祖,成为极品中的极品庶吉士,然后进入内阁,做个大学士,混个辅政大臣之类的。小孩子听是听了,记没记得就不知道了,他还是觉得骑马射箭比较好玩,时常还搬弄石头,排兵布阵,倒也自在。孩子终究还得长大,没有办法,他还是被压着读圣贤书去了,要考科举嘛!当时的指定教科书是朱熹改注的四书五经,明太祖为了证明自己不是纯粹的农民世家,特意把朱熹搬出来,证明他们是一家人,于是要求天下读书人都要学习他的东西。气即理也。他认为气是构成世间万物的元素所在,理和气是统一的,他的思想总的来说还是唯物的,经过明代的普及,理学得到极大的发展。理学单纯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是极高明的唯物哲学,可是当士大夫阶层与统治者暧昧之后,便出现“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法,理学又将走入一条变质的路。

王守仁还是听话的也是聪明的,就好好的去学了,《孟子》要上《大学》,读的是《论语》和《中庸》,他去读就发现问题了,为什么要读他们的书?家人说,因为这是圣贤之书,他们都是圣人,那圣人是什么呢?圣人如何而来?答,格物。于是小王便立下远大的理想,要成为圣人,而且每天去他家花园的竹林里“格竹”,所谓格竹便是眼睛连眨都不眨的盯住竹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可是也没格出来,似乎若有所思,但却不明所以。小王那是相当争气的,考了大学,而后顺利当上了国家公务员,还在首都上班。小王是一个正直的孩子,再加上自幼熟读圣贤书,当然看不惯违法乱纪的事了,结果得罪了宦官刘瑾,还碰上了一个史学界都争论不休的皇帝——正德,号称“千古第一玩帝”。

结果可想而知,发配龙场驿,即今天的贵州修文县,据说当年那可是奢香夫人修的。五百年前,贵州哪像今天这样繁华呢?想当年,这里满山遍野的都是各种树,还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住着,悬崖峭壁也很多,很利于宅,人也很少,走十里路难得碰到一个说话的人,人们要么住树上,要么住洞里,俨然再难找到一个如此适合隐居的地方了。其实这个地方很适合王先生“格竹”了。

都说逆境造就伟人,的确如此。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大自然的馈赠让这个远离喧闹的荒野之地暗藏一股神奇的力量,只有用心去悟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现在的小王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段,悟透了,超凡脱俗;悟迷了,万劫不复。可是人也得有空才能悟啊,这个工作的好处在于,没有多少事情,也没有一个贪心的人,所以你必须胡思乱想。可是才一来,就水土不服了,大病一场,差点死掉,当地的老乡过来看病,原来是中蠱了,贵州的医术看似荒唐,却分分钟见效,把蛊烧了和水喝了,没多久就好了。

小王终于在一个叫贵州龙场的地方,完成了向老王的转变,龙场悟道,由此而来。他恍然大悟,什么理即气也,万事万物不过藏于心中,一切理亦在心中,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即理也。人啊,慌慌张张的寻找时间终极真理,最后竟发现是拿着理到处去找理,岂不荒唐可笑,哀哉!悲也!

随之而来,刘瑾倒台,他得以回到朝廷,然后四处讲学,传播他的新成果,始有泰州学派,继承并发扬光大了程颢,陆象山的心学主张,并成为集大成者,影响了以后的明代,以至东南亚,日本等许多国家。也重新发展了儒家思想,将主观唯心主义发展到极致。

他的得意之功在于平定宁王叛乱,那也是一次心学的经典社会实践,各位看官不要认为我是不是说错了,宁王叛乱不是被唐伯虎解决的吗?可惜,历史太滑稽了,唐伯虎风光一时却落魄终生,一代才子被无情的摧残着。据说宁王叛乱之前特意去找唐伯虎请他当军师,结果唐伯虎原以为好久没人管他终于有人识货,于是高高兴兴的去了南昌,结果发现原来是造反的事,把他吓个半死。为了逃出去,他装疯卖傻,整天在南昌街面上裸奔,宁王恼羞成怒,把他撵回去了,从此,唐伯虎便死了这份心,孤独终老。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依靠民兵打败了准备数年的宁王,一方面是他自己的军事天才谋略,另一方面则是对心学联系实际的高超技艺,成功的在战争中不按兵书出招,不按常理出牌,巧布疑兵,并不单纯的攻心战,信手拈来的自信,从容淡定的指挥艺术。宁王没被玩疯已经算庆幸了。

事后没多久正德帝就被淹死了,继位的嘉靖帝和政敌也反对他,他便辞职回家养老,不久,逝于家中。而他,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成为儒家四圣之一。心学终究是儒学的一个派别,那我将简单的说一下我对心学的认知,因为它对我自内的修行意义重大,直到今天,我的签名仍然是我对心学的认知。

心学必须从儒学说起。儒学的创始人孔子真的不是人,我这样说,便是觉得中国的思想太奇怪了,自从这个巨人,或者神人,开了儒家之后,一发不可收拾,此人聪明到极致,以至于他的后进者们无法望其项背,只能选其中一个部分来开展自己的理论研究,发表自己的思想成果。所以,后世每当评价之时,总是油然而生敬佩之情,东方的这位智者,的确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他实在太强了,无法比拟。所以西方不能出一个像孔子一样的智者,即便是耶稣,也要依据神和宗教的形式来维护自己的思想地位,而孔子却时刻都是一个人,用人学来影响人。无愧大圣先师之称。

孔子的儒学是纯洁的儒学,他的宇宙观来源于《周易》,他不承认神之类的东西,他的学说就是人学,亦是仁学,仁是他思想的核心,礼是他为了恢复社会和谐的持续所主张的方式,应该说,他的思想总是围绕着人来展开的,他既不出世也不入世,既是入世也是出世。孟子则发展了儒学的理想主义成分,性善论便是明证。荀子是反对孟子的,他发展了儒学的现实主义思想,并且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兴,不为桀亡”的唯物史观。先秦的儒家为统治者统治万民,同时也为万民监督统治者,因为当时的君权并不是很大。到汉朝,董仲舒将阴阳家思想引入儒家,提出君权神授,但是这里的神不是宗教的而是哲学的概念,它是一种意志所在,为限制君权,他又提出天人感应。自汉朝起,人们的思想不再是从更高的位置研究儒学,而是研究儒家经典,对经义进行注释,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融进道教的部分思想,那时候的儒生放荡不羁,洒脱风流,大有儒学为神,道教为行的形象。隋唐时期,儒学又融合了佛学在里面。

到了宋代,周敦颐开始用八卦研究宇宙存在,他收了两个弟子,程颢,程颐兄弟,结果两人分别开了理学和心学的宗,而后朱熹和陆象山分别吸收了并发扬了他们,直到王阳明出现,将心学发展到极致。

心学是反朱熹的,同时似乎也动摇了理学的绝对统治地位,这种思想有民主的气氛在里面,后来也为民国的思想家所用,日本明治维新也得到其启发。

朱熹认为世间万物皆由理构成,理作为唯一的元素,是客观存在的,理的不同存在形式,组合,排列形成了世间万物。在政治哲学上,他认为礼就是真理所在,而人的欲望是可怕的,没有欲望是会对社会有用,故必须禁欲。所以要存天理,灭人欲,他的思想深得封建统治者的亲睐,于是得到很好的发展。

心学认为心即理也。世界由心构成,人类未出现之前世界由自然的意志构成,当人类产生之后,社会由人的意志构成。既然是人的意志,那么就不存在能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只有个别的,特殊的真理。而真理亦不过在心中,礼也是人的意志的现实表现,至于人欲,是不可回避的真实存在,就应该顺从心的意念而为之,只要其行为没有达到触犯宇宙之心意,那欲便是允许的。再者,人无欲,如何活,食欲难道不是欲吗?违逆人的正常欲望,和违背天道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有的人活得开心,有的人总是怨愤,因为同样的身世,同样的环境,两人的心意是完全不一样的,有的人颠倒了人和环境的关系,所以才会一身伤。同样,别人的心意又怎么可能揣测,有的人表里不如一,虚伪,可是行为却让你觉得他是诚实的人。人心和外在就行镜面的反射一样,大多数情况反射的是形同的,但是会因为受到空气甚至其他的原因扭曲了反射介质,发生变异,所以外物并不都可信,唯有心,才是真实的所在。心学,无疑是受到禅宗的影响,譬如他要人静坐静思,心如止水方能处变不惊,所以,心学对个人内部修心极为重要,它再现了人作为小宇宙,其意志的力量非同小可,任何小觑人心的力量的人,都将受到惩罚,心的修行亦是觉得一个人境界高低的关键所在。

知行合一是他的另一重要理论,很多人总是将知和行分开来讨论,认为他们是不相干的存在。而阳明指处,知行是同时存在,不可分割的,知是心意的指导,行是外在的对心的反映,两者不存在前因后果的关系,而是并存的,知时有行,行中有知,故曰,知行合一。后世孙文曾就此提出知行的理论,并提出知难行易,指出思想的重要性。

良知之说源于心中,王认为良知是一种标准,人存在的标准,亦是评价人高低,好坏的标准。他指出控制人容易,但控制人心就很难,主张对人的道德教化应该以控制人的心性,已达到统治秩序的长治久安,在他的施政实践中,都始终贯彻着道德教化,道德统治,心理控制的痕迹在里面。

王的门人和后人没能将心学发扬光大,相反,后期,随心所欲越发严重,于是后世很多人便抨击其导致了明朝的灭亡,在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大多都反对王学。但是,王朝更替有其自身特殊的原因,我们不能牵强附会,不管如何,王学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上都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即使今天,研究王学依旧是一大学术潮流,遗憾的是这位中国的圣人,国人对其的研究却远逊于海外学者。

总而言之,阳明的心学重人的意志力,人的主观能动性,但从个人的角度,他便要人有一种宇宙精神,即所谓的心即理也。对社会,他希望重视思想教育,道德教化,而不是一味的****,严控。

阳明是一位强调个人,以人为本的中国极其有作为的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