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银河清浅
40029100000069

第69章 不明所以

说实话,曾经我一度很自负的认为我所了解的历史中最为全面的就是明朝了。无论从哪方面,总感觉知道的很多,可是今天当我想为为这个王朝写点什么的时候,却发现不能下笔。

在这里,你会发现历史现象和规律之间差距太大,换句话说,很多时候,逻辑学的原理是不能适用到明朝的历史之中的。

明史很长,内容很丰富,自然也非常精彩,我非常想仔细的给大家讲述这个过程,一起去体味历史的啼笑皆非,感受别样的美好,重现才子佳人,仁人志士曾经在过去的某一段时间存在过。那样值得去追寻,人世间的大道多少从过去获得的,读史可以明智,我坚信着自己的信念。可是要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去读,才会有味道。

这是我写的古代历史中的最后一篇,思考很久之后,决定选几个人物,以他们存在于历史中的某个片段去连缀这段近三百年的历史。

他们是千古玩帝正德皇帝;黑衣宰相道衍;内阁首辅张居正;魔幻大师吴承恩;帝国最后的依靠孙承宗。这几个人不是明史里面最优秀的,却是他们说代表的领域里最为出彩的,本来我很想再为大家理一遍明朝的思想史,以王阳明为开山始祖,到后来的李贽,顾炎武,王羲之,黄宗羲。可是,这个话题又是实实在在的太大了,不好铺开讲述,加之前面我有所说明,所以在此就不赘述了。对于本篇的要旨就是用几千字的文字来说明一种道理或者一个思维而已,学术上的东西,一来我才疏学浅,没有能力去说明;二来我读史的目的不是为了在学术上有什么造诣或者影响之类的,一心只为心而读,意即明我心目中所谓的大义。

明代可谓人才辈出,且不说洪武朝的数十功臣,单是被成祖诛杀十族的建文旧臣方孝孺,主持修订《永乐大典》的大才子解缙,世界最为卓越的航海家郑和,力挽狂澜的于谦,江南才子唐伯虎,抗倭名将戚继光,在朝鲜大战丰臣秀吉的李成梁,《牡丹亭》作者汤显祖,著名清官海瑞等等就足以让大明历史的天空群星璀璨了。

他可谓最为娇生惯养的皇子,也是天生奇能的人,然而他的故事却在历史上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儒学史家对他是如此的不看好,文官对他也是非常不爽,于是他的庙号为“武”,你不要觉得武是什么好的,在古代,皇帝之中能以能得到仁,孝,文之类的庙号而感到光荣,在儒家的世界里,一个皇帝被定性为“武”,那便说明他是有暴力倾向的。

明武宗朱厚照,即正德皇帝,号称千古第一玩帝,真特么能玩,玩到极致,所以千万不要以为他的智商不够用,他不但敢想,还敢做,这是任何一个皇帝都做不到的。他说想到的点子都很奇葩,很坑人,朝中那一班文臣个个都是一本正经的,怎么能容得了他胡闹呢?于是纷纷以辞职相威胁,中国的习惯都是做样子,表面是辞职,其实心中巴不得当官当到死为止,可是正德就不遵守这种潜规则,你要走就走吧!没你我大明帝国照样运行下去,那些人,后悔不已,但是已经没有办法了。

正德之所以骄纵,和他爹关系大了,他爹无疑是贤君,创造了所谓的弘治时代,而他爹呢?身世极为悲催,至今仍然不知道他的母亲是谁,名字,外祖父家住何处,只知道来自于广西的居民。这段故事太曲折,我就不追根溯源,不然又得从朱元璋开始说,总之,弘治有一个悲惨的童年,所以立志一定不能苦了孩子。这样,正德就十分得宠,据说他领悟力独到,老师教给他的东西很快就懂,而且能举一反三,后来直接不把老师放在眼里,最可贵的是他喜欢骑射,剑术虽然没有超群,但在明朝的皇帝中绝对算是高手之一。

他十六岁继承大统,十六年后暴死,意味着他活得并不长,坏事做尽的他大约都在二十岁左右做的。历史对他定性就是生性好色,**天下,只要他看上的人,无论是谁,即使已为人妻,为了满足他永远不满足的欲望,他便强抢民女。据传很多地方经常在平民家中,有人号称皇帝,便在家里临幸女子,后来州郡长官颁布法令,只要没有官府的文告显示皇帝下来检查,有人敢称皇帝者,以罪论处。正德很生气,把官吏给撤了。

正德估计还是微服出访最多的皇帝,把紫禁城玩遍了之后,他便跑出去玩。他把宫里搞得乌烟瘴气,乱七不糟,又懒得收拾,便跑出去逛了。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有道理的,正德因为小的时候太过于溺爱,登基时候年龄又不大,皇宫之中又没人陪他玩,只有那些太监,后来还和太监们结成了革命友谊,最出名的就是刘瑾了,而和刘瑾关系最大的莫过于王阳明了,不过,当刘瑾越来越跋扈之后,正德巧妙的将其除掉。所以,由此可知,正德却对不是心智迷离的人。

有一天,鞑靼的王子率兵袭扰雁门边境,正德突发奇想,要御驾亲征,那些老臣差点被吓死,土木堡之变还没七十年,我们对“亲征”两个字还没过脱敏期,原来正德的曾祖曾经听信太监王振的话亲征,结果全军覆没还被抓去了,明朝差点就完蛋了,幸好有于谦力挽狂澜。所以,他们坚决反对正德亲征。

正德很难过,又超不过他们,索性自己悄悄去,结果他以朱寿的名义在雁门率兵攻打鞑靼,还自己封自己是将军。明史记载,明军胜利,杀敌十六人,正德亲自杀敌一人,这个数据误导性很大,个人认为不可信,数万军队列阵打仗,就是踩也不止踩死这么几个人吧!所以,要么是史家故意的,要么就是文言文的问题了。总之,这是正德最为辉煌的时候,我在想,他独自出关的时候,估计会想到江山如此多娇,可惜我不能永远把它守住。

后来,宁王叛乱,结果被王阳明玩死在叛乱的路上,苦心经营了那么多年,才一个多月就被心学大师玩完了。正德不开心,要把宁王放了,自己和他打,后来很多人反对才作罢。他到南方玩的时候掉入河中,自己不会游泳,虽然被救出来了,却也被吓着了,回京不久就病死了。

纵观正德的一生,也是颇为传奇的,实际上一个地道的想象大师,却做了皇帝,有点阴差阳错的感觉。尽管他做了许多荒唐事,但是,感觉还是环境造就了他,你看他除刘瑾,击鞑靼的时候也就二十几岁的样子,世人总是拿那么多条框和标准去要求他,却忘记了换位思考。

所以,正德尽管不是一个好皇帝,却也不是一个一无所成的皇帝。

黑衣宰相道衍,一个身在红尘之外,心却始终不离红尘的人,他是为功名而生的,如果他再早生五十年,估计会成为洪武皇帝的开国元勋之一,也许他的谋略还能和刘伯温有一比。道衍和尚,名姚广孝,成祖朱棣的智囊,甚至可以说,没有道衍,朱棣的帝业都会受到影响。

洪武三大案,把朝中凡是有点能力的人都给杀光了,所以为朱棣的靖难扫除了障碍,更无意中增加了他成功的机会。一个要说明的是,明太祖实行的是分封制,所以燕王才会坐镇北平,看守大明最为危险的地方,燕山是中原地域西北游牧民族的天然屏障。燕王镇守此处,说明朱元璋还是看好他的这个儿子,朱棣实际上性格是最像他的,不过他仍然相信太平盛世要以文治国。

所以建文帝身边唯一不缺的就是文臣,而且大多数是书呆子,纵横天下的人是没有的,竟然让一个刚登基不久的小皇帝去削藩,其他人倒是听话,可是燕王手握重兵于燕地,关键的是,他身边有一个叫道衍的和尚。确切的说,是一个真正的野心家。

我不管民心如何,只顺从天道,天道在哪里,谁能说得清,你给我说天的意思,天会说话吗?所谓天道不过是他内心强烈的功名欲望罢了。

本为医世传家的道衍,十多岁便剃度出家了,后来又有道教的人为师,此人极为好学,精通佛,道,儒,兵家之术,而且颇有见解,一次意外和朱棣交谈,便引为知己,士为知己者死。从朱棣夺得帝位之后对他的封赏可以看出,他不是为了那些物质的东西,比如利禄,他本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可是那个时代,他如果想要有一番作为,将自己的能力展示于天下,恐怕除了谋反没有第二种方式了。

我觉得他只是为了向天下人证明,我才是这个时代最为杰出的人,当黄子澄,齐泰在南京为建文帝谋划如何削藩之际,却从来不知道,真正的天下第一聪明人,天下第一的谋士却住在北京城,而且经常和朱棣密谈。这些自以为是的家伙,简直就是读四书五经读死了,从来不联系实际,很少去体察民情,他们怎么知道天下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要怪就怪朱元璋吧!他要让天下所有的读书人都变成书呆子自己才可放心的去了。

朱棣破南京城之后,道衍说你如果把方孝孺杀了,那天下读书人都会伤心,会背离你的,结果朱棣空前绝后的诛杀方孝孺十族,包括他的学生。然而,天下学子没有背离朱棣,第一个过来的便是少年天才解缙,朱棣做了一件很伟大的事情便是《永乐大典》的编撰,就是在大才子解缙的主持下完成的。

纵观道衍一生,不能被破解的谜题还很多,我们只能从已知的史料去研究他,但是,此人到底于历史如何,千秋功过,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如果问你,在明朝中叶之后,官府明文禁止读是书是什么?估计很多人都要说是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如果你这样想,那就真是想多了,《金瓶梅》作为第一本世情小说,里面多有描述露骨的情爱情节,所以觉得是违背儒家礼教的。但是,明中叶之后,资本主义萌芽,在南方经济早就超越了北方,城市商业繁荣,对封建的礼教制度是有所反抗的,这本书的出现便是证据之一。事实上,这本书在当时还是很畅销的。

然而我要说的这本书之所以被列为禁书,大家绝对是想不到的,因为我们几乎每年都会看好几遍,它就是有中国第一古典魔幻小说之称的《西游记》。故事来源于唐代玄奘大师西游学佛的故事,早在宋元时期便有许多类似讲故事的人讲述玄奘西行之事。在此之前,《水浒传》,《三国演义》已经问世。

他的作者叫吴承恩,当世没有与其并列的才子,其雄踞文坛,然而一生并不得志,此书晚年亦是穷困潦倒,仅有此书传世,共一百回。这是一本超级讽刺尘世的小说,比《儒林外史》的讽刺味道更足,更到位,而且,《儒林外史》的讽刺大多数你是能看得出来的,而《西游记》你压根看不到,里面出现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似乎在赞扬他们,其实是则是不尽的讽刺,讽刺玉皇大帝为代表的道家,释迦牟利为代表的佛家,儒家则充斥每一个地方。就连他一直推崇备至的孙悟空,到了最后不也被套在了佛家,名义上是修成正果,实际上是哪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拥有赤子之心,敢爱敢恨,嫉恶如仇的孙猴子已经长大了,成熟了,学会了沉默,学会了服从,而且俨然成为统治者之一。这个天生的战士,一生作战也终究有休息的那一天。

《西游记》为何成为禁书呢?估计和他赞扬反抗暴政,鼓吹“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有关吧!毕竟那是一个高度集权的皇权时代,而且小儿城的国主在现实中就是那个二十余年不上朝,在皇宫里炼丹修道的嘉靖皇帝,就凭这两条,足以让其成为禁书。

之所以是魔幻大师,相信看过《西游记》原著的人都知道,里面所涉及的神话传说数不胜数,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的知识积累程度简直已经超越极限了。他把现实幻化成魔幻世界,又把魔幻世界变成现实,做文字的掌控人,其在文学思维方面的修为早已达大化之境了。

人魔之间到底有何区别,我们为何怕那些灵异的东西超越了人间的妖魔鬼怪,不过是我们的心早已经不正常了而已。

对于张居正而言,后世的评价可谓多如牛毛,正史站在对于历史的贡献是推动进步还是阻碍了发展的角度对他的定性是其改革大业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有功于社稷的。我在这里就不去赘述张的成长过程,而是从另一个视角来解释一下明朝的文官制度与内阁制度,政务的处理过程,因为文官制度在今天很多国家就是用这一套,而中国的明朝,特别是万历皇帝时的张居正,简直和今天西方内阁制的运行原理是一样的。

张居正是大明学子的极品,二十多岁中进士便被选为庶吉士,但是前期他一直是隐忍的,等了几十年之后终于迎来了他的良辰吉时。年幼的万历皇帝继位,首辅高拱说话深深的伤了皇帝母亲和宦官之首冯保的心,于是张和他们一起,赶走了高拱,张成为内阁首辅大臣,也是万历的老师,作为天下文官的领袖,他解决了重要的一环,冯保,在外还有戚继光送钱给他,纵观明朝,仅此一人,将三大权力集中于自己的手里面,成为真正的独裁者。也为他大刀阔斧的改革提供了基础条件。至于张居正死后的事情,就暂不表。我们先来看一下制度这个东西。

大约从秦始皇开始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统治国家之后,两大矛盾如影随形,皇权和相权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对于军权,一直是个烫手的山芋,皇帝不敢轻易的交出来,比如秦始皇设置太尉,却始终没有太尉,封建时代,就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的成长过程,但是大趋势如此,小的就不是这样,就拿一个朝代来说,便是皇权不断削弱,相权不段加强的过程,最后皇帝没了,皇权也没了,于是新的朝代建立,又开始了巩固皇权的制度设计,就这样不段重复着。

这里有一个群体,叫士人,非常特殊的群体,也是封建时代知识的真正掌控者,还是权力的实际执行者,到了宋朝之后,士人和文人之间界限便很小了。这些人深知伴君如伴虎,他们并不想进入做官这个高危行业,他们在那个时代也掌握着很重要的生产工具,土地,为了保护他们自己的私有财产,便派人出去为皇帝打工。一直以来,他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既要为皇帝办事情,还要保证自己的脑袋能够长久的存在。

这样相持了很久,到了宋朝时候,皇帝认为文官对帝国没有任何的威胁,不过磨嘴子而已,武将才是真正要提防的,说来也累,出现战争要派武将去打仗,可又担心他打胜了之后赢得军心。所以,宋朝的制度是轮换的,军队和将领之间轮换,做到兵不认识将,将不认识兵,像岳家军这种不但内部凝聚力很强,战斗力更是非同小可那必须进入黑名单。

到了明朝的时候,朱元璋索性一竿子打死,把丞相彻底清除,永决后患,把权力分给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设立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一起管理军队。这样,朱元璋这个皇帝的权力便是超级大的了,他还有锦衣卫密探,哪里该有不利的言行,便灭了哪里。然而,不是每一个皇帝都像朱元璋那么辛勤的批阅奏折,国家那么大,三省的权力都归于自己,既要想主意,又要决策,一两天还行,每天如此,那就做不到了,不过朱元璋精力旺盛,也是做了几十年的。然而,他的子孙可没他那样勤快。

到了朱棣的时候,也想让臣下为自己分忧,所以让翰林院的学士们在内阁执勤,那时候的阁员,地位很低,虽然是皇帝的参谋,但在实际中没有多大的权力。到了宣宗的时候,内阁的权力有所扩大,为了抑制这帮文人,他让原本是文盲的太监们学习书本知识,以至于后来这些厂公们成为明帝国的权力掌控者,明帝国有很多史上留名的太监。大约到了嘉靖的时候,开始给内阁大臣排位次,所以,首辅由此而来,一般兼任吏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长,权力属于六部中最大的。这样,内阁学士就和掌握实权的文官画上了等号,内阁制基本形成,明帝国政治制度里面最为关键的一极形成。

很多人在现实中一直觉得锦衣卫是神秘的组织,权力很大,实际上比起厂公来,锦衣卫简直逊色多了,而且不得不依附于厂公。在明帝国的权力另一极就是太监,司礼监掌印太监,此人权力极大,一般来说他也领导着厂卫,他本来是为皇帝掌管印章的,到了后来,对于各个地区,各个部门的奏折,内阁大臣们讨论通过给去意见之后,呈皇帝批阅,皇帝批阅之后交给司礼监太监盖章之后转给内阁负责分发执行。问题来了,不是每个皇帝都很有耐心去读奏折,批阅的,后来,这项工作往往交给太监去做,于是内廷便这样形成了。外廷的首脑就是内阁,它所代表的是文官集团,内廷的首脑是太监的首领,他们比大臣更能亲近皇帝,所以权力很大。这样,权力中间的一环形成,加上皇权就是三权了。

在三权里面可以没有皇权国家照样稳当的运行下去,但是你必须保证内廷和外廷的权力是统一的,一直以来很少有人做到,但是,张居正做到了,他不但把内廷的权力给弄到手,连皇权也在手里面。不过,尽管如此,皇权仍旧是至高无上的,没有皇权国家能活下去,有了皇权,内外廷便活不下去了。所以,这三者之间是皇权在上,内外廷在左右,皇帝看这两家谁更厉害些,斗得差不多了,便出来说句“公道话”。

然而,矛盾无时不有,斗争无时不在,在三个权力内部,也是充斥着永远不完的斗争,所以,明帝国的亡国,很多认为也是党争导致的。然而万历期间中国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却得益于没有皇权的制约,社会生产生活相对自由。

有些东西去了就去了,而有些东西却历经沧桑而仍旧闪着耀眼光芒。

对于孙承宗这号人物,在历史上也是颇为受争议的,对于到底是明帝国最后的福音,还是葬送大明天下的罪魁祸首,历史到了今天依旧是喋喋不休。我没有足够强大的理由和证据去证明他到底是如何的人,我只知道,在多尔衮率领清军攻打到他的家乡之时,他已经是过了古稀的老人,依旧率领家族百姓誓死守城,最后他的家人全部遇难,而他也被多尔衮命令拖死在马尾上,全家老少皆为帝国而殉国。然而,很多人仍旧是站在国家的高度上,将一位为国而死的人说成是最大的卖国者。

可是,孙并非孤军奋战,他代表的是一类人,比如在当时明帝国大厦将倾的时候,在战略上,他认定只有满清才是真正的对帝国有威胁的人,他对明朝的军队作战能力是非常有信心的。说实话,当时明军的战斗能力和世界比起来,并不弱,而且名将辈出,对李自成,张献忠之流经常是以一当十甚至当百的追着赶。据史料记载,李,张等人刚举义旗的时候是在讽刺“义”字,他们和土匪区别不大,烧杀淫掳,无恶不作,比如张来说,攻破CD之后,下令屠城,这些人手上沾满无数无辜群众的鲜血,还被视为农民领袖,要去膜拜,难道就是因为他是农民出身的吗?

所以,起义军初期并不顺利,也得不到百姓的拥护,而且经常战败,出尔反尔,受降之后屡次反叛,朝廷最后无奈的决定要除恶务尽。袁崇焕死了之后,孙承宗基本上也走了,整个宁远防线无人统帅,北方战事吃紧,内部政权夺利严重。尽管崇祯帝是很勤快的一个皇帝,却在大厦将倾的时候缺少魄力和鉴别力,最终,做了亡国之君。

孙承宗其人经历颇具传奇,一直被后人尊为17世纪前期中国非常牛的军事战略家。他本身文人出身,一直以教书为生,后来几次出走边关,从军人的口中了解到边关形势,渐渐对军事产生兴趣,觉察到未来边关将成为最为激烈的战场。于是,四十后方去考试,中了进士,做了朱由校的老师,朱由校很聪明,是一个非常优秀有天赋的木匠,他特别喜欢他的这位老师,喜欢听他说话。后来他做了皇帝,边关危机很多人要求孙主管兵部,并出辽远统筹军务,他都一概不允,害怕见不到他的这位老师。就是因为这层关系,使得魏忠贤始终不敢拿孙承宗怎么样。

后来,北方吃紧,孙承宗督师辽远,建议修筑宁锦防线,以堵住清军的攻击,遏制满清的发展,渐次消耗满清的精力,直到耗尽为止,主要的进行人他选择了袁崇焕,然后招募死士,训练军队,修缮武备。后来,整个辽东的军事大有改观,而且也得到一定的巩固,在他统领期间,努尔哈赤在攻城时被炮击中,后死亡。而这条线也一直遏制了满清的攻势,满清对京城的几次进攻,要么是向蒙古借路,要么是跨海作战,但是,也因为这种缘故,使得他们不可能有很大规模的攻势,毕竟,后勤也跟不上。

待孙,袁等人都死了之后,明军丢了关外的阵地,清军逼近山海关,但是始终没有能够攻破这道最后的关口。然后,一次意外,李自成学聪明了,学会用欺骗一些文士给他做谋士,开始扯一些空洞的政治术语,释放政治烟雾弹,给农民许下无尽的承诺。于是,他顺利的在大山之中走了出来,趁明军主力不在的情况下,轻而易取的攻破了北京城。明帝国宣告灭亡了。

可是,闯王李自成在北京才没住几天,便开始了他骄奢淫逸的生活,而满清和吴三桂的精锐联合进攻起义军,怎么可能打得过呢?最后,起义军也被剿灭,后满清这个没有耗费多少精力的渔翁,轻而易取的夺得了华夏,得到了天下。明帝国的后裔在挣扎了二十年左右之后,被剿灭殆尽,最后的余晖也没了。

这样,明帝国就在不知不觉中走到了终点,立国之初,他的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在其亡国两百多年之后,被一个人重新喊起来,一个很推崇朱元璋的人。

欲知后事,且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