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风情女谍秘史
4006100000019

第19章 刺杀蒋总统计划(2)

松尾康成还来不及动手,重庆的日本特工组织便被军统一网打尽。原来吕良是个大酒鬼,一次和军统的人喝醉酒时,便口出狂言,说只要政府给他十万大洋,他就能将重庆的日本间谍全部抓获。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别人将这话密报给戴笠,戴笠决定见见这个人物。

在戴公馆,吕良悔恨自己酒后失言,断了财路。于是只好用谎话说日本人收买过他,他为了打入进去,便假装同意,目的是将这帮小鬼子一网打尽,为党国立功。他如实地告诉了联络的地点和暗语,但是他隐瞒了参与偷取情报和周飞虎、王伦等人的间谍身份。吕良知道这件事要是说出来,对自己绝无好处。

不久,戴笠亲自出马,顺藤摸瓜,将日汪在重庆的特务一网打尽。不仅松尾康成的日本间谍人员,就连周飞虎、王伦也一一落网,而想为党国立功的吕良早已被戴笠下令秘密处决。

只身逃回上海的内山智美子得知这一消息后,既感叹自己当机立断逃跑成功,又为重庆的组织遭到灭顶之灾而难过不已。

不久,日本政府认为内山智美子在中国发挥不了大的作用,便把她召回了日本。

内山智美子虽然为日本立下大功,但是她的个人生活却很不幸。井上吉男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后,就一脚将她蹬掉。尽管她在同行中是出类拔萃的,但却遭到有形无形的歧视。

二战结束后,井上吉男因为在英国时就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勾搭在一起,为美国人收集德国和日本的情报,因此被任命为日本战败后的美国在日本的间谍头目。他怕内山智美子揭穿过去的秘密,曾几次派人去暗杀她,但都未成功。

但是,战后的贫困生活给内山智美子带来了物质上的极端贫困。1948年冬天,她患了肺结核,倒在去医院的路上。时值寒冷冬季,冰天雪地。一辆收尸车将她拉走,至于拉到什么地方去,葬身何处,无人知晓。或许被抛尸在山野荒沟,而死无葬身之地吧。

第十八掌 奇怪的女侦察员

1941年12月,希特勒的部队向苏联发动了闪电式进攻。根据斯大林的指示,苏军放弃了俄罗斯古城斯摩棱斯克。

德军很快占领了该城,而敌占区的人民全部逃到附近的大森林中,参加了巴佳司令员领导的敌后游击队。

巴佳领导的敌后游击队,是一支英勇善战的队伍,经常利用有利地形打击德国军队。由于他们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德国人总是无法找到他们的影子,游击队则根据侦察员的报告出其不意地打击德军。

但是,一到了冬季,游击队在很多军事行动中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损失。每次行动前,德国人似乎事先就知道行动计划,因此常常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事实证明,游击队里肯定有德国人的间谍,而且不止一人。

那么,到底谁是间谍呢?

巴佳司令员一直苦苦思索这个问题。

巴佳司令员决定向莫斯科的军事情报局求援。不久,军事情报局根据打入德军高层内线的情报,向巴佳司令员发来密电,全文如下:

巴佳司令员:

根据内线同志提供的确切情报,德国间谍组织正在向你部派出大批间谍。目的是刺探你部军事行动及暗害你本人。这个庞大的行动计划叫“玛丽娅”。

切切注意你身边的人和你个人的安全。

军事情报局巴佳司令员收到莫斯科的密电后,大为震惊。到底游击队有多少德国安插进来的间谍?现在对自己来说,简直是一头雾水。

为了确保部队的绝对安全,巴佳司令员立刻召集了所属四个旅长前来司令部商量对策。

大家一致认为,目前不能有大的军事行动计划,而是以休整的名义将大部队拉进森林深处,然后再查出间谍,一网打尽。不久,这支神出鬼没的游击队一下子踪影全失,连德国人也摸不着头脑。

一场反间谍的艰巨斗争在巴佳游击队迅速展开。

巴佳和几位旅长商量后,决定将计就计,用引蛇出洞的办法,让这些混进游击队的间谍自己暴露出来。

一天早晨,巴佳找来司令部特务连的连长格罗里夫,对他说:“格罗里夫同志,有一件事想同你谈谈。”

格罗里夫是游击队的一名特级侦察员,曾几次打入敌人内部获取过许多重要情报,也是巴佳的一名得力的年轻干将。

格罗里夫敬了一个礼,对巴佳说:“司令员同志,请问你有什么指示?”

巴佳说:“前几天我派了一位女侦察员到卡斯普利去弄清楚德军的布防情况,这位女侦察员已经回来了。但是,她却去了斯摩棱斯克城,并且自称和那里的地下武装组织的领导人已经取得了联系……”

格罗里夫连长立刻警觉起来,一个侦察员为什么要违背部队最高领导人的指示,而且自称和地下组织的领导人取得了联系。按照纪律,和地下组织取得联系必须经特务连批准才行,这个女侦察员为什么这样做呢?

格罗里夫觉得有文章,就对巴佳说:“司令员同志,能告诉我这个女侦察员是谁呢?”

巴佳说:“她叫伊丽沙娃。”

“伊丽沙娃?”格罗里夫心中一愣。她可是个优秀的女侦察员,曾经为部队除去一个奸细团伙,立下过战功。为什么会是她呢?而且她还是个布尔什维克党员。不过,格罗里夫又想,现在是特殊战争年代,目前又是反间谍最为激烈的时候,千万不可放过一个可疑的人。

“司令员同志,”格罗里夫说,“伊丽沙娃是个好同志,但是有几个问题必须搞清楚。第一,她为什么不按照司令员的指示办?而是自己临时决定去德国人统治的斯摩棱斯克。第二,她是用什么方法潜入敌占区的?第三,她为什么要和那里的地下组织取得联系,而且是用什么方法和地下组织取得联系?

第四,她见到了地下领导组织的什么人?司令员同志,这四个问题不弄明白,就不知道我们的女侦察员是什么角色,扮演的是什么人。”

巴佳司令员频频点头,并说:“格罗里夫同志,你分析得十分对。任何一个人,当他自称与地下工作者取得联系时,我们都必须小心谨慎。所以我决定:必须审查伊丽沙娃,待搞清楚后,再考虑重新交给她重要任务。这个任务交给你,请你尽快提出审查方案。”

格罗里夫接受任务后,想了整整一夜,伊丽沙娃的影子在他的脑海中徘徊不定。她二十六岁,中等身材,长得十分漂亮,长长的披肩发很诱人,性格乐观,善于交际,歌唱得特棒,她那优美动人的歌声到哪里,哪里的战斗气氛就特别活跃。游击队员们都很喜欢她,乐意做她的丈夫或者朋友。

伊丽沙娃的经历也非常简单:战前大学刚毕业,分配在一个县城担任中学教员;德军进攻期间,她与逃难的人一起住在一个小镇上;小镇被德军占领后,她与逃难的人群一起跑进了森林,当上了游击队的侦察员,而且是女侦察员中较为出色的一个。

格罗里夫上尉清楚地记得:伊丽沙娃刚当上侦察员时,敌占区的一个地下组织遭到破坏,后来查清楚那里潜伏有敌人的一个间谍组织,而一个地下工作人员出卖了其他同志。

为了肃清这个间谍组织和那个叛徒,司令部派出了五位侦察员去执行任务,而伊丽沙娃就是其中的一位。

不久,伊丽沙娃回来了,带回了缴获的电台,并说已经把叛徒和那个间谍组织的三个人全部枪决。但是在回部队途中,他们五个人和德国军队的一个排遭遇上后发生了枪战,为了将电台和有关机密文件安全送回部队,那四位同志留下作掩护,让她一个人将战利品送回部队。

而且她的手上还受了枪伤。

上尉记得,当时部队曾暗中派了几个战士去调查伊丽沙娃所说的情况,果然在她说的地方找到那四位同志的遗体和另外五具德军士兵的尸体。从此,伊丽沙娃在巴佳纵队里名声大震,甚至传说她是百步穿杨的女神枪手。

这么一个优秀的女侦察员会是间谍吗?

根据司令员的指示,格罗里夫在暗中对伊丽沙娃进行了调查,但是始终没有找到她作为敌人间谍的证据。

当上尉再进一步调查时,还是没有办法,因为找不到一个参与她活动的人。一些人牺牲了,有些人又到了苏联的大后方。而和她一起逃难到大森林中的人只知道她以前是一位优秀的教师,除此以外一无所获。格罗里夫想,一个人只要他是间谍,总会露出些蛛丝马迹。

上尉又把和伊丽沙娃相处得好的游击队员联系在一起来考察,但是更麻烦,和她关系不错的人都无一不是游击队中最优秀的战士。

只有游击队医院的女医生戈娜与她的关系特殊,两人经常到森林深处,据说是戈娜要伊丽沙娃教她唱歌,而每一次战士们都听见两人在那里一唱一合,教的和学的又都很认真。

经过考察,戈娜的经历也很单纯,战前是医学院的学生,也是学院的积极分子,战后逃亡出来,参加了游击队。她和医院的伤员关系很融洽,尤其是与住院的军官的关系更亲密。目前正申请加入布尔什维克。这么一个医生,难道仅仅根据她平时和伊丽沙娃学唱歌,就断定她是敌人的间谍吗?

格罗里夫正苦于无法审查时,又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使上尉更是揣测不定。原来,就在这几天,伊丽沙娃失踪了。

巴佳司令员找来格罗里夫说:“我的上尉,女侦察员又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格罗里夫说:“司令员同志,我怀疑伊丽沙娃是奸细,部队是否要转移?”

巴佳说:“不,德国人是不敢进森林里来的!现在是隆冬季节,他们连冬季服装都没有,怎敢贸然进军这白雪覆盖的大森林。”

又过了一个星期,伊丽沙娃回来了。她来到巴佳司令员办公室,对司令员说:“尊敬的司令员同志,请原谅我私自外出。因为上次您交代的任务没有完成,心里很难过。这次我去了卡斯普利,已经弄清楚了敌人兵力的布防情况。”

说完,她将一张德军在卡斯普利的布防图交给了巴佳。巴佳将这张图与内线搞到的图一对照,的确没有什么差错,但是依然批评了她私自外出这一违反纪律的行为。

伊丽沙娃说:“是,司令员同志,我承认自己犯了严重错误,下次我一定改正。”

过了两天,伊丽沙娃再次请求派她去斯摩棱斯克。因为她的行为已经引起了怀疑,而巴佳为了不使她疑心,同意她去,但要求她把上次去城里与地下组织取得联系的详细过程和这次私自外出取得情报的过程,全部写成书面材料,待司令部研究后再作决定。

这是一个绝妙的缓兵之计。

巴佳找到特务连连长格罗里夫,对他说:“我的上尉,只有几天的时间了,你必须搞出个切实可行的计划来。”

巴佳司令员决定下连队看看,顺便邀请格罗里夫一起去散散心。

两人来到了纵队尖刀连,受到了战士们的热烈欢迎。但是,因为伊丽沙娃的事搅得这个上尉心烦,所以他表现得很不自然。而司令员来到战士中间,却如同回到自己家一样,与战士们有说有笑。

司令员说:“上尉同志,不要老是这么一筹莫展,还是自然一点好。”格罗里夫只好苦笑。可是,当尖刀连连长介绍连队的女游击队员拉莎时,格罗里夫心中一亮,一个出色的考察计划在他心中形成。

这时,他的心情豁然开朗,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