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谁是你的霞光
4008800000045

第45章 我的父亲

人人都有父亲,人人都会在自己的心目中为父亲画一个素描,或伟大、或高尚、或质朴、或勤俭、或节约、或大方……可用多少个词来形容自己的父亲,我也说不清。我的父亲是一名庄稼汉,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但是,他却是我心目中最高尚、最伟大、最值得我崇拜和学习的典范。

我的祖籍在临泾,也就是王符的故里,这个地方是山、川、塬兼有的地带,人才辈出,很有灵气,王符的《潜夫论》就诞生于此……虽然我现在离开临泾这块风水宝地,但是,它依然把它那灵气给了我们家。

过去家里穷,父亲没有上过几天学,但是,他的骨子里透着一股灵气,看啥会啥,很小的时候就跟着奶奶到生产队去挣工分,学手艺养家糊口,凡是农活没有他不会干的,他从来不去求人,事事亲自干,事事能干成,在村里是出了名的有本事人。

谁人不希望自己的儿女有出息,谁人不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干正事、干大事、干成事,父亲当然也不例外。我们很小的时候,他就告诉我们,他自己没念几天书,一辈子吃亏在没文化上,希望我们好好学习,将来有一个好的着落,有一份像样的工作,不要一辈子老在土地上刨吃就行了。

人人都说农村人守旧,观念落后,可是我认为父亲不是这样的。对于我们姊妹三人,他同样对待、同样出钱,用他的话说就是:“我出钱,你们上学,有本事你就上,没本事我也没办法,只要你们能考上学,我就是去要饭,也要把你们供出来。”我佩服、我更敬重我的父亲,村里多少人不解,曾经多次对父亲说,你别供她们上了,女孩子迟早是(别)人家一口人,只要能识几个字就行了,你何必供啊,就是考上学还是给人家挣钱,可父亲总是一笑了之。

父亲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格,惜钱如金,用奶奶的话说就是:“穷得连一双袜子都买不起”。可对我们,从不克扣,我们要多少,他给多少,只有多给的,从来不会少给一分。

父亲的“抠”在村里是出了名的,村里只要有人提起他,会异口同声地说:“你看他一身衣服能穿十几年,全身上下没一样值钱的东西,一天到晚就知道干活、干活,谁会像他那么抠!”从我朦胧记事起,每天看见父亲匆忙的身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未停过,由于忙碌,父亲很瘦,可是却特别精神。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整天给别人干活,一年365天,只有大年初一和腊月三十在家干活,平日里全部给别人干,而且是白天给别人出苦力,晚上给我们家干活,从没有空闲的时间去赶一回集,就是我们村上的庙会,也无暇顾及,当然更不会有时间去买东西,从我记事起,父亲每挣一分钱都会攒起来,留给我们去上学。

村上的人一提起我的父亲,都会说:“他啊,太顽固,不懂得享受生活,哎……他现在不知存了多少钱了?”

虽然父亲是有名的“抠”,可是对我们却放得很宽。我们上学走时,从不用张口,他会提前问我们,上学需要多少钱……我们上学从没因缺钱而发生过什么事情。等当慢慢懂事了,知道了钱的来之不易时,才知道父亲为了我们从不顾惜自己的生命。

那年,当我正在上中专时,一次学校交学费,等到走的那天,我拉着爸爸的手说:“爸爸,我们学校需要二千多元的学费。”父亲跑遍每个房子,当给我给钱时,我看见了父亲斑白的头发上渗出了汗水,黑里透红的脸上不知何时爬上了些许的皱纹,左手捏了一把百元的、十元的、二元的和一元的钞票,右手攥满五分、二分和一分的分分钱,看着父亲满满的两手,我的眼睛潮湿了,父亲太不容易了,他把所有的积蓄都找出来了,平时,从未见他身上拿过一分钱,更不要说花钱了。我不禁感叹,我们生活中的人,那一个不是天天兜里都带着钱,不管自己积蓄如何。生活中,我们从来不在乎这一角一分,就连一元钱有时都无所谓,我真为我们的社会感觉到惭愧,为自己感觉到羞愧。

在我的记忆中,我的爷爷一直体弱多病,是父亲一手撑起了这个家。

有一次,爷爷半夜突然发病,肚子痛得受不了,父亲拉起架子车在十里路上跑着,没有停息。那时候,父亲常常是白天给别人干活,晚上往离家十里路上的县城医院赶,伺候着体弱多病的爷爷,很少注意自己的身体。

在我的记忆里,我们家很穷,父亲虽然常常在外出苦力,可每次,当父亲遇到好吃的,好喝的,他宁愿自己少吃少喝也要先给爷爷带回来,有一次,父亲在离家70公里的西峰干体力活,他托人把一个肉夹馍带回来,使我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我们姊妹三人也在父亲身上看到了、学到了书本上所学不到的东西,尊敬老人的美德在父亲的感召下在我们家变成了一种无字的规矩。当我上初中时,每周回家就给爷爷带点东西,有一次,我因为自己兜里羞涩,就给爷爷捧了个柿子,从县城一直捧到十里开外的家,虽然是一个小小的柿子,但里面包含着多少情义啊!

父亲把一生的心血都花在了我们姊妹身上,可我们却无法报答,常常,当我过马路时,父亲的话就响在耳边:“过马路要当心车,骑车要靠右走……”上班时,父亲的话又响在耳边:“到单位要好好干事,要把事当事,不能给单位丢脸,更不能让别人失望……”每当我没有完成工作任务想休息时,父亲的话又响起来了:“无论干什么事,都要一次性干完,早一分钟干完多休息一会儿,不要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明天还有明天的事呢……”朴实的几句话,道出了父亲的心声!就这样,父亲的影子一直伴着我走过了这二十多年,他就像一位智者一样时刻提醒着我,时刻为我点亮前方的灯。

2007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