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国中期齐国大将已忌的军帅孙膑,是孙武的后斋,鬼谷子的学生。孙膑以残废之身,为齐王打了许多大胜仗,其中“围魏救赵”,减灶诱敌,选险设伏的桂陵、马陵之战尤为著名。
● 《孙膑兵法》论述了八阵阵法:提出了不同地形条件下各种的配备原则:1.“以形相胜”和“知兵之情”,胜败之道可知;2.“弱可胜强”和“盈虚相变”的兵势;3.“战胜而强立”和“严正辑众”等。
后家趋向于从用兵技术上进求其效用者,我们可以称之为“求艺派”。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往往把用兵看作一门艺术,一门变化莫测,可以从中获得无穷乐趣的艺术。他们区别于道派的最大特征就是他们立言的宗旨主要不在于探求宇宙人生的哲理之道,或者没有和较少把战争的动作与宇宙人生之道相联系。当然,兵家不存在所胃“为艺术而艺术”的人,我们所说的“求艺派”,也不可能百分分的纯粹,只是在思想上这种趋向明显一些而已。
《孙膑兵法》--智术运筹
孙膑无论在历史的真实中,还是在民间传说的虚幻中都是一种以智术取胜的人。大家当然不会忘记孙膑的那次以下驷对上驷、上驷对中驷、中驷对下驷的赛马,也可能还会记得种种孙膑与庞涓在鬼谷子门下斗法的故事传奇。《孙膑兵法》虽然只剩下些断编残简,仍旧不掩其在用兵艺术的智慧之光。
《孙膑兵法》又称《齐孙子》,《汉书。艺文志》著录有《齐孙子》八十九篇,可惜后来失传,以致长期以来很多人猜测孙武即孙膑,或者认为《孙子兵法》乃由孙武其始、孙膑其尾合作完成。总之是否定两个孙子和两部兵书的同时存在。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的竹简出土,解决了这一历史疑案,这次考发掘不仅发现了《孙膑兵法》和残简364次,可以整理出约11000余字,而且是《孙膑兵法》与《孙子兵法》同时出土,多年的争论怀疑,一下子全然冰释。
《孙膑兵法》由于残简之故,许多篇目已经不能窥其全貌,但仍.然能看出其不寻常之处,比之以《孙子兵法》,它更讲究用兵的具体操作,细处着墨,匠心颇见。《孙膑兵法》也讲“道”,但它所谓的“道”主要系指天文地理,战况民情以及用兵之法。“道”在这里不过是一种道理和知识。
经过整理的《孙膑兵法》,可以肯定为孙膑之书者有十六篇,不能确定为孙膑之书的,可能出之于孙膑门生之手的约有十五篇。下面我们分成两部分介绍。
第一部分明确为孙膑之书者,一、《擒庞涓》,讲的孙膑在围魏救赵之役,如何运用避就虚,攻其必救战法,巧解邯郸之围,并于桂陵大破魏军,俘获庞涓的事略;二、《[见威王]》,记叙孙膑初见齐威王谈兵之事;三、《威王问》,是孙膑与齐威王、田忌一番谈兵论战的问答;四、《陈忌问垒》,记的是孙膑与田忌的问答,主要追述马陵之战的战略与战术;五、《篡卒》,论述有关战争胜负的因素;六、《月战》,谈到战争胜负与天象的关系,强调人的因素第一;七、《八阵》,前半部讨论为将者应具备的条件,后半部论述用八阵作战,宜根据敌情和地形确定战法,配置兵力;八、《地葆》,主要从军事角度论述各种地形的优劣;九、《势备》,该篇以剑、弓弩、舟车,长兵为比喻,说明阵、势、变、权四者在军事上的重要作用;十、《[兵情]》,本篇以矢弩以及发射矢弩之人分别比喻士卒、将帅和君王,认为只有三方都合乎要求,才能克敌致胜;十一、《行篡》论述如何使士卒和百姓在战争中为统治者尽力;十二、《杀士》,意谓善于用兵的将帅能使士卒为之效死。但只剩数十军,文意已缺;十三、《延气》,本篇讨论士气在战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激励士气;十四、《官一》,主要论述各种军事措施及阵法的作用或适用的场合;十五、《[强兵]》,记叙齐威王与孙膑关于富国强兵的问答;十六、《五教法》,主要论述士兵训练问题。
第二部分有十五篇,一、《十阵》,列举了十种阵法的特点和作用,二、《十间》,本篇以问答方式就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各种不同情况,提出了不同的作战方法;三、《略甲》,本篇残缺重要看不出主要内容;四、《客主人分》,本篇提出了作者的一个主导思想,即力量强大不足恃,事在人为,知兵者方是战争胜利的保证;五、《善者》,本篇讨论了战场主动权的问题;六、《五名五恭》,其中《五名》论述用不同的方法对付五种不同敌军,《五恭》则告诉人们军队进入敌境时,“恭”与“暴”的手段要交替使用,偏用一招则失利;七、《[兵失]》,本篇分析了作战失利的各种因素;八、《将义》本篇讨论了将帅所应具备的各种品质;九、《[将德]》,本篇提出了不轻敌,赏罚及时等将帅应具备的品德;十、《将败》,本篇列举了将帅品质上的种种缺陷,以及它为何导致战争失利的原因;十一、《将失》,本篇分析了造成将帅作战失利的种种情况;十二、《[雄牝城]》,该篇将易守难攻之城称为“雄城”,将易攻难守之城称为“牝城”,并讨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十三、《[五度九夺]》,该篇指出了战时针对自己一方的不利条件应该避免什么,以及为了挫败敌军应当争夺什么;十四、《[积疏]》该篇讨论了积疏、盈虚、经行、疾徐、众寡、佚劳等六对矛盾辩证关系;十五《奇正》,本篇论述奇正的相互关系和变化,以及如何运用奇正原理以克敌制胜。
总的来说,《孙膑兵法》在用兵艺术上有自己的特色,即使从其断编残简中看,孙膑其人取得如此大的军事业绩,绝非浪得虚名。概而言之,《孙膑兵法》的特色有这样几点:
强弱之变
在战争中,弱者能否战胜强者,寡者可不可以匹敌众者,这是困扰用兵者的问题,也是令人们感兴趣的问题。因为任何将帅都不敢说能始终保持兵力上的优势,都有可能碰到以弱敌强或以少击众的情况。
孙膑对这个难题的回答是十分圆满的,他总结了历史上小击大,弱胜强的战例,认为只要处置得当,寡就是可以胜众,弱可能胜强。在孙膑看来,弱与强、寡与众是个相对的概念,弱可以变强,强也可以变弱;同理,寡可以变众,众也可以变寡,关键在于能不能集中自己兵力,收扰五指,而设法分散敌人兵力。能集中自己力量,分散敌人力量,兵力再悬殊也可显得有余,反之,就是数倍于敌也显得兵力不足。
孙膑为了强调弱可以敌强,寡能胜众,还提出了许多具体办法,如避开敌人锋芒,不与敌人硬拼;筑低垒表示无所畏惧,以激励士气;严明法纪,团结士卒;以退避骄敌,调动敌人疲劳之;故意示弱以骄敌,使敌人骄傲自大,先出懈怠之心;迷惑和分散敌人等等。
进攻战略
孙膑在战略上有一个著名的军事原则,就是“必攻不守”。田忌曹请教孙膑,什么是用兵的最紧要关键,田忌自己提出赏、罚、权、谋、势、诈等要素,但都被孙膑一一否定,认为以上六者只能算是有助于胜利的要素,但远非用兵关键,关键在于战略上的“必攻不守”,即总是要保持进攻姿态,而反对单纯防御,被动挨打。在战争中,采取进攻姿态的优越性,已经越来越为战争的实践所证实,进攻战略也成为现代军事学家一向推崇的理论,但是孙膑能在先秦时代就得出了并强调为“用兵之急”,实在是具有远见卓识。
与他强调进攻的思想适应,孙膑不再象孙武那样避讳攻城,而花了很大的篇幅讨论攻城问题。他不再认为“攻城为下”,而根据城市所处的不同地形地势,兵力及积粮,将其区分为难攻的“雄城”和易攻的“牝城”,作为可攻与不可攻的条件。对于前者当然要尽量避免强攻和硬攻,而对于后者就应该毫不犹豫地攻克之。
诚然,孙武的在野战中以消灭损耗敌人有生力量为主的思想是正确的。但随着城市在历史中的发展,其人口众多,政治、经济、军事地位的日益重要,不攻取城市,战争的胜负就不能从根本解决,战国时齐曾被燕攻破七十余城但只有即墨未下,就能借此而反攻复国。所以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历史时期,攻城都不可避免地成为军事学上的一个重要课题。
贵势思想
“贵势”是孙膑用兵一大特色,“贵势”就是注重战态势,孙膑很注重利用和创造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作战态势。《孙膑兵法》讲到“势”的地方很多,还有至少一篇《势备》是专门讲“势”的。
在孙膑眼里,“势”不是个死东西,它是可以由人创造,听人安排的。他认为,战争态势的有利与不利,就象天下万物有生有死,有能有不能一样,永远存在着的客观事实。参与战争的人,应该因势利导,掌握战争主动权,利用一切可乘之机,争取有利于已:不利于敌的态势。使自己饱而对方饥;使自己逸而对方劳;使对方长途奔进而自己机待敌;使敌人相互分离而乎尾不能相救;使敌人受敌而尚相互不知;敌人深沟高垒不起作用,甲坚利兵无所用之;士卒勇悍而将帅不得其济等等。
怎样才可以创造出这样有利的作战态势呢?孙膑提出了许多具体而微的办法。比如要能估计预料敌人的行动,察地形的险易;使全军和睦团结,便于进退,指驱如臂;能分散和牵制敌人;能根据不同的地形采用不同的兵种和战法,象地形平坦则宜用车战;地形险峻宜用骑兵;地势险且狭隘宜用弓弩,总之要做到使自己占据有利地形,而使敌人占据不利地形,自己进退自如,四路通畅。而敌人进退两难,四面阻塞。
有“势”三分胜,创造出有利的态势,就掌握了战场主动权,就可以使满盘棋活起来。孙膑贵势,原因在于此。
陈法演绎
两军在空旷阔之处决战,一直是古代战争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下,双方兵阵的优劣往往对胜负有很大的作用。《孙膑兵法》对阵法的研究是完备且细致的,其中《八阵》、《十阵》等篇就是探讨阵法的专章,创立了一整套以步兵为主,车骑为辅的阵法理论。
《孙膑兵法》列举了“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锥行之阵”、“雁行之阵”、“钩行之阵”、“玄襄之阵”、“火阵”、“水阵”等十种 阵法,详论了这些阵法的性能、布法和应用。这十阵中,水阵与火阵实际上讲的是水战与火战的战法,不是作战战斗队形,所以孙膑十阵实际匕只有八种作战队形。方阵是冷兵器进攻的基本攻战队形,可大可小,由许多基本的小方阵组合起来,孙膑说,方阵是用来切断和打敌敌人阵势的;圆阵是…种环形阵势,是用来防止敌人乘隙而入的,一般防守时采用;疏阵即疏散的战斗队形,各务阵势均可以变为疏阵,孙膑说,疏阵就是为了虚张声势用的,所以布阵时必须加大行列的间隔距离,多张旗帜,广设金鼓,以少数兵力显示强大的阵容,以吓倒敌人:数阵是密集的战斗队形,孙膑说,数阵是为了在经受敌人冲击时,不易撼动:锥行之阵,顾名思义就是象刀锥形态的战斗队形,锥行之阵是为了,突破,割裂,粉碎敌阵之用,所以锥尖要精锐,富有攻击力。用孙膑的话说,锥行之阵如同剑,剑锋不锐利就刺不进去;雁行之阵是一种横向展开、左、右翼向前梯次配备的战斗队形,其作用是包围捕捉,阵形易于展开兵力,适用于敌寡我众时采用;钩形之阵,这种阵势正面是方阵,两翼加上几个小方阵,以保障侧翼安全,也适用于防守,玄襄之阵,是一种迷惑敌人的假阵。据《孙膑兵法》,这种阵式要多树旗帜,鼓声不绝,作兵车,马蹄声,步卒噪音以迷惑敌人,实际是一个空阵,没有多少兵。在介绍阵式的基础上《孙膑兵法》还提出了有前锋有后卫相结合的布阵原则,前锋进攻,后备以守卫,攻守结合,交替轮换。孙膑以剑为喻,说如果兵阵没有锐利的前锋,就犹如剑无锋刃,则虽有孟贲《战国的著名的勇士》之勇也冲不上去;如果没有坚强的后阵,则阵式不稳,缺乏后续,同样也无法破敌。
可以说,孙膑的十阵之法创立了中国冷兵器时代最完善,最基本的阵法,后来阵法的演变,基本上超不出孙膑的范围。据有关专 家研究,孙膑的二阵,比之古罗马的方阵并不逊色,而其变化不过、之,可以说,中国兵家在那个时代,不仅宏观理论上居于领先地位, 就是具体作战方式的研究也执兵研究之牛耳。
《李卫公问对》--畅晓军机
《李卫公问对》又名《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或《唐李问对》,是辑唐太宗李世民和唐初军事家李靖的论兵言论,以问答体方式出现。的一部兵书。因为是“问对”所以自然以李靖的思想占多数。李靖是唐朝开国诸将中兵学造诣最深的一个,传说其少时常与他的舅父隋朝名将韩擒虎论兵,被他舅舅称为唯一能与之谈孙吴之术的人。李靖著有《卫公兵法》等十余部兵书,但均佚失,只有《通典》保留了部分内容。流传于世的李靖言论保存得比较完整的还就属《李卫公问对》,书名是由于李靖曾封爵卫公而致。
《李卫公问对》共分上、中、下三卷,一万零三百余字,全书涉及面相当宽泛,有用人,有治军,有对历代军制的考辩,也有对兵学源流的发掘,但主要内容是讲训练和作战,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议论的中心围绕“奇正”展开,实际上是一部从用兵技术上着眼的兵书,实用价值颇大,宋代将其列入《武经七书》之内。
奇正之变
奇正是中国古代兵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李靖以前的历代兵家对此均有诸多议论。《李卫公问对》关于奇正的论述应该说是十分系统、流畅和透彻的,其分析精当与深刻,逾于前人。
首先,《李卫公问对》爬梳出了奇正之源。它认为奇正原是车战方阵队形变换的战术。原来车战方阵中有四块“实地”和四块“虚地”,在实地作战的部队就是正兵,利用虚地实施机动的部队就是奇兵。所谓实是方阵中必须布置部队的位置,而虚地则是可有兵也可无兵的位置。后来,由于战争和战争学的发展,奇正才从阵式中脱出来,变成一种普适性的作战术语。
其次,《李卫公问对》对奇正进行了重新概括与分析,它认为奇正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可以相互转化,没有一定的正,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奇,善于用兵的人,无所谓奇正,在他们眼里,无处不正,无处不奇,正也是奇,奇也是正,变化莫测,出神入化,只有达到这个境界,才算真正认识了奇正之变。
其三,《李卫公问对》尽可能地发挥了孙子奇正学说,用奇正观点来解释进退,攻守、众寡、将帅、营阵、训练等各个方面的军事问题,既新鲜,又有说服力。比如它指出:军队以向前为正,后却为奇;常规战法为正,自出将帅自创的战法为奇;为将者只会用正兵应称之为“守将”,善于用奇兵者应称为“斗将”。
其四,《李卫公问对》把奇正与虚实、示形等概念联系起来,认为诸将一旦学会了运用奇正,自然了然虚实之理。奇正适用应与敌虚实相应,因敌变化。示形于敌,示之奇应为正,示之正应为奇,奇正变化鬼神莫测,达到暴露敌人而隐蔽自己的境界,就是奇正运用的极致。
战略战术的创新
《李卫公问对》首先在战略上提出了持久的概念。它认为,虽然战争以速战速决为宜,但是如果敌将多谋,兵精粮足,令行禁止,士气旺盛,那怎么可能速胜呢?如果碰到这种情况,只好与之打持久战,长期相持,以待对方的变化,然后乘隙进攻,切不可冒险以为孤注,与敌强打硬拼,以图速胜,虽然,在李靖之前的战争实践中,已经存在过许多成功应用这种持久战法的战便,如战国的廉颇抵御秦兵,三国时司马懿抗击诸葛亮等等。但这种战法一直不为人们所首肯,廉颇之所以为赵括替代:就有其无法速胜的因素在内。将之列之兵书上升到理论高度,论证其合理性,不能不说是《李卫公问对》的一大贡献。
《李卫公问对》还首创了纵队战术理论。它认为,当敌人依山河之险,阻山布阵时,突击应采用纵队进行,即一队弩手、一队弓手,一队持长短兵器的战锋,然后又是一队弩手、一队弓手,一队战锋次序前进,掩护侧翼部队,只要部署已毕,一声号令,整个纵队一齐扑向敌人,以密集的兵力击破敌防线之一点。在冷兵器乃至连发火器尚未出现之前,这种纵队突破的战术是十分有效的。据说拿破仑曾是这种战术的受益者,在耶拿会战中,拿破仑大军仗这种战术曾大获全胜。恩格斯曾说:“纵队比横队易于保持秩序,甚至当纵队已被打乱时,它仍能以较密集的队伍进行至少是消极的抵抗;纵队比较容易指挥,能更好地为指挥官所掌握,并能更迅速地运动……最重要的结果是采用纵队,这种特殊的众兵作战形式,就牟马整个转动不灵的旧线式战斗队形分为若干单独的部分,它们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能使总的规定适合于当时的情况。”恩格斯的论说,已经将纵队战术的优点讲得再清楚不过了。
不仅如此,李靖还发明了一种有效的撤退方法。他发现,与敌接触时,如欲脱离战斗,往往要吃亏,弄不好还要导致大溃败。因此他发明「逐次抵抗,交叉掩护的撤退方法,欲撤时先令一部分部队撤出战斗,而另一部分则抵抗掩护,当前部分人马撤出百步,马上张弓搭箭,持戈待敌,后部分人马再撤,由前部分人掩护,这样交互掩护,逐次撤退,最终全部撤出战斗,使敌人始终无隙可乘。这种撤退方式,至今仍为各国军队所采用,由此可见李靖的创造之难能可贵。
行军与宿营
军队的行军与宿营虽一般来讲是战前行为,但与战争胜负关系极大,其不仅关系到机动的速度和休息的好坏,而且牵扯到军队在这两种状态下遭受袭击时的应变能力,如果行军宿营没有一定的章法,往往在遭受突然袭击时会惊慌失措,不战自乱,因此而导致溃败的战例举不胜举。
《李卫公问对》发明了一种“行军统行法”和“营阵同制”的宿营法,比较好地解决了行军与宿营的安全问题。
行军统行法即将全军编成若干“统”,每统分为战锋队一、战队二、驻队二、辎重一,行军时战锋队在前,接下来是两队战队,然后是两队驻队,辎重押后。一统过后是第二统。最后是全军的后卫,由马队担任。道路较宽时,则五队并行,辎重在后。行军时各统派出骑兵提任警戒。这种统行法一遇敌军埋伏或突袭,各统的行军行列很容易就能转为兵骑方阵的战斗队形,进退自如。
营阵同制的宿营法就是军队扎营休息时按战斗队形--阵法排阵,以便在遭敌突袭时,能进行有效有序的抵抗。比较出名的是李靖的“六花阵”,即中军在中央,其他各营环绕中军排成六花瓣形。各营之间间隔约有一营区宽。每个营帐外二十步设哨。百步上立处设“斥候”警戒。离营三至五里设“外铺”(哨所),携旗鼓信号,在敌人袭击前报警,袭击时袭敌背后;另距营十里,派骑兵巡逻,前后四层警戒。在敌人袭击时,被袭之营应击鼓传警,其他各营进入战斗准备,但无命令不准擅自往救,由统帅统一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