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苏格拉底的学生,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出生于雅典的名门望族,少年时勤奋好学,喜好诗歌、戏剧和体育。二十岁时,他师从苏格拉底学习哲学,成为其得意门生。老师被处死后,他离开雅典,走遍整个大希腊,游学各地,采众家之长,曾三次到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劝说僭主采用其政治主张,均告失败,后险遭处死。公元前387年,他返回雅典创办“学园”,声名远播。培养了亚里斯多德、欧多克索、赫拉克里特等一批著名哲学家。其著作主要有《美诺篇》、《费多篇》、《理想国》等三十余种。毛泽东称其“发展了唯心主义”,“他的书也必须看”。
【毛泽东评点柏拉图】
我劝在座的同志,你们如果懂得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那就需要补学一点它的对立面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摘自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见《毛泽东?
古代希腊的辩证法是在当时的辩论中发展起来的,古代希腊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在同敌人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苏格拉底注重伦理学,他不是唯物主义者,也不是辩证法的理论家,但他注意研究伦理学和宪法,同敌人作斗争。他的一辈子过得不开心,结果死得也很惨。柏拉图是彻底的唯心主义者,他写了一本书叫《理想国》,他发展了唯心主义。
——摘自《毛泽东读书笔记》第695页。
【柏拉图小传】
公元前399年暮春的一天,在古希腊雅典,一场人类思想史上的最奇异的“悲剧”正在进行,这就是有名的“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在法庭的旁听席上,静静地坐着一位青年。他表情严肃而痛苦,凝视的双眼散发出愤怒、迷惘而抑郁的目光,最终的无理判决使他震惊。而苏格拉底面对邪恶和死亡表现出来的忠实于自己的原则的大无畏气概和执著精神,又使他深深感动。他暗暗下定决心:要把在雅典被熄灭了的这支哲学的火炬重新点燃,他要继承和完成苏格拉底的事业。
这个青年人,就是苏格拉底的学生,被哲学史家称道的苏格拉底的惟一继承人——柏拉图。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出身于雅典的名门贵族,在少年时代就表现出聪颖的禀赋和多方面的才能。他勤奋好学,文思敏捷,在诗歌、戏剧和体育等方面都有优秀的成绩。柏拉图原名叫阿里斯托克勒,这是他祖父的名字,据说柏拉图的体育教师对于这位在体操场上搏击驰骋的少年健壮的身体和宽广的额头有着深刻的印象,因此,送给它一个绰号柏拉图(Plato),即宽阔,壮伟之意。后来,它竟成为了他的正式名字。
柏拉图20岁便师从苏格拉底,向他学习哲学。据说:在柏拉图拜会苏格拉底并行弟子之礼的头天晚上,苏格拉底梦见一只小天鹅端立在他的膝上,迅速地长满了羽毛,在一声清脆的长鸣之后,展翅向远方飞去。在第二天师生会见后,苏格拉底认为梦中的那只天鹅就是柏拉图。这则轶事可以说明,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得意门生。
苏格拉底被处死后,柏拉图悲愤欲绝,雅典的政治气氛使他感到窒息,他离开了雅典,旅居麦加拉,这时柏拉图是28岁的青年人。从这时起直到40岁时返回雅典,他经历了12年的旅居外乡的生活。他走遍了整个“大希腊”,足迹遍布埃及、北非等许多地方。柏拉图游学各地,在哲学上博采各家之长,迅速成熟起来。他的早期“苏格拉底式”对话,就是在这段时间内陆续写成的。“大希腊”之行不但在哲学方面,而且在政治上对柏拉图都有重要的影响。他三次到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岛一带活动,试图影响叙拉古城邦的僭主俄尼悉俄斯父子,实现他的政治主张,但先后都以失败告终,柏拉图险遭处死,还被作为奴隶出售,幸亏朋友的援助,才使柏拉图重获自由。
柏拉图大约在公元前387年返回雅典,创立了“学园”,这不仅是他生活中的最重要的事件,而且也是欧洲科学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学园”的创立,使得雅典不仅像其统治者伯里克利骄傲地声称的在政治、艺术的意义上是“全希腊的学校”,而且名副其实地在哲学和学术上成了“全希腊的学校”。从此,大批外邦青年从大希腊、伯罗奔尼撒、伊奥尼亚以至北非和黑海沿岸的希腊城邦拥入雅典“学园”,求教于柏拉图。
“学园”位于雅典城墙外东北方不到一公里的地方。那里有一片丛林,一个运动场,还有一些建筑物和一座花园,在那里曾经设有纪念古希腊英雄阿卡德谟斯的祭坛。柏拉图在朋友们的资助下买下了花园和一些建筑物,开办了“学园”,因此,这所学校就被称为“阿卡德米亚”,历史上也把柏拉图学派称为“阿卡德米派”或“学园派”。后来欧洲各种语言中的科学院,即从这个希腊字演化而来。柏拉图“学园的学者”也成为欧洲文学中的“科学院士”和“学术”等词的字源。这种字源上的联系,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柏拉图学园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崇高地位。
柏拉图在学园中教授的科目包括哲学、数学、天文学、体育等。在教学方面,他对数学极为重视。据说,在学园大讲堂的门前写着这样的话:“未学几何者不得入内”。但是包括数学的教学在内都不过是为一种更高深、更高尚的哲学学科——辩证法作准备。柏拉图认为,比起辩证法这门研究理念本身的最高学科或真正的哲学,上述学科不过是“前奏曲”而已。
柏拉图学园人材荟萃,培育出不少在西方文化史上占有卓越地位的学者,比如:亚里斯多德、欧多克索、克塞诺克拉底、赫拉克里特,泰阿泰德、斯彪西波等。柏拉图在这里从事教育和学术研究,并著书立说,柏拉图的著作大部分都保留下来了,主要有《美诺篇》、《费多篇》、《理想国》、《巴门尼德篇》、《泰阿泰德篇》、《智者篇》、《帝迈欧篇》等30多种著作,柏拉图在西方哲学史上建立了第一个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柏拉图的思想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一)理念论。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核心。柏拉图认为,人们日常感觉到的个别事物,“总是变化不居的,不真实的”。见《古希腊罗马哲学》第207页。只有通过理性所认识的永恒不变的一般概念,才是真实的“绝对存在”。例如:具体事物的美,是可变和不固定的,它因人因时而异,甲说美,乙说丑,此时美、彼时丑,因而不真实;只有一般的美,才是真正存在。他说:“如果有人告诉我,一个东西之所以是美的,乃是因为它有美的色彩或形式等等,我将置之不理,因为这些只足以使我感觉混乱。”“美的东西之所以是美的,乃是由于美本身。”见《古希腊罗马哲学》176—177页。他把这种在美的东西之外而独立存在的一般的美叫做美的“理念”。柏拉图进而把世界分成两个:一个是由具体事物组成的,我们肉眼可以看得见的物质世界,他叫做“可见世界”;一个是由概念组成的理念世界,他叫做“可知世界”。这两个世界的关系,是原本和摹本的关系:理念世界是原本、原型,物质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或摹本。具体事物是由“理念”派生出来的,这就是柏拉图的理念论。理念还有等级之分,最低一级是具体事物的理念(如“桌子”、“椅子”等),高一级是数学,几何学方面的理念(如“方”、“园”等),再高一级是艺术,道德方面的(如“美”、“公正”等)最高级的理念就是“善”。
柏拉图的理念说是把“一般”概念绝对化,客观化,变成独立存在的、派生具体事物的东西,从而走上了客观唯心主义道路。其中,也有合理的辩证法因素。他在论证“理念”时。揭示了本质与现象,个别与一般的矛盾现象,提出并探索了一些哲学范畴的对立统一关系等,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二)回忆说。柏拉图从唯心主义理念论出发,在认识论上提出了“回忆说”。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不真实的,人们在现实世界中通过感觉认识的事物,也是不真实的,怎样才能获得知识呢?灵魂在堕入肉体之前,就具有对理念的认识,但是当它投生到人体的时候,因受到肉体的玷污,使它原有的理念知识忘掉了,以后灵魂借助于个别事物作媒介,刺激它将忘记的理念知识回忆起来。认识只是一种回忆,是不朽的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感觉是以个别事物为其对象,因而不可能是真实的知识的源泉。这就是柏拉图的“回忆说”。很显然,这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但柏拉图认为辩证法是最高级的认识,第一次将辩证法提到哲学高度。
(三)理想国。在政治观上,柏拉图设计了一整套“理想国”方案。在《理想国》一书中,柏拉图提出,国家是放大了的个人,个人是缩小了的国家。人的灵魂有理性、意志和情欲三个部分,它们各有自己的德行:理性具有智慧,意志发为勇敢,情欲应加节制。与此相应,理想的国家也应由三个等级组成,并行使三种不同的职能。第一等级是统治者,这些人是神用金子做成的,其天职是以智慧管理国家;第二等级是武士,是神用银子做成的,其天职是勇敢善战,保卫国家;第三等级是农民和手工业者,是神用铜、铁做成的,其天职是安分守己地从事生产劳动。以上三个等级各安其位,各尽“天职”,国家就能和谐一致,“正义”原则也就能得到实现。柏拉图还主张由“哲学王”来治理国家,把“哲学王”看作天下的统治者,立法者。柏拉图的政治思想带有明显的空想性质,他的《理想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乌托邦。马克思的评价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只是埃及种姓制度在雅典的理想化。
柏拉图把他晚年对理想社会的探求,形象地描述为一位雅典老人攀登克里特的伊达山,去寻找众神之王宙斯颁布法律的那个山洞,这似乎是柏拉图对自己一生的一个绝妙的刻画。公元前347年,他走完了人生的旅途,他死在一对青年人的婚礼宴会上,享年80岁。著名思想文化史作家第欧根尼·拉尔修撰写了柏拉图的墓志铭,墓志铭上说:“如果太阳神没有让柏拉图生于希腊,他用文字来医治人们的心灵怎么可能呢?正如神的儿子阿斯克勒普斯医治人的躯体,柏拉图则医治人们的不朽灵魂。”【作者点评】
毛泽东说,也应该读唯心主义的书,不读唯心主义的书、形而上学的书,就不懂得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他说的读唯心主义的书,包括读柏拉图的书。毛泽东说要读这类书的主要理由是如果“不懂得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没有同这些反面的东西作过斗争,你那个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不巩固的”。见《毛泽东阉说的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在同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但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唯心主义哲学家们也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他们的哲学里也有“部分真理”,对哲学认识论,特别是辩证法的形成和发展也作过自己的贡献,过去很少谈及,柏拉图哲学就含有这种积极因素,这一点也应该给予必要的肯定。毛泽东也说过这样的话:“不读西方哲学,就不懂马克思主义。”这是毛泽东自己阅读后建议别人阅读西方哲学著作的一个重要原因。毛泽东也肯定过唯心主义哲学思想里的一些积极因素,只是过去经常忽略罢了?
柏拉图的社会政治立场,经常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人从出身大贵族家庭出发,断定他一定维护贵族制而反对民主制,有的学者则强调他的父亲和继父支持民主派首领伯里克利并与之有亲密友谊,断定他一定倾向于民主制。其实从柏拉图本人的言行来看,我们毋宁说他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从他的理想的实质看,他是混合着贵族精神和民主精神的精英政治论者。
这方面的情况从他的《理想国》中可以得到映证。在书中,柏拉图认为,现实的政体,可以按有宪法和无法律约束的两种情况,以及统治权掌握在一个人(君主制),少数人(贵族制)和多数人(民主制)手中这三种情况而划分为六种。其优越次序如下:宪法下的君主制,宪法下的贵族制,宪法下的民主制,无法制的民主制,无法制的寡头制,无法制的君主制(亦即暴君制)。从中看到,绝对的君主制与绝对的民主制都是最坏的。柏拉图认为最好的治国者,就是哲学王,整个治国者集团,就是一个现任哲学王与若干退休了的哲学王与一批候补的哲学王组成的集团。他们是经过严格训练与选拔的、不知私利为何物而以献身社会为职志的一批真正的“爱智者”,他们是整个社会的精英。“精英政治”,这便是柏拉图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
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还提倡优生和教育,并提倡男女平等。当然,在当时现实生活中是看不到他的“理想国”的,柏拉图的美好希望只能寄托在空幻的“乌托邦”上。
(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