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艾尔弗雷德·基辛格,曾任美国国务卿。1923年5月27日,基辛格(原名海因茨)出生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纽伦堡附近的费尔特市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路易斯·基辛格是该市一所女子中学教员。基辛格10岁时,为逃避希特勒迫害,全家迁往纽约。此后,他在华盛顿高级中学读书,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基辛格应征入伍,被编入美军第八十四步兵师,结识了第一个“伯乐”——费里茨·克雷默尔。后经他的推荐,基辛格被破格调到盟军司令部情报学校教德国史,领上尉军衔。1947年,基辛格回国进哈佛大学深造,攻读哲学、历史和政治学。于1954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先后被聘为副教授、教授。1969年离校之前,他先后出版了《核武器与外交政策》、《选择的必要:美国外交政策的前景》、《重建的世界——拿破仑之后的欧洲:革命时代的保守主义政治》、《麻烦的伙伴:对大西洋联盟的重新评价》、《美国对外政策论文三篇》等五部著作,全面阐述了自己的外交思想,基辛格的这些著作引起尼克松的重视,他被任命为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由于政绩突出,1973年,基辛格接替罗杰斯为国务卿。1971年至1975年,基辛格9次访问中国,为中美关系正常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毛泽东诙谐地称赞基辛格:“你跑中国跑出了名。”
【毛泽东评点基辛格】
毛泽东把话头转向了基辛格,笑着说:“你跑中国跑出了名。头一次来发表了公告以后,全世界都震动了。”
基辛格在此时便很得体地称赞了他的总统先生。
毛主席接着引出了一段开心的话题,指着基辛格对尼克松笑着说:“他不像个特务。”言下之意是称赞基辛格的秘密中国之行做得很巧妙,毫无破绽。
尼克松便接着话头开玩笑说:“但也只有他能够在行动不自由的情况下,去巴黎十二趟,来北京一次,而没有人知道。除非可能有两三个漂亮姑娘。”
——摘自《毛泽东眼中的美国》第362页。
当毛主席同基辛格握手时,上上下下仔细地打量了基辛格一番,开口说:“哦,你就是那个有名的博士基辛格?”
基辛格回答:“我很高兴见到主席。”他还告诉毛主席,在哈佛大学教书时,就指导自己的学生研读毛主席著作。
毛主席谦虚地说:“我写的这些东西算不了什么,没有什么可学的。”
尼克松表示,只有毛主席才可以和他谈哲学。毛主席说:“你认为我是可以同你谈哲学的么?哲学可是个难题呀!”毛主席又把脸转向基辛格说:“对这个难题,我没有什么有意思的话可讲,应该请基辛格博士谈一谈。”
……
毛主席接着开玩笑地说:“我是供来访者参观的展览品。我不久要归天了,我已经接到了上帝的请柬。”
基辛格说:“别接受得那么早呀!”
毛主席笑了笑说:“好,我服从博士的命令。”
——摘自《毛泽东国际交往录》第218—219页。
【基辛格小传】
1973年9月22日,华盛顿白宫东厅举行了一场“封官授印”的隆重仪式。一个身高1.76米、方型脸庞架着宽边玳瑁眼镜、长着一头波状棕色头发的50岁犹太人,在美国总统尼克松、首席法官沃伦·伯格和一群华盛顿高官显贵面前,右手按着圣经,以缓慢、浓重而略带德国巴伐利亚口音的声调,宣誓就任美国第五十六任国务卿。
此人由此在美国历史上创下数个第一。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原籍非美国人的国务卿,也是美国第一个犹太人出身的国务卿,也又是美国第一个兼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国务卿,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个由学者而非将军、政客或律师出任这个要职的国务卿。此后,他在白宫和国务院担任8年公职,获得了美国文职官员的最高奖赏——自由勋章,福特加封他“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卿”的称号。
这个新上任的美国国务卿,就是亨利·艾尔弗雷德·基辛格。
1923年5月27日,基辛格出生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纽伦堡附近的费尔特市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路易斯·基辛格是本市一所专门为富家子弟开办的女中教员,教希腊文和拉丁文。他是一个严肃正经、循规蹈矩的人,对人和气,教书认真,有点人望,一家人靠他较丰厚的薪俸过着比较舒适的小康生活。母亲保拉是费尔特市附近农村一个牲口贩子的女儿,比路易斯小12岁,是路易斯的学生。她性格外向,幽默,伶俐,善于理家,做得一手好菜,也会交际,性格和路易斯很不相同,婚后,生下基辛格和他的弟弟瓦尔特。
基辛格在移居美国前名叫海因茨。少年时代的海因茨,穿着很好,戴着一副圆形的眼镜,看上去有点像猫头鹰。他聪明,早熟,爱活动,爱参加讨论,发表意见,更喜欢踢足球,但贪玩,学习成绩平平,表现比较平庸,既缺乏抱负,也没有显露出像后来那样的才干。
海因茨受到父母的宠爱,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可是好景不长,海因茨10岁时,希特勒上台,排犹动乱开始。在这股疯狂的排犹浪潮席卷之下,海因茨一家也像所有犹太人一样,不但失去生活的保障,而且受到死亡的威胁。海因茨和他的弟弟也从普通中学被赶了出来,转到一所犹太学校,他们再也不敢踢足球。放学回家路上,常常要挨纳粹青年团分子的拳打脚踢。在黑暗而恐怖的岁月里,海因茨家共有十二三个亲戚死在纳粹集中营。如果海因茨一家后来不移居美国的话,他们一家四人早已成为费尔特郊外的白骨或被送进奥斯威辛集中营的焚尸炉了。
在失业、贫困和死亡的严重威胁下,基辛格一家为了逃避纳粹迫害,不得不离别家园,远渡重洋。1938年,路易斯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来到纽约,住在曼哈顿的“华盛顿高地”。基辛格一家初到纽约,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当然难以维持生计。基辛格的父亲只好当一个普通的簿记员,靠一点微薄的收入来维持全家生活。倒是基辛格的母亲保拉比他的父亲有办法。因为她善于烹调,做得一手好菜,附近的移民家里办什么婚丧喜事,都请她帮忙料理,得以显显身手。久而久之,居然也有小小名气。她开始在一家调味品企业做事,后来,自己小本经营。保拉当时还不过30多岁,她办事利索能干,为人活跃,很快学会了英语,适应了美国的环境和生活,是基辛格家里第一个美国化的人。
基辛格到美国后,改用美国名字亨利,在纽约的乔治·华盛顿高级中学念书。基辛格首先碰到的困难是语言问题,浓重的巴伐利亚口音难以改正,基辛格在多年后谈及此事时说:“我对于这一点,是深有自卑感的。”
不过,他终于明白了学习的重要。他学习勤奋,求知欲强烈,是个名列前茅的优等生。因经济问题,他改读夜校,白天为一家制刷厂做毛刷脱酸处理工作,然而他的学习成绩却常优不衰。
1940年,基辛格就要中学毕业了。基辛格的志愿是投考纽约市立大学,不过他并非想去攻历史,而是想学会计,对于后来使他成名的历史这门课或学问,他就像15岁刚刚到达纽约时一样没有任何兴趣。因为当时像他那样的家境,能够学上一点会计业务,在工商界找一门差使干干,获得一笔有保障的收入,就算很不错了。至于历史或政治之类的东西,对于一个普通的犹太人来说,是既难以捉摸又不实际的事。要不是由于美国后来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基辛格应召入伍、生活发生根本转折的话,命运之神也许会使基辛格一辈子干会计行当了。
1942年,美国对德宣战,基辛格于1943年应召参军,同年6月19日加入美国国籍,成为美国公民。1944年4月,基辛格被编入美军第八十四步兵师,调到路易斯安那州的克莱尔布恩兵营受训,在这里,他遇到了一生中的第一个“伯乐”——弗里茨·克雷默尔。
这年夏天的一个早晨,基辛格正在兵营受训,突然,从营房外边开来一辆吉普车,下来一个30多岁的列兵,他是奉第八十四步兵师师部之命,到这个兵营来给新兵宣讲反法西斯的意义的,他就是克雷默尔。克雷默尔的讲演深深打动了基辛格。第二天,他忍不住给克雷默尔写了一张便条:“亲爱的上等兵克雷默尔,我昨天听了你的演讲,真是讲到我的心坎里去了,我能不能帮你干点什么呢?”便条下边署名是“列兵基辛格”。
这张便条打动了克雷默尔的心。他觉得基辛格的“信里没有一点装腔作势,光说他的想法。这是一个既有纪律又有主动性的人。”他马上召见了这个比他小十几岁的新兵。虽然他只跟基辛格谈了20分钟,却发觉基辛格很有头脑,有培养和发展前途。克雷默尔后来跟人谈到这初次会见时的印象说:“我有一种十分惊奇的感觉,我遇到的这个20来岁的青年,虽然见的世面不多,却什么都懂。他的才智一望便知,是个天生的奇才。我心里想,‘真了不起,这家伙绝非等闲之辈……’他急于要知道的并不是一些表面事物,而是产生那些事物的根本原因。他力求抓住事物的本质。”
跟基辛格一样,克雷默尔也是一个德国人,不过不是犹太人。他父亲原来是个普鲁士官员,很重视对克雷默尔的教育,让他先在德国法兰克福的歌德大学学哲学,后来又先后把他送到日内瓦去学法语,到伦敦经济学院向拉斯基教授学经济学,再到罗马大学去学意大利文,使克雷默尔获得过政治学学位。希特勒上台后,纳粹党抓走了他的好朋友,克雷默尔感到不安,对纳粹政策表示憎恨,就离别他的母亲和瑞典妻子,逃亡到美国。1939年,他进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了一段时间。1941年发生珍珠港事件之后,克雷默尔参加了军队,准备跟第八十四步兵师一起去德国。他受的教育比较全面,知识丰富,一口日耳曼口音,说起话来快得像机关枪一样。因为他的原籍是德国人,又有学问,美军第八十四步兵师领导就把他提拔到师部当了一名助手。
第一次交谈后,克雷默尔把基辛格当作朋友,时刻准备助他一臂之力。
1944年12月,基辛格随美军第八十四步兵师调往欧洲战场打仗,驻守在比利时的巴斯托尼附近地区。在战场上,基辛格表现勇敢、镇定,根本就不像一个新兵。
第八十四步兵师进驻德国以后,基辛格重新来到了他的故国。不过,他已经不是希特勒第三帝国的“次等公民”,而是向纳粹德国开火的美国大兵了。参战一年以后,由于他通晓德语,经克雷默尔介绍,被调到师部充任师长的德语译员,从列兵升为军士。1946年4月,又经克雷默尔的介绍,他被调到奥勃拉麦戈的欧洲盟军司令部的情报学校去教德国史,听课的人包括一些校级军官。基辛格领预备役上尉军衔,年薪高达10000美元。这一年,基辛格年仅23岁。
基辛格对克雷默尔有一种原籍同是德国人的亲近感,他不仅感激克雷默尔对自己的赏识和提携,而且也很钦佩他的学识和为人。(后来,克雷默尔的官职一直升到美国陆军参谋长助理。1968年秋,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延聘基辛格出任他的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时,基辛格曾向自己身边的一批熟人征询过意见,克雷默尔就是其中的一个。)
后来,在克雷默尔的推荐下,基辛格去莱茵河左岸港口城市克雷费尔德主持战后重建工作。当时,这个25万人口的城市在美军狂轰滥炸之下变成了一堆废墟。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一部电话。基辛格一到,立即开始井井有条的工作。他办事认真,思考周密,四处奔波,施展出行政管理才能,迅速恢复了生产,得到该市人民和顶头上司的好评,升任上尉,获得一枚铜质勋章和两个奖状。之后,他又去黑木州负责该州贝格斯特拉斯地区的盟军管理工作,清查当地德国纳粹分子。基辛格表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和自我克制,他说:“我们到这里来不是为了复仇。”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表现了出众的才干。
基辛格虽然在军队干得不错,但他感到军队生活毕竟比较局限,虽然他参军以后几年内已经见过世面,也有了不少行政工作经验,但他总觉得自己才疏学浅,而向往另外一个世界——知识的世界。
1947年9月,基辛格根据美国战时“士兵权利法案”,获得纽约州政府的一笔奖学金,进了美国最古老也最著名的高等学府——哈佛大学。这所位于波士顿坎布里奇查尔斯河畔、校园建筑上布满青藤的大学,一直是培养美国重要接班人的场所。哈佛大学的毕业文凭,被当作美国官场的敲门砖和护身符。但是,尽管基辛格有过一段出征德国的经历,但实际上从他童年移居美国到赴欧参战之前,他的生活几乎可以说是从未离开过自己的家庭和纽约的曼哈顿地区德国犹太移民的圈子。他跟真正的美国社会生活的接触与了解极为有限,他的知识也很浅薄狭窄。因此,他来到哈佛大学这样一个充斥富家子弟和“名流”学者的地方,表现得郁郁寡欢,非常孤僻。他在校舍内深居简出,和同学很少往来,被人视为“隐士”。
这位24岁的小伙子知道自己既非出身名门,又无多大家产,要想谋求发展,唯一办法是个人奋斗。正是这种想法,使他一踏进这个美国最高学府的大门,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学校书”,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求知欲与刻苦劲。他一度想学法律或医学,但最后还是选修了哲学、历史和政治学。
基辛格给人的感觉是一个老于处世、“沉默寡言”的成年人。有人说,“亨利没有一样是跟别人相同的。他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学生通常会有的那种天真幼稚的反映。他不再是个年轻人了,但他仍是个学生。”
基辛格住在学校的卡尔弗莱楼里,那是哈佛最破烂的宿舍。但基辛格干劲十足,好学习,常常在宿舍里读书至晚上二、三点钟。他在生活上毫不讲究,长年累月地穿着同一套衣服,像个老式古板的条顿人教授一样,对于破旧的宿舍和单调的伙食,他也根本无所谓。甚至看不出他对姑娘有什么兴趣,甚至谈话中也很少提到女人的事。他对犹太籍同学也很少谈他的童年,偶尔跟人讲讲战时和战后在德国搞情报、查纳粹的事,基辛格甚至不对人提起自己家里的事。直到有一天瓦尔特到学校里来找他,同学们才知道他原来还有一个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