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熟的人、有智慧的人知道轻重,知道什么东西对他有意义、有价值,“报仇”这件事虽然可消“心头之恨”,但“心头之恨”消了,也有可能失去了自己,所以“君子”有仇不报。
人是有理性的人,人可以依不同的需要,做出各种不同的行为选择,不妨学会“爱”你的仇人。
就因为爱仇人难,所以人的成就才有高有低,有大有小,也就是说,能当众拥抱仇人的人,他的成就往往比睚眦必报者高大。
能拥抱自己仇人的人,站在主动的地位、采取主动的人是“制人而不受制于人”,你采取主动,不只迷惑了对方,使对方搞不清你对他的态度,也迷惑了第三者,搞不清楚你和对方到底是敌是友,甚至都有可能误认你们已“化敌为友”。可是,是敌是友,只有你心里才明白,但你的主动,却使对方处于“接招”“应战”的被动态势,如果对方不能也拥抱你,那么他将得到一个“没有器量”之类的评语,一经比较,二人的分量立即有轻重。所以当众拥抱你的仇人,除了可在某种程度之内降低对方对你的敌意,也可避免恶化你对对方的敌意。换句话说,为敌为友之间,留下了条灰色地带,免得敌意鲜明,反而阻挡了自己的去路与退路。山不转水转,天涯无处不相逢。
此外,你的行为,也将使对方失去再对你攻击的立场,若他不理你的拥抱而依旧攻击你,那么他就将招致他人的谴责。
所以,竞技场上比赛开始前,二人都要握手敬礼或拥抱,比赛后也一样再来一次,这是最常见的当众拥抱你的仇人——竞争对手。
拥抱你的仇人是人生中必修的一课,也是最难的一课,连仇人都可以拥抱,还有什么不可放下,还有什么人不能拥抱。铸剑为犁,化敌为友,拥有这种气量的人,他本身就已经具有了很大的能量。
最重要的是,拥抱你的仇人这个行为一旦做了出来,久了会成为习惯,让你和人相处时,能容天下人、天下物,出入无碍,进退自如,这种处世方法正是成就大事业的本钱。主动示好打开对方心门
人与人之间很少会有不共戴天之仇。在人际交往中摩擦总是免不了的,只要矛盾没有发展到你死我活的境地,总是可以化解的。
商场上的人都知道和气生财、以和为贵,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一样,只有大家和平共处,才谈得上共同做事。
在工作中,谁都想和周围的同事友好地相处,谁也不得罪,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同事之间产生意见和冲突是很正常的事,你不可能让每个同事都和你的意见一样,甚至你周围有些同事还处处在与你为敌。
处处与你为敌的同事总是喜欢与你唱对台戏,他们往往宁可自己一件事也干不成、干不好,也要拆你的台,你时时能感觉到对方对你的敌意。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和持续,在应对这种同事时应当主动示好,尽量增加与其联络感情的机会。
敌意是一点一点地增加的,也可以一点一点消除。化解敌意也需要一定的技巧。
比如有一位同事,他与你合作一个项目,他心底里原来对你十分不满,不但对你非常冷漠,有时甚至你跟他说话,他也不理不睬。
既然他对你的敌意十分明显,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就不能佯装不知了,而应当主动向对方示好,你可以在其他人不在场的情况下主动询问对方原因。不要囿于面子觉得自己是自找没趣,不知该如何是好,其实你完全可以巧妙应对。
如果对方说没有不妥,你就乘机说:“真高兴你亲口告诉我没事,万一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你一定告诉我,我乐意改正。说句心里话,我很珍惜咱俩的合作关系。如果你不介意,一起去吃午饭,如何?”
这样,要是一切如他所言的没事,共进午餐交流感情则是很自然的事;或者邀他与你一起喝下午茶;或者在你离开办公室时碰上他,开心地跟他天南地北地聊一番。总之,尽量增加与他联络的机会。友善的对待,对方是无论如何也拒绝不得的!
增加与对方联络的机会,以此来化解对方的敌意,还可以从业余兴趣方面着手。
如果在工作上与你为敌的同事其业余兴趣与你相同,那你就可以和对方在这方面多加交流了。
有了共同的语言,隔阂自然就会很快消除,以后的相处就会更融洽。也许你对此不够理解,为什么要和有敌意的同事增加联络,加强感情密度呢?
人与人之间的意见往往都是起源于一些具体的事件,而并不涉及个人的其他方面。事情过去之后,这种冲突和矛盾可能会由于人们思维的惯性而延续一段时间。但时间一长,也会逐渐淡忘。所以,不要因为过去的小意见而耿耿于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是相互的,只要你大大方方,不把过去的事当回事,对方也会以同样豁达的态度对待你。
在同事之间的交往中,我们所追求的不是朋友之间的那种友谊和感情,而仅仅是为了工作中的融洽关系。彼此之间有点矛盾不可避免,只要工作中合作愉快就行了。因为工作本身涉及双方的共同利益,彼此间合作如何,事情成功与否,与双方都有关。如果对方也是一个聪明人,他自然也会想到这一点,这样他也会努力与你合作。如果对方执迷不悟,你不妨在合作中或共事时向他点明这一点,以利于相互之间的合作。
最后,你对他人有意见,对方也会觉出你对他有意见。只要双方都不是那种古板固执的人,实际上也都想通过某种方式进行和解。因此,这种交往不仅是可行的,往往还是非常必要的。
灵活处理莫较真
人际交往中,与人发生冲突,对于一些不必要去争论,又无关紧要的事情就无须去强求。给对方一个台阶,自己也不损失什么面子。自己完全吃准的小事不要当面和人较真儿,这样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尽量避免与上司发生矛盾
上司和下属之间发生矛盾的事是难免的,遇到这种情况,当然作为领导要解决好和下级的关系,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或者说是主要的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作为下级该怎么处理好同上级的关系呢?
一天,领导要求小李打印一个发给甲方的函件,随说随打。其中有一句话“我们不得不对此向贵方提出我们的担心”。领导看到打出来的“担心”二字说:“担心的‘担’不是这个字,是耽误的‘耽’。”小李反驳道:“没错,就是扁担的担。”领导说,那我们查一查字典不就知道了,结果小李说对了。领导当时脸色有些难看,顺势说道:“把担心改成关心或不放心吧……”一连几天,领导见到小李都脸色不悦。
当我们和上司发生矛盾的时候,首先应当冷静地分析一下上司、自己和工作环境三个因素,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单纯责怪“领导差劲”是片面的。如果采取“敬”“谅”“帮”的态度对待上司,绝大多数矛盾都会得到顺利的解决,应该知道,个人情感的满足绝不能靠冲动来获得,而是要靠理智。
即使采取了正确的态度对待上司,彼此间仍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当与上司产生矛盾,并且造成矛盾的主要责任在上司方面的时候,应该采取什么方式加以解决呢?
首先要直言相陈。旗帜鲜明地向上司讲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争辩出真理。可是有时候,争论的结果明确了,而自己与上司却是不欢而散,这种为了不是真理的争论而导致与上司产生矛盾是非常不值得的,也是不明智的。
关系到自己的利益问题,与上司争论,要讲究策略。对于自己感到没有把握的争论要心平气和,表现适当退却;对于认为自己有把握的要理直气壮。
采用沟通的方式或许比发生舌战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上司掌握着你的生杀大权,不要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与上司较真儿。
其次,“以德报怨”。即使暂时受点委屈,也能以自己的宽宏大度,促使矛盾趋于缓和,以至逐步解决。
再次,可以吐诉衷肠。有什么委屈,有什么烦恼,不要闷在肚子里,可以向其他领导成员讲明情况,求得帮助。
只要自己做得正确,就坚持下去,不为声色所左右。特别重要的问题,还可以越级申诉,请求上级领导机关帮助解决。心有不服最好出之以礼
身为下属有意见要和上司沟通,最好出之以礼,心有不服也不能当众羞辱上司,你的羞辱只会让你显得不成熟,缺乏理性。
在与上司交往的过程中,你一定要小心谨慎,即使你的上司能力、经验等方面都不如你,也不要当面指责,更不要辱骂他。
一位记者在报社工作,不久前升为主任,由于他资历比其他同仁浅,能力看起来也不是很突出,因此他的上任让一些人颇为吃惊。有一次他召开会议,一位下属按捺不住,当众批评记者“能力不足”“领导无方”“没资格当主任”。记者也不是省油的灯,不动声色地听完这位下属的批评,脸不红、气不喘地站起来说:“我能力是不怎么强,既然你比我行,那这个位置让你来坐好了。”
那位下属哑口无言,匆忙离开会场。
结果那天深夜,那位下属打电话向记者道歉,记者也宽宏大量,不予计较。
也许你看到这里会替那位骂人的下属“松了一口气”,可是,真的能“松一口气”吗?
作为上司,如果是那种不记前仇的君子,还好一些,只要当面道过歉,他原谅了你,做下属的也不会有什么,但忘不掉当众被辱骂的难堪的上司也不少。
在这种战争中,除非下属真有本事,或是客观条件对下属十分有利,否则当部属的大都要吃败仗,因为对方有比你充分的条件可运用。对方报复你的办法是很多的,只看他愿不愿做,而只要用上述其中一个方法,你这当属下的就要坐立难安了。如果你想越级打小报告,除非你有理,否则按常理,上级还是会支持上司的,因为,他不可能因一兵而换一将,除非他有把柄落在你手里。
如果你年轻气盛,一不小心骂了上司,而且你也不想离职,那么赶快向上司道歉,这是唯一弥补的措施,虽然不一定有用,但不去道歉,后果是很糟糕的——那会让你无路可走,或者只有“走人”一条路。
正常的人与人交往,或身在职场,对一些人际纠纷应理性处理,灵活应对,以礼相待,切莫意气用事,伤了自己不划算。毕竟维系人脉的正常通道只有一个字:“和”。伤了和气,于己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