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根据戏志才和郭嘉的建议,派人回到了冀州,向宇哲和高虎、高强传达军令,让宇哲和高虎率领舰队,从黄河的入海口逆流直上,到自己这里交令,留下高强留守水寨。
经过多年的经营,如今的水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营地扩大了不说,光是艨冲斗舰就已经超过了八百多艘,另外还有近三百艘的三层楼船,五层楼船也有一艘,作为水军舰队的旗舰。
兵力也有三万多人,其中陆战队就有五千人。现在的水军,至今为止,算是整个冀州最为庞大的一支部队。
虽然当初派的人没有找到甘宁和周泰,却也召集了不少的造船能匠,不然也不会造出高大的楼船。
不过水军看似人多,可并不能发挥出所有战舰的战斗力,只能勉强将所有战舰开动起来,毕竟,一艘战舰需要的人数可不是十几个。像那些高大的楼船满载战斗力可是需要数百人呢。
“将军,你看此行我们需要调动多少战舰?”高虎一脸恭敬的向宇哲问道。
宇哲早已不是当年的毛头小伙了,留在水军多年,早已经拓变成一个合格的统帅,将这个庞大的水寨经营的有条不紊,深受水军将士的爱戴。
“依我看来,主公此次调集我们并不是想让我们参加正面的战斗,恐怕也就是要我们帮忙运载兵马,威胁董卓的后方。”宇哲拧着眉头淡淡的说道。
“将军可敢肯定?”高虎想了想又接着问道。一直以来,高虎同所有的水军将士都渴望参加一次战斗,所以想借此次的命令率领军队加入战斗。
“这个基本就可以确定,我前天去了一趟钜鹿,田先生跟我说过这样的话,让我们水军随时准备调动。”宇哲顿了顿又接着道:“你想啊,要是让我们准备战斗,田先生会说成准备调动嘛?再说了,西凉军可没有水军,我们去了跟谁打啊?”
高虎听完想了想,也觉得十分的有道理,当下又道:“既然如此,我们将楼船悉数带上,其余战舰少带即可。”
宇哲看着激动的高虎,笑了笑,道:“理当如此!”
当下二人各自下去准备,集合士兵战舰,并准备了大量粮草。
宇哲看着空荡荡的战舰觉得有些别扭,皱眉想了想后,又伸出右手,掐指算了算,然后挥手唤来亲兵,道:“你立刻赶往钜鹿,询问荀先生,是否要我们水军帮忙押运这个月的粮草。”
原来宇哲看着空荡荡的船仓,又想到即将到了为盟军送粮草的时候,所以差人去向荀彧请示,这样也可以省下一部分人力和物力。
不过,没两天功夫,亲兵就回来了,一见着宇哲就道:“将军,荀先生让我转告您,此行不需要帮忙运送粮草,并让你早日跟主公汇合。”
“没了?”听完亲兵的回答,宇哲愣了愣,追问道。
“没了,荀先生就是这样说的。”亲兵如实回答道。
“既然如此,我们就起航吧!”高虎早已经按捺不住了,在一旁倕促道。
“战舰起航!”宇哲点了点头,大声的说道。
“嗵!嗵!嗵!”在岸上,在战舰上,所有的战鼓全都擂响起来,那声音震天响,那声音冲云霄。
打头的是几艘艨冲,后面便是三百艘三层的楼船,将那艘独一无二的五层楼船围在中央,庞大的舰队沿着海边浩浩荡荡的向黄河的入海口航去。
没几日的功夫,便到了黄河的入海口,然后一路向西逆流而行,有幸见到这一壮举的黄河两岸百姓无不震撼,纷纷奔走相告,向那些没有见过的邻里街坊炫耀着自己的见识。
在李儒的手里也掌握着一支细作队伍,专门收集一些各诸侯的情报,没几天便将这支舰队的情报送到了李儒的手上。
看着手里的情报,李儒如坠冰窖,一颗心冰凉冰凉的。若真是等到这支舰队到来,恐怕自己这帮人想走都走不了了。
李儒急忙起身,拿着这份情报,冲进了皇宫,找到了还在开情 色比基尼派对的董卓,将这份情报递给了董卓。
同李儒一样,董卓也是胆颤心惊,刚刚与宫中美人忙活出的一身汗也瞬间蒸发干了。
“这……这该如何是好啊?”董卓双手忍不住一阵颤抖,仿佛手里记载情报的纸片重若千斤似的。
即使狡颉多谋的李儒此时也是束手无策,一手捋着颔下短须,一边皱眉苦思。
良久,李儒才深深的叹了一口气,道:“相国,为今之计我们也只能退了。”
不退不行啊,自从增兵虎牢关十万兵马以后,如今的洛阳不过才有五万兵马,守城都嫌不够,更不用说去抵挡这支舰队了。真要是死顶着不退,自己这些人可就要交代在这了。
“退?”董卓闻言失声问道,环顾周围的辉煌,想着还有数不尽的美人,董卓当真是舍不得。
“不错,只要我们退往长安,凭借函谷之险便可挡住诸侯联军,到时候我们仍然给他们一计驱虎吞狼,必然会让他们自相残杀。联军之势必然瓦解。”
李儒越说越觉得顺嘴,双手不自觉的挥舞起来,脸上也越来越自信,最后笑了起来。
“可朝中的大臣们能够同意吗?”董卓又有些担心的问道。
听到董卓如此说道,李儒激动之下差点咬了自己的舌头,敢问你老何时在意过朝中大臣们的看法,你向来不是用腰间的宝剑跟他们沟通的嘛!
当然,这些话李儒可不敢明说,只好婉转的说道:“岳父大人,咱们手中十几万大军,难道还要跟那帮子腐儒说道吗?”
董卓一想也是,咱家什么时候怕过他们啊,哪个敢呱噪咱家就摘了他们的脑袋。
想明白之后,董卓把脸一正,对李儒说道:“贤婿,此事就交给你去办了。”
“诺!”李儒见董卓答应了,急忙应了下来,而后冲董卓拱了拱手,退了出去。
夜幕降临,司徒王允的府上聚集了一帮子朝中的大臣,众人躲在王允的密室里一起商议着什么。
“诸位大人可曾听闻一首歌谣啊?曲作东头一个汉,西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坐在上首的王允首先开口,将今天刚刚听到的歌谣念了出来。
“老夫也有所耳闻,不过亦为多想,难道司徒大人认为有何不妥?”王允左手边靠前跪坐的士孙瑞紧接着说道。
“不知列为大人可曾听说冀州牧刘备有一支舰队正朔河直上,不日便可到达虎牢关前线?”王允答非所问的说道。
王允贵为当朝司徒,位列三公,自然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
“听闻董卓的军队两次败于刘冀州之手,看来这刘备也是我大汉的中流砥柱啊,我等可引其为援,里应外合,则董贼可除,汉室可兴啊!”黄琬也出声说道。
王允坐在座位上,想了想,道:“董大人所言亦无不可,这件事就交给老夫去做,诸位赶紧回去,召集自己的家丁,老夫总觉得明天有事情要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