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一心不乱
4057900000046

第46章 一品宗睦

一品香开在母校银川九中门前那条窄窄的宗睦巷里,门面是一栋老家属楼一层住宅改的,开了不知多少年了,始终就是那三间房,始终就那一家四川老小,菜价几年了也没咋涨过,来吃饭的也都是回头客。这家的生意长久,而且一直红火,除了便宜,也确实是味道不错,很家常。尤其是青椒土豆丝,清香可口,一大盘才3块。一品香对面,开在清真中寺墙外的还有两家清真菜馆,永红和喜喜,也是价廉物美。好长时间没去,也不知道永红家的酸菜炒羊肉味道还正不正?

宗睦巷是我的老地方,十几年前我从这里考出去,几年后回来工作,单位还是距它百米以内。从高中起就吃遍了宗睦巷附近的各个饭馆。海峡的拉面,可以要一块五甚至一块的小小碗,别处没人做这么小的生意。还有中寺门口那家卖生汆面的,现在改成良益轩的泡馍了。以前单位没搬的时候,时常在这儿拿来吃面的领导开涮,说什么您亲自来吃啊之类的。后来搬进城边上新建的大厦,附近也没什么像样的饭馆,和领导共进欢乐午餐的时代也就此终结。

宗睦巷的名字是有来头的,希冀这条小巷周围的诸神邸能和睦相处。这一片有个老地名——大庙,据说解放前的确有座规模不小的佛教寺院。如今,母校九中的东南座落着承天寺,北面紧挨天主教堂,西墙外就是清真中寺,清真寺西有座地藏寺。依然是三教共存和睦相处。地藏寺和清真中寺,两个相邻的院子,一样的中式建筑,这边是持斋念佛的女居士,那边是上寺礼拜的回族老汉。一到周日大早,一巷之隔的天主教堂里全是做弥撒的天主教徒。这景象从上学看到现在早已见惯不怪。记得当年高考前,还拉了最要好的两位同学,一会儿拜地藏菩萨,一会儿拜耶稣基督,要是清真寺让女人进,没准也胡乱地拜了。

不过中国人骨子里都是实用主义,等考上了大学,再回宗睦巷,惦记的就只是那几家让人唇齿留香的饭馆了。

2006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