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步之遥--中国皇太子政治
4060500000027

第27章 云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废立太子事件(1)

康熙皇帝在政治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在确立太子一件事上失败得一塌糊涂。他两次册立太子,又两度废黜太子;众多的皇子拉帮结派,兄弟相残,展开了激烈的皇位争夺战。康熙朝的废立太子事件是一个疑团接着一个疑团,从一个阴谋走向另一个阴谋。直到康熙咽气的那一刻,皇位之争才算告一段落。

失败的领跑者

康熙十四年(1675年)12月,康熙皇帝突然在太和殿册立方满周岁的皇二子、嫡长子胤礽(皇后赫舍里之子)为皇太子。

这是一次在非常时期进行了非常行动。在此之前,满族是没有册立太子的传统的——继承人一般由老皇帝在临死前指定。册立皇太子是汉族的政治传统。康熙为什么要打破清朝皇位继承制度,在自己年仅22岁的时候就预立一个刚满周岁的继承人呢?形势所迫。当时吴三桂等三藩在南方造反了,势头很猛,进占很顺利。长江以南地区都听吴三桂等人的号令,已经不是康熙的天下了。北方的陕西等地也局势动荡。更可怕的是,有一个叫做杨起隆的北京大老爷们,竟然在胡同里做起了皇帝,宣称复辟明朝。就是这个杨起隆,勾结太监,一度杀进了紫禁城!康熙皇帝血气方刚,抽出大刀,要赤膊上阵,和吴三桂、杨起隆之辈拼个你死我活。大臣们赶紧把康熙拉住,说皇上御驾亲征,万一不幸“龙驭归天”了,怎么办?

康熙皇帝说,那好,我就按照汉人的传统,先册立一个太子吧!

康熙当时只有两个儿子,四岁的长子胤禔(庶出、惠妃所生)和两岁的次子胤礽(嫡子、来自索尼家族)。这两个都是拖着鼻涕的小屁孩。康熙皇帝左看看,右看看,也看不出谁好谁坏来,干脆就按照汉族立嫡长子的习惯,确认胤礽为太子。

年轻的康熙皇帝此时也许天真地以为皇太子的册立,解决了帝国权力的继承问题。康熙皇帝不会想到,他刚刚在太和殿打开了萦绕在帝国最高权力继承问题上的“潘多拉魔盒”。

康熙册立胤礽为太子后,相当负责地承担起了抚养教育的责任。

亲征初期,康熙皇帝的事情特别多,和明朝余孽斗,和吴三桂斗,和台湾郑氏家族斗,和蒙古俄罗斯斗,和河工水利斗,斗得天昏地暗。可在繁重的政务之余,康熙皇帝每天都抽时间过问胤礽的成长情况。等胤礽稍微长大了一点,康熙皇帝亲自教皇太子读书写字、上马骑射。为了太子的健康成长,康熙皇帝给胤礽专门配备了正三品级的抚育机构,还外聘了张英、李光地、熊赐履等一代宗师给太子讲授各种书籍。至于太子需要的物资器具,康熙下令全都使用最好的。在与吴三桂等三藩作战最艰难的时候,康熙手头穷得丁当响,只好下令降低皇宫的待遇标准,自己带头每顿少吃饭。可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时刻,康熙严令胤礽的一切待遇照旧,不能有半丝半毫的下降。皇后赫舍里生胤礽的时候大出血而死,康熙是既当爹又当妈,一把屎一把尿把胤礽拉扯大,事事关心,时时过问,真的是非常不容易。

从表面上看,胤礽逐渐成长为了一个“杰出青年”。在康熙精心培养下,皇太子精通满、蒙、汉三种语言,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胤礽的汉文水平很高,十岁时就写出了“楼中饮兴因明月,江上诗情为晚霞”的名对;胤礽的马上功夫更高,五岁时参加一场狩猎,就独自射杀了一头鹿和四只兔子。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五月,康熙患了疟疾,第一次授权胤礽代理皇帝职务,监理国事。之后在康熙三十五年、三十六年亲征噶尔丹期间,康熙再次授权胤礽留在北京,监理国事。康熙对胤礽代理政事的表现大加赞扬,说他“办理政务,如泰山之固。”当然胤礽也出过一些差错,比如他发往父王率军出征地的包裹捆绑不严,到达后多有破损等等,康熙也都指出来要求改正。可见,康熙皇帝在二十多年的漫长时间里,对皇太子胤礽是满意的。他要传位给胤礽的意思也非常清楚。

可问题就在于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胤礽的能力是不错,可内在品质并不好。

胤礽这个人年轻气盛,骄横跋扈,目空一切,甚至把父皇康熙也不放在眼里。

问题的根子既出在胤礽身上,也出在康熙身上。康熙对这个太子太过溺爱了。为了太子的健康成长,康熙把所有最好的东西都给了胤礽,给胤礽安排的待遇标准和皇帝的标准一样。胤礽的饮食、家居和出行的标准甚至超过了康熙本人。康熙还到处带着胤礽出去炫耀。出巡的时候,地方官员叩拜皇帝之后要叩拜胤礽;每年元旦、冬至、万寿节,大臣们向康熙行三跪九叩之礼,向胤礽行二跪六叩之礼。胤礽从满岁时被立为太子之后,一直养尊处优。康熙皇帝也不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会对儿子产生什么样的不良影响?胤礽始终生活在康熙给他营造的极乐天堂之中,把一切待遇都看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他跟随康熙出巡的时候,如果地方官不向自己敬献礼品就会大发雷霆;平日在朝堂上,如果有文武大臣,或者皇族宗室有不顺自己心意的地方,胤礽会直接给他们一个耳刮子。

这样的太子,能够继承康熙的天下吗?

渐渐的,康熙从亲身经历中也看出胤礽身上的毛病来。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7月,康熙在亲征噶尔丹,在途中染上重病,形容消瘦。康熙在重病中非常想念儿子,就让皇太子胤礽和皇三子胤祉赶来侍驾。两个儿子来了以后,胤祉看到父皇的病状,痛哭失声;胤礽却若无其事地站在一旁,左顾右盼。康熙挣扎着和儿子们对话,胤礽一句体贴话也没有,回答起来爱理不理的。康熙内心第一次涌出了失望之情,干脆把胤礽打发回北京了事。

对于这件事情,康熙之后可以用“胤礽被娇惯坏了,不懂人情世故”的理由自我安慰过去。但对于胤礽长大后结党营私、伸手揽权的行为,康熙非常在意,非常敏感。

自古宫廷斗争党同伐异。胤礽的长大和康熙对他的珍爱,让一些贵族和官吏们看到了胤礽身上的潜在价值。他们纷纷依附胤礽,胤礽也很愿意有人依附,于是“太子党”形成了。太子党奉行的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斗争思路,有意无意地压制对太子不满的声音和行为,处处显示太子的尊贵。太子党的核心人物是国舅、胤礽的亲叔祖父、皇后赫舍里的亲叔叔、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索额图非常希望自己家族能够出一个皇帝,时时刻刻提醒胤礽要凸显太子地位,要打倒那些政治对手。许多时候,索额图亲自上阵整人,给胤礽做示范。许多年以后,康熙提起已死的索额图还咬得牙痒痒,骂索额图是“本朝第一罪人”,是引诱胤礽走向深渊的罪魁祸首。在索额图的指导下,太子党斗垮了以大学士明珠为核心的支持皇长子胤禔母亲的势力。索额图的谆谆教诲,初战告捷,再加上年纪增长,胤礽开始流露出对皇位迫不及待的渴望情绪来。他扬言:“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乎?”

康熙皇帝毕生奋斗的目标,就是建立皇权的绝对权威。和许多专制君主一样,康熙对任何威胁到皇权的行为和个人都特别敏感。胤礽和索额图等人就犯了这个忌讳。康熙皇帝开始反感“太子党”。而胤礽及其党羽的所作所为,“群众影响”极坏,恶化了自己和其他皇子、和朝廷大臣们的关系。胤礽的兄弟们,朝廷的一些大臣们就向康熙控诉胤礽的恶行,其中免不了一些添油加醋的造谣中伤。结果使康熙对太子胤礽厌恶了起来。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9月,康熙巡视塞外。随驾的御膳房、御茶房仆役,将皇帝的衣食住行定期密报胤礽和索额图。此事被人告发后,康熙看到了太子党的觊觎之心,极为震惊,诛杀了相关人等。他开始对太子党下手了。六年后,索额图被冠以“阴谋作乱”的罪名,遭到拘禁,很快死在了狱中。

对了胤礽,康熙是彻底失望了。但胤礽毕竟作了三十年太子,是自己的亲骨肉,康熙一时也不想动他。胤礽如果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相信康熙还是会把皇位传娣给他的。

可就在危机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初爆发了所谓的“帐殿夜警”事件。

为了保持八旗子弟的尚武精神,康熙皇帝亲政后定期在秋天带领皇室子弟和八旗官兵去关外狩猎,称为“木兰秋狝”。所谓帐殿,就是木兰秋狝时皇帝驻跸的营帐。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朝廷又举行了木兰秋狝。康熙带着才七岁的十八阿哥胤祄同行。胤祄是康熙的爱嫔王氏所生,很受康熙的宠爱,因此获得了与皇帝同车的殊荣。而其他成年的皇子,包括太子胤礽在内都只能跟随前行。遗憾的是,北方秋天的昼夜温差很大,七岁的十八阿哥适应不了,半路上就发了病。随行的太医不能救治,病情日益严重。康熙只能搂着爱子,祈祷说宁愿以自己的寿命来换取第十八子的生命。八月底,胤祄一度病情好转,康熙欣喜若狂;但到九月初二早晨,胤祄就夭折了。康熙悲痛欲绝。

九月初二,就在胤祄的病床前,康熙皇帝和太子胤礽父子爆发了严重的正面冲突。

之前胤礽对十八弟的病情漠不关心。在十八弟病危的时候,胤礽还悠然地享受生活。心情悲伤的康熙看不过去,把胤礽叫过来痛骂:“你这个当哥哥的,怎么一点关爱之心都没有?”

胤礽骄横惯了,现在被父皇当众痛骂,竟然“忿然发怒”,立即反驳康熙的斥责:“我怎么了?这关我什么事情。”

康熙气得火冒三丈,在屋子里到处找兵器,扬言要劈了胤礽这个“逆子”。

胤礽可以马上跪在地上,向康熙道歉,也可以拔腿就跑,不再继续和康熙正面对峙,事情都容易解决得多。可胤礽的脑海里根本就没有“道歉”和“逃跑”两个人。他高傲地仰着头,蔑视康熙的举动。

康熙差点当场背过气去。

这个敏感时刻,一个重要人物出现了。这个人就是胤礽的大哥胤禔。胤禔是皇长子,仅仅因为自己的母亲是妃子,就和太子宝座擦肩而过。三十多年来,他心理当然不平衡了。成年后的胤禔文武全才,多次率军出征,把康熙交办的事情都办得很好,身边也聚集了一批支持力量。可康熙不但没有改立功勋卓著的胤禔为太子的想法,而且罢黜支持胤禔的大学士明珠,压制胤禔的欲望。胤禔心理更加失衡,时刻准备着置太子胤礽于死地。

现在,机会来了!胤禔趁着康熙正在气头上,举重若轻地说了一句:“父皇,儿臣最近常常看到胤礽夜里在御驾营帐四周盘旋,还不时窥探内中情况。”

胤禔检举的行为,说白了就是胤礽夜晚偷偷摸摸地在康熙的营帐外面,看康熙的起居情况。但皇帝的生活起居是机密,是不能随便看的。而且你胤礽为什么要偷偷摸摸地看,而且是在夜里偷偷摸摸地看。康熙一联想到胤礽之前对皇位的觊觎,联系到胤礽在十八弟重病时冷漠的表现,再联想到胤礽平日拉帮结派的不良行为,他那颗本因幼子之死而悲痛欲绝的心受到更重的精神打击。“这是盼着我早死啊!”康熙对胤礽的愤恨程度急剧上升,大吼道:“反了,全都反了。把这些逆子全都给我抓起来!”

结果,胤礽、胤禔两人被捆绑起来,押到帐外跪在地上等候发落;当时在场的胤祉、胤禛、胤禩等人也“陪绑”。

在夜幕中,出离了愤怒的康熙皇帝当着朝廷重臣和供奉于朝廷的西方传教士的面,愤激地宣泄对胤礽积压了三十年的不满。康熙说胤礽除了他早已发现的种种不肖表现之外:“更有甚者,这个逆子每天夜里都逼近我的营帐,划开裂缝向内窥视……我都不知道我是不是今天会被毒死,或者明天遇害。我昼夜严加警戒,都不得安宁,全都是这个逆子专权谋逆所为。这样的人,怎么可以托付祖宗弘业!”康熙皇帝完全相信了胤禔告发的内容。想想看,每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胤礽拿着利剑,鬼鬼祟祟地藏在康熙营帐的外面,透过划开的缝隙,注视康熙的一举一动,这是多么恐怖的事情啊!

康熙皇帝在营帐中烦躁地踱着步,情绪亢奋地诉说着自己的不幸。说到胤礽对自己居心叵测的时候,康熙一度痛哭倒地。大臣和侍从们赶紧把康熙皇帝救起。康熙缓过来以后,继续对着跪在地上的儿子们,一个一个骂过去。几位皇子被捆绑得严严实实的,大气都不敢出。末了,康熙下令,将胤礽关押起来,交由胤禔严加看管。

两天后,做了三十三年太子的胤礽被废。

这就是“帐殿夜警”事件的全过程。

整个“帐殿夜警”事件的主要证据就是皇长子胤禔的告发。当时胤禔负责狩猎时期的警卫工作,因此他的告发是具有相当杀伤力的。但是考虑到胤禔和胤礽具有利益冲突,他的告发是不是真实的呢?这次重大的事件为什么仅凭胤禔的“一面之词”就下结论呢?

一般认为,雍正当皇帝后大肆修改康熙朝的档案。关于“帐殿夜警”的资料说是康熙曾在夜半觉得有人逼近帐殿里的御榻,还发出了声音。但是任何人深夜躲过密布巡逻值守的人员,私自逼近御帐,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胤礽被囚禁在宫中上驷院内时,为自己申辩说:“皇父若说我别样的不是,事事都有,只是弑逆的事,实无此心。”凡此种种,后人多方考证,依然众说纷纭,难有定论。

帐殿夜警事件最大的可能就是胤禔告发太子胤礽的一句话。康熙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缺乏冷静的思考就做出了过激举动——废黜胤礽。

两废太子

康熙废黜胤礽后,痛定思痛,开始冷静思考自己在太子问题上的前后作为。

对于胤礽的变化,康熙懊悔地说:“皇太子服御诸物,俱用黄色,所定一切仪注,与朕无异,俨若二君矣!”他认识到了正是自己的溺爱毁了胤礽。为此,康熙开始失眠了。半醒半睡中,奇怪的梦境出现了。首先是康熙的祖母孝庄皇太后出现在梦境中,老人家很不高兴;接着,胤礽生母皇后赫舍里也出现在梦境中。赫舍里生胤礽的时候死了,康熙一直对此很内疚。因为赫舍里是康熙政治生涯中的有力助手。她是首席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正是在索尼和索额图等人的支持下,康熙才能铲除掉鳌拜势力,实现亲政的。而现在,赫舍里在梦境中也很不高兴。康熙开始思考自己废黜胤礽的行为是不是做错了?

胤礽三十三年的太子地位一旦消失,原先压制住的太子之争开始表面化了。

胤礽太子地位巩固的时候,其他皇子都不敢公开的对太子宝座发动挑战。现在太子位置出缺,康熙的儿子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死死地盯着太子宝座不放。除了胤礽图谋恢复太子地位外,皇长子胤禔、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皇十四子胤禵等人都参与到了浩浩荡荡的太子争夺战中来了。

对太子宝座垂涎已久的皇长子胤禔第一个跳了出来。

胤禔觉得自己最有资格成为太子。除了是皇长子之外,胤禔19岁就协助康熙征讨噶尔丹,之后历经军旅,27岁因战功获封直郡王。在众多兄弟中,胤禔地位仅次于太子,而且功劳最大。康熙废黜胤礽后,交由胤禔羁押。胤禔将康熙的这个举动看作是一个信号,一个信任自己要托付重任的信号。胤禔乐观地估计,不论是论资排辈,还是论功行赏,都轮到自己当太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