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传奇与流言
4065100000003

第3章 野心与实力铸就的“辉煌”(2)

那时正值战国时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诸侯争霸,一些小国逐渐地被大国吞并,后来只剩下齐、楚、燕、韩、魏、赵、秦7个诸侯国势均力敌,形成了“战国七雄”的局面。秦国地处西陲,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很多方面都落后于其他中原六国,但是秦孝公深谋远虑,为了振兴国家,他重用商鞅,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经过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等变法措施,秦国的经济得以发展,中央集权得以加强,军事实力日益提高。随着秦国的逐渐强盛,秦国国君开始向外扩张,在打破了六国“合纵”的战略部署之后,秦国逐步成为了头等强国,并形成了统一六国之势。这些正是吕不韦认为秦国必定能称霸天下的根据。作为一名商人,吕不韦颇具政治眼光,而且工于心计,他认为在这样的乱世如果能扶持一位国君上台、控制整个国家,这笔“生意”可比任何买卖都有价值。借经商之际,吕不韦游历七国,看到了改革中的秦国呈现出的蓬勃生机。于是,他决定把资本押在秦国这块宝上,以期日后能飞黄腾达。

吕不韦先是看准了发展势头强劲的秦国,之后又看准了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异人(即子楚,后为秦庄襄王)。异人虽然身在赵国做人质,可将来必会成为秦国新君。在经过一番钱权交易后,吕不韦拉拢了异人,迈出了实施计划的第一步。

接着就轮到美人上场了。英雄难过美人关,吕不韦和异人都拜倒在了赵姬的石榴裙下。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说,吕不韦先和赵姬同居,不久赵姬有了身孕。后来子楚见到赵姬后痴迷于她。吕不韦认为这正是一个大好的机会,便将赵姬献给了子楚。

再后来一切就顺理成章了,赵姬生下了嬴政,子楚以为嬴政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于是立赵姬为夫人。当子楚登上帝王的宝座之后,便立赵姬为皇后,嬴政为太子,而吕不韦为相国,并加封吕不韦为文信侯,食邑十万户。

到此,吕不韦算是初战告捷。这种说法也为班固所接受,于是在《汉书》中嬴政被称为“吕政”。

这种说法当然有人赞同,也有人反对,反对者认为嬴政不是吕不韦之子的理由有以下几条:

其一,从赵姬的怀孕时间来看。《史记》记载“姬自匿有身,至大期,生子政”,这里的“大期”大多数人认为是10个月的意思,即秦始皇是怀胎10个月才出生的,如果按嬴政是子楚之子来计算,正好是十月怀胎的正常现象。

其二,这是吕不韦巩固自身地位的一个计谋。作为一个外姓人,位高权重,手握实权,难免遭人排挤,他为了站稳脚跟,使众人臣服,就以父子亲情来笼络秦始皇,以加强自己斗争的力量,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权力地位。

其三,秦始皇上台后,数次发动战争,吞并其余六国,百姓饱受战争之苦,六国贵族也沦为亡国之奴。出于不满和仇恨,他们有可能借此对其进行贬低,认为秦始皇没有资格坐在君王的宝座上。其次,秦始皇在位期间,频繁用兵,开疆拓土;劳民伤财,修建长城;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和陵墓,被称为暴君,想要推翻其暴政的大有人在,这些人正好顺应“私生子”之说,以此作为推翻秦始皇的借口之一。

现今,关于秦始皇的身世之谜还是吸引着众人去探寻,这个谜也许要随着历史的进程一直延续下去了。

“焚书坑儒”为哪般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帝王,他的雄才大略、非凡功绩难以让后人超越。他调动百万军马,“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而鞭笞天下”(引自贾谊《过秦论》),完成了四海统一的伟大使命;他“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空前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他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发展。但其也有过,他“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制造了历史惨剧;他“堕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铸成十二金人,以此来削弱民众的力量;他还“刚毅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海内愁困无聊”(引自陈登原《国史旧闻》),所以有人称其为暴君。

在清人杨廷烈著的《房县志》中还有一个小传说:有人发现一种全身长毛的“毛人”,据说他们的祖先是秦始皇修长城时征用的农夫,因为无法忍受劳役的痛苦和秦始皇的残酷手段,就跑到深山老林里躲了起来,久而久之,就出现了返祖现象,浑身上下长出了毛。传说当有人见到“毛人”时,他先会问你:“长城筑完乎?秦皇安在乎?”只要你回答“长城未筑完,始皇安在”,“毛人”就会吓得跑掉。当然,这只能视为一个民间传说,但它却反映了秦始皇统治的残酷和暴虐。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手中的权力。

在政治上,秦始皇采取了中央集权的政体,确定了皇帝不可侵犯的最高地位,皇帝之下设置三公九卿,并且直接对皇帝负责,地方则实行郡县制;在经济上,秦始皇发布命令“使黔首自实田”,确认土地私有制度,并按亩纳税,又下令统一货币、度量衡,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交流;在思想领域,秦始皇为了稳定民心、钳制人们的思想,他采纳了丞相李斯的建议:“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引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也就是说在全国范围内,将《秦纪》以外的列国史、博士官以外私人藏有的《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以及诸子著作,一律限期交官府销毁。

这把火烧得倒是轻松,但它不仅烧起了众人的不满,也烧起了后人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愤愤不平,认为这一把火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但也有人为秦始皇“平反”。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虽然带来了思想文化的繁荣,但也造成了人们思想的混乱。政权的统一、经济的统一如果没有民众思想的统一作为保障的话,这种统一只能是“空中楼阁”,秦始皇很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焚书”在一定程度上统一了民众的思想,使其形成了较为一致的价值观。《剑桥中国秦汉史》曾讲道:“在中国历史上,这次焚书绝不是有意识销毁文献唯一的一次,但它是最臭名昭著的一次……焚书所引起的实际损失,可能没有历来想象的那样严重。”这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深深扎根于民众的心里,而不是仅仅被记录在纸上,一次焚书只能是对这种文化起阻碍作用,很难起到毁灭性的打击。如果把这次焚书看成是对传统文化的毁灭,那么后来历史上经历的几次焚书,岂不是使得中国传统文化荡然无存了?

“坑儒”一事发生在“焚书”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12年。据说这件事的导火线是几名方士的畏罪逃亡。

秦始皇登上宝座之后,一心想着能够长生不老、千秋万代地统治下去,他十分迷信方术和方术之士,认为术士能炼出长生不老之药,甚至宣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这下子,当然就有人会打点儿小算盘,投其所好。其中有两名方士叫做侯生、卢生,他们极力宣称自己可以与神灵相通,可以炼出长生不老药,以此混吃混喝。可是时间一长,他们就露馅了,种种许诺和奇谈总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秦法规定:“不得兼方,不验,辄死。”所以,侯生、卢生为了保住性命只好密谋逃亡,在逃亡之前,他们还不忘宣扬一番,说秦始皇刚愎自用、暴戾成性,他们不愿意为这样的暴君求长生仙药。秦始皇怎能受得了这种气,大怒道:“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是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妖言以乱黔首。”再加上当时有一些儒生对秦始皇心存不满,有人在民众中散布谣言,于是大量的儒生或是被拷问,或是被告发,悲惨地被活埋了。

但这只是一种传说,究竟有没有数百多名儒生被活埋?对于“坑儒”事件,史学界争议很大,《史记·儒林列传》上记载为:“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汉书》、《通鉴》等正史均记载为“坑术士”、“坑方术士”而并非“坑儒”。明朝学者于慎行对此有着精辟的论述:“夫秦人之坑儒,以二方士故也……夫以二人之故,而坑诸生数百人,其说不可知。彼所谓诸生者,皆卢生之徒也,坑之诚不为过。其诵法孔子者,与方士何与?而尽坑之!也不核实,以之坑杀儒士,彼卢生岂儒士邪?”

“坑儒”之说始于汉武帝时期,而且多见于野史。那时汉武帝正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策,“坑儒”之说可能是为了煽动人数众多的儒生的感情、迎合汉武帝而篡改的。

令人惊叹的兵马俑

两千多年前,为什么是秦始皇完成了人们期盼已久的统一大业?为什么他能在十年之间横扫六国、吞并天下?他带领的又是怎样的一支军队,能够所向披靡、无往不胜?公元1974年在陕西省临潼安塞乡的西杨村,随着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一个震惊世界的奇迹展现在世人面前,人们开始从这个庞大的地下军团身上寻找着线索与答案。

在向世人展出的兵马俑位于三个大小不一的俑坑之内,总面积近两万平方米,坑内与真人、真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马约有8000件,兵器更是数以万计。这些陶俑千姿百态,不仅有着身份的差异,而且服饰、冠带、神态也各有特色,尤其是这些陶俑的面部神情,几千件竟然无一相同。他们就这样伫立在俑坑中,整装待发,好像要随时准备冲向战场杀敌建功似的,那些陶马也显得高大威猛,有些还保持着昂首嘶鸣的状态,这一切不禁让人联想起那雷霆万钧的古战场。滚滚硝烟,万马奔腾,战士们的呐喊声,鼓舞士气的擂鼓声,兵器碰撞时的金属声,马蹄声,车轮声,通通夹杂在一起,天地间一片混乱,一时恐怕难以分辨谁是敌人、谁是战友。没有人敢有丝毫懈怠,因为他们搏击的代价是自己的生命。

同样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上千件陶俑不是凌乱摆放在俑坑内的,而是井然有序地站立其中。兵马俑排成三列面向东方的横队,每列70个,共计210个,好像是军阵的前锋。后面紧接着38路纵队的步兵与战车,每路长约180米,看起来像是军阵的主力部队。左右两侧各有一列分别面向南和面向北的横队,每队有武士俑180个,他们应该是军阵的两翼,以防敌人从边路突袭。西端还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似为军阵的后卫。

整体来看,他们组织严密,队伍整齐。就是这些战士所向披靡、帮助秦始皇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吗?他们为什么以这样的方式排列?有什么含义吗?这些陶俑战士能否帮助我们揭开古代中国阵法、战法之谜呢?

秦始皇兵马俑隐藏的秘密太多了,甚至有人怀疑这个地下军团的主人不是秦始皇,因为它距秦始皇的陵墓太远了,如何起到保护帝王的目的?再者,坑里有许多不同轮距的车,这在当时是违法的。因为统一之前,秦国就规定自己境内必须“车同轨”,六国统一后这一规定在全国推行。秦始皇又怎会允许为自己陪葬的车不同轨呢?

一连串的疑问,一连串的惊叹。这个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伟大奇迹到底想对世人说些什么?也许当我们每个人看到这些陶俑时,都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想象成电影中成龙所饰演的人物一样,化身为其中的一个将军、一个士兵,今生来到世间就是为了再续那古老的神话。

宏图霸业始于“复仇”

成吉思汗名铁木真,蒙古乞颜部孛儿只斤氏。元朝开国皇帝,后追封庙号为“太祖”。铁木真,这是一个响彻蒙古草原的名字,是一个回荡在历史长河中的名字。在传说中他是苍狼和白鹿的后裔,与众多蒙古人一样,粗犷、彪悍、骁勇。他聚合了一个民族,缔造了一个崭新的草原帝国,他作为蒙古民族的英雄被世代传诵。可这些荣耀的背后却是道不尽的血泪史,他靠着复仇的力量熬过了艰难的少年时期,而他后来的西征却又把更多的痛苦留给了世人。就在这腥风血雨的征战中,他建立了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在人类战争史上留下了令人震撼的一章。

为复仇而战

成吉思汗属于蒙古贵族家庭的子弟,六世祖海都、高祖敦必乃及曾祖俺巴孩等都曾经是蒙古部落的显赫人物或首领,他的父亲也速该被称为“拔都”(勇士的意思),这是只有在战场上英勇战斗、战功卓著的人才能拥有的称号。那时的漠北高原有百余个蒙古部落,各部落之间为了争夺草原和河流,壮大力量,经常互相攻战。

公元1162年初夏的一天,也速该在作战中俘获了塔塔儿部的首领铁木真·兀格,就在这时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传说孩子出生时,手里握着一块石头般大小的血块,这预示着他不平凡的命运。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也速该用敌部首领的名字——铁木真为他命名。

铁木真的童年本该是无忧无虑的,他可以纵情地在草原上奔跑,或是骑上骏马在速度中感受风的力量;他也可以幸福地品尝美味的烤全羊,或是拿起一杯奶茶嗅着其清香,可以在父母的呵护下茁壮成长。但这所有的美好在他9岁那年全部结束了,父亲也速该被塔塔儿部落的人下毒害死,血缘亲族联盟长期以来隐而不显的内在冲突就此爆发。铁木真和弟兄们失去了父亲,他们的母亲诃额仑失去了丈夫,他们与尼伦蒙古部原有的亲缘关系也就全部消失了,他们被整个尼伦蒙古部遗弃了。少不更事的铁木真似乎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除了忧伤,他更加感受到了这个世界充满了陷阱、背叛和残酷。在随后的几年里,诃额仑带着孩子们艰难度日,吃野菜野果,还要躲避其他部落的追捕,正是这悲惨境的童年生活造就了铁木真坚毅不屈的性格,这些艰险也催生了铁木真以后的成就。

乱世出英雄,此时,蒙古草原的东南面是金朝和宋朝,西面有畏兀儿和西夏,再往西是西辽和花剌子模。众多蒙古部落都与金朝有过臣属关系,而且时服时反。各部落之间依旧是仇杀不断,冲突四起,虽然有几个较为强大的部落,可没有一股力量可以将整个草原联合在一起。就是在这样的乱世中,成吉思汗更加明白了弱肉强食的道理,他不仅学会了如何战斗,也学会了如何通过联合壮大自己的力量。

对于成吉思汗来说,童年时期父亲被害、被部族遗弃的仇恨,又多了一个,那就是夺妻之恨。在他和童年订婚的女孩孛儿贴成婚不久,心爱的妻子就被蔑儿乞人抢走了,为的是报复也速该抢走诃额仑的旧仇。“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成吉思汗在没有积攒到足够的力量之前,他只能隐忍。他投靠了蒙古草原最强大的克烈部首领脱里,尊之为父,借机收聚了父亲的旧部,接着又和札木合结为安答(即义兄弟),逐步壮大势力。之后与脱里、杞木合联合出兵数万,突袭蔑儿乞部,斩杀仇敌,夺回了妻子。这一次的胜利激发了铁木真更大的野心。

在后来不断变化的政治格局中,成吉思汗凭借着骁勇善战、英明神武的声誉吸引了一些其他部族的拥护,公元1180年左右,他被推举为尼伦部的可汗,从此开始了他一生的戎马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