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十讲
4065500000034

第34章 “三”中无“一”的历史谜题(2)

曹操对自己身后的政治安排是十分看重的,所以即使在长子在世的时候,他也并不想拘泥于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当然,那个时候曹操的势力还不够强大,继承权问题还没有提到日程上来。但是曹冲活着的时候,事情就不一样了,当时曹操已经是手中握有生杀大权的丞相。所以,在曹冲去世之后,他十分悲伤又十分遗憾地对曹丕说:“这是你们的幸运,也是我的不幸啊!”可见,曹操本来是想把自己的王位传给那个留下“曹冲称象”故事的小儿子的。而在世的几个儿子中,曹彰有勇无谋,曹丕为人深沉而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明确表达出来,曹植天性淳厚又十分有文学才华。在这几个儿子之中,曹操最喜欢的就是曹植了,他一度有过立曹植为继承人的想法。可是,曹植有点才子劲头,更有点名士派头,做事马马虎虎,粗枝大叶,对一个普通的文人来说,这可能说明他为人洒脱的特点,但对一个政权而言,这种不拘小节的习惯却十分不妥。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考察之后,曹操深知曹植不是一个适合治理国家的人才,而且他还发现,自己手下的大臣也为了立谁做继承人的问题互相结党营私,败坏朝政,于是只能按照长幼的顺序立曹丕做魏王世子(当时曹操是汉献帝“封”的魏王),试图结束这场由继承人问题带来的纷争。

曹操在世的时候,继承人问题随着曹丕地位的确立而暂时平息了,但曹操去世之后,谁来真正继承曹操的事业,再次成为争论的焦点。曹操的灵柩在洛阳,曹丕当时在邺城,他听从了华歆等人的劝说,没有去洛阳奔丧,而是在当时曹魏政权的中心邺城马上宣布继承王位,而曹彰随后赶到,询问象征着曹操政治权力的玺印放在哪里,说明曹彰也没有放弃争夺继承权。此时最为冷静的反而是曹植,实际上,他也没办法不冷静,因为曹操在认识到曹植不能作为继承王位的政治家之后,顺便把拥护曹植的大臣杨修也编造了罪名杀掉了,为的就是稳固统治,曹植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人,哪里还有能力去争夺什么?

然而,事情没有就此结束。曹彰因为有夺取继承权的野心,所以为曹丕所猜忌,于是,他最终是被曹丕给杀害了。关于曹彰的死,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他去朝见曹丕,但是曹丕并不接见他,让他吃了闭门羹,曹彰一气之下突然死亡;另外一种说是曹彰进宫去和曹丕下棋,但是曹丕暗中在茶点的枣子里面下毒,曹彰没有防范,吃了茶点之后毒发身亡。这些说法都被记载进了史书,可见并不是凭空捏造的,多少会有些事实的根据。而曹植的情况更为悲惨,虽然他已经没有什么势力,但是曹丕因为他曾经是曹操生前所喜爱的儿子,怕有大臣利用这点来抬出曹植反对自己,于是暗中派人监视曹植,限制他的行动。曹丕称帝之后,为了避免曹植卷土重来,还借故杀掉了当年拥戴曹植最为坚决和卖力的丁仪、丁廙兄弟及其家中所有的男丁,这不但是剪除曹植的羽翼,更是杀人立威杀鸡儆猴。

朝中的大臣因为曹丕继承了曹操的王位,暂时没有什么活动,但是并不说明曹魏政权内部的争斗就此结束了。事实上,不但曹丕本人对自己的弟兄或者杀害,或者流放,或者软禁,当时社会上也有各种传言和猜测,来表达对当时曹魏政权内部争斗的看法。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曹丕曾经做过一个十分奇怪的梦:他梦见自己在磨一枚铜钱上的花纹,想要把纹路磨掉,但是却越磨越清楚明了。曹丕因此而惊醒了,询问身边的大臣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大臣含糊地回答说,这样的事情,太后不会同意的。

曹丕的梦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是一个后人编造的哑谜。曹丕死后,谥号是魏文帝,即“文”,而他的儿子是魏明帝,即“明”,磨铜钱上的花纹越磨反而越明,就是想要反对“文”帝的统治但没有成功,反而会有“明”帝的统治。这个梦是不真实的,因为曹丕的谥号是他死后由大臣和即位的皇帝商议下来的,他自己活着的时候是不可能知道这个“文”就是说他的,而他的儿子谥号“明”,更是他无法预见的事情,所以说这个梦不过是后人的编造。但是为什么会有编造的这个梦呢?因为曹丕的统治始终是表面风平浪静、暗地里波涛汹涌的,潜在的危机始终存在,无法消除,所以他才会担忧有人来动摇他的统治。

曹丕和曹植之间,有很多故事和传说,比如曹丕即位之后打算杀掉曹植,但是给他机会做诗免死,却又故意刁难他,要求七步之内写成,曹植因而写下了“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七步诗”,感动得曹丕心软落泪。这个故事并不真实,曹丕是个十分理性的人,他都可以把和自己恩爱多年的妻子甄氏赐死,还有什么不能割舍的呢?而“七步诗”里面的曹丕,则显得有点网开一面、自作聪明,好像一个和情人怄气的孩子一般。但是,“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诗句确实是曹植所做,这就说明,虽然没有曹丕以做诗出难题想要杀害曹植的事情,曹魏政权内部的争斗还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十分残酷,否则曹植不会使用“同根”、“相煎”这样的词来形容。

还有一个十分香艳的传说,说曹植的《洛神赋》本来就是以曹丕的夫人甄氏为原型的。甄氏本是袁绍的儿媳妇,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小说家们安排曹植与甄氏之间有情在先,但曹丕在曹操战胜袁绍之后竟抢先霸占了甄氏,才让曹植为此一直闷闷不乐的。后来甄氏被曹丕赐死,曹植无法抑制内心的悲痛,便写下了《洛神赋》。这个故事看上去十分合理,曹丕不但在争夺继承权的时候胜过曹植,而且还有抢走曹植情人的举动,这样一来,二人的冲突就复杂了。不过,这也只是草蛇灰线的小说家语,在历史上没有任何证据。那么,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花边新闻呢?因为曹丕确实是对兄弟不够亲近,反而是疏远、猜忌、监视,无所不用其极。人们不明白为什么亲兄弟之间要变成这样,于是开动脑筋想像出这个逻辑上合理但是事实上荒诞的情节来。

)2.人寿与国运兴衰

统治者的寿命长短,直接决定着他的治国方针能够维持多久,能够影响多大,所以,在这个意义上,统治者的个人寿命,决定着一个国家国运的兴衰。

必然影响历史的偶然因素

我们以往接受的历史教育,总是说一切历史现象的发生、消亡,都是要遵循历史发展规律的,比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等等。

这些“历史规律”,用历史哲学的词汇来解释,就是历史中的必然因素。那么,历史中是否有偶然因素呢?当然有,而且有很多偶然因素的作用还不可估量。比如,在蒙古大军横扫欧洲的时候,正好欧洲大陆流行黑死病,让欧洲的军事力量大打折扣,这才让蒙古大军一直攻打到多瑙河沿岸地区。黑死病发生不发生,什么时候发生,是人们无法左右的,但是它在蒙古西进的时候发生了,并且产生了作用,这就是不可替代的历史偶然性。而蒙古大军没有继续前进,则是因为蒙古大汗蒙哥在攻打南宋的时候被飞矢射中而死,蒙古贵族们急于回去争夺大汗的位子,才从各地撤军的,横扫欧洲的那一支蒙古骑兵也不例外。蒙哥被流矢射死,是一个偶然事件,但是这个事件发生之后,影响了整个欧亚大陆的局势,这个偶然性因素的价值更加不可估量。

具体说到三国时代,有哪些偶然因素影响了历史发展的走向呢?

有人说貂蝉是三国历史上最偶然的因素,如果没有这个绝代佳人,将不会有董卓和吕布的反目,也不会有董卓被杀后的一场中原混战。这种说法实在没有太多的道理,因为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貂蝉这个人物我们尚且不知道,更不要说究竟是她影响了历史,还是董卓和吕布之间本来就貌合神离。还有人说,肯定是华容道上关羽放走曹操是最偶然的因素,如果关羽不放走曹操,就不会有后来的三国鼎立。事实上,华容道上设埋伏的事情确实有,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说明指挥埋伏部队的是关羽,而且曹操当时败逃也并非只有几个随从,还是有相当数量的兵将护卫着他的,要突围出去,并不是难事。还有一种说法,说诸葛亮使用火攻,把司马懿父子三人困在上方谷,即将烧死的时候,天降大雨,这是最有影响的偶然因素。确实,这是《三国演义》里面特别有戏剧性的一幕,可是在历史上,这一幕却没有发生过。

那么,到底是哪些偶然因素才是影响三国时期历史发展的呢?说起来非常普通,没有上面那些具有戏剧性的内容,左右着国运兴衰的,是人的寿命。

为什么这么说呢?先不妨看看一个统计数字:

曹丕在公元220年废汉献帝之后自己称帝,226年去世,执政六年多;刘备221年建立国号称帝,222年在白帝城去世,在位时间仅有两年还不到;孙权222年自称吴王,229年称帝,252年去世,执政时间30年左右。

这三位,是魏、蜀、吴三国的开国君主,他们之中,刘备在位时间最短,曹丕次之,孙权的在位时间则接近三国时期的一半——公元280年,孙吴被西晋所灭,这样算起来,孙吴政权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孙权的统治下度过的。

刘备、曹丕、孙权这三个人中,曹丕是继承了父亲的事业之后坐享其成的,刘备是自己白手起家,从创业到开国的,孙权是继承了兄长的事业之后,又有所发展壮大,最后开国的。如果按照“创业—守成”的角度来划分这三人的类别,刘备是创业者,曹丕是守成者,孙权是创业守成兼而有之。

作为创业者的刘备,他在创业之后还没有开始守成便在兵败中去世,这正是诸葛亮在《出师表》里面所说的“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在诸葛亮看来,统一天下才是“创业”成功,实际上,在当时的局势下,博得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经算是创业完成了。刘备从当年一文不名的贫苦出身,到雄踞一方的霸主,一生都忙于创业,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了几十年,虽然基本上建立了蜀汉政权,但是就好比盖房子的时候打了地基便甩手不管。刘备取得益州之后不久,孙权就派兵夺取了荆州,刘备大怒之下发兵伐吴,但因为进兵急躁,被吴军火烧连营,《三国演义》里面说这是“火烧连营八百里”,但刘备的军队哪里能够排开八百里的营地呢,恐怕现在几十万人的军团扎营也不到一百里。刘备获得益州之后,应该下大力气整顿内部,把荆州和益州的军备和经济搞好,从创业转向守成,这样才是保全自己而进行防守反击的正道。可惜他却把自己的性命断送在了白帝城,留给诸葛亮和刘禅一个烂摊子。

作为守成者的曹丕,执政时间六年多,可惜没有做到一个守成君主应该做的事情。在他的统治下,曹魏政权在军事上没有任何大的建树,而且他不能抓住机会扩大地盘。他的最大失策,是未能乘刘备伐吴之际,挥师直捣吴国的心脏地区建业。曹丕是个贪图虚名的君主,他仅满足于孙权称臣纳贡的表面胜利,致使孙权有惊无险地躲过了被蜀、魏夹攻的危机。可是孙吴战胜了蜀汉之后,曹丕却先后两次兴兵伐吴,这就是在错误的时间发动错误的战争了,每次都是无功而返。在内政方面,曹丕更是不会规划,甚至每每以自己个人的要求影响国家的政策。曹丕不但没有继承曹操节俭的习惯,反而开始大兴土木,在他在位时期,修建了陵云台、东巡台及九华台,完全为了个人玩乐而用,而且还影响到了他的继承者魏明帝。在魏明帝即位之后,也学着曹丕的样子,开始了穷奢极欲的兴建宫室活动。一些史学家评论曹丕时代的统治时,认为曹丕在个人性格上轻薄佻靡,没有摆脱东汉以来那些贵族公子哥的败家子形象,而且非常骄矜傲慢,做事的时候不考虑大局,因此用自己的意愿破坏国家的律令法制,导致了曹魏境内法律废弛的局面产生。这种评价,虽然有些刻薄,但是也应该看到,曹丕不是一个合格的守成之主,也许是因为个人寿命的原因,让他没有机会转向勤勉治国的路线,所以,在他的统治之下,曹魏政权有六七年的时间停滞不前,错过了在蜀汉和孙吴争斗时期发展自己的大好机会。

孙权既是创业者,也是守成者。在他执政的岁月里,孙吴政权摆脱了外来征服者的面貌,和江东大族开始合作,成为江东本土化的政权,同时他又联合刘备抗击曹操,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这是他的开创之功;鼎足之势形成之后,他在国内继续进行招募贤才的政策,不过国策更加转向保守,从任人唯贤转向了任人唯亲。他的基本国策,不是固守长江,而是要打过长江去,统一全国,为此,他对长江一带的军事力量进行了重点建设,同时为了稳固后方,积极攻打活动在孙吴政权内部的山越部落,对他们采取了屠杀、征服等政策,虽然暂时消除了山越对孙吴政权的骚扰,但也为政权内部的民族危机埋下了祸根。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孙权统治的时期,是孙吴政权逐渐走向强盛而后开始走向滑坡的时期。

可以说,刘备的死,造成了蜀汉政权内部空前的危机,创业之后应该如何守成,这是新君主刘禅所不知道的,也是辅政大臣诸葛亮难以把握的,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在黑暗中摸索;曹丕的死,让曹魏政权发展停滞的局面有了改变的契机,可是也造成了曹魏皇帝无能的印象,同样不利于后来者守成;孙权的死,则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结束,作为和曹操、刘备争雄天下的最后一位枭雄,他死于三国中期,而这个时候每个政权都处于守成时期,孙权这位政治强人的去世,使孙吴政权失去了重心,开始走向衰亡之路。

一个人可以活多久,这是一个偶然性的问题,因为不知何时就会出现刺杀、疾病之类的突发事件,因而统治者的寿命向来就无法作为一个历史的常数来考虑,但是,统治者的寿命长短,直接决定着他的治国方针能够维持多久,能够影响多大,所以,在这个意义上,统治者的个人寿命,决定着一个国家国运的兴衰。

天下安危系于谁?

著名的政治学家马科斯·韦伯曾经对统治者的类型作过一个划分,他认为,可以分为法理型、传统型和奇里斯玛型三种。法理型是建立在严格的法理制度基础上的现代政权形式,传统型则是来自传统思想文化影响的权力组织,奇里斯玛型属于一种靠统治者个人魅力来维系的政权。

刘备、曹丕、孙权三个人,恰恰可以归入这三类。刘备属于“法理型”君主,因为他号称汉朝的宗亲,在皇位继承制度上,有法定的资格,这虽然不属于现代意义上的法理,但是在古代的意识形态中,这是一种不可磨灭的真理,故而可以归入此类;曹丕属于“传统型”君主,因为他是按照中国传统的子承父业的精神登上权力顶峰的,合乎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传统;孙权属于“个人魅力型”君主,孙吴政权内部的大政方针都是他一人决定,他在孙吴内部享有绝对的权威,而且作风强硬又不失亲切,让大臣们为之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