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4066700000025

第25章 修身齐家之方 养性慎独之术(5)

东晋永和十年(公元354年)正月,桓温将起用殷浩为尚书令,他用书信告诉了殷浩这件事。殷浩很高兴地答应了,将要回信的时候,又怕有错误,把信封好后又拆开,拆开又封上竟达十几次。尽管如此,到达桓温手里的信,竟是空信封。桓温十分生气,从此和殷浩断绝了关系。殷浩最后死在谪迁的地方了。

【心鉴】

宠辱不惊

陈忠实在小说《白鹿原》中有一段富有哲理的话:“世事就是俩字——福祸。俩字半边一样,半边不一样,就是说,俩字相互牵连着。就好比箩面的箩筐,咣当摇过去是福,咣当摇过来就是祸。所以说,凡遇到好事别张狂,遇到坏事也别乱套。”人生的岁月是一条长河,有平缓的顺流,也有激流险滩,驾船而行的你,只要以平常之心处之,做到宠辱不惊,就一定会是个好舵手。

在桓温和殷浩为争权夺利而进行较量的过程中,殷浩曾被桓温撤职为平民,不久桓温又想起用殷浩。如果殷浩稍稍明智一点儿,就应该避免再次出仕。偏偏殷浩在收到桓温请他出来做官的书信后,欣喜若狂,激动得无法控制,回信时又封又拆的,最后居然没有把信放入信封内,以至闹出了大笑话,惹得桓温大发脾气。结果,殷浩不但官没做成,而且还因此抑郁而终。用《论语》中的“三月无君,则惶惶如也”来形容殷浩这种迫切做官的心理再恰当不过了。他本想得到桓温的重用,进而平步青云,没想到最后是乐极生悲,适得其反。世上很多人面对好事就会至喜至悦,面对坏事就会至哀至伤,两种大喜大悲的情绪都会于无形之中损伤人的心情。

老子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灾祸的里面,未必不隐藏着幸福。而在幸福之中,未必不隐含着祸患。凡事我们都需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面对福祸、利害、得失,应该做到宠辱不惊,以平常心待之。平常心是处变不惊的泰然自若之心,是不因荣辱升降而妄生喜忧的恒常之心,是数十年如一日地恪守信念又踏实劳作的平和之心……如此一来,用平常之心观不平常之事,则事事平常。这样你就会做到处变不惊,生死无畏。人只要持有一颗平常心,就可以体验和感受生活中的甜蜜滋味。

禅宗六祖慧能从五祖弘忍处得到了衣钵传承后,来到了广州法性寺,听到了两位和尚在幡前争论。一个和尚说:“这是幡在动。”另一个和尚说:“这是风在动。”慧能指出:“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你们这些仁者的心在动。”当时,仁者心动一语既出,众人皆心悦诚服,这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境由心生”的典故。“仁者心动”异于人的一般认识,一般认识只是从外部的现象着眼,得出结论。而一旦通过人的观察,认识就会失去绝对的标准,因为个人内心的反应,会因时因地因个人内心的变化而有所不同。由此可见,世上所谓的是非、好坏、优劣、善恶等更复杂的判断,也是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世事无常,人生无定。因此,我们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随着外界的变动而使自己的心绪处于大起大落、跌宕起伏之中。心绪的起伏不定,会造成自己的大脑凌乱如麻,做事也就失去了条理和秩序。洪应明于《菜根谭》中有言:“心体澄澈,常在明镜止水之中,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意气和平,常在丽光风景之内,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如果一个人总是心随境转,心为物役,或为物忧,或因己悲,心智为世事的悲喜所左右,那么他的人生之旅将举步维艰。只有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获得生命的真谛,才能对生活有一种全新的把握。

平常之心犹如一汪平静的湖水,越是用力去抓,越是得不到。保持平常之心,从容地寻觅一份安静,你自然可以拥有一份轻松的心情。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下成长、生活和工作的,然而在生命的进程中,也许每个人会因际遇的不同而陷入千差万别的境地,从而也就有了成功与失败。这两种不同的价值并不总是环境差异所产生的结果,而往往是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在今天物欲横流的时代,处处充满着诱惑和陷阱,保持一颗平常心并非易事。人们为了追求所谓的幸福,不惜透支健康、降低尊严、出卖人格,到了垂暮老矣之时,你会发现年轻时孜孜以求的东西是那样的虚无缥缈,这时你会对生命产生一种新的感悟。平常之心是一种福气,拥有一颗平常心,就不会浮躁,不会焦灼,不会被欲望占满,更不会让灵魂搁浅在无氧的空间里。拥有一颗平常心,就是拥有了一份自我解脱、自我肯定的信心与勇气,你既不会高估自己,也不会自甘堕落。因为更多的时候,生活不是让我们追求外在的繁华,而是求得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保持一颗平常心,你的眼前将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如果因外界的变化而扰乱我们平静的心,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会打乱我们正常的生活节奏,有时还会耽误大事。三国时期,曹操发兵攻打刘备,刘备想联合袁绍共同对付曹操,便派说客去见袁绍。说客给袁绍分析军情,认为袁绍若是能发兵乘虚而入,就可以打败曹操。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谁知袁绍根本无心谈论此事。他形容憔悴,衣冠不整,一口一个“我要死了”。原来袁绍的儿子生了疥疮,他的心情因此而恍惚不安,哪里还有心思去打仗。说客用手杖敲着地说:“这样难得的打败曹操、夺取天下的机会,就因为儿子生病而不要了,真是可惜呀!”所以千万不要因外界因素的干扰而自坏阵脚,乱了自己生活的步子,更不要因此而心生烦躁忧患,你应当时刻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台湾作家刘墉译著的《不要为琐事烦恼》中,介绍了一种如何在一片混乱之中保持平静和安宁的方法,这就是找到你的“风暴之眼”。所谓“风暴之眼”,原是指台风、飓风,甚至龙卷风的中心地带,一块自始至终风平浪静的地带。我们也应该使自己的心如同这个“风暴之眼”,不论外界如何变化,都应该保持着自己镇定从容的心境。

宋代的云门慧开禅师曾留下了一首传诵千古的诗偈《日日是好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境由心生,感因心起,平常之心能够帮助你冷静地应对世事的千变万化,永远不会迷失自己的目标。我们应该在生活中保持一种平常心,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10.李存审百镞遗子

【原文】

李存审①出于寒微,尝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②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③者凡百余。”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生于膏梁④,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注释】

①李存审:五代后唐的大将。宛丘(河南省淮阳县)人。本姓符名存。后投沙陀部酋长李克用,李克用赐他姓李,名存审。李存审为将勇敢有谋略,身经百战,屡建战功,官至宣武节度使兼中书令、蕃汉马步总管。

②极:至。

③镞:箭头。

④膏粱:膏是肥肉,梁是精米,用这两样儿表示精美的膳食。

【译文】

李存审出身寒苦微贱,曾经告诫儿子们说:“你们的父亲年轻的时候提着一口剑离开了家乡,四十年来,官做到大将和宰相,在这期间经过万死获得一生的险事不止一次,剖开骨肉取出的箭头先后有一百多个。”接着把取出的箭头给了儿子们,叫他们好好保藏,说:“你们吃肥肉精米长大的,应当知道你们的父亲是这样起家的。”

【心鉴】

历练人生

孟子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具有忧患意识的人,能够立身于社会,而那些只图安逸享乐的人,迟早会被社会所遗弃。苦难往往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唯有受过“苦难”这所学校的教育,在生活中经过历练,才能获得实用的人生智慧,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在生活中磨炼自己,使自己不断地成长,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李存审没有为他的子孙留下多少钱财,而是把自己身上所中的箭头作为遗产留给了他们,以示创业之艰难,这才是真正地爱护自己的子孙。历史上很少有百年不变的贵族,大多数的情况是一代创业,二代守成,三代败家。创业者经历了各种磨难,发奋图强,以顽强的意志力获得了成功。守成者只是固守先代的基业,而毫无进取之心。败家者玩物丧志,只贪图一时的享乐,没有丝毫的功业之心。所以一个人若想有所成就,那么他必须要经得住生活中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历练人生会使我们更加懂得生活的真谛。

有人作过这样一个试验:把一只青蛙突然放进沸腾的开水里,这只青蛙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用尽全力跃了出来,跳到地面安然逃生。过了半个小时,再把那只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在同样大小装满冷水的铁锅里,开始的时候,它在冷水里不时地来回游动。接着,实验人员偷偷地在锅底下用炭火慢慢加热。青蛙仍然在微温的水中游动。当它开始意识到锅中的水温已经使它经受不住时,一切都为时已晚,最后命丧其中。这个试验给我们这样的启示:越是艰难的环境越能激发我们的斗志,发挥出潜在的能力,帮助我们挑战生命的极限,创造成功;越是安逸的环境越能麻痹人的思想,腐蚀人的灵魂,最后毁灭人的一切才智。

人无压力轻飘飘,井无压力不喷油。人们总是希望工作能够顺利一点儿,生活能够舒适一点儿。可是要知道没有了生活的压力,也就没有了挑战,没有了激情,也就没有了成绩。没有了在生活中的历练,我们体会不到播种的希望,体会不到等待的激动,体会不到收获的喜悦,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更可怕的是,人的惰性恰恰是在这样的土壤中滋生,不再有希望,不再有成功。当突然有一天,外界不可预知的力量破坏了这种温暖、舒适的环境时,曾经敏锐的人也会变得麻木,就像那只青蛙一样,不能及时地作出反应,最后只能被环境所淘汰。

英国诗人弥尔顿曾经说过:“能承受一切磨难的人,才是真正伟大的实干家,他们能够成就一切。”中国禅宗的第六祖慧能,原是生活在唐太宗、武则天时代的一个岭南樵夫,自小丧父,家境贫寒,靠打柴来赡养母亲。青年时代,他受佛教义理的吸引,不远千里来到湖北黄梅,拜师学佛。慧能在寺庙中从事挑水、劈柴、踏碓舂米等杂役。据说,慧能在踏碓舂米时,因个小身轻,便在自己腰上绑了一块重达六十多斤的石块,借以坠起碓头。经历了人生的种种逆境和艰苦的磨炼,他的韧劲、耐性和佛教学识,都获得了很大的提高。在做了八个月的杂役后,他以自己的著名求法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赢得了祖师的传法。慧能本人,终身未进过学堂,平生不识一字,能促使他成就大事业的除了机遇之外,还有生活对他的身体与非凡领悟能力的磨炼和促进。

上天在赐予我们快乐的同时,也安排了苦难让我们承受。这些苦难会磨炼我们的意志,激发我们心灵最深处的力量。逆境是一个人品质与情操的试金石。好像香草一般,只有在碾碎之后,才能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人类的某些品质也是如此,只有经过苦难的磨炼,才能使他迸发出内在的美和高尚。所以,苦难往往能掀开美德的面纱,唤醒以往沉睡的文雅。表面上看起来一无是处,毫无理想的人,一旦真的面对困境与责任的考验,往往会表现出意想不到的勇气和品质。生活中,苦难也不是不可以变成幸福的,而这所有的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的态度,以及我们从中学到的是什么。对安逸和享受的盲目追求是人生最虚妄的信仰。化学家戴维曾经说过:“即便是在私人的生活中,财富要么会腐蚀一个人的道德,使他陷入痛苦的结局,要么就会令他永远地生活在旁人的忌妒、诽谤和冷落中。”因此,不要过分贪图生活中的安逸、享乐,只有使自己在生活中得到磨炼,才会使你变得更加坚强,幸福生活自然随之而来。

《孟子》中有言:“夫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上天要把重大的担子加给这个人,必定要先使他的心志受困苦,使他的筋骨受劳累,使他的肌体受饥饿,使他的身子受困乏,使他每次做事都受干扰,以此来使他心受振动、性格变坚韧,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人只有经过生活的历练,才能赢得事业上的成功。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和能力。人在逆境中会时刻保持警觉,时刻思考着应对事物的方法,人的潜能就是在这样的压迫中发挥出来的。所以,磨难也是我们的财富。生活中的历练使我们学会了很多东西,除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多的是对人、对社会的思考。它让我们懂得如何去承受生活的压力,如何去面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坎坷,如何更好地保持跟他人的关系……所有的这些,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更锻炼了我们的品性,这都是舒适安逸的生活所不能带给我们的,当然,我们并不要求可以吃白面的人偏去吃豆饼,那就是走了极端。我们应当在安逸中看到忧患,从容地在生活中磨炼自己。

歌德指出:“生活对我们任何人来说,都是苦难。除了上帝以外,谁还会有权力找我们算账呢?让我们不要谴责那些已经去世的人们了。活着的人们应该计较的不是他们在哪些地方招致了失败,不是他们经受了哪些苦难,而是他们做了哪些事情。”经受过考验的人从中得到的不是舒适和安逸,而是磨难和困境。所以我们不要成为温室中的花朵,因为它只能在外物的庇佑下开放。我们要成为参天大树,能够承受住风雨的考验,昂首屹立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

#11.娄师德施恩不炫

【原文】

娄师德①在河陇②,前后四十余年,恭勤不怠,民夷安之。性沈厚宽恕,狄仁傑③之入相也,师德实荐之;而仁傑不知,意颇轻师德,数挤之于外。太后④觉之,尝问仁傑曰:“师德贤乎?”对曰:“为将能谨守边陲,贤则臣不知。”又曰:“师德知人乎?”对曰:“臣尝同僚,未闻其知人也。”太后曰:“朕之知卿,乃师德所荐也,亦可谓知人矣。”仁傑既出,叹曰:“娄公盛德,我为其所包容久矣,吾不得窥其际也。”

【注释】

①娄师德:字宗仁,原武(今河南省原阳县)人。

②河陇:河指河套地区,陇指甘肃地区。

③狄仁傑:字怀英,太原人。历任大理丞,侍御史,豫州刺史等职。武则天即位,他当了宰相。

④太后:指武则天。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