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见貂蝉如此深明大义,又姿色出众,忽然想出一条妙计,连忙向貂蝉纳头一拜。貂蝉不知何故,王允就和盘托出自己的“连环美人计”:董卓和他的义子吕布二人,狼狈为奸,形影不离。董卓权势熏天,在朝中说一不二;吕布骁勇异常,无人能敌。除掉二人很难得手。恰好二人皆为好色之徒,如利用貂蝉从中挑拨,设法使他父子之间产生矛盾,利用吕布杀掉董卓,就能重整河山,再立社稷。言词恳切,声泪俱下。
貂蝉当即表态,甘愿献身,万死不辞,并保证会见机行事。
王允说,此事若泄漏出去,我就得全家被杀。
貂蝉发誓说,大人勿忧,如果不报大义,我必死于万刃之下。
于是,一个绝密的、极为巧妙的计策开始实施了。
第二天,王允便将家藏的几颗贵重的明珠派人送给吕布。为答谢王允,吕布登门拜访。王允请吕布上坐。酒席半酣之际,将貂蝉引出。这貂蝉天生丽质,貌如天仙,一下子把吕布惊呆了,直咽口水。王允一看吕布入了圈套,立即假意奉承吕布,并表示要把“义女”貂蝉许给吕布。吕布大喜过望,对王允感激不尽,只等过些日子把貂蝉娶回府去。
过了不几天,王允在朝堂上见到董卓,趁吕布不在他的身边,悄悄地说要请董卓赴宴。董卓不知是计,欣然前往。到了王允府上,又是酒筵,又是歌舞,直把董卓弄得眼花缭乱。不觉天色已晚。王允见董卓微醉,时机已到,就命貂蝉近前把盏、唱曲。董卓看见美人,早已心猿意马,魂不守舍。王允讨好地说,丞相见爱的话,今晚就送到相府去如何?董卓当然求之不得,赶忙把貂蝉带回去了。
吕布听说貂蝉被董卓带走,勃然大怒,登门质问王允。王允谎说,是董卓听说你要娶貂蝉,他替你操办婚事才先接走的。可是,吕布悻悻回府后,却听不到一点好消息,听到的却是董卓和貂蝉正同床共枕!吕布偷偷潜入董卓卧房后窥探,想见心上人一面。貂蝉见了吕布,故作忧愁之态,频频拭泪,一副被人霸占却无可奈何的样子。于是吕布对董卓充满了愤恨。
董卓为美色所迷,整天和貂蝉厮混,不理政事。一次偶然得了点小病,躺在床上,由貂蝉殷勤服侍。吕布前来问安,只见貂蝉站在床后,以手势表示对吕布的心意,并挥泪不止。吕布好不容易见了貂蝉一面,却眼睁睁不能近前,不敢言语,真是心如刀割。不料,吕布的举止被董卓发现,当即怒叱他调戏爱姬。董卓与吕布为了貂蝉,矛盾越来越深了。
后来,在凤仪亭,吕布与貂蝉终于有了见面一谈的机会。貂蝉假意说,自己钟情于吕布但被董卓奸污,受了奇耻大辱。之所以忍辱偷生,就是要见吕布一面,“愿死于君前,以明妾志”,说罢,就要往荷花池里跳,吕布不知是诈,一把抱住貂蝉,好言安慰她,并流着泪表示非貂蝉不娶。此时,董卓在大殿上,身边不见了吕布,立时生了疑心;赶忙回府,堂上又不见貂蝉,更怒火万丈。他一直找到凤仪亭,见吕布与貂蝉正抱在一起,顿时生起杀心,抓起吕布身旁的画戟向吕布就刺,吕布急忙躲过,董卓又掷戟过去,没投中。吕布逃出相府。
董卓到后堂质问貂蝉,为何与吕布私通?貂蝉哭着说:我在后园看花,吕布突然来了,我吓得跑到凤仪亭,吕布提戟来追,我被逼无奈正要投河自尽,却被他抱住,亏得您来救了我。董卓故意说,“我把你给吕布怎么样?”貂蝉大惊,心想,您不用试探我。立即放声大哭:我已经是您的人,让我下嫁家奴,我宁死不从。说罢拿起壁上挂的宝剑要自刎。董卓夺下剑来,抱着貂蝉说,我是跟你开玩笑呢!
自此,董卓与吕布由一对亲密的父子,变成了仇深似海的冤家。
后来,王允用计收买了吕布。吕布在早朝时于北掖门外,一戟刺中董卓咽喉,董卓头被割下,暴尸于市。貂蝉以她非凡的胆识铲除了乱世奸雄。
但是,史籍上却没有貂蝉的姓名,她的身世始终是个谜。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貂蝉只是个虚构的人物,一个艺术形象,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存在。
但是,也有人据《三国演义》、《汉书通志》、《三国志·吕布传》等证实貂蝉是婢女出身,当过歌伎,先侍奉董卓,后嫁给吕布,最后被关羽杀掉。
一个普通女子,牵动着这么多的历史事件,周旋于这么多的豪强之间,为他们所爱、所恨、所赞、所叹,岂不是一个奇迹么?
是不是感恋甄后之作
曹植因何撰写《洛神赋》
曹植是建安时期杰出诗人,才思敏捷,壮志雄心。曹丕称帝后欲加害曹植,其母阻拦,文帝令曹植七步内做首诗,不成则杀头,曹植应声吟出《七步诗》。相传他的代表作《洛神赋》是为文帝宠妃而作的。
公元223年,曹植写下了一篇情采风流的《洛神赋》。赋中写洛水之神是“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皓齿内鲜,明眸善睐”,极尽妩媚之韵致,抒其爱慕之情,“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并“凭微波以通辞”,“解玉佩以要之”。篇末写因隔于人神之道,未遂云雨之欢,禁不住“泪流襟之浪浪”,“思绵绵而增慕”,其至慕至爱,非同一般。过了300年,梁昭明太子萧统编《文选》时,把此作归入“情类”。到唐代,李善为《文选》作注。注引《记》说:这篇赋是作者为感念他嫂嫂——甄后(文帝曹丕之宠妃)而作的。赋原名《感甄赋》,后来文帝的儿子明帝见了,才改为《洛神赋》。
曹植爱上了他嫂嫂吗?这场官司打了一千多年,至今尚未了结。
甄后,是曹丕之妃。作为小叔子的曹植居然动了爱慕之心,就兄弟之道而言,是其不义;就君臣之道言,是其不忠。不义不忠,大逆不道,成何体统?于是从古至今,便有一支浩荡大军,来辨伪正本,口诛笔伐。唐彦谦说:“惊鸿瞥过游龙去,虚恼陈王一事无。”陈王,就是指曹植。宋人刘克庄则说,这是好事者乃“造甄后之事以实之”。明人王世贞又说:“令洛神见之,未免笑子建(曹植字)伧【cān?弈】父耳。”清代有何焯【zhuō】、朱乾、潘德舆、丁晏、张云等,群起而抨之。其论点综合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李善注本无此注,是宋人尤袤刊《文选》时误引。二、曹植爱上他的嫂嫂极不可能。他没有那么大的胆量写《感甄赋》。丕与植,兄弟之间因为政治上的斗争,本来很紧张,植写《感甄赋》,岂不是色胆包天,不要脑袋了吗?三、图谋兄妻,这是“禽兽之恶行”,“其有污其兄之妻而其兄晏然,污其兄子(指明帝)之母而兄子晏然,况身为帝王者乎?”四、李善注引《记》所说的文帝丕向曹植示甄后之枕,并把此枕赐给曹植,“里老所不为”,况帝王乎?极不合情理,纯属无稽之谈。五、《感甄赋》确有其文,但“甄”并不是甄后之“甄”,而是鄄城之“鄄”。“鄄”与“甄”通,遂为“感甄”。曹植在写此赋前一年,任鄄城王。六、《洛神赋》一文,是“托辞宓妃以寄心文帝”,“其亦屈子之志也”,“纯是爱君恋阙之词”,即是赋中所说的“长寄心于君王”。后人持否定感甄说者,不过是重复这些观点。要说有所增加,只是说,14岁的曹植不大可能向曹操求娶24岁的已婚女子为妻。
但小说传奇和一些诗人,却认为洛神就是甄后。《太平广记》卷三百三十一《萧旷》篇,《类书》卷三十二《传奇》篇,都有萧旷与洛神女艳遇一节。洛神女曰:“妾,即甄后也。”“妾为慕陈思王之才调,文帝怒而幽死。后精魂遇于洛水之上,叙其冤抑。因感而赋之。”李商隐在他的诗中,多次引用到曹植感甄的情节,甚至说:“君王不得为天下,半为当时赋洛神。”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甄后》篇中,甄后大骂曹操、曹丕,言“丕不过贼父子庸子耳”。连父带子一块儿骂,后面且有一段评语:“陈思时一见,《感甄赋》不虚作矣。”
文学家们总是无所顾忌,他们对这些风流韵事,总是抱有极大的热情去渲染它,并且不提出什么论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在封建时代,在正而八经的文章里来论证弟弟爱上嫂嫂,岂不有伤“风化”?因而,只有到现在,才有可能正面论述。郭沫若就在《论曹植》一文里,直言不讳地说:“子建对这位比自己大十岁的嫂嫂曾经发生过爱慕的情绪,大约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吧。”并引魏晋时代男女关系并不是那么严格的例子来证明,进而推论:“子建要思慕甄后,以甄后为他《洛神赋》的模特儿,我看应该是情理中的事。”
承认是感甄之作,那么就得重新解释赋中的“长寄心于君王”一句。有两种解释:一说“君王”指的是赋中“予”,即作者曹植,“是宓妃对‘予’的称呼”,而不是指曹丕。这就不是寄托君臣之道,而是“寄托作者身不由己,好梦未园的惆怅和愤怒”。或说,君王指的是被曹丕废为“山阳公”的东汉末代皇帝刘协。这种推论,也姑为一说。
综观千百年来的争论,对立的双方都没有拿出充分的直接的证据,多是推论。如果说是感甄之作,用什么确凿的材料来推翻否定者所提出的六点疑问?如果不是感甄之作,那曹植又为什么要写这篇《洛神赋》?如果说是寄托君臣之道,作为政治上屡次受其兄迫害的曹植,会产生《洛神赋》中所表现的那么深挚的感情吗?似乎也不可能,看来这场文墨官司还得打下去。
是喜还是悲
“昭君出塞”之谜
“昭君出塞”的故事妇孺皆知,对王昭君来说,出塞是悲?是喜?是幸?还是不幸?其中的谜团耐人寻味。
在距今2000年前,中国北方有个民族叫“匈奴”,统治着大漠南北,强悍好战,常常侵扰中原。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33年),一个叫呼韩邪单于的匈奴首领,在匈奴各部争斗中吃了败仗,愿意投靠汉朝,于是亲自到了都城长安,提出“和亲”请求。
他是要与汉元帝联姻,他保证要世世代代和汉朝友好下去。汉元帝选了五名宫女给他,其中就有王昭君。启程那天,王昭君浓妆艳抹,仪态万方,光彩照人。到了匈奴,她被封为宁胡阏氏,相当于汉人的皇后。一年后她给呼韩邪单于生了个儿子,被封为右曰逐王。后来,她的丈夫死了,按匈奴风俗,她又嫁给她丈夫前妻的儿子复株累若靼单于,又生了两个女儿。王昭君非常想念祖国和亲人,多次打发使者到汉朝,向汉帝敬献土物特产。年老的时候,她立下遗嘱,要求安葬在归化,坟墓要坐北朝南,以便死后还能遥望自己的父母之邦。昭君墓现在座落在呼和浩特市南郊,后人称其为“青冢”。
据说,自昭君出塞之后,汉朝与匈奴间六十多年没发生过战争。
后世的文人墨客为王昭君写了许多诗文。
有的写她悲苦,如晋代的石崇:
哀郁伤五内,泣泪沾朱缨。
有的写她凄凉,如唐代的杜甫: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有的赞她深明大义,和亲为国,如宋代的郭正祥:
能为君王罢征战,甘心玉骨葬胡尘。
在“四大美人”图中,王昭君也是只身骑在马上,怀抱琵琶,跋涉在通往塞外的茫茫荒野上,满含幽怨……
王昭君本人的离奇遭遇,果真如人们臆测的那样么?对她来说,出塞是悲?是喜?是幸?还是不幸?留给后世不少值得猜测的谜团。
其一,她的名字之谜。《匈奴传》中说,“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踢单于”。可是按西汉宫廷规矩,宫女自入宫之日起,就不许呼其娘家名字。所以,王昭君的本名无人知晓。《汉书·元帝纪》提及她时称“王樯”,即她是位船只载运入宫的王姓姑娘。《匈奴传》称其为“王嫱”,好像只是个谐音的符号。后来,都称其为“王嫱”,“嫱”的意思是“古时宫廷里的女官”。出塞前夕,为抬高她的地位,赐封为“昭君”。这样,久而久之,“昭君”、“王嫱”作为标志她政治地位或出身的特征的称呼,就成了她的名字。这个说法与传统说法“姓王名嫱字昭君”根本不同,但似乎言之有理。
其二,她的祖籍之谜。一般人认为她原是湖北兴山人,汉族姑娘。但是,据多方察考,她应为四川人,是土家族女儿。她从水路乘船入宫,名“樯”,就否定了“湖北”祖籍。入宫之后,她又不愿巧言令色,献媚邀宠;更不愿贿赂画师作“美人图”以求晋幸。当匈奴单于求婚时,她又主动提出愿意去匈奴和番。到塞外后又随胡俗先后做两代单于之妻,生儿育女,这种刚强不屈的性格,对于受封建礼教束缚较深的汉族宫女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另外,她的家乡为“百蛮”杂居之地,女多男少,女子难嫁,所以她和番时,“靓妆”请行,惟恐不被选中。不以为苦,反当美事,说明她与汉族女子的婚嫁观念绝不相同。至于她究竟是不是四川土家族人,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其三,出塞原因之谜。据说,当时宫内画师很受青睐,汉元帝召幸宫女,以画师画的宫女像的美丑为标准。而王昭君自恃貌美,不屑于买通画师毛延寿,结果画像很丑,因此未得宠幸。为了摆脱困境,她才主动请求出塞和亲。还有的说,王昭君虽然平民出身,但不同凡俗,胆识过人,是自愿应召,替国分忧。
不论世人怎样评说,昭君出塞的历史功绩是应予肯定的。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只有和睦友好,才有利于经济发展。昭君自请出塞为民族团结和发展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
魂随月去的诗仙
李白因何而死
李白的诗想像丰富,文采绚丽,豪气冲天,“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心性高傲,蔑视权贵,寄情酒月,抒情言志,一生与月结缘,相传他醉心水中月,捉月落水而亡。
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李白贫病交困,到安徽南部的当涂,投靠在那儿当县令的族叔李阳冰。就在这一年的十一月,这颗诗坛上的一代巨星陨落了,享年仅六十有二。关于李白之死,后人有多种说法,但归结起来不外乎两种。其一认为是死于“腐胁疾”,即病卒说;其一认为是死于“揽月落水”,即溺水说。
说李白是病卒的,最早见于李阳冰为李白诗结集写的《草堂集序》,以后的碑碣著述多持此说。范传正写的《墓铭》中说“至今尚疑其醉在千日,宁审乎寿终百年”。李白嗜酒成性,特别到了晚年,“狂饮”更是他生活中的一大特征,所以醉而致疾致命的可能极大。晚唐诗人皮日休做《李翰林诗》(《七爱诗》之一)也说“竟遭腐胁疾,醉魄归八极”。这就明确无误地说李白因醉得疾,他的灵魂是带着醉意升天的。郭沫若以他谙于医道的口吻说,李白61岁曾游金陵,往来于宣城、历阳二郡间。李光弼东镇临淮,李白曾决计从军,行致金陵发病,半途而返。此为“腐胁疾”之初期,估计当为脓胸症。又说,他62岁在当涂养病,脓胸症慢性化,向胸壁穿孔,成为“腐胁疾”,十一月卒于当涂。
说李白是溺死的,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所述:“李白着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宋代洪迈《容斋五笔》也有类似的记载,不过在前面冠以“世俗言”三字。所谓“世俗言”者,就是说它是民间的一种出于美好的想像而产生的传说。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富有浪漫气息的民间传说的出现,并不是在王定保或洪迈的记述之时,而是在李白去世不久的时候就已广为流传了。到了元代,王伯成编《李太白流夜郎》杂剧,其中有李白入水中,为龙王所迎去之说。虽然艺术不等于现实,但对李白的死因,更看上了一层夺目的神奇色彩。
那么作为正史的《旧唐书》和《新唐书》是怎么说的呢?它们在提到李白之死时,都只是简单地一笔带过,并没有明确肯定他的死因。既没有说是“腐胁疾”致死,也没有说“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旧唐书》上说他是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的,这也许正可以用来证明“醉死此江边”(唐代项斯《经李白墓》句)的传说是有几分可靠的。所以清代王琦对此有段评论:“岂古不吊溺,故史氏为白讳耶?抑小说多妄而诗人好奇,姑假以发新意耶?”这就是说“病”和“溺”两者或许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