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华处世经
4068100000007

第7章 在自然中领悟真义

古人强调无为并不是提倡无所作为,而是教人们处世时要顺其自然、戒骄戒躁。因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无为和有为都是在承认和尊重人性的基础上,寻求淡定、超然的人生境界。

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所以善于修养“无为”的人,必先修心。以“无为”的状态为根本,而在实际中有所作为,这是“无为”的最高境界。

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语出《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

语意:为了不让老鼠饿死,就经常留些剩饭给它们吃;可怜飞蛾被烧死,夜里只好不点灯火。

此诗为苏轼所作,全诗为:左角看破楚,南柯闻长滕。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崎岖真可笑,我是小乘僧。

人心中的慈悲就是人类自身繁衍不息的生机。假如人没有了悲天悯人的心肠,那么就会变成没有灵魂的躯壳,和泥土树木无异了。诗中说“为鼠常留饭”,并不是真的让人给老鼠留饭,而是劝人要有同情弱者的胸怀。佛教的中心思想之一就是主张戒杀,因此才有了“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的名谚。现代人为了维护良好的生存环境而倡导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与之相似。

人性有善有恶,但待人应以慈悲为怀,不能心存算计。拥有慈悲心肠的人多了,世间的温情便多了。

君子无所争。—语出《论语·八佾》

语意:君子认为世间没有什么值得去争夺的事情。

全句为: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意思是:君子认为世间没什么可争夺的。如果真的有所争夺的话,那就是射箭比赛了。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射完后,又相互作揖再退下来,然后登堂喝酒。这就是君子之争。首先,君子在“射”的时候要“争”。这个争是一种技艺层面的争,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更像是一项体育竞技。所以,君子还要彬彬有礼地争。因为君子之间争的是才艺,而不是利益,所以才能叫做“君子无所争”。

其实,人有锋芒是好事,因为这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基础。但是,锋芒本是刀剑尖端,可以刺伤别人,也会刺伤自己,运用起来应该小心谨慎。倘若事事强出头,锋芒毕露,还妄想不遭人忌,那是不可能的。

因此,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展露锋芒,在平时保持适度的低姿态,这不但不是懦弱或畏缩,相反,它是一种聪明的处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

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语出《菜根谭》

语意:人生在世不必绞尽脑汁地强取功劳,其实只要没有过错就算是功劳了。救助人不必希望对方感恩戴德,只要对方不怨恨自己就算是有恩德了。

这里的“无过便是功,无怨便是德”并非是一种消极思想,而是倡导人们在无私奉献的同时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

人生在世,若想有所作为,就不能急功近利。因为,人的内心如果被功名占满,就会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最终只能导致失败。大家都知道关羽便有这样的毛病。在赤壁大战中,关羽不仅未立寸功,反而因私放曹操犯了军纪。虽有刘备说情未予追究,但一贯心高气傲的关羽觉得很丢面子。封“五虎将”时,关羽口头上说不愿与黄忠为伍,内心里却觉得自己被封小了,所以很不满。他便主动北伐,也有与西入蜀川诸将争功之意。 如果说战略上已铸成大错的话,那在战术上尚有回旋的余地。但关羽已陷入了天下无敌的神话中不能自拔。他若能及时回救荆州,他若不在樊城久打消耗战,他若不图立即收复荆州,而另谋立足之处再作长久对抗的打算,何至于全军覆没、身首异处?

真正的给予也并不是施恩图报,对他人施恩惠是很好的善行,但我们在施行的时候应报以仁心,并且要了解“舍”的真正含义。如果心中期望别人给予回报,则违背了自己的本心,那么就不是舍而是贪了。

因此,为人处世要摒弃功名心,帮助别人要不求回报,始终保持平和自然的心态才能积善成德,成就伟大的功业。

系遁,有疾厉,畜臣妾吉。—语出《易经·遁》

语意:退而不隐、藏而不深,仍然与过去的事务保持联系是有害的。应磨炼自己的意志,彻底断绝与过去的联系,专心管理家政事务,享受天伦之乐,才是完美的结局。

这里“遁”作为一种目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从高处退到低处。这种“退”在今天可以理解为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淡出,而本卦应是就退出政界而言的。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既然是下了退隐的决心,就不要再关心政务。但在实际生活中这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许多人退下来后还是尽可能利用所剩下的关系操纵局势,让位不让权,非要管事不可,这就是“系遁”。其实这对自己无益,轻则会伤了自己的尊严,重则要搭上身家性命。

“遁”其实是需要勇气的,一个习惯于呼风唤雨的人,离开光彩照人的环境,很难一下子适应。所以很多处于政治顶峰的元老,在位的时候精神很好,一旦大权旁落,看到门前车马稀,就会患上心病,这正是心理调整不过来所致。既然是“遁”,就应当甘于寂寞,所以在“遁”后还要“厉”,即磨炼自己。使自己远离刀光剑影的政治旋涡,将过剩的精力放到管理家庭事务中来。家庭管理好了,便可在和睦的环境里插花种草、抚琴作画,好好享受天伦之乐。

小往大来。—语出《易经·泰》

语意:意指以微小之本获巨大利益。

这一卦讲述的是小失与大得的关系。常言道:“吃亏是福。”这是为人处世的一种策略。然而,多数人往往舍不得手中那一点点儿的小便宜,不肯吃一丁点儿的亏,结果把自己的道路堵得很窄,最终难以前进。

时时刻刻算计着如何多占便宜的人,到头来往往什么也得不到,弄不好还会吃大亏。换一个角度思考,想要得到大的益处,就必须能够吃小亏,并敢于吃小亏。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吃些亏,这种貌似消极的人生哲学,实则是一个人人生阅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对待小事肯吃亏,遇见小人敢吃亏,只要不是涉及原则的问题,退一步也无妨。如此一来,换来的很可能就是未来的大福大贵。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语出《道德经》

语意:想有所取就必须先学会付出。

这句话流传至今,已经变成了“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人的内心总是惯性地认为“得”是快乐的,而“舍”却是令人心痛的。实际上,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律总是统一的,万物循环往复、世事沧桑变幻、人生沉浮不定,舍得之道贯穿其间,有舍才有得,无舍就无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

这句话的更深层含义就是要人们“予”之有法,“舍”得对路。这既是一种生活的哲学,更是一种处世与做人的艺术。“取”与“予”就如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一样既对立又统一,二者相辅相成,存于天地,存于人生,存于微妙的细节中,并且囊括了万物运行的所有机理。万事万物均在舍得之间达到和谐与统一。

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为贪;大巧无巧术,用术者乃所以为拙。—语出《菜根谭》

语意:一个真正廉洁的人不与人争名,因此不一定有格外响亮的名声。那些到处树碑立传的人,正是为了贪图虚名才这样做。一个真正聪明的人不炫耀自己的才华,那些卖弄自己聪明智慧的人,实际上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愚蠢才这样做。

大智若愚者在生活当中的表现是不刻意显示自己的聪明,做人一向低调,从来不通过向人夸耀来抬高自己。此种做人的原则就是厚积薄发、宁静致远。他们对外界事物的要求不高,只求自己能够不断得到积累。他们注重自身修为、层次和素质的提高,对于很多事情持大度开放的态度,有着“海纳百川”的境界和“强者求己”的心态,从来没有太多的抱怨,能够脚踏实地做事。

人们大多讨厌喜欢耍小聪明的人,对欺世盗名之辈更是深恶痛绝。因为好名声来自真本领和真修为,如果为了博取人们的赞美而不择手段,虽然可以名噪一时,却欺骗不了历史。所以一个真正廉洁的人,由于他的动机不是让人歌功颂德,自然也就会廉名远播。

想真正做大事业的人,应该踏实勤奋,保持清廉之名,并远离那些欺世盗名之人。

文以拙进,道以拙成,一“拙”字有无限意味。—语出《菜根谭》

语意:不论做学问还是写文章都要用质朴的方法才有进步,尤其是修养品德必须本着求实的态度才有成就,可见“拙”字意味无穷。

这个“拙”字给人的感觉恰如桃花源中的犬吠或阡陌间的鸡鸣,表现的是淳朴之风。古语有云:“自古巧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至于寒潭中所映出的月影,以及古木上所落的乌鸦,表面看似天工弄巧,充满诗情画意,实际上却显示出萧瑟凄凉的景象。

中国人奉行的传统思想是“巧者不坚,拙者永固”,正所谓“读书之乐无巧门,不在聪明只在勤”。老子认为,人类痛苦和纷争的根源就在于逞强好胜,假如大家立身处世都能朴实、厚拙、柔弱、不争,那生活必定会幸福得多。

俗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所以,做人要朴实、低调,做什么事都不应耍小聪明或卖弄自己的才能,而要注重“拙”。质朴与勤奋才是成就事业的基础。

身如不系之舟,一任流行坎止;心似既灰之木,何妨刀割香涂。—语出《菜根谭》

语意:身体像一艘没有缆绳的孤舟,尽性而泊,自由自在。内心就像一棵已经成灰的树木,人间的成败毁誉又有什么关系呢?

一个人如果追求功名利禄的欲望太强,对个人的荣辱与得失计较得太多,那么他必然总处在一种忧郁与不满之中。每个人都向往逍遥自在的生活,但是,如果仅仅是外界的环境使你逍遥自在,而你的内心却不能排除世俗的杂念,那么,什么样的好环境对你而言都没有意义。所以,一个人必须从修养上下工夫,才能达到宁静淡泊的境界。

孔子说的“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表现的就是“来去自如,融通自在”的修养。人贵自知,即摆正自己的位置;人贵自然,即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强求。这样才可能有超凡脱俗、不计是非恩怨之心,才能多一份洒脱的气度,增一份人生的情趣,进而达到不动心、无所求的自如境界。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语出《小窗幽记》

语意:与其让人当面夸赞自己,不如使人不在背后批评或诋毁自己。与其让人在初相交时就产生好感,不如让人与自己长久相处而不产生厌烦情绪。

在现实生活中,有谁可以做到人前不说人,人后不被说呢?其实,这是个无法避免的问题。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就是喜欢听奉承话。要让旁人当面赞美自己并不是难事,可是,要让别人不在背后议论自己却很困难。所以,与其刻意去追求别人的赞美和表扬,还不如时时处处修养自身的德行,做到严于律己、与人为善,这样不仅背后不会有人议论你,还会让自己在人前获得更多的赞誉。

与人交往,在尚未熟悉时总是刻意修饰,力求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在熟悉以后就开始放松约束,将自己的种种缺点暴露无遗,结果相处的日子久了,就会产生矛盾,进而使人生厌。与其这样,还不如对他人既不过于奉承,也不刻意做作,保持镇定从容的心态,始终做一位正人君子,一如既往地展现一个真实鲜活的自我。

情最难久,故多情之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之人终不失性。—语出《小窗幽记》

语意:保持长久的情爱是最难的,所以多情的人反而会显得缺少情意;天性按一定恒常的规律运行,即使是放纵而为的人也不会丢掉他的本性。

物极必反,万事一理。所以,情至深则转化为无情。情爱难以持久,是因为情到深处人孤独,多情反被情所误。情至极而不得呼应,故显得寡情难抑、寂寞难耐。情至执著,必然为情所苦,因为孤独的心找不到归宿。所以真正的多情若能得到对方的回报,才显得有情有意、情深意浓。天性是遵循一定常理的,所以任性而为的人,任性就是其天性,唯其任性才没有失去本性。

有些人喜欢交际,虽为人热情坦诚,但过于贪嗔,一旦分离就会牵挂异常、空虚忧郁。即使是养花种树,一旦投入感情,也会变成牵绊。这其实就是佛家所说的“我执”。“我执”是领悟大道及进入自由境界的最大障碍,因为心中割舍不下,就难以清明心志来判断世事,一个人受感情支配就会失去理智。故要拿得起、放得下,才不会让外物变成自己的枷锁。

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醒?—语出《小窗幽记》

语意:怎样才能获得一服警醒剂,使人人都能清醒呢?

醉酒的人,只要给他喝下醒酒汤就能使其清醒。然而,好名的人迷醉于朝廷官位;好利的人迷醉于世间财富;好色的人迷醉于声色犬马。什么能让这些为名利、声色而醉的人醒来呢?其实这个答案就在人的心中。因为,一旦陷入仕途名利就很难逃脱了,能唤醒你的只有自己的心。

醉名、醉利、醉物未尝不好,只是过分醉于其中,甚至连醉死都不知,那就有点儿可悲了。俗话说,喝酒喝到微醉才是最好,对名、利、物的追求也要适度。只要不让欲望成了自身的枷锁,不去刻意或过分地追求原本不是你的东西,保持纯真的本性,让自己不再被外界所束缚,那么,自然就会“世人皆醉我独醒”。

任他极有见识,看得假认不得真;随你极有聪明,卖得巧藏不得拙。—语出《小窗幽记》

语意:任凭他对事物有多少见解,却常常只看到假处,看不到真处;不管你多么机警聪明,往往只能表现出巧妙之处,而藏不住背后的笨拙。

生命中有多少事是虚假的?就算你有再多的学识,也未必能看清这一点。因为,学识是外来的,若以妄心去追求学问,所得仍然是妄。这是智慧的问题,而非知识的问题。许多知识丰富的人,却克服不了自己的妄想和欲望,徒然追求虚假。

“巧”和“拙”是一体的两面,也可以说是孪生兄弟。巧的另一面是拙,拙的另一面是巧。许多极聪明的人,常会做出极笨的事却浑然不觉;许多看来愚拙的人,却活得比自认为聪明的人有智慧。智慧不一定是巧妙的东西,刀背虽钝,与刀刃相比却不易受损,而且具有成为刀刃的潜力。自作聪明的人往往是最笨的人,因为真正的聪明人,总是能够看到自己的愚笨之处。

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语出《增广贤文》

语意:力气小就不要担重活,说话不被人重视就不要规劝人。

这句话告诫人们要量力而行。要做到这点,首先要对自己的能力有清楚的认识。个人的能力涵盖的范围很广,比如身体的力量,若路见不平,是否具备“一声吼”的能力?否则英雄做不成,反而失去了报警的时机。智慧的能量则是指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做事有条理。否则担当不起重大责任,却满口应允,往往会让你无力回天,或失信于人,或惹祸上身,比如那位纸上谈兵的赵括先生。

古语有云:“盈则满,花至半开,酒至微醉,是为最佳。”这和月满则亏是一样的道理。就好像弓拉得满,箭不一定射得远、射得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精确地将自己定位,要比认识别人难得多。认识别人是智慧;认识自己则是明达。为人者,须先认清自己,认识到了自己能量的局限,便能选择一种明智的生活态度。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语出《增广贤文》

语意:人生苦短,仅有几十年的光阴,但是有些人却总是思考着跨越千年的问题。

在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百岁老人还是寥寥可数。尽管生命如此短暂,还是有些人在思考千年以后的事情。有句古话说得好:“咸吃萝卜,淡操心。”虽然古人常表彰那些“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贤士,但有人认为以百岁之躯想千年之忧患,似乎有点过“度”了。

我们知道,杞人忧天就是给自己找麻烦。因为,天不会塌下来,但谁能保证不会有狂风、暴雨、闪电甚至冰雹呢?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未雨绸缪。天底下没有绝对安全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具备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否则,等风险到来再亡羊补牢,就为时已晚了。

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语出《增广贤文》

语意:想要戒酒,必须要从根本上看到酒精对人本质上的伤害,那样才能唤醒被毒害的灵魂。

人们常说:“聪明难,糊涂更难。”为人处世,追求“众人皆醉我独醒”未必是什么好事。正襟危坐的谦谦君子,见到醉汉们放浪形骸之外的那份洒脱,说不定会羡慕不已。真正要断酒的,自然是那些酗酒者。而那些喝得丑态百出的一般都是争强好胜、自以为高人一筹的精明人。

在酒场中,人们大多喜欢斗酒,唯恐对手不醉,一来二去,失控以后,逞强者可能就要席后桌下找了。保持一种清醒的态度,用似醉非醉的眼光审视旁人,也许才是最高境界的“众人皆醉我独醒”。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到的世界也许有点模糊,但是感觉会更完美。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语出《北齐书·元景安传》

语意: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

纵观中华民族的历史,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尊严、祖国的利益、进步的事业以及革命的理想,宁愿为正义献身而不愿苟全生命,他们的铮铮骨气展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的光辉形象和英雄事迹将彪炳于史册,为后人所敬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正是这种精神和气节的真实写照。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古代有田横五百壮士舍生取义,近代有抗日英雄张自忠将军宁死不屈,即使是无名的市井小民,一旦有了高尚的气节,也足以名垂千古。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实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每见待子弟严厉者,易至成德;姑息者,多有败行。—语出《围炉夜话》

语意:十分严格的人,他的晚辈比较容易成为有才德的人;对晚辈太过宽容的人,他的后代的德行大多败坏。

很多原本天资过人的孩子,长大后却成为品性低下的人;有些原本平庸、愚钝的孩子,日后倒成为品德良好的人。可见,孩子的成长,深受家庭教育的影响。

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孩子具有良好的品行。在孩童时期,他们还不能分辨善恶是非,如果太过宽容,会导致他在善恶的分辨上不够清楚。原谅孩子的小过错而不求全责备,那么他会认为无所谓,下次又会犯同样的错误,最后形成不好的品行。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也要学会刚柔相济,引导孩子形成良性的价值观。

大丈夫处事,论是非,不论祸福;士君子立言,贵平正,尤贵精详。—语出《围炉夜话》

语意:有志气的人在处理事情时,只管如何做是对的,并不在意这样做为自己带来的究竟是福还是祸。读书人在写文章或是著书立说的时候,最重要的是立论要公平、公正,若能更进一步去要求精要详尽,那就更可贵了。

一个有气节的人,在处理任何事情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是”和“非”,最后坚持的一定也是“是”和“非”。只论是非而行事,必是“当是者是之,当非者非之”。看似简单的道理,其实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因为,有些奸险小人在与你共事的时候,只图一己私利,不希望你依正道行事,而希望你按照有利于他的方式做事。你若不照着做,他便想尽办法阻挠或打击你,如果你只想趋吉避凶的话,就很容易失了正道。因此大丈夫行事,但问对错,敢于承担一切祸福,用林则徐的话说,就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至于著书立说,则贵在言辞公允客观,不偏私武断。因为文章是给人看的,若是观点有偏颇,岂不是误导了众人?曹丕认为文章是百年的大业,一点儿也不差。因此,写文章一定要客观公正、谨慎下笔。其次再求精要详细,言无不尽,这样的文章才是最有价值的。

存科名之心者,未必有琴书之乐;讲性命之学者,不可无经济之才。—语出《围炉夜话》

语意:存有追求功名利禄之心的人,无法享受琴棋书画的乐趣;追求生命真理的贤者,不能没有经世济民的才学。

人如果一心想做官,想追求富贵荣华的生活,必定将身心都投在经营功利之中,如何有心慢慢欣赏一首音乐、细细品读一本书呢?这些人早已在生命中失去了赤子之心,将身心放逐于俗务之中,哪里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乐趣呢?

至于那些提出“天人合一”、“心在自然”、“心空寂灭”等观点的学者,都具备经世的才学与济世的心肠。“人间”才是生命境界的开拓处。空谈既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也不能帮助别人使生命达到圆满的境界。所以,追求生命最高境界的人,一定要落实于“人间”,发挥经世济民的才干。在造福万民之中体验生命的真谛,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志不可不高,志不高,则同流合污,无足有为矣。—语出《围炉夜话》

语意:一个人的志气不能不高,如果志气不高,就容易为不良的环境所影响,不可能有什么大作为。

一个人若志气不高,就会没有目标、没有原则,最终很难有大作为。这种人如果置身于良好的环境,也许能水涨船高不至于一事无成。但是,若处在恶劣的环境,又不能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一般洁身自爱,终归是个不肖之徒。相反,志气高的人若处在好的环境,便会乘势飞扬;在不好的环境,也能洁身自好。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不会丧失人格,被外在环境牵着鼻子走。

一个人志存高远很好,但是也不能野心过大。因为人心很难得到满足,野心太大,则容易好高骛远,难有所成。人的生命很短暂,每个人一生中所能完成的事十分有限,一旦野心太大,目标超过自己的能力所及,便可能一无所成。所以,人要量力而为,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误用聪明,何若一生守拙;滥交朋友,不如终日读书。—语出《围炉夜话》

语意:把聪明用错了地方,不如一辈子谨守愚拙,至少不会出错。交不择友,倒不如整天闭门读书。

拥有聪明的头脑固然很好,若是运用得当,不仅可以造一己之福,也可以造大众之福。但是,如果聪明的人心术不正,将聪明用在不当之处,不仅会使自己受到损害,也会危害众人。还有一种人,自以为聪明而不知努力,聪明就成了好吃懒做的借口,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相比之下,那些朴拙老实的人反而可爱多了,他们默默地苦干,坚忍谦虚,不投机取巧也不哗众取宠,虽一生平凡,但活得踏实。

古语有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由此可知朋友的重要性。然而,如果所交之人都是一些品格低劣或不能互相勉励的酒肉朋友,只是白白地把时间都浪费在了交际应酬上,倒不如关起门来读好书。因为,一本好书既不会让人同流合污,又能够使人怡情养性、增长知识,那份快乐并不亚于交到一个知心好友。良书益友,得之固然可喜。但是,如果不用心选择,就很可能使自己误入歧途。

凡事谨守规模,必不大错;一生但足衣食,便称小康。—语出《围炉夜话》

语意:凡事只要谨慎地守着一定的规则与模式,总不至于出什么大的差错。一辈子只要衣食无忧,家境便可算是自给自足了。

这里所讲的是守成之道与自足之道。任何已经创成的事业,其中必有一定的法则可遵循,但是,时日一旦久长,或传与后代,后人多不明先人建立这些制度的苦心。有的人更自作聪明,随意变更规章制度,糟蹋了先人的血汗。由此可知,光是守成已经不容易了,若没有足以开创新境界的智慧,倒不如依照原有的法度去实施,至少不会出错。

人的一生,只要够吃够穿,便已达到安乐的境界,不一定非要有锦衣玉食。因为,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过程中,往往将知足的心遗失了,不见得比以前快乐。因此,人要学会善待生命,努力拓展自己的精神领域,如此一来,精神上便是大富了。

不忮不求,可想见光明境界;勿忘勿助,是形容涵养功夫。—语出《围炉夜话》

语意:不嫉妒别人,不求名利,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光明境界;不忘记要做的事情,不拔苗助长地帮助别人,是形容一个人的涵养功夫。

“不求”,就是凡事都无所求;“不忮”,用现代的观念来解释,就是内心坦荡。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不可以尊贵和贫贱划分人的等级。一个人若把一切看得很平淡,自然不会因忌妒而陷害别人了。以此待人处世,怎么会做出不好的事情来呢?有了这种心理,气度就自然高远。所以说,气度不是外表可以表现出来的,而是内心要具备高尚的品德,这才是坦荡的君子。

一个人要有光明境界,还必须讲究内在的涵养。涵养如何,要看其是否能够尽其心做其事,尽其力做别人需要自己做的事。倘若他办事认真、一丝不苟,甚至精益求精,哪怕是细小之事都能切实做来,而且善于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那么,他就会被世人誉为有涵养的人。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只为家庭活着,这是禽兽的私心;只为一个人活着,这是卑鄙;只为自己活着,这是耻辱。”因而,不去帮助别人,满脑子只装着自己的人,是没有涵养的人。而要达到《孔子家语·论礼》中所讲的“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的境界,则需要用一生去实践与修行。

淡中交耐久,静里寿延长。—语出《围炉夜话》

语意:在平淡之中交往的朋友,往往能维持很久;在平静中度日,寿命必定很长。

所谓“淡中有真味”,可见淡与真是不可分的,如空气和水,无色无味,却是我们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而像烟、酒一样的刺激物都是反常、短暂的,还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伤害。交朋友亦是如此,只是为了刺激而结交朋友,往往不能长久,因为加了名利的调味料后,维系朋友感情的只有名利二字。真正的朋友,就如空气和水一般,不夹杂任何因素,由于这种淡薄,所以感情才更长久。

静是指心灵之静。心静如水,是一种淡然的心情,是一种处世的态度,是对自我的一种感知。心静如水,是历经世事后的成熟,是浮华背后的真实,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洒脱。静是一种品格,静是一种享受。一个人如能做到心静如水、物我两忘,真正顺应着自己的本性而生活,就能够怡然自得,延年益寿。

山水是文章化境,烟云乃富贵幻形。—语出《围炉夜话》

语意:文章就如同山水一般,是幻化境界;而富贵就如同烟云一样,是虚无的影像。

山水是实景,烟云是幻境;山水不移不变,烟云转瞬即逝。以现实的眼光来看,文章不如富贵那般可触可及。但在本质上,文章似山,富贵如烟。就时间而言,美好的文章,在数千年后仍能唤起人们心灵的感动,就如山水一般,千年不变。而富贵再长久,亦不过百年便烟消云散。就空间而言,文章可以纳无尽的山水于一篇,使我们如临胜境,如历耳目。而富贵却只能给我们一方小小的空间,又须费力去维持,不像文章那样能使人徜徉其中、自得其乐,从中体味到无穷的智慧与生命的真谛。

对于不同的人,世界有着不同的面貌,在精神贫乏者眼里,世界也是贫乏的。有崇高精神追求的人才会发现世界的美,才会活出自己的价值。

不必于世事件件皆能,惟求与古人心心相印。—语出《围炉夜话》

语意:对于世间种种事情不必样样都知道得很清楚,但是一定要对古人的心意彻底了解并心领神会。

世间的学问太多太杂,要一一学尽是不可能的。况且世间的事物未必都值得学,有些事不太重要,并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去学;有些事学了反而不好,就不如不学。人间的道理,最重要的还是在于人的本身,其余的都只是用法,如果连人的本质都不能掌握,一切学问都是无益的。

古人求学问必从做人开始,所谓“本立而道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古人往往由修身、齐家做起,然后再谈治国、平天下。这也是一切学问的根本。若能与古人心心相印、不失根本,再去学经世致用的道理,才不会将学问用错,才能不违背人间正道。

只一个俗念头,错做了一生人;只一双俗眼目,错认了一生人。—语出《呻吟语》

语意:只是因为一个庸俗的念头,竟然会错误地活了这一生;只是因为一双庸俗的眼睛,竟然会错误地认识了这一生的人。

俗与雅是不同的。俗的意思是大众都如此,像那容纳众流的河谷一样。如果一个人跟大众一模一样,那也就是凡夫俗子,没有任何的意义和价值。人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超越了人类自身。否定了自我,就会得到人生的超越和实现。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人类有否定自我和超越自身的意识。能够做到这一点,才是真正的人。做不到这一点,便与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了。所以说,只是一个庸俗的念头,就会让我们错活了这一生。

人既然来到世间,就不应该荒废时光,而应该及时努力,争取做个真正的人。做了人,就不应该糊里糊涂,而要认清时势。这样才会使自己生活得顺利一些,同时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

吾人终日最不可悠悠荡荡作空躯壳。—语出《呻吟语》

语意:我们最不可以做的事情就是终日游游逛逛、浪浪荡荡地做一副空空的躯壳。

人的生命是由肉体和灵魂共同构成的,所以二者必须保持平衡,才能维系一个正常健康的生命。但是,芸芸众生常茫茫然然、熙熙攘攘,不知道所成何事、所为何物。有的人为了名利地位而争权夺利,有的人为了子女后代而辛苦忙碌,有的人为了权势金钱而费神劳心,永远没有安宁之日。殊不知我们的精神世界也需要充实、完善和修养,进而达到理性的升华。如果什么事情也不做,整日游游荡荡,则精神会更加空虚。人若没有了内在的主宰,那就只是一具空洞的躯壳。

有些人满腔都是物质的欲望与贪婪,心灵没有一点点儿的自由,精神世界极度空虚。佛教劝人们注重精神修行,让自己的精神装得下整个世界,乃至天地和宇宙。在心灵达到完全虚空的情况下,自然可以与宇宙同体,那么所做的一切也就与自然同流了。等到心灵与天地宇宙融为一体时,人身自然就不是空躯壳了。

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语出《宋名臣言行录前集》

语意:小事情尚可模模糊糊,大事情却一点儿也不能模糊。

有些人常对别人要求过于严格甚至近乎苛刻,他们希望自己所遇到的事件件随心,不允许有任何一件小事不符合自己的理想。一旦发现问题,他们就怒气冲天、怨天尤人,摆出一副势不两立的架式。“水至清则无鱼”,就是告诫我们做人做事不能太“较真”,只要不是原则问题,“糊涂”一点儿也未尝不可。

然而,现实中更多的人往往是大事糊涂,小事不糊涂。他们特别注意小事,喜欢斤斤计较,常用显微镜去观察事物。于是,在他们的眼里,人与人之间只剩下尔虞我诈,这实际上是一种病态。“小糊涂,大精明”绝对是成功的待人处世之道。

过去事丢得一节是一节,现在事了得一节是一节,未来事省得一节是一节。—语出《格言联璧》

语意:过去的事不必多计较,现在的事能做多少是多少,未来的事不必自寻烦恼。

人的一生是分阶段的,每一段都有不同的故事。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我们会遇见不同的人与事,但是真正能够陪你度过一生的人又有几个呢?过去由于种种原因你可能过得很不容易,也很不如意。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的境遇改变了,身边多了许多假意的奉承,于是你可能感叹世态炎凉。

但是,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自古莫不如此。人情本就世故,因此,对于过去的事大可不必在意。过去的就过去吧,要认清我们能把握的只是当下而已。因此,过好当下的日子,做好当下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过去的交给过去,未来的交给未来,当下的交给自己,把握拥有的一切,认真并感恩地过好当下的生活。

提得起,放得下。—语出《格言联璧》

语意:有见识的人做事能提得起,放得下。

人生最大的挑战是拿得起,生命最大的安慰是放得下。拿得起是勇气,放得下是超脱;拿得起是智慧,放得下是哲学。人生最大的幸事莫过于能够执著于该执著的,放弃该放弃的。对于人生道路上的鲜花和掌声,屡经风雨的人常能等闲视之。但对于坎坷与泥泞,能以平常之心视之,就非常不容易。面对大的挫折与灾难,能不为之所动并坦然承受,更需要极大的胸襟和度量。佛家以大肚能容天下之事为乐,这便是一种至高的境界。

生命的超脱,需要历经多年的磨炼。生活有时会逼迫你不得不交出权力,不得不放走机遇,甚至不得不抛弃爱情。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放弃。放弃,你就可以轻装前进。放弃,你就可以摆脱烦恼和纠缠,使身心沉浸在轻松悠闲的宁静之中。拿得起,实为可贵;放得下,更是人生处世之真谛。只有放得下,才能将该拿得起的东西更好地把握住。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语出《格言联璧》

语意:心中没有成见则处处公平,心中没有自我则光明正大。

生活中各种矛盾的产生几乎都源于成见和自我。当局者之所以迷,就是因为迷失于成见与自我当中,无法超越。下棋时如果只是以“我”为中心,不去想着全局,那么永远都不会赢的。

太自我的人会以自我为中心,并试图去改变别人的观点。结果就会因此与别人关系紧张。当矛盾产生时,如果仍坚持自己的观点,就会引起一番唇枪舌战。即便你暂时战胜了对方,但这个暂时的胜利却并不足以说明你处世公平或光明正大。也不会让对方的想法和观点有多少改变,问题也就永远都解决不了。

常言道:“心底无私天地宽。”如果你内心充满阳光,时时把阳光带给别人。那么,别人的世界会因为你的阳光而灿烂。

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语出《格言联璧》

语意:如何制止毁谤?只有不去辩白。如何停止怨恨?只有不去争辩。

不去与人争辩,这并非是息事宁人的懦弱表现,有的时候,等待或静观其变会比激烈的争辩更有助于止谤息怨。止怨也是如此,如果怨恨来源于对方的误解,那就不要忙着去辩解,等他心情平静的时候,你再稍加解释,就可能把问题化解。如果在矛盾的关口急于争辩,就很可能激化了矛盾。如果你行得正、做得端,相信事情总有大白天下之日,到那时,更能显出自己的豁达大度。

斤斤计较者难成大事,豁达大度、心底无私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信赖与尊重。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语出《格言联璧》

语意:处理事情要留有余地,劝人从善切忌把话说过头。

做人厚道,希望别人往好处发展,这没有错。但是,谁都有一个面子问题,如果你把劝说的话说过头了,有时候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弄得双方都非常扫兴。给人留面子,这是为人处世的一般性技巧之一。在与人交往时,应和和气气,有损人面子的事情一定不要做,有损别人面子的话一定不要说。

俗话说:“蚊虫遭扇打,只为嘴伤人。”以尖酸刻薄之言讽刺别人,只图嘴巴一时痛快的人,往往会引来意想不到的灾祸。人与人之间原本没有那么多的矛盾纠葛,通常只是因为有人逞一时之快,说话不加考虑,伤害了别人的自尊。这样,别人心生怨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因此,我们说话办事一定要为他人着想,给他人留足面子。

功被天下,守之以让。—语出《格言联璧》

语意:功盖天下者,应遵守虚怀若谷的谦让之道。

天资聪颖而耀人者,常常聒噪、沾沾自喜。殊不知担大任者“尊高于内,外守以愚”,正如古人诗云:“善下斯为大,能虚自有容。”“善下”就其内涵来讲,也可以理解为谦和,即把自己看得低一点儿,这样才能与别人拉近距离,形成感情共融和思想共鸣。谦和是一种美德、一种胸怀。它来源于知识、修养及综合素质,体现出人的学识、品味和道德,是一个领导者人品、官德的外在表现。对于个人来说,谦和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对集体而言,谦和是一种凝聚力和战斗力。一个领导者能处处体恤下级、尊重部属,必能极大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成就一番大事业。而由谦和造就的人格魅力,比任何东西都弥足珍贵,比任何东西都更能感染人、打动人。

因此,谦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智慧和领导艺术,更是一种为人为官的精神境界,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语出《戒子书》

语意:高尚君子的行为是以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语,就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何为淡泊与宁静?是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安逸、自在;是朱熹“事理通达心气平和,品节详明德行坚定”的随和;是郑板桥“难得糊涂”的豁达。真正淡泊之人,皆能置个人得失于度外,视名利如粪土,心态平和,操守清廉。他们淡看名利与世俗,无欲无求,心灵才能无所羁绊。志向才能明晰和坚定,不会被贪念侵蚀,也不会被虚荣蒙蔽。宁静则是心灵的洁净,也是一种禅意。心中宁静,就不会困于喧嚣的市井,不会被流言飞语扰乱。

心中宁静,意味着能静下心来思考,人因思考而得到灵魂的自由和永恒。淡泊与宁静是同一种境界。江水澄澈千里,在平淡中执著地奔流;群山巍峨千年,在静默中恒久地伫立。自然早已将这种境界展现给了我们。淡泊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心态。应该看淡的是最庸俗的功利,值得追求的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竞争激烈、诱惑繁多的社会里,人要固守节操、淡泊名利并非易事,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人生目标,才能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语出《终南别业》

语意:当走到山穷水尽之处,就坐下来欣赏那云起云落。

水穷处也就是山穷水尽、无路可走的绝境。魏晋时的阮籍驾车至无路处,恸哭而还。大概他想到的是人生的穷途末路吧!还是陆游比较洒脱,能在山重水复中看到柳暗花明。而王维的眼前没有陡然展现令人惊奇的景观,但他索性坐了下来,看到云从山头后面飘起,像一种思绪。仿佛此时的他也变成一丝白云,正乘着风从草尖飘过,浑然物我两忘,心境澄澈。因此,身处绝境时不要失望,因为那正是希望的开始。

当你在爱情、事业或学问等山峰上勇往直前,到后来竟然发现脚下是一条绝路,面对危岩耸立、荒草萋萋,山穷水尽的悲哀失落心境难免出现。但这不是穷途末路,地上没有路,就抬头望天空,虽身临绝境,心灵还可以拥有畅游的天空。官不当,可以做林泉的主宰。松风竹露比玉液琼浆清淡,但味隽永;我爱的人离开了,爱我的人可能就出现了。治学至焦头烂额时,也许会豁然开朗。王国维不是借用辛弃疾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来比喻做学问的最高境界吗?

无路可走时,随心静坐,眺望美景,会发现自己的心灵之路没有穷尽。

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益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且安福即在是矣。——语出《吃亏是福》

语意:盈满乃亏损之契机,亏损后则会逐渐趋向盈满,损失自己则有益于对方;对方得心平,自己会心安,有了平安,自然就有福气了。

吃亏是福,人要学会吃亏。其实,越是不肯吃亏的人,越有可能吃亏,而且往往还会多吃亏、吃大亏。唯有不计较吃亏的人,才会真正有福。吃亏虽然意味着舍弃与牺牲,但展现的是一种胸怀、一种品质。贪心的人总是费尽心机去算计别人,在其热情、仗义的伪装背后,更多的是对别人肆无忌惮的进攻与伤害。不怕吃亏的人总是把别人往好处想,在其天真与“迂腐”的背后,是一个宽容的不设防的世界。不怕吃亏的人,会在一种平和自由的心境中感受到人生的幸福。世界上没有白占的便宜,爱占便宜者迟早要付出代价。有的人见好处就捞、遇便宜就占,即使是蝇头小利,见之亦心跳、眼红、手痒。这种人每占一分便宜,便失一分人格;每捞一分好处,便丢一分尊严。选择吃亏的人,不但不会真的吃亏,而且还会换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收获。

没有人愿意与斤斤计较的人做朋友;没有人愿意和唯利是图的人共事;没有人瞧得起在琐事上纠缠不清、得理不让人的人。选择吃亏的人,才会在平和自由的心境中感受到人生的幸福。

水太清则无鱼,人太察则无徒。瑾瑜匿瑕,川泽纳污。……古之君子,于有过中求无过,所以天下无怨恶;今之君子,于无过中求有过,使民手足所无措。—语出《劝忍百箴》

语意:水如果太清澈就不会有鱼,人如果太认真就不会有朋友。美玉里面或许会包含着瑕疵,江河中也会容纳污垢。……古时候的君子力求在别人的过错中寻找没有错的地方,所以,天下的人没有怨恨。而现在所谓的君子恰恰相反,他们喜欢在没有错误的人身上找缺点,喜欢吹毛求疵,弄得天下人手足无措。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与人相处不要总是求全责备,要宽容待人才会有更多的朋友。如果眼里不揉半粒沙子,常过分挑剔,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论个是非曲直,那大家也都会躲你远远的。你只能关起门来“称孤道寡”,使人避之唯恐不及。

战国时期,楚庄王亲自率大军出战,结果大获全胜。回京后设宴庆功,席间召来嫔妃与群臣同席畅欢,至天黑意犹未尽,遂命燃烛照明续欢。 忽然刮来一阵大风,所有蜡烛都被吹灭。黑暗中,有人趁机拉住了丽姬的衣服,丽姬不便声张,挣扎中衣袖被撕破,直到丽妃机警地扯断那人帽子上的缨带,那人才惊慌溜走。丽妃偷偷将此事禀告楚庄王。调戏嫔妃可是死罪呀!庄王听罢沉思片刻后,吩咐先不要点燃蜡烛,号令群臣解开缨带,摘下帽子,尽情畅饮,然后再命人掌灯点烛。 当夜,庄王与群臣尽情欢饮,后来,庄王再也没有提起过这件事。 数年以后,庄王出兵伐郑,小将唐狡请命为先锋。由于唐狡英勇善战,郑军被杀得落荒而逃。在庆功会上,庄王要依功重赏唐狡。唐狡跪谢道:“臣受君王再生之恩,虽肝胆涂地不足以报,何敢领受赏赐!” 于是,唐狡面带愧色地低声说道:“数年前席间调戏丽妃的便是罪臣,大王不究臣死罪,对小臣有再生之恩德,所以罪臣无时不在想如何报效大王的恩德啊!” 正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有一颗宽容的心才能化敌为友,得到他人的尊重。

概天下无瑕之才,无隙之交。大过改之,微瑕涵之,则可。—语出《曾国藩语录》

语意:天下没有完美无缺的人才,也没有完全无缝隙的交情。只要能将大的缺点改正,对小的缺点予以包涵,也就可以了。

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一面,尽管他可能不是个尽善尽美的人。一个人能够胸襟坦荡、虚怀若谷,与人相处则会以诚相待、互相信赖,就一定会博取别人的支持和尊敬,事业就有成功的希望。尽管成大事之人总不免要心随群英之意;口随广善大众,但不管怎样他必须有自己的原则和见解。曾国藩长于一般人的地方就是他能够因势利导,引其长而弃其短,主张以“度”容“士”、宽和得众。从而赢得人才济济的局面。

如果人人以宽厚大度之心交友与处世,不但会为自己博得众多的支持和帮助,还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为自己的成功扫清障碍。

智者不以一能求众善,不以一过掩众美。—语出《袁子正论》

语意:聪明的人不因为别人有一种才能就要求他各方面都好,不因为别人有一个过失就看不到他的很多优点。

这句话给人的启示是:人无完人。众所周知,月有圆缺,碧有微瑕,而芸芸众生偶有瑕疵亦在所难免。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若一味求全责备,就很可能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因此,为人处世要记人之善,容人之短。三国时的刘备恭谦仁义,长于用人。因此,关云长千里走单骑护送嫂夫人;赵子龙于千军万马之中救阿斗;张翼德以万夫之勇大战长坂坡。若深究,关、赵、张三人皆有人性之弱点。倘若刘备对其求全责备,三人必然不会为其肝脑涂地,因此,扬长避短,则无不可用之人;求全责备,则无可用之人。

孔子曾说:“赦小过,举贤才。”若不能容人之短,“究其旧,不图其新”或“以子之短,攻子之长”,结果必然不得人心。清人有诗云:“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高难为谋。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因此,倘是人才,若无大垢,理应使之各得其志,各尽其才。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语出《史记》

语意:精明的商人深藏不露,外表看来一无所有;君子的品德堪比圣人,但外貌看上去愚钝无知。

孔子年轻的时候,曾经受教于老子。当时老子曾对他讲:“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即善于做生意的商人,总是隐藏其宝货,不令人轻易见之;而君子虽品德高尚,容貌却显得愚笨。其深意是告诫人们:过分炫耀自己的能力是毫无益处的。人应该学会聪明,学会生存之道。但不是学会小聪明,专门耍小聪明的人能聪明一时却不能聪明一世。宋代大文豪苏轼说:“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若愚”只是一种表象,是阅尽沧桑后的通透。而许多人一直就在做着“聪明”的傻瓜。因为,他们将自己的聪明才华埋没在耍小聪明中去了,这无疑成了他奋斗的障碍。

大智者往往大愚,表面上糊涂的人,虽不计一时的得失却能聪明一世,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可惜,世上聪明者多,能过“愚”字关者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