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道教自然观研究
4069400000040

第40章 生活观(4)

这里的"六情"乃为"淫色"、"淫声"、"芬芳"、"脂味"、"桑滑"、"放决"是人之"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之所为,并与生活自然所具有的内在本质属性相悖。人们在实际生活中"若不检制纵恣",不加以注意"六情",则"世人所恶,死为鬼之所迫"。这些具有违背生活自然之属性,要求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制而去"才可以实现生活之自然,并成为人们生活行为之准则。杜光庭在《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中针对人之生活中存在的所谓"六情"、"六欲"作了划分和比较,并认为人能"戒"之则为生活"自然"。"六欲者六根也,六根者是眼耳口鼻心意也。欲者,染著之貌,情爱之喻。亲境而染谓之欲,故眼见耳闻意知心觉,世人若能断其情,去其欲,澄其心,忘其虑而安其神,则六欲自然消灭,岂能生乎?"《道藏》第17册,第184页。这里表达了生活自然具体的行为体现内容,即"断其情"、"去其欲"、"澄其心"、"忘其虑"、"安其神"等。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能做到上述几点,则"六欲自然消灭",是道教对于"澄心戒欲"的基本要求。

第三,"上中下戒,各九戒勿"。道教认为应当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与办法实现"澄心戒欲"、"六欲自然消灭"之生活行为目的。为此,道教要求人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遵循"上中下"各"九戒",这样,生活便会"亡之不为失,存之不为得也"。道教在南北朝《太上老君经律·道德尊经戒》中提出了"上九戒、中九戒、下九戒"三戒。其中,上九戒为:"戒勿喜邪,喜与怒同;戒勿费用精气;戒勿伤王气;戒勿食含血之物,乐其美味;戒勿慕功名;戒勿谓伪彼指形明道;戒勿忘道法;戒勿为试动;戒勿杀言杀。此上最九戒"《道藏》第18册,第218页。;中九戒为:"戒勿学邪文;戒勿贪高荣强求;戒勿求名誉;戒勿为耳目口所误;戒常当处谦下;戒勿轻躁;戒举事当详心,勿惚恫;戒勿恣身好衣美食;戒勿盈溢。此中最九戒"《道藏》第18册,第218页。;下九戒为:"戒勿以贫贱强求富贵;戒勿为诸恶;戒勿多忌讳;戒勿祷祀鬼神;戒勿强梁;戒勿自是;戒勿与人争曲直,得诤先避之;戒勿称圣名大,戒勿乐兵。此下最九戒"同上。此上中下各"九戒"包括了人们物质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戒勿喜邪,喜与怒同""戒勿食含血之物,乐其美味"、"戒勿慕功名"、"戒勿学邪文"、"戒勿贪高荣强求","戒勿恣身好衣美食"、"戒勿称圣名大"、"戒勿乐兵"等方面,其内容体现了生活自然本质所具有的特点及基本要求。道教之所以要求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做到"上中下"各"九戒",因为是人们生活自然之所为,体现了生活所具有的自然之理。说明道教生活观在"澄心戒欲"方面所具有的自然之属性。

四"著为自然之文"

——诗书礼乐

道教的文化生活体现在许多方面,其中关于"六经之文"皆出于"自然"是道教"著自然之文"思想的体现。"理想世界的每一方面都发源于自然,由它对自然的存在感兴趣而彰明较著地表明它的起源,它对自然的存在予以唯理的解释。远在科学额外用一种不同的抽象方式来阐述自然包含的机制以前,意境、艺术、宗教和社会就极其丰美地用符号表现了自然。"参见(美)梯利著,武德增补,葛力译《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61页。道教认为"诗书礼乐"乃出于其所具有的本质属性--自然,人们在文化生活行为过程中只有遵循宇宙运动演化以及天人运动变化规律,方可"著自然之文",实现文化生活之自然。

第一,"怀道抱德,自然淳朴"。道教将"道德"、"仁义"、"礼乐"作为对"道"之"深行"、"浅行"、"薄行"之体现,是道教对于政治文化生活自然本质的基本认识。隋唐道书《洞玄灵宝太上六斋十直圣纪经》认为:"深行之为道德,浅行之为仁义,薄行之为礼乐也。由是观之,不若怀道抱德,自然淳朴矣。"《道藏》第28册,第383页。其本质是"怀道抱德,自然淳朴"生活观的重要体现,反映了道教对于文化生活自然本质的基本认识。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则进一步将道教"自然之文"思想扩展到儒家的"德"、"仁"、"义"、"礼"、"乐"、"信",并认为此乃人君无为"自然而化",反映了人君所具有政治文化生活的基本内容。他在《道德真经广圣义》中说:

人君以无为为理,率土以自然而化。夫无为之至,妙包于道,德统于仁,义合于礼,乐制于信。智囊括万行,牢笼仁义,至广无涯,至细无间,凝寂玄寥,与道混合,是无为之至也。《道藏》第14册,第483页。

并认为这种以"仁义礼乐"为内容的政治文化生活,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含,其所表现的"智囊括万行,牢笼仁义,至广无涯,至细无间,凝寂玄廖"之内容是"道"之本然本性的反映,体现了"以无为为理",即"无为之至妙包于道,德统于仁,义合于礼,乐制于信"所具有的"自然而化"之特征。

第二,"学书之道,当宜采意"。北宋陈景元将"乐礼"思想融会于道教的"无为"生活观之中,认为"百姓日用"生活应体现出"以道济物"、"以文柔远",通过"道"与"文"来体现并反映出生活所具有的本然之属性。《西升经集注》说:"以道济物,以文柔远,百姓日用而不知,万国自然而欢泰,少私寡欲,贵粟贱金,俗乐家安,乐和礼洽,此无为之化也。"《道藏》第14册,第593页。道教将"少私寡欲"、"贵粟贱金"、"俗乐家安"、"乐和礼洽"等称之为无为之化,并认为此乃生活本然之反映,其本质之体现乃为人们生活的"自然而欢泰",具有内在自然之属性。所以,金朝王喆在《重阳立教十五论》中认为:

学书之道,不可寻文而乱目,当宜采意以合心。……若不穷书之本意,只欲记多念广,人前谈说,夸讶才俊,无益于修行,有伤于神气。虽多看书,与道何益,既得书意,可深藏之。《道藏》第32册,第153页。

这里表现了"学书之道,当宜采意"内容所具有的本质内涵,这种本质内涵体现在应该"多看书"但是需要"穷书之本意",充分认识与了解书所表现的道之本质思想,才是"学书之道",才符合"采意以合心"的基本要求。因此,金末元初《葆光集》说:"休心何必更休书,见尽情忘复太初,观透经中无疑处,自然心地便清虚。"《道藏》第25册,第517页。就是这种"学书之道,当宜采意"思想的重要体现。

第三,"自然之道,自然之文"。圣人著"自然之文"乃为人们社会生活实践中各种不同的生活本然之道,其中没有人为"一毫己意"而加入,完全是客观自然本质属性的反映,其实质表达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之结晶"诗书礼乐"等完全来自社会生活实践本身,是生活自然本质属性的体现。"精神虽然是在艺术、宗教、道德、科学和哲学中我们人类最高企望的实现--或受挫--的领域,它却从属于其他物质和本质的两个领域。"(美)梯利著,武德增补,葛力译《西方哲学史》,第664页。只有深刻地体会宇宙运动变化之道,才能更好地把握生活的"自然之文",使之更完整地顺应"自然之文",乃是道教诗书礼乐生活观的重要内容。明张宇初在《岘泉集》中说:

圣人者作,因其自然之道,著为自然之文,未尝以一毫己意加之也。是故因其变化之理而成《易》;因其训诂之体而成《书》;因其治化之迹而成《诗》;因其褒贬之法而成《春秋》;因其节文之实而成《礼》;因其和畅之用而成《乐》。此六经之文,所以终天地亘古今而不易者,以其出于自然也。《道藏》第33册,第179页。

这里体现出道教"因其自然之道,著为自然之文"思想,要求人们在理解和把握"自然之文"时,应深刻理解"道"与"文"之间的关系,以及体现于"文"之背后的"道"之属性。只有"自然之道",才有"自然之文",如果要深刻地理解"书意",则必须"多看书",并将其与"道"之属性联系起来。其中道教认为生活本身存在着许多"变化之理"、"训诂之体"、"治化之迹"、"褒贬之法"、"节文之实"、"和畅之用",因之而成以"《易》"、"《书》"、"《诗》"、"《春秋》"、"《礼》"、"《乐》"之文,并被称之为"六经之文",其内容则源于生活内在本质本然,是文化生活自然本质属性的反映。

§§§第三节生活的基本态度及主要特点

道教认为面对生活所具有的自然属性、本质要求及行为体现,人们必须具有符合生活内在规律的基本态度和在这种态度指导下的生活愿望以及生活所追求的理想目标。"一种宗教的理性因素,它的"教义",例如印度的羯磨说、加尔文教的预定论信仰、路德教的用信仰辩护、天主教的圣事说,同样有其固有的规律性,由天神观与世界观中产生的理性的宗教救世规程在某些情况下也为塑造实际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深远意义的成果。"(德)马克斯·韦伯著,王容芬译《儒教与道教》,第26页。道教生活观的内容包含了作为民族宗教特有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具体表现为"清净逍遥"的生活态度、"淡泊名利"的心理嗜欲、"家国安泰"的治政准则、"善恶吉凶"的行为标准以及"思劳有度"的生活模式。这些内容是道教对于生活自然的基本规律的认识,体现了生活本身所具有的本质要求。

一"去住逍遥信自然"

——清净逍遥

道教的生活观由于受道家生活观的影响,其内容在许多方面体现了道家的"清静无为"、"恬淡逍遥"的生活态度。"即使是道教中人也不能不承认,道教的最高境界是那些看上去深奥的理论、清净的生活和高雅的言谈。"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16页。"淡泊"是道教对于现实生活所持的一种超脱和平静的心理定势,是人们把握生活欲望并对此加以控制的生活需要,这种需要体现了道教生活欲望所具有的自然而合理的内在要求。

第一,"身心齐整,保无乱败"。道教认为"身心齐整,保无乱败"是清净逍遥的生活态度的重要内容,表现在行为方面则具有"五戒"以及"无败"之内容。唐张万福在《三洞众戒文·五戒文》中说:"第一戒者目不贪五色,誓止杀学长生;第二戒者耳不贪五音,愿闻善从无惑;第三戒者鼻不贪五气,用法香遣俗秽;第四戒者口不贪五味,习胎息绝恶言;第五戒者身不贪五采,履勤劳以顺道。"《道藏》第3册,第399页。道教通过"五戒"达到"履勤劳以顺道"之目的,对"目耳鼻口身"贪"色"、"音"、"气"、"味"、"彩"等欲望给予诫禁,并在行为上表现为"誓止杀学长生"、"愿闻善徒无惑"、"用法香遣俗秽"、"习胎息绝恶言"、"履勤劳以顺道"等内容,从而实现生活所具有的本然状态。人只有在"逍遥"、"不贪求"的情况下,才可以实现"身心齐整保无乱败"的生活方式。为此,唐代张万福在《三洞众戒文·八败文》中说:"斋以齐整为急,急以齐整身心,身心齐整保无乱败。败起多端,大略有八:一者杀生自活;二者盗他自供;三者淫欲为快;四者妄语诳人;五者醉酒恣意;六者杂卧高广大床;七者竟玩香油华饰;八者耽著歌舞作唱。"《道藏》第3册,第400页。只有避免"八败",即不"杀生自活"、"盗他自供"、"淫欲为快"、"妄语诳人"、"醉酒恣意"、"杂卧高广大床"、"竟玩香油华饰"、"耽著歌舞作唱",才能实现"清净"、"逍遥"的生活方式,使人之生活达到"去住逍遥信自然"的状态。

第二,"贵爱其身,与道相辅"。道教的"去住逍遥信自然"之"清净逍遥"生活观,具体表现在行为欲望方面则要求"贵爱其身,与道相辅"。这种"贵爱其身"具体表现为"灭三恶之道,斩断地狱之根";在情欲方面认为"罪莫大于可欲",应"以贵爱其身,与道相辅而行",才能体现出"清净逍遥"之生活自然本质。北宋道士陈景元集注《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说:"三恶,三徒也,第一色欲;第二爱欲;第三贪欲,为三恶门也。地根,地狱也。请灭三恶之道,斩断地狱之根。"《道藏》第2册,第218页。这是实现生活自然应当具有的基本要求。如何"去欲"、"斩断地狱之根"呢?道教认为可以通过各种的"戒律",对现实生活中各种"贪欲"进行抵制和规诫,达到一种超脱而淡泊的生活方式。宋徽宗赵佶注《西生经》说:"罪莫大于可欲,故为凶害之根。人之有欲,决性命之情以争之,莫知其根也。不见天地之纯,莫知其原也。圣人则不然,洒心去欲而游于无人之野,则以贵爱其身,与道相辅而行故也。"《道藏》第11册,第504页。这里"去欲"与"逍遥"之间是一个统一的关系。因为"罪莫大于可欲"为凶害之根,只有做到"去欲"才可实现"游于无人之野"的生活方式,达到"逍遥"之境界。其原因是"欲"所具有的"凶害之根"、"三恶门"、"地根地狱"之特征。由于"人之有欲",并具有"决性命之情以争之"的特征,所以,表现在行为方面则具有"去欲"之要求,以便除"三恶三徒"以及"凶害之根",使之"与道相辅而行",这是生活自然"贵爱其身"的重要体现。

第三,"随缘度日,誓不贪求"。道教"去住逍遥信自然"的生活观还体现在对于生活之态度的"逍遥自在",具体表现为"无拘无管"、"无喜无忧"、"时时恣情"、"恣情歌舞"等方面,其所要达到的目的是道教所追求的"随缘度日"、"誓不贪求"的生活自然之态度。金代马钰在《丹阳神光灿》中说:"逍遥自在,云水遨游,身如不系孤舟坦荡,无拘无管,无喜无忧,时时恣情歌舞,任傍人笑憨。清贫志,且随缘度日,誓不贪求。"《道藏》第25册,第627页。这里"随缘度日,誓不贪求"是对于生活自然所具有的"清净逍遥"最好的描述,体现了道教生活"逍遥"思想的独特内涵与魅力,并形成道教一系列"逍遥信自然"的生活情趣。"去住逍遥信自然,龟长蛇短祖师禅,山头一片清凉境,始见壶中别有天。"《道藏》第32册,第543页。只要能做到"逍遥信自然"则生活将会有另外一种感受,另外一种天地。"人们只有抛弃世俗生活的荣华富贵和纵情恣欲的短暂快乐,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向仙人境界飞跃,去享受永久幸福的神仙生活。"胡孚琛、吕锡琛《道学通论道家·道教·丹道》。金朝王喆在《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中则提出了"养心气"思想:一者少言语,养内气;二者戒心性,养精气;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戒嗔怒,养肺气;五者美饮食,养胃气;六者少思虑,养肝气;七者寡嗜欲,养心气是也。《道藏》第25册,第808页。如果人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做到"养心气",则可以为建立"清净逍遥"的养生生活方式创造条件。"清净逍遥""不贪求"的生活方式是道教为之追求的现实生活模式以及未来的生活理想,体现其对于"贪欲"之危害的认识。

二"嗜欲皆销合自然"

——淡泊名利

功名利禄是人们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社会生活方面所具有的欲望要求,是人们在政治文化生活方面所具有的一种心理嗜欲。葛兆光先生认为:"也许是在与佛教的争论中不知觉的融入,这种融入使道教上层人士越来越关注形而上的精神性问题,如人的本性与生命、宇宙的本原与变化、个人的超越的可能性等等,而且也使道教上层人士越来越倾向于表现一种超世俗的、高雅或澹泊的人生哲理和生活情趣,这种问题与习惯渐渐成了他们进入上流社会的标志,也成了上层道教徒注意的焦点。"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第111-112页。如何看待和把握功名利禄是道教生活观所具有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