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言灯火阑珊中找到你
40760700000043

第43章

许老爷子很忙,百果要管两个班级的语文课也很忙,所以一直都找不到时间让许老爷子把脉,对于那个自称是神童的小孩百果又信不过。

有很多人选择在过年前的一个月摆喜酒,只是前两天有个过百岁的老人瑞仙去,刚好碰上家里的曾孙娶媳妇,所以那户人家就把喜丧和喜宴一起办。三爷说这种大喜的日子是百年难得一遇,让百果去沾沾喜气。

百果请了假和三爷一起过去,喜家大摆流水席,和睦村的人都被邀请。宗祠门口迎接的是花甲之年与而立之年的男人,在两人的身后还站有三个较为年轻的男子,应该是子辈或孙辈。

三爷把手里的彩礼递给中年人。老侬则对三爷说:“贾三哥,您来了,谢谢,谢谢。”

“木家出了两位人瑞,算是慈德之家必有余庆!”

“谢谢贾三哥的吉言。这是我木家的第四十八代的子弟木桓,也是我木唐这一支的现在的大当家。这是我们附近闻名的(风水)先生三爷。”老侬把小辈介绍给长辈,并告诉来的访长辈木唐这一支的族谱现今由木桓保存,以后有关于木唐这一支的事情都可以让木桓出面。

三爷和中年人认识之后把背后的百果露出了,“这是白百果,初中老师,贾家组的人。”

“白老师好,没想到白老师如此的年轻!”老人高兴的认识这位教出大学生的老师,把左手放在自己的额头上转一个圈再递到百果的肚子上。

百果不明所以猜到这可能是他们的一种祝福的方式,也就很大方的接受了。三爷给了老年人一个很赞赏的眼神。

站在后面的年轻男子都很高兴的看着这个比见过的漂亮的女子还要清秀的百果,眼神里还带着些探究好奇。

“木桓,你送三哥和白老师进去。”

三爷拦住了木桓请人的动作,“她小小年纪受不得,您这的大礼,你让我们自己进去就行了。”

老年人看看白果想说她足够接受这样的待遇,但越过百果见后面来了两个穿着黑色与蓝色吉服的老人,“木舢杰,木喜杰,你们送三爷爷和白老师进去。”说着就带着木桓去迎接老人。

三爷见来者是年过九十的老人,就拉着百果站在一边等两老人进去再跟着进去。

“这是百年难得的盛事,七里八乡的老人能动的都会过来,你要注意些。这些年纪大的人最好认了,他们以黑、蓝为色,黑多蓝少是九十岁以上的,蓝多黑少是70岁以上的人穿的。你看主桌上的穿黑色镶金边的就是接近百岁,待会你去和他们打招呼。”三婶在后面给百果普及一些少见的规矩。

他们的宗祠很大,可以容纳下500多人,现在能坐下的都是些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侬,因为百果带着身子所以主家特请她坐下。

坐下的还有两个裹着蓝黑头巾的年轻孕妇,百果和她们打招呼后打量院子,堂屋里挂着一帆些满字的红布,这是丧事上常见的,不过别人的是黑色的。里面应该停着棺。

发现院子里的年轻人除了首饰和头饰还保留有少数民族的特色,其他都是现代装扮。

三爷站着和那些老侬说话,但许老爷子却被叫坐下了。迎客进来的都是一些年轻的男子,男客人就聚在老侬身边,少年儿童就往门廊的两边去说话时不时就有一些小媳妇送花生瓜子过来,中年媳妇就往后厨去年轻的都会被推出来。第一次见到这种注重等级的盛宴,百果还是有些吃惊。

一个初中生托着一盘金黄色的果子在百果面前停下,“白老师,你吃吃这个很好吃的。”

“谢谢!”百果拿起一个小的,咬一口,软软的很绵软、微甜,只是太油腻了。

“很好吃,谢谢。”

初中生有些不好意思,“这是昨天晚上我和堂哥们一起炸的,宴席的必备。”

“木子生,你是第几代子孙?”

“没算过,我只知道我是‘子’字辈的,属于曾曾曾孙的范畴。”

“那你是怎么叫木桓的?”

“太爹亲,中间好像隔了三代。”木子生有些尴尬,叫与爸爸同年龄的人做太爹亲,把一个中年人叫成了老年人。

“这样你就是第五十一代的子孙了!”百果有些调笑的看着他。这时候外面传来了炮仗的声音。

“是新郎新娘过来了,我们要去迎接。白老师我先去忙了。”

“去吧。”

炮仗声由远及近,院子里的男子把院子中间的桌椅搬到两边去,空出中间一大条道路。马秀从自己的熟人那里出来,带百果都一处视野非常开阔的高处。

木桓换了一身黑红色的喜服,从宗祠的正堂里抱出一个烧香的烟灰罐,把烟灰撒在大门门坎内,一直撒在正堂前。

先是几个挑担子的人进来,担子两边的小筐子都放着一个罐子,接着新郎拉着新娘进门。新娘是其他民族嫁过来的,头上带着一个到耳边的八字、长方体红色的厚巾,上面还吊着几个红流苏。喜服是红黑色裹身的半身裙子,肩上有个椭圆形的围肩在胸前吊着一块胸襟。小腿像八路军那样绑腿,只是绑腿的布是红色的,鞋子是黑色的但上面绣着金色的花。

除了手上有个银镯子,耳朵上一对金花,就什么首饰都没有。但是新娘笑起来很美很幸福,百果很羡慕。很多人有自己的婚礼,也很多人没有,百果知道自己也不会有,也没必要有。

马秀很高兴的拍着百果的手,“白老师,你看她肩上的凤肩胸襟金色的。”

七婆这时候从后厨挤过来看热闹,见百果不明白就对百果说:“姑娘家出嫁,母亲就会为她织布、染布、绣花,准备嫁衣。一般人家的凤肩和胸襟都是紫色和红色的花纹,家境好的就会放银线,这姑娘放的是金线证明她家有钱。”

“你不知道,凤肩胸襟虽然是她和她母亲自己秀的,还有这嫁妆都是她自己攒的。”旁边的人也搭上了话。

“多好的一个姑娘啊!”

“就是就是,这木宏杰真是有福气的。”

百果有些不解,这就是乡村里低调的是奢华吗?

新娘跨过门坎两脚踩在烟灰上,被新郎牵着踩着烟灰往前走,到烟路的尽头就有一位老人出来,从送进来的嫁妆里拿出谷子,撒在地上。然后大喊:“跪!”

这跪是所有人的跪,三爷快步过来过来扶着百果往家属区过去,“待会礼仪有些多,和他们跪在一起可以不用起来。然后拿个草垫子给百果,并嘱托一边穿吉服的中年妇女照顾一下。

见所有人都跪下了,吹唢呐闹丧的人们就吹起了送丧曲。唢呐声、锣锵声、铃铛声混在一起比较刺耳,靠得比较近百果有些难受。

不一会儿,吹曲的人站起来围着棺转圈,等丧曲吹完了就吹起了婚曲,走出去围着新娘新郎转圈。再转出门,后面跟着几个捧着糯米糍、谷子、生猪肉的人。

“这是去哪?”

“去河边,祭神,送魂。”

“起!”

百果家属的人也站起来。

几个年轻的拿着一捧香,分给在场的众人。

“公元二零一二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三日,乃我祖父仙逝,不孝孙木科率全家人谨以清酹庶馐致祭于先祖父木光广老大人之灵前而哀曰:冬去春来,日月如梭,祖父辞世。天苍地茫,风雪萧寒,追念先祖,倍觉怆然。为人一世,奔波繁忙,家事国事,两不相忘。终身耕读,博古通今,诗书人家,邻里向往。幼小童年,喜爱读书,不畏艰辛,寒窗十年。少年丧母,凄苦不堪,少小当家,齐家理事。族内诸事,躬亲料理,排难解纷,嫁取婚丧。勤俭持家,一丝一缕,不容铺张,蔬水承欢,阖家安康。家教严格,本份做人,黎明即起,读书耕田。训导吾辈,克己恭人,有智吃智,无智吃力。教诲儿孙,勤俭持家,男教耕耘,女教麻桑,引我习字,教我辞章。慈善心怀,尊老爱幼,扶困救急,助人为乐。个性刚强,如遇儿孙,忤逆不良,轻则痛斥,重则怒鞭。终生好学,熟读经书,圣人之言,奉为至钢。品端学正,学识渊博,德高乡里,高朋满座。祖父之德,既厚且深,钟赫流芳,后人沾光。祖父恩亲,深海情长,刻骨铭心,永世难忘。祖父一生,劳心劳力,晚福享寿,犊情已报,无限欢喜。九泉有灵,佑您后人,家振业旺,天长地久,福禄齐芳。逢兹盛世,旧典宜遵,谨具牲醴,列呈粗筵,恭申祭告,佐以短章。祖父大人,来品来偿。伏惟尚飨。今日,孙侄恰遇百年大庆,借此机会聚一族之亲,见证曾孙木宏杰与哈尼族张氏张希凤喜结连理。”

“拜”

“再拜”

“三拜”

“木氏子孙第四十七世上香”

从众人中走出七八个老人走出来,拿着香插进香炉里。

“木氏子孙第四十八世上香”后面出来的人一代比一代多。

“木氏子孙第四十九世上香”

……

“木氏子孙第五十二世上香”

有两个女的带着两三岁孩子上来上香。

“各位来宾请上香”

“跪”

“起”

“再跪”

“起”

“三跪”

“起,礼成”

让一个大肚婆又跪又起的会非常的累,所以百果就一直跪着等礼成再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