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遇上极品男
4086000000003

第3章 大唐盛世

大唐盛世,文成武治,天下太平。这段时期里,工商发达,绢、棉、茶叶和瓷器等等店铺枚不胜举,沿海地区是出口贸易的重要据点,所以,现今的广州便成为出入海口的商业重地。

大街上林立的摊贩店铺,小贩在卖力地吆喝着,柳叶儿探头探脑地在一家茶楼前出现,闻到茶楼里飘出的糕点香味,使劲吞吞口水,更饿了。

读书没有柳枝儿多,但是电视看得却比柳枝儿多,天天和电视做伴,节目里各种各样的情形她都领略过,见识和胆识自然也不低于柳枝儿。一觉醒来,不见姐姐,她没有大哭,也没有大喊,姐姐什么都比自己强,担心她还不如照顾好自己。体弱多病的她,早已学会听天由命、随遇而安了。人活着就是活着,活着不必担心什么时候死去,死时又是怎么个死法,她都没有想过,要是都知道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对不对?人活着就要死,何必想那么多呢是不是?因此,一觉醒来发觉什么都不同了,柳叶儿没有半点惊慌,反而窃喜——死之前遇上好玩的事儿,死了也值了。

看了半天穿得花花绿绿的人,也比不出和现代人有什么不同,同样的眼睛、鼻子、嘴巴,没有八窍的,看不出所以然,柳叶儿倒感觉肚子好饿了,摸摸肚子,扁扁的,要用什么办法来填饱肚子呢?她歪着头想。一眼瞥见路边玩耍的孩童,几个五六岁的小孩子,嘻嘻哈哈地玩游戏,你捉我,我捉你,摸来摸去的,头上的发辫散了,脸脏了,样子和倒霉的她差不多。柳叶儿放下高高扎起的马尾辫,披散在前面,双手在地上摸摸,然后往脸上涂,好,一个乞丐模样就出来了,不对,还有衣裳,嘻嘻,长裙嘛,扯破它,再在地上滚一圈不就行了?

“大爷,行行好,我好饿,给点东西吃吧?”第一次乞讨,难免有些难为情,柳叶儿低垂着头,颤抖着双手,还真像那么一回事儿。

“姑娘,太平盛世,何故落得这般境地?”好不容易才等到午间空闲,打开老婆送来的饭盒,准备吃午饭的锦缎庄老板钱不多不解地看了一眼柳枝儿。

“我和姐姐一起出来玩,不小心丢了姐姐,找了她很久也没有找到,带的盘缠花光了,还忘了回家的路……呜呜……”

触动伤心处,自诩坚强的柳叶儿真的滴下泪来,是啊,不见姐姐,没有钞票,不知道回家的路,这一切都是真的,来到异地,好玩归好玩,但是人生地不熟的,还三餐不继,连睡觉都找不到地方,总的说起来还是让人伤心啊。

“来来来,别哭,坐下来喝口水吧。”好心的钱不多端了只凳子给柳叶儿坐下,倒杯自己喝的凉茶递过去,看着她一口气喝下去,然后才静心等她说话。

“大爷,我很饿,想吃饭。”柳叶儿红着脸,忸怩地说。

当务之急是要填饱肚子呀,要不等下穿帮了,会给人当神经病处理了。

“哦哦哦。”钱不多理解地点点头,看她弱不禁风的,脸色苍白,动了恻隐之心。略一沉思,叫来帮忙的店员,吩咐几句话之后,带柳叶儿来到附近的酒楼用膳。

等柳叶儿坐下,钱不多唤来店小二,点了几样柳叶儿没有听说过的菜。不消一会儿,菜就送了上来,还端来一壶酒,柳叶儿知道,那酒不是给自己喝的,眼睛就直直盯着美味佳肴,垂涎不已。

“快吃吧,看你饿的。”钱不多慈祥地说,不知咋的,他对这个蓬头垢面的女孩儿有种说不出的好感。

柳叶儿听他一说,当下不客气地迅速举筷,风卷残云似的,十分钟时间就把饭菜尽数倒进肚子,打着饱嗝抬起头,发现钱不多举着小酒杯,抿了一小口酒,呆愣愣地看着自己,好似还没有吞下去,不由得脸红得像虾子。

“对不起,我太饿了。”

“呵呵,说实话,我第一次见到食量那么大的姑娘,而且,吃相好差。”钱不多笑着,直言不讳地说。

“嗯嗯。”柳叶儿红着脸不敢抬头,刚才吃饭速度太快了点,菜是什么味道都不知道呢。

“姑娘,你真可爱。”

“哦。”她迅速抬头看了他一眼,又低下头来,不知道说什么好。

“现在你可以告诉我,你家在哪里了吧?”钱不多抿着酒,配着刚卤出来的花生米,不紧不慢地问。

“我家在广东汕尾,名字叫柳叶儿,家里有爸爸妈妈……”看到钱不多露出疑惑,酒杯停在半空中,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自己,柳枝儿惊觉他听不懂自己说的话,咽口口水,急忙换方式说:“我家住广东汕尾,姓柳名叶儿,家里有爹和娘,还有一兄长,和我出来玩耍的是伯伯家的堂姐……”

“且慢,汕尾是哪里啊?我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钱不多蹙起眉头,走遍大江南北,还没有听说过这个地名。

“嗄,这个嘛……是个小村庄,大爷您自然不知道啦,哈哈哈。”柳叶儿灵机一动,扯了个小慌,天才知道汕尾在唐朝是什么名字,以后问问姐姐才是,她学得多一点。

“嗯,我们这里叫南海,是南洋人来交易最广的重要港口,来往的商人很多,我会替你打听你家乡的,放心吧。”钱不多安慰她。

“谢谢大爷,可是,我得去找姐姐,不知道她究竟怎么样了。”柳叶儿感激地说,肚子填饱了,还能赖上人家要求住宿么?这样做的话,他肯定误以为她是个骗吃骗喝的小骗子,识时务者为俊杰,要睡觉等天黑了再说吧。

“你不是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吗?还是我替你找吧。姑娘,你要是信得过老夫,就跟老夫回家去吧,我家里只有老婆和儿子,多你一个也好做个伴。”

“不是吧?”天上会掉下馅饼来?柳叶儿睁大眼睛,乐坏了。

钱家大院里,钱不多的老婆杨玉英和几个街坊姐妹谈笑茗茶。老公精明的经商头脑,使她安享清闲生活,不为油盐酱醋茶忧心,儿子钱少伟年方二十,相貌俊美,学富五车,在地方上小有名气,交友甚广。

“杨大婶,你家少伟呢?”素有名嘴之称的张翠花,才进门,眼睛就四处瞄。风闻钱家少爷长得一表人才,怎么她每次抽空来串门,都没有缘分一睹庐山真面目,害她这个做媒为生颜面尽失。

“他呀,陪朋友去了,听说是京城长安来的莫家公子爷,家里是开茶庄的,富甲一方呢。”杨玉英忙碌地为先到的姐妹们斟茶,一边回应张翠花。儿子择友而交,不用她操心,是以他此刻在何方都不甚清楚。

“哎哟,我的好姐妹,你家儿子也老大不小了,得赶快成家安定下来才是。依我看哪,只要你家开口,这南海的富家小姐们个个都会答应嫁到你家来。”

马屁一拍成精,张翠花靠一张嘴养家糊口,天上的星星都会哄得掉进手心来,她三言两语就把杨玉英逗得笑成一朵花。

“哪里!我家少伟人品是不差,可这家世嘛,还是输人一筹。”得意之余,她还是懂得谦虚,不过也是实话,在富豪人家比比皆是的南海,她家远远够不上名次。

“杨大婶,你真好福气,有个孝顺的儿子,还有个精明的老公,我们哪,连你的手指头都比不上啊,你们说是不是啊?”围着石桌喝茶的其她三、四个妇女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对啊,我们要是有你一半的福气就好啦!”

“唉,我家儿子就是不听话,要是生的是女儿,反而能替我分担一些事情。”隔一堵墙的李大嫂扼腕而叹。生儿子,像钱少伟一样有出息就好,要不呀,还不如生个女儿,出嫁时找个好人家,多少能赚一笔嫁妆回来,可惜呀,她生了个不争气的儿子,想到这个,就特别窝心。

“呵呵呵,大家都别说丧气话,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都不必过于替他们担心,说不定哪天好运突然就来了。呵呵呵,姐妹们,快快趁热喝茶,凉了就不好喝了。”杨玉英热情地招呼街坊姐妹喝茶,自己也端起面前的茶杯,小口小口地喝起来。

“这茶入口甘甜,回味无穷,杨大婶,该不是别人送你儿子的茶叶吧?”一位常来钱家喝茶的姐妹,砸吧着嘴,殷勤地说。

“说对了,此茶叶正是我家少伟的那位京城来的朋友送的,怎么样?好喝吧?”

“好喝!好喝!哈哈哈!”不喝白不喝,不会品茶的人都齐齐点头,反正大户人家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就对了。

就在大家谈谈笑笑时,钱不多带着柳叶儿走了进来。

“老婆,老婆,看看我给你带什么来了?”钱不多的声音里充满喜悦,一路上,他越想越开心,老婆生了儿子之后,就没有再生育,膝下只得一子,成了她天天叹气的唯一理由,疼老婆的他老早就想要留意找一个女孩儿来做干女儿,好替老婆捶捶背,解解闷,今天眼看就要如愿以偿了。

“什么东西?”杨玉英起身迎向老公,看他两手空空的,不由得嗔他一眼,引得几个妇女掩口嬉笑。

“女孩儿!”钱不多从身后扯出躲闪的柳叶儿,笑嘻嘻地说。“一个迷路的女孩儿。”

柳叶儿说不出家乡地名,也搞不清自己所处的地方,虽然她故意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可白皙柔嫩的肌肤和清楚伶俐的谈吐,他相信她绝非寻常女子,就自作主张想收做干女儿。不过,想归想,他还没有鲁莽到没有经过她同意就叫她叫爹,同时,收干女儿,也得要老婆满意才行。他招手示意老婆过去,附在她耳边说了几句话后,杨玉英立即露出灿烂笑容。

“姐妹们,对不起,我家有事儿,改天我再请大家喝茶,现在请都回吧。”

街坊邻居都是熟人,见她下了逐客令,也不见怪,纷纷站起来告辞而去,临走,都对钱不多身后的小乞丐投去一瞥,她们都一致认为,这个乞丐一定大有来头,尤其是媒婆张翠花更是失望得紧——到嘴边的大红包又泡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