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一个人的村庄
4096700000012

第12章 人畜共居的村庄(12)

我因为后来离开村子,在远处看见这一村庄人的火焰。看见他们比熄灭还要寂静的那一场燃烧。我像一根逃出火堆的干柴,幸运而孤单地站在远处。一根柴禾看见一堆柴禾慢慢被烧掉,然后熄灭。它自己孤单地朽掉,被别处的沙土掩埋。就这些。

一个人的村庄

我出去割草,去得太久,我会将钥匙压在门口的土坯下面。我一共放了四块土坯迷惑外人,东一块,西一块,南北各一块。有一年你回来,搬开土坯,发现钥匙锈迹斑斑,一场一场的雨浸透钥匙,使你顿觉离家多年。又一年,土坯下面是空的,你拍打着院门,大声喊我的名字。那时村里已没几户人家,到处是空房子,到处是无人耕种的荒地,你爬在院墙外,像个外人,张望我们生活多年的旧院子,泪眼涔涔。

芥,我说不准离家的日子,活着活着就到了别处。我曾做好一生一世的打算在黄沙梁等你,你知道的,我没这个耐力,随便一件小事都可能把我引向无法回来的远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村里人就是为一些小事情一个一个地走得不见了。以致多少年后有人问起走失的这些人,得到的回答仍旧是:

他割草去了。

她浇地去了。

人们总是把割草浇地这样的事看得太随便平常。出门时不做任何准备,不像出远门那样安顿好家里的一切。往往是凭一个念头,也不跟家里人打声招呼,提一把镰刀或扛一把锨就出去了,一天到晚也不见回来,一两年过去了还没有消息。许多人就是这样被留在了远处。他们太小看这些活计了,总认为三下五下就能应付掉,事实上随便一件小事都能消磨掉人的一辈子,随便一片树叶落下来都能盖掉人的一辈子。在我们看不见的角角落落里,我们找不到的那些人,正面对着这样那样的一两件小事,不知不觉地过去了一辈子。连抬头看一眼天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地久天长地想念一个人。

我最终也一样,只能剩一院破旧的空房子和一把锈迹斑斑的钥匙--我让你熟悉的不知年月的这些东西在黄沙梁,等待遥无归期的你。我出去割草。我有一把好镰刀,你知道的。

多少年前的一个下午,村子里刮着大风,我爬到房顶,看一天没回家的父亲,我个子太矮,站在房顶那截黑糊糊的烟囱上,抬高脚尖朝远处望。当时我只看见村庄四周浩浩荡荡的一片草莽。风把村里没关好的门窗甩得啪啪直响,连一个人影都看不见,满天满地都是风声,我害怕得不敢下来。

我母亲说,父亲是天刚亮时扛一把锨出去的。父亲每天都是这个时候出去。我们从来不知道他在侍弄哪块地。只记得过不了多长时间,父亲的那把锨就磨得不能使了。他在换另一把锨时,总是坐在墙根那块石板上,一遍又一遍地刮磨那根粗糙的新锨把,干得认真而仔细。有时他抬头看看玩耍的我们,也偶尔使唤我给他端碗水拿样工具。我们还小,不知道堆在父亲一生里的那些活,他啥时候才能干完,更不知道有一件活会把父亲永远留在一块地里。

多少年来我总觉得父亲并没有走远,他就在村庄附近的某一块地里,某一片密不透风的草莽中,无声地挥动着铁锨。他干得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家和儿女,也忘记了累。多少年后我在这片荒野上游荡,有一天,在草莽深处我看见翻得整整齐齐的一大片耕地,我一下认出这是父亲干的活。我跑过去,扑在地上大喊父亲、父亲……我听见我的声音被另一个我接过去,向荒野尽头传递。我站起来,看见父亲的那把铁锨插在地头上,木把已朽。我知道父亲已经把活干完了,他正在回家的路上。我也该回家看看了。我记不清自己游荡了多少年,只觉得我的身体在荒野上没日没夜地飘游,没有方向,没有目的,也不知道累,若不是父亲翻虚的这片地挡住我,若不是父亲插在地头的铁锨提醒我,我就无边无际地游荡下去了。

芥,那时候家里只剩了你。我的兄弟们都不知到哪里去了,他们也和父亲一样,某个早晨扛一把锨出去,就再不回来了。我怎么也找不到他们。黄沙梁附近新出现了好多村子,我的兄弟们或许隐姓埋名生活在另一个村庄了。有些人就是喜欢把自己的一生像件宝贝似的藏起来不让人看,藏得深而僻远。

我记得三弟曾对我说过,一个人就这么可怜巴巴的一辈子,为啥活给别人看呢。三弟是在父亲走失后不久说这句话的,那时我就料到,三弟迟早会把自己的一生藏起来。没想到我的兄弟们都这样小气地把自己的一辈子藏在荒野中了。

我把钥匙压在门口的土坯下面,我做了这个记号给你,走出很远了又觉得不踏实。你想想,一头爱管闲事的猪可能会将钥匙拱到一边,甚至吞进嘴中嚼几下,咬得又弯又扁。一头闲溜达的牛也会一蹄子下去,把钥匙踩进土中。最可怕是被一个玩耍的孩子捡走,走得很远,连同他的童年岁月被扔到一边。多少年后,这把钥匙被一个有贼心的人捡到,定会拿着它挨家挨户地试探,在人们都不在的一天,从村子一头开始,一把锁一把锁地乱捅。尤其没开过的锁,往里捅时带着点阻力,涩涩地,能勾起人的兴致。即使根本捅不进去,他也要硬塞几下。一把好钥匙就这样被无端磨损,变细、变短,成为废物。遭它乱捅的锁孔,却变得深大而松弛,这种反向的磨损使本来亲密无间的东西日渐疏离。爱情也是这样。这么多年我循序渐进地深入你,是我把你造就得深远又宽柔。我创造了一个我到达不了的远方,挖了一口自己探不到底的深洞。在这个漫长过程中我自己被消损得短而细小,爱情的距离就这样产生了。

早晨微明的天色透进窗户,你坐起身,轻轻移开我压在你腹部的一条腿。

你说:那块地都荒掉了。

哪块地。我似醒非醒地问你。

接着我听见锄头和铁锨轻碰的声音、开门的声音。

我醒来时不知是哪一个早晨,院子扫得干干净净,柴垛得整整齐齐,细绳上晾晒着洗干净的哪个冬天的厚重棉衣。你不在了。

村子里依旧刮着大风,我高晃晃地站在房顶朝四处望。风穿过空洞的门窗发出呜呜的鬼叫声。已经多少年了,每次爬上房顶我都在想,有一天我一定提一把镰刀出去,把村庄周围的草全都割倒。至少,割出一个豁口,割开一条道。我父亲走失的第五年,有一天,我在房顶上看见村西边的沙沟里有一片草在摇动。我猛然想到是不是父亲,我记得母亲说过,你父亲就喜欢扛一把锨在乱草中捣腾,他时不时地在一片草莽中翻出块地来,胡乱地撒些种子,就再不管了。吃午饭时,母亲又说:爬到房顶看看,哪片草动弹肯定是你父亲。

我翻过沙梁,一头钻进密密麻麻的深草。草高过了头顶,我感到每一株草都能把我挡到一边,我只有一株草一株草地拨开它们。结果我找到了一头驴。我认出是几年前王五家丢掉的那头,当时王五家为了这头驴惊动了方圆几百里,几乎远远近近每一条路上都把守着王五家的亲戚,村里每一户人家都被怀疑。没想到驴就藏在离王五家不远的一摊草中,几年间它没移动几步,嘴边就是青草,它卧在地上左一口右一口地就能吃饱肚子,对驴来说这是多好的日子。它当然不愿再回到村里去受苦。可王五家却惨了,本该驴做的事情都由王五家的人分担去做了。才几年功夫王五的腰就躬成驴背了。我出于好心把驴拉了回去送给王五家。王五的婆姨抱着驴脖子哭了好一阵,驴被感动了似的也吭吭地叫起来。王五的婆姨哭够了转过身来,用一双泥糊糊的眼睛瞪着我说:

你爹出去几年了。

五年了。我说。

那就对了。王五的婆姨一拍巴掌说。

我家的驴也丢掉整整五年了,肯定是你爹把我家的驴拉出去使唤了五年,使唤成老驴了,才让你给送过来。你说,是不是。

芥,我记得我们种过一块地,离村庄很远。一个春天的早晨我们赶车出去,绕过沙梁后走进一片白雾蒙蒙的草地,马打着响鼻,偶尔也放两个屁。在装满麦种的麻袋上我解开你的上衣,我清楚地记得有一股大风刮过你双乳间那道白晰的沟槽,朝我脸上吹拂,我闻到一股熟悉的来自遥远山谷的芬芳气息,手不由自主往下滑去。马车猛然间颠簸起来,一上一下,一高一低,一起一伏,我忘掉了时间,忘掉了路。不知道车又拐了多少个弯,爬了几道梁,过了几条沟。后来车停了下来,我抬起头,看见一望无际的一片野地。

芥,我一直把那一天当成一场梦,再想不起那片野地的方向和位置。我们做着身边手边的事,种着房前屋后的几小块地,多少个季节过去了,我似乎已经忘记我们曾无边无际地播种过一片麦子。我只依稀记得我们卸下农具和种子时,有一麻袋种子漏光在路上了。

后来我们往回走时,路上密密麻麻长满了麦子。我们漏在路上的麦种在一场雨后全都长了出来,沿路弯弯曲曲一直生长到家门口,我们一路收割着回去。芥,我一直不敢相信的一段经历你却把它当真了。你背着我暗暗记住了路。那个早晨,我在睡眼蒙眬中听见你说:那块地长荒了。我竟没想到你在说那一片麦地。现在,你肯定走进那片无边无际的麦地中了。

我带走了狗,我不知道你回来的日子,狗留在家里,狗会因怀念而陷入无休止的回忆。跟了我二十年的一条狗,目睹一个人的变化,面目全非。二十年岁月把一个青年变成壮年,继而老态龙钟。狗对自己忠诚的怀疑将与年俱增。在狗眼里,人一生中的不同时期是不同面孔的好几个人。它忠心尾随的那个面孔的人,随着年月渐渐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副面孔另一番心境的一个人,还住在这个院子,还种着这块地。狗永远不能理解沧桑这回事。一个跟随人一辈子的忠犬,在它的自我感觉中已几易其主,它弄不清人一生中哪个时期的哪副面孔是它真正的主人。

狗留在家里,就像你漂泊在外,是我最放心不下的心事。

一条没有主人的狗,一条穷狗,会为一根干骨头走村串巷,挨家乞讨,备受人世冷暖,最后变得世故,低声下气,内心充满怨恨与感激。感激给过它半嘴馊馍的人,感激没用土块追打过它的人,感激垃圾堆中有一点饭渣的那户人。感激到最后就没有了狗性,没有一丁点怨恨,有怨也再不吭声,不汪不吠。游荡一圈回到空荡荡的窝中,见物思人,主人的身影在狗脑子里渐渐怀念成一个幻影,一个不真实的梦。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你回来晚了,狗老死在窝里,它没见过你的狗子狗孙们把守着院子。它们没有主人,纯粹是一群野狗,把你的家当狗窝,不让你进去。

家是很容易丢掉的,人一走,家便成一幢空房子。锁住的仅仅是一房子空气,有腿的家具不会等你,有轱辘的木车不会等你,你锁住一扇门,到处都是路,一切都会走掉。门上的红油漆沿斑驳的褪色之路,木梁沿坑坑洼洼的腐朽之路,泥墙沿深深浅浅的风化之路,箱子里的钱和票据沿发黄的作废之路……无穷无尽地走啊。

我在荒草没腰的野地偶一抬头,看见我们家的烟囱青烟直冒,我马上想到是你回来了,怎么可能呢,都这么多年了,都这么多年了,我快过惯没有你的日子。

我扔下镰刀往回跑。

一个在野外劳动的人,看见自己家的炊烟连天接地地袅袅上升,那种子孙连绵的感觉会油然而生。炊烟是家的根。生存在大地深处的人们,就是靠扎向天空的缕缕炊烟与高远陌生的外界保持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炊烟一袅袅,一个家便活了。一个村庄顿时有了生机。

没有一朵云,空荡荡的天空中只有我们家那股炊烟高高大大地挡住太阳,我在它的阴影中奔跑,家越来越近。

我推开院门,一个陌生男人正往锅头里塞柴火,我一下愣住了,才一会功夫,家就被别人占了。我操了根木棍,朝那个男人蹲着的背影走去。

听到脚步声他慢腾腾地转过身。

你找谁?他问。

你找谁?我问。

我不找谁。他说着又往锅头里塞了根柴火,我看见半锅水已经开了,噗噗地冒着热气。

这个男人去另一个村庄,路过院门口时,一脚踩翻土坯,看见我留给你的钥匙。他小心翼翼捡起来,擦净上面的锈和尘土,顺手装进口袋。走了几步他又返回来。我一共留给你五把钥匙,能打开五扇门。我们家能锁住的地方我都上了锁。

他捡出一把粗短的黄铜钥匙,对准锁孔塞了几下,没塞进去。又捡出另一把细长的,没费劲就塞了进去,捅到底了,还露半截在外面,他故意扭了几下又拔出来。捅进第三把钥匙时,锁打开了。他在院子里转了一圈,然后又挨个地打开每一间房子。

他先走进一间宽大低矮的卧房,看见占据了大半个房间的几十米长的一张大土炕,他有点吃惊,从没见过这么大的土炕。他想,这家男人肯定雄壮无比呢,他修了如此阔大的一个炕,一定想生养几十个儿女。有这种雄心的男人一般都有一根了不起的粗壮阳物,又娶到一房样样能行的好媳妇,有了这些天赐的好条件,他就会像种瓜点豆一般,从大土炕的那头开始,隔一尺种一个儿子,再隔一尺插花地播一个女儿。这是长达几十年的辛勤劳作,要保质保量地种下去又不种出歪瓜裂枣也不容易。再能行的男人赶种到大土炕的另一头也会老得啥也干不动,腰也弯了,腿也瘸了,甚至再没力气下炕。而从这个大土炕上齐刷刷站起来的一群儿女,在一个早晨像庄稼一样密密麻麻立在地上,挡住从窗外照进来的那束阳光。

他想,这家男人在年轻力盛时一定很自负地算好了一生的精力和时间,才修了这样巨大的一个土炕,他对自己太有信心了。多少年后的今天,显然,他连半个儿子也没种出来,大土炕上一片荒芜,长着些弱小的没咋见阳光的杂草。只有靠东头的炕角上,铺着张发黄的苇席和半条烂毡,一床陈旧的大花棉被胡乱地堆在上面。

是什么东西阻止或破灭了这家男人的雄伟梦想呢?他不知道。

他用一根指头在布满裂缝的桌面上抹了一下,划出道清晰的印子,尘土足有铜钱厚。他是个流浪人,可能从没安心在一个地方长年累月地体验过一件事情。不像我,多少年来看着一棵树从小往大地长。守着一个院子,从新住到旧。思念着一个人,从年轻到年老昏沉。他没这种经历,因而弄不清多少年的落尘才能在桌面上积到铜钱这么厚。

他转过身,穿过满是杂乱农具的库房,墙上挂的,梁上吊的,地上堆的,各式各样的农具。有些他从没有见过,造型古古怪怪,不知是干什么活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