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唐辽东王
4101500000056

第56章 杀机(上)(1)

耿明华的书房,董峰正满怀兴奋向耿明华禀告一大早自己受到的消息,“大人,下官,今早接到暗阁的人来报,已经得手,刘老头已经去见阎王爷喽,死人是开不了口的,大人所担心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坐在书桌旁的耿明华,睡眼熏熏,一幅没睡醒的样子,穿着内衣,披着外袍进书房。为了提神,耿明华抿了一口热茶,放下手中的茶杯,轻轻敲了敲书桌,很平静问,“查出狄仁杰的去向了吗?”在他看来,柳员外要是不死,那才不正常,所以当他在听董峰的报告时,显得异常地平常,几乎难以看到他的兴奋之处。耿明华询问过狄仁杰的情况,忽然,好像想起来什么似地,看着董峰,一本正经地问,“还有就是那个姓凌的,他都去了什么地方,见了那些人。”

大清早,董峰刚刚起来,就接到内线的报告,也没有来得及,喝口茶水,就赶了过来。此时,见到耿明华斯文的喝着茶,又说了许多的话,早已是口干舌燥。见到书桌上的拿杯热茶,急吼吼端起就喝,着时被烫了一下。见耿明华问起凌风,嘴里支支吾吾地很长时间,才算回答清楚。

“那个…,那个…,姓凌就住在天上人间,并没有发现他见过什么人。不过,听过今日准备去柳家堡,算算时间,这个时候,应该是到了,赶着吊丧去了。”董峰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喜笑颜开对耿明华说,“再者,以暗阁手法,无人能够查出个所以然来,又有以前柳家那两个早死的儿子作证,晾他也不会起什么疑心。等那小子只要离开了汴州,下官等就开始进行第二步计划,不出两个月,保证让大人如愿以偿”。他现在的样子,就跟柳成林会跪在他的脚下,双手捧着地契、房契求着他收下似地。

耿明华只是冷冷看着他一眼,像是在提醒董峰,半死不活的言道,“你要清楚,不是本官如愿以偿,而是上面的人能够如愿以偿,这点望你要看清楚,当然是你的功劳,本官自不会亏待与你”。说完后,耿明华也感到身体轻多了,自言自语地嘀咕一句,“别人吃肉,但愿那人更够投桃报李,给自己留一口汤喝喝,至于你董峰吗,就再往后靠靠吧。”

得到喜讯的董峰,腾地一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双手一拱,弯腰即拜,“下官多谢大人提携”。

耿明华抬手,对他摆了一下,示意让他坐下,“现在还不是谢的时候,尔要继续追查狄仁杰的下落,盯死姓凌的,若有异动立刻向本官汇报,还有就是让你安插在柳府的人,不要松懈,也要小心应对。”

“是,大人若无其他吩咐,下官这就告退,就不打扰,大人清修”。

清晨时分,柳家堡,柳员外的书房,凌风望着眼前一夜没有睡好觉,眼角部着黑眼圈的狄仁杰问,“大人,你看先从哪里入手”。

“就从柳府内部,下人入手,对了柳公子,你可知,贵府最近五年来都进了那些人,包括买的丫鬟,佣人,佃户,伙计,家丁。”狄仁杰转脸向柳成林问道。

这几日来,柳成林经历人生的大喜大悲,先是自己新婚之喜,与自己小媳妇刚刚品尝完鱼水之欢,鸳鸯之乐就被下人们叫了起来。听闻自己父亲的去世,当时,他就傻了眼,昏了过去。

柳府上下大大小小的事情,突然间,一下子都要自己来承担,拉负责,加之丧父的悲痛,使得柳成林一夜之间苍老许多,依然毛嫩的脸,起来许多胡须,显得苍白无力。

柳成林低下头来,略作思绪片刻,便回答狄仁杰的问话,“家里的丫鬟,佣人倒是进了几个,具体的我也说不上来,以前这些事情都是由家父及家母过问,后来家中娶了两位嫂子,陪嫁过来了几名丫鬟和佣人。”

凌风见柳成林目前的样子,心底生起恻隐之心,对柳成林大加安慰几句,又回头望着狄仁杰问,“大人要行敲山震虎吗?”

“不错,为今之计也只有如此,看看贼人有何动静,在做计较。敌不动,我不动,两位公子过来。”狄仁杰对凌风与柳成林招了招手,低声像凌风二人私语几句。

“柳三,你怎么会在这里,少爷我不是交代过吗?没有我的允许不准离开老爷灵堂。”柳成林听了狄仁杰交代之后,欲回灵堂,推开书房的门,却见到一个下人,在门口显得有些慌里慌张的,私下里,眼睛时不时地瞟向凌风和狄仁杰,行踪十分诡秘。

“管家让小的来叫少爷,今日是老爷过世的第二日,按礼,要带少爷去舅老爷家跪门。”柳三心虚地看了一眼柳成林,急忙地回话。。

“少爷不是正在向这位怀先生请教吗,怀先生是这方面的行家,老爷突遇横祸,本少爷怎不能让老爷含冤九泉吧,这不,就来请教怀先生怎样更好的超度老爷亡灵。……”。柳成林对柳三唠唠叨叨地说了半天,“如今老爷大丧,这期间,府上一干人等,不得离开府上半步,白天各忙各的,夜晚都给老爷守灵,你下去告诉管家,让管家转告下去,知道没?”

“是少爷,小的这就去跟柳管家说去”。柳三急急忙忙的走开了,没走几步,又回头撇了一眼狄仁杰。

说着无意,听着有意,柳三刚才内心大吃一惊,难不成柳成林知道柳员外死于非命了,他是怎么知道,看来那个教书的怀先生,大有问题,要将情况告诉县太爷才行。

“柳公子,这个柳三到你府上多久了”,见柳三走远了,狄仁杰回过神来,问柳成林。

“有些年了,大概五年了,怀先生是说他。”

“只是怀某见他心不在焉,慌慌张张,神情略显得不自然,故才一问,总感觉此人不同寻常,找个人在暗下里盯紧了。”

傍晚时,浚仪县令董峰又匆忙地来到汴州别驾耿明华的府上,步伐凌乱,神情慌张,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到了耿明华家中,董峰不等耿明华发话就代耿明华将耿家的下人打发了,忐忑不安地对耿明华说道:“大人,大事不好了?,……。”董峰将刚刚知道的事情告诉耿明华,心里不安的看着耿明华。

“这么说,他们是发现了柳向辉的真正死因。”耿明华也是内心一惊,带着一丝紧张地表情,反问董峰。

“下官,也不能肯定,不过,听柳三的口气,他们好像是知道些蛛丝马迹。”

“你不是说暗阁的人,都处理好了吗。”耿明华瞪着董峰一眼,没好气问。

“早上的时候,暗阁的人是这么汇报给下官,不过听线人说,好像是那个教书的先生发现的,那个教书的倒了柳家就仔细的检查了刘向辉的尸体,前前后后检查了两遍,第二遍没有让下人们在跟前,之后刘向辉的家眷出现了一丝的变化。”董峰只得硬着头皮,脚下发颤的向耿明华解释。

此时,听见耿家的大管家在书房外,向房中人喊道,“老爷,京城来信了”。

“送进来”

“是,老爷”

“果然是他”,耿明华接过书信,飞快地取出,看了一眼。那是京城的密报,密报上说,狄仁杰在正月二十离开东都,前往河南道巡查各地判词,刑狱,按行程现在应该到了汴州一代,并在密报上描述了狄仁杰的相貌。

耿明华细想着董峰向他描述那个教书先生的模样,并与密报中的相比较,发现此人正是大理寺卿狄仁杰,他内心不自然地恐慌起来。

是以至此,必须尽快的解决,好在狄仁杰还无法管辖地方的案件,给他充足的时间来考虑下面该怎么做。

根据上头的意思,若能连狄仁杰一起解决了,那是更好不过的。耿明华现在是忐忑不安,矛盾重重啊,狄仁杰,毕竟是朝廷的正三品官员,无辜遇害,将会发生产生影响,自己要但多大风险,不能不令他细想,事成之后,自己会得到怎么的好处,万一失败了,那可是要抄家灭族的啊。退一万步说,即使这个案子,最后没有被查出来,但是,作为狄仁杰遇害之地的别驾,也难逃干系,包括他在内的汴州上层官员都会被朝廷清理给干净。

回身时,耿明华的目光从董峰的身上扫过,心想若是事情败露了,未尝不能用他做自己的替死鬼,丢车保帅。可是,却又骗不了自己,自己又何尝不是别人的马前卒呢。

狄仁杰不穿官服的到了柳家,若是他死在柳家,那会怎样,到时候,柳家纵是百口难辨。哈哈,天无绝人之路,狄仁杰只是你自找的,怨不得别人。到时候连凌风也该一锅端。耿华明忽然间,想出了一条自以为非常绝妙的毒计,事情若成,将是一石三鸟,满意的流出了一丝诡异笑意。

站在下首的董峰,不由浑身发凉,额头、后背直冒冷汗,心道,这个耿大人不会是,真的要行刺吧,那可是,正三品的高官啊。

想至此,耿明华命令董峰叫暗阁的人按计行事,准备拔掉狄仁杰这颗毒牙。又对暗阁,下了要求,让他们不得在出任何的差错。

凌风站在庭院,看见进来的燕十三,还没等到他站稳呢,就急吼吼问,“怎么样十三,可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