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4113300000046

第46章 智

荀况

皇天隆物[1],以施下民[2],或厚或薄,常不齐均[3]。桀、纣以乱[4],汤、武以贤[5]。涽涽淑淑[6],皇皇穆穆[7],周流四海,曾不崇日[8]。君子以修[9],跖以穿室[10]。大参乎天[11],精微而无形[12]。行义以正[13],事业以成。可以禁暴足穷[14],百姓待之而后泰宁[15]。臣愚不识,愿问其名。

曰∶此夫安宽平而危险隘者邪[16]?修洁之为亲而杂污之为狄者邪[17]?甚深藏而外胜敌者邪[18]?法禹、舜而能弇迹者邪[19]?行为动静,待之而后适者邪[20]?血气之精也,志意之荣也[21]。百姓待之而后宁也,天下待之而后平也[22]。明达纯粹而无疵[23],夫是之谓君子之知[24]。知。

(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点校本,1988年)

[1]皇天:上天。皇:大。隆物:降生万物。隆:同“降”(王念孙说)。一说“隆”此处作“备”讲,谓齐备万物(王先谦《荀子集解》),亦可通。物,宏大的事物,暗指所赋之智。

[2]施:原作“示”,王念孙云:“’示‘,本作’施‘,俗音之误也。”其说是,今据改。施:给予。下民:指世间人民,因对天而言,故谓之。《尚书·汤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

[3]常:原作“帝”,形近而误。王念孙据《艺文类聚·人部五》引文改,其说是,今从之。齐均:齐同均等。

[4]这句是说:桀、纣因之而昏乱。桀、纣:夏、商两代的亡国之君,皆以暴著称。桀,名履癸;纣,名辛。

[5]这句是说:汤、武因之而贤明。汤、武:商汤和周武王。汤,又称天乙、成汤,商朝的建立者;武王,文王子,名发,周朝的开国君主。

[6]以下二句指所赋之物的样子或是幽暗混浊、逼仄局促,或是明亮光辉、庄严盛美。涽(hūn)涽:通“惛(hūn)惛”,幽暗混浊貌。淑淑:通“踧(cù)踧”,迫蹙、局促貌(此从俞樾《诸子平议》说)。一说“惛惛”为静默专一貌,“淑淑”为清澈貌,可参。

[7]皇皇:鲜明美好貌。穆穆:庄严盛美貌。

[8]此二句谓:它竟用不到一天的时间便能周游四海。曾(zēng):竟。崇日:终日。

[9]此句是说:君子用它来修养道德。君子:指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人。与《荀子·儒效》“积礼义而为君子”之“君子”义同,不同于下文《云》“君子设辞”之“君子”。

[10]此句是说:行窃之徒用它来穿墙凿户、偷盗财物。跖(zhí):即盗跖,生活于春秋战国之交,是当时奴隶起义的领袖赵逵夫《有关跖起义几个问题的探讨》,刊《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荀子·不苟》篇云:“盗跖吟口,名声若日月,与舜禹俱传而不息。” 可见其影响很大。儒家经典中将其作为反面人物进行批判,故这里代指行窃之徒。

[11]参:比,并列。

[12]此二句谓:(所赋之物)其大处可以与天相比;其精微处则无形可见。而:则。

[13]行义:行为仪态。义,通“仪”。正:端正。

[14]禁暴:禁止、抑制暴虐。足穷:使贫穷者富足。

[15]泰宁:原作“宁泰”,杨倞注:“宁泰,当为泰宁也。”按:作“宁泰”则上下失韵。杨说是,今据改。形、正、成、宁、名,耕部。此句谓:百姓依靠它,然后可以得到安宁。

[16]此句谓:此物可以使人安处于宽宏平正而危惧于险倾狭隘吧?安:安处。危:危惧。邪:通“耶”。

[17]此句谓:此物专以亲近修饰整洁者而疏远杂乱秽污者吧?亲:亲近。狄:通“逖”,疏远。

[18]此句谓:此物颇为厚重地深藏于内但对外却可以战胜匹敌者吧?敌:这里指巧诈之智(依梁启雄说)。

[19]法:效法。弇(yǎn):沿袭。迹:足迹。

[20]动静:复指前之行为。待:等待,依靠。适:适宜。

[21]此二句互文见义,谓:它是人的气血、神志意气的精华。荣:本指草木之花,这里引申为精华。

[22]平:整治、平定。即平治天下之意。

[23]原文“疵”下有“也”字,王引之曰:“’疵‘、’知‘为韵。’疵‘下’也‘字,涉上文而衍,《艺文类聚》无。”其说是,今据改。明达:明晓通达。纯粹:纯一不杂。纯,本指无疵点的素丝;粹,本指精米。疵(cī):瑕疵,污点。

[24]知:同“智”。下“知”字同。

《礼》《智》《云》《蚕》《箴》五赋的结构基本相同,按照其中的设问与对答可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都采用委婉的语言,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对所赋之物进行铺排描摹,最后由回答者点明所隐含的谜底。这其实正是隐语的基本结构:先由设隐者提出问题,即设辞,然后再由射隐者进行解答,即射辞。这种客主问对的形式后来成为汉大赋的基本要素之一。当然,从《礼》《智》诸赋到宋玉的《高唐》《神女》,再到汉代散体赋,客主问对的结构模式既有着密切的关联,同时,其本质也有着一个重要的变化:荀卿的《礼》《智》诸赋,臣与王的对答完全是客观事实的记录;而宋玉《高唐》《神女》等赋作中,其内容尽管可能有作者的假托,不必全为事实,但其形式上依然是“宋玉对曰”、“王曰”的格式,保留着实录的痕迹;到了汉大赋,则完全假托为子虚、乌有的问对形式。概言之,从荀子的赋作到汉大赋,客主问答的形式经历了由实录到假托的过程,这正体现了赋体文学的演进轨迹。刘勰以荀赋为客主赋之“首引”,确是一语中的。

《智》赋正是以这种问对的结构表达了荀子“重智”的思想。从“皇天隆物,以施下民”到“臣愚不识,愿问其名”是臣的设问;而“此夫安宽平而危险隘者邪”以下则是王的解答。双方紧紧围绕“智”这一主题,从正反两个方面阐明贤者之智可以安平天下、而不肖者之智则可以祸乱天下的道理:“桀、纣以乱,汤、武以贤”、“君子以修,跖以穿室”,最后强调“君子之知”的重要:“百姓待之而后宁也,天下待之而后平也”。设问与对答处处都以“智”为铺陈的对象,但处处却又不说破,“将本来可以说得明白的事情故意说得不明白”,双方便在这种含蓄、委婉言辞中达到交流的目的。其他各赋的结构皆可作如是观。

此外,荀子立论是以礼、智为宗的,故《赋篇》首论礼、次论智。而其所论之“智”也必须符合礼义道德,所谓“是是非非谓之智,非是是非谓之愚”(《荀子·修身》),这才是智愚的标准。

(马世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