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奄蔡:古代游牧部落。一作阖苏,东汉三国时又称阿兰。奄蔡首见于《史记·大宛列传》。西汉时游牧于康居西北,即咸海、里海北部草原,东汉时属康居。黎靬(qiān):同”骊靬“,汉朝县名,在今甘肃河西地区。乌秺:古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塔什库尔干一带。潘兜:古代西域安息国王治所。荀悦《前汉纪》:”安息国王治潘兜城。去长安万二千六百里。地方数千里。城郭数百。有车船商贾。“
[11]尉头: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在今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和喀什地区巴楚县一带。温宿:古地名。位于新疆西部天山中段托木尔峰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龟兹:古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库车县一带。中国唐代安西四镇之一。姑墨: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在今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一带。
[12]杓(biāo):古代指北斗柄部的三颗星。
想夫高密叙苗,而后汉武启疆之季[1],非唯断于左臂[2],实乃裂乎右肩。遣绝幕之骠骑,爰极武于居延[3]。获休屠之金像[4],状高冢于山巅[5]。及贰师之远略[6],又奋击乎右贤[7]。乘炎暑而鏖战,抆佩刀以飞泉。迨窦、耿之出塞[8],歼谷蠡而陷坚[9]。振威棱于老上[10],降倔强之裘旃[11]。厥后高昌不靖[12],李唐徂征[13]。盖嘉运之画地[14],姜行本之移营[15]。颉利解辫而入侍[16],铁勒劙面以抒诚[17]。黄花之古戍无警,白龙之旧碛悉平[18]。固已洗兵婆昔之浪,绁马夫人之城。弓挂树而月满,烟息槔而尘清。
[1]启疆:开拓疆土。
[2]”非唯“句:此处指汉武帝击败匈奴事。《汉书·魏相丙吉传》:”孝武皇帝愍中国罢劳无安宁之时,乃遣大将军、骠骑、伏波、楼船之属,南灭百粤,起七郡;北攘匈奴,降昆邪十万之众,置五属国,起朔方,以夺其肥饶之地;东伐朝鲜,起玄菟、乐浪,以断匈奴之左臂;西伐大宛,并三十六国,结乌孙,起敦煌、酒泉、张掖,以隔婼羌,裂匈奴之右肩。单于孤特,远遁于幕北。“
[3]居延:古地名。在今甘肃张掖、酒泉一带,在汉代,此地与匈奴接境。《汉书·武帝纪》:”将军(霍)去病、公孙敖出北地二千馀里,过居延,斩首虏三万馀级。“
[4]休屠:古匈奴国名。《汉书·沟洫志》:”武威郡,故匈奴休屠王地。武帝太初四年开。……休屠泽在东北,古文以为猪野泽。“又《汉书·武帝纪》:”(元狩二年)秋,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合四万馀人来降,置五属国以处之。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
[5]”状高冢“句:《汉书·霍去病传》:”(霍去病)元狩六年薨。上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
[6]贰师:指贰师将军李广利。李广利为武帝李夫人之兄,汉武帝派遣他率领军队远征大宛,以掳取当地名马。《汉书·武帝纪》:”(太初元年)秋八月,行幸安定。遣贰师将军李广利发天下谪民西征大宛。“
[7]”又奋击“句:指贰师将军李广利与匈奴右贤王交战大胜而归事。《汉书·武帝纪》:”(天汉二年)夏五月,贰师将军三万骑出酒泉,与右贤王战于天山,斩首虏万馀级。又遣因杅将军出西河,骑都尉李陵将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与单于战,斩首虏万馀级。陵兵败,降匈奴。“
[8]”迨窦、耿“句:指窦宪、耿秉大败匈奴事。《后汉书·窦融传》:”拜(窦)宪车骑将军,金印紫绶,官属依司空,以执金吾耿秉为副,发北军五校、黎阳、雍营、缘边十二郡骑士,及羌胡兵出塞。明年,宪与秉各将四千骑及南匈奴左谷蠡王师子万骑出朔方鸡鹿塞,南单于屯屠河,将万馀骑出满夷谷,度辽将军邓鸿及缘边义从羌胡八千骑,与左贤王安国万骑出稒阳塞,皆会涿邪山。宪分遣副校尉阎盘、司马耿夔、耿谭将左谷蠡王师子、右呼衍王须訾等,精骑万馀,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虏众崩溃,单于遁走,追击诸部,遂临私渠比鞮海。“
[9]谷蠡:即谷蠡王,匈奴官名。冒顿单于设置,分左右,位在屠耆王之下,管理军事和行政,由单于子弟担任。
[10]老上:即老上单于,匈奴冒顿单于之子。在位时曾攻打月氏,杀了月氏王,占据全部河西地区。
[11]裘旃:泛指毛织品。亦叫”旃裘“。旃,通”毡“。《史记·匈奴列传》:”初,匈奴好汉缯絮食物,中行说曰:’匈奴人众不能当汉之一郡,然所以强者,以衣食异,无仰于汉也。今单于变俗好汉物,汉物不过什二,则匈奴尽归于汉矣。其得汉缯絮,以驰草棘中,衣裤皆裂敝,以示不如旃裘之完善也。得汉食物皆去之,以示不如湩酪。‘“
[12]高昌:古国名。《新唐书·西域传》:”高昌,直京师西四千里而赢,其横八百里,纵五百里,凡二十一城。王都交河城,汉车师前王廷也。田地城,戊己校尉所治也。“后来高昌与唐王朝作对,侯君集奉唐太宗之命讨平之。
[13]徂:往,到。
[14]盖嘉运:人名,唐玄宗开元时任北庭都护,屡次大破吐蕃,威震西陲。《旧唐书·玄宗本纪》:”(开元二十七年)秋七月辛丑,荧惑犯南斗。北庭都护盖嘉运以轻骑袭破突骑施于碎叶城,杀苏禄,威震西陲。“
[15]姜行本:唐代大臣,贞观中为将作大匠。唐太宗修九成、洛阳二宫,行本总领之,以勤济称旨,赏赐甚厚。有所游幸,未尝不从。及高昌之役,以行本为行军副总管,率众先出伊州。未至柳谷百馀里,依山造攻具。其处有班超纪功碑,行本磨去其文,更刻颂,陈国威德而去。遂与侯君集进平高昌。及还,进封金城郡公。
[16]颉利:即颉利可汗(?-634),东突厥可汗。名咄苾,为启民可汗第三子。公元620年继其兄处罗为颉利可汗。曾连年侵唐边地,杀掠吏民,劫夺财物。唐初定中原,无力征讨。626年再度入侵,唐太宗亲临渭水,与颉利隔水而语,结渭水便桥之盟,东突厥军队方始退还。唐贞观三年(629),唐太宗派李靖、李出兵与薛延陀可汗夷男等夹攻颉利,次年大败颉利于阴山,颉利被擒送长安,东突厥前汗国亡。颉利至京,太宗赐以田宅,授以右卫大将军,634年死于长安。葬礼依突厥风俗。
[17]铁勒:中国古代北方、西北方民族。又称狄历、丁零、敕勒、高车。隋代起作为除突厥以外的突厥系民族的通称。语言、习俗均与突厥同。公元546年突厥灭高车尽降其部众,铁勒诸部遂广泛地散布在从东到西直至黑海岸边的整个草原上。隋代,铁勒分属东、西突厥,西边有个别部落始事农耕。605-611年间,铁勒以契苾、薛延陀二部为主建立部落联盟。唐初漠北铁勒诸部中以薛延陀与回纥最强,共建汗国,薛延陀首领夷男为可汗,受唐册封,助唐灭东突厥。646年,唐灭薛延陀汗国,于铁勒诸部分置羁縻都督府、州。劙(lí)面:割破脸皮。此处指纹面的习俗。劙,割。
[18]白龙:即白龙堆。新疆罗布泊以东至甘肃玉门关间的砾质荒漠,因流沙堆积,蜿曲如龙,故名。亦称龙堆。
我国家版开白阜[1],萝奠黄图[2]。嶰取沟竹[3],管吹塞芦。玉英贡于钟峜[4],蒲稍腾自余吾[5]。得河源于星宿[6],集仙凤于答苏。凡勃鞮、和渠之海[7],头痛身热之涂。罔不归我象译[8],震我狼弧。方欲为樵于雪窟,戢影于冰区[9]。拾蛆莲而作饭,招央林以为徒[10]。不羡万里封侯,效班超之投笔[11];自可五岳蜡屐[12],学李克之负图[13]。
(《养素堂文集》卷一,《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白阜:陈耀文《天中记》卷七引《元命苞》称:”神农氏,怪义生白阜,图地形脉道。“注曰:”怪义,白阜母名。白阜为神农图画地形,通水道之脉,使不壅塞也。“
[2]黄图:即《三辅黄图》,古代地理书籍。作者佚名。晁公武《读书志》认为可能是梁陈间人之作,程大昌《雍录》则认为唐肃宗后人作。记载秦汉时期三辅的城池、宫观、陵庙、明堂、辟雍、郊畤等,间涉及周代旧迹、各项建筑,皆指出所在方位。此书条理清晰,为研究关中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3]嶰(xiè):山涧。
[4]玉英:玉之精华。《楚辞·九章·涉江》:”登昆仑兮食玉英。“
[5]蒲稍:亦作”蒲捎“、”蒲梢“。古代骏马名。《史记·乐书》:”后伐大宛,得千里马,马名蒲梢。“裴骃集解引应劭曰:”大宛旧有天马种,蹋石汗血,汗从前肩膊出如血,号一日千里。“余吾:古水名。即今蒙古境内的鄂尔浑河。《史记·匈奴列传》:”后二岁,复使贰师将军将六万骑,步兵十万,出朔方。强弩都尉路博德将万馀人,与贰师会。游击将军说将步骑三万人,出五原。因杅将军敖将万骑步兵三万人,出雁门。匈奴闻,悉远其累重于余吾水北,而单于以十万骑待水南,与贰师将军接战。贰师乃解而引归,与单于连战十馀日。“
[6]星宿:即星宿海,位于黄河源头地区,东与扎陵湖相邻,西与黄河源流玛曲相接。星宿海地区海拔四千多米,比五岳之首的泰山还高许多。星宿海,藏语称为”错岔“,意思是”花海子“。这里的地形是一个狭长的盆地,东西长三十多公里,南北宽十多公里。黄河之水行进至此,因地势平缓,河面骤然展宽,流速也变缓,四处流淌的河水,使这里形成大片沼泽和众多的湖泊。在这不大的盆地里,竟星罗棋布着数以百计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湖泊,大的有几百平方米,小的仅几平方米,登高远眺,这些湖泊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闪光,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星宿海之名大概即由此而来。史载,唐朝贞观年间,李靖、侯君集、李道宗等曾”次星宿川,达柏海上,望积石山,览观河源“。唐宋以来,曾长期将星宿海称为黄河源头。元朝专使都实奉命查勘河源后,说河源在”尕甘思西部“,”有泉百馀泓,或泉或潦,水沮如散涣,方可七八十里,且泥淖溺,不胜人迹,弗可逼视,履高山下瞰,灿若列星“,说的就是星宿海。
[7]勃鞮:古代传说的国名。《拾遗记·颛顼》:”溟海之北,有勃鞮之国。人皆衣羽毛,无翼而飞,日中无影,寿千岁。食以黑河水藻,饮以阴山桂脂。凭风而翔,乘波而至。中国气暄,羽毛之衣,稍稍自落。帝乃更以文豹为饰。献黑玉之环,色如淳漆。贡玄驹千匹。帝以驾铁轮,骋劳殊乡绝域。其人依风泛黑河以旋其国也。“
[8]象译:犹翻译。《吕氏春秋·慎势》:”凡冠带之国,舟车之所通,不用象译狄鞮。“
[9]戢影:隐匿踪迹。
[10]央林:古西南国名。《逸周书·王会》:”央林以酋耳。酋耳者,身若虎豹,尾长参其身,食虎豹。“孔晁注:”央林,戎之在西南者。“
[11]”效班超“句:班超(32—102),字仲升,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人,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口齿辩给,博览群书,能够权衡轻重,审察事理。由于家境贫寒,班超替官府抄写文书,维持生计。班超每日伏案挥毫,尝辍业投笔而叹:”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闲乎?“旁人皆笑之。于是,他找相者看相,相者说:”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永平十六年(73),奉车都尉窦固出兵攻打匈奴,班超随从北征,在军中任假司马(代理司马)之职。后来他平定西域诸国,被封为定远侯。参见《后汉书·班超传》。
[12]蜡屐:以蜡涂木屐。语出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或有诣阮(阮孚),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着几量屐!‘神色闲畅。“后因以”蜡屐“指悠闲、无所作为的生活。
[13]李克:即李悝。战国初期魏国著名政治家、法学家。李悝为魏文侯至武侯时人,曾受业于子夏弟子曾申门下,作过中山相和上地守。上地在河西,故李悝经常和秦人交锋作战。司马迁说:”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班固称李悝”富国强兵“。李悝以为”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还要”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有赏有罚,唯才是用,这是战国时甚为流行的法家主张,当时不少国家都因贯彻这些主张走向富强。
评
自古以来,西北地区就是中国极为重要的政治文化渊薮,又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也是中原汉民族政权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冲突最为集中和激烈的地方。这里曾经孕育过辉煌灿烂的丝绸之路文化,也曾有过汉唐盛世的文治武功。历代歌颂西北地区自然与文化的名篇佳作层出不穷,而作为西北诗人兼学者的张澍这篇《天山赋》横空出世,笼罩群言,对西北的辉煌历史文化及奇特自然风貌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述,为我们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了祖国西北的大好河山和历史沿革以及文化碰撞与交流,表现了作者对祖国锦绣山河和灿烂文化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赋作开头即重点强调了西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为全篇奠定了基调。天山为中国西北最为著名的山脉,作者以天山为中心,逐层展开对西北地区的铺叙,可谓高屋建瓴。天山高大雄伟,气势磅礴,与盐泽、葱岭相连,与张掖、酒泉相接,在西北地区有极为重要的地理位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也有许多远古的传说,”轩皇驻銮“”帝江鼓翼“足见其历史文化之悠久,而”为匈奴之牧苑,实五郡之薮渊“两句直接点出了其地理形势的非同寻常。接下来写汉民族政权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激烈交锋也在这里发生,进一步强调了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也为下文的展开作了铺垫。第二段铺叙西北地区独特的气候环境和丰富的物产以及奇异的风俗,给人一种光怪陆离的奇异感受,颇有汉大赋铺张扬厉的风格。这里有奇异的鸟兽,如毕方、钦□、乌鹊及鹔等名贵的飞禽;还有角□□、距虚、羚羊、骨貀等珍奇的走兽。西北的物产也极为丰富,有香甜的蜂蜜,甘冽的马奶酒,各色的鲜果和腻滑的酪酥。还有各种各样的香料和草药,如五味子、射干草、天仙椒、夏草冬虫、□□□□、桴苡等等。如此丰富的物产养育了西北地区诸多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为祖国的边疆建设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值得我们重视和肯定。第三段紧承上文,抒写了作者对这片奇异山河的无限向往之情,希望能够亲身游历,情真意切,开合有度。第四段为全文的中心部分,叙写了汉唐以来中原汉民族政权与周围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和融合,歌颂了汉唐盛世的文治武功,充满着无比的自豪和骄傲。在汉代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为打败匈奴,振兴汉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作者衷心地赞美他们。东汉时期窦宪、耿秉亦大败匈奴,在保卫国家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功勋。李唐时期,创造了盛唐的全盛时代。最后一段歌颂清朝统一天下所创造的辉煌气象,虽为歌功颂德之言,却也符合中华民族在历史斗争和融合中所逐渐形成的盛大气象——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文化发达,民族和睦。作者之自豪和赞美之情油然而生,认为自己处在太平盛世,不必万里从军,立功塞外,而只需要优游山水,潜心学术,为国家的文化事业作出贡献,亦为时代风气的真实反映。
全赋铺张扬厉,纵横开合,气势宏大,识见卓特,尤其是融学者之渊博和诗人之豪情于一体,在历代山川赋中确实独树一帜。赋中叙写天山一带的山川奇景,波谲云诡,气象苍茫。如描写天山形势:”观其迤逦千里,□□屴万寻,倚天作障,负白成林。昆仑伯仲,积石腹心。霞红兮潜藏钣铣,气紫兮稸蕰璆琳。“还有天山周围的地理形势:”荚水汪弥,汇西南汤谷之势;匈河濎湠,跨二百馀里之桥。凡奄蔡、黎靬、乌秺、潘兜之城郭,与夫尉头、温宿、龟兹、姑墨之庭朝。均螺列于眉睫,俨星拱夫斗杓。“边塞风光,一一现于笔端。作者描写西北一带丰富的物产资源,也是举不胜举,妙语连珠。虽有汉大赋铺排辞藻、罗列名物之气,却也辞情畅达,非如此不能尽西北物产之盛。此赋亦善用典故,经史子集,民俗巷语,随意驱遣,无不贴切达意,的确达到了历史与现实、辞情与赋心的高度统一。
(冉耀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