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孝道文化新探
4114300000079

第79章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乐山崖墓画像中的孝道文化

唐长寿

乐山崖墓画像石刻中有不少表现孝道文化的画像故事,主要集中在麻浩和柿子湾崖墓中,共有十多幅,无论其数量还是题材种类在四川画像石中都别无二家。其中能释读的有:“董永事父”、“闵子骞失棰”、“老莱子娱亲”、“伯榆悲亲”、“孝孙元觉”、“凯风”等图。现分别介绍如下:

1.“董永事父”图,现共发现4幅,分别位于麻浩I区1号、II区40号墓、柿子I区1号墓、II区22号,是乐山崖墓中出现最多的孝子故事图。四幅画像的构图相同:图中画董永在田间劳作,一手执锄,一手持便面,为坐在大树荫下独轮车(鹿车)上的老父煽风取凉,树枝上系有一口袋,当为食物。

山东武氏祠石室刻有董永故事图,图中有一大树,树下有一独轮车,上有小罐,大概是田间劳作盛水之用,一老人坐于车上,左手执鸠杖,右手前伸。老人上方刻“永父”二字。其左为董永,右手执农具,回首望其父,身旁刻“董永千乘人也”六字。在四川汉阙画像中,也多处可见“董永事父”图。

《法苑珠林》卷六二引《孝子图》:“董永者,少偏怙,与父居,乃肆力田亩,鹿车载父自随。父终,自卖于富公以供丧事。”

句道兴本《搜神记》:“董永小失其母,独养老父,家贫困苦,至于农月,与辘车推父于田头树荫下,与人客作,供养不阙。”

乐山崖墓“董永事父”表现的正是这一种“带父打工”的情景。这与后世重点宣扬的卖身葬父不同,重在表现对老父的“供养不阙”。

2.“闵子骞失棰”图,位于柿子湾I区1号墓。图中闵子骞站立于一服牛轺车后,车上坐一着冠者。此图原释为“牛车图”,不知其为孝子故事。笔者结合武氏祠画像对照看,该图具备“闵子骞失棰”故事的主要元素,因此笔者认为应是“闵子骞失棰”图。不同者是所御马换成了牛。图中画闵子骞立于车旁,其父坐于车上。

武氏祠画像石中有该画像,刻闵子骞跪于父亲所坐车后,并有题记曰:“闵子骞与假母居,爱有偏移出,子骞衣寒,御车失棰。”《太平御览》引师觉授《孝子传》曰:“闵损,字子骞,鲁人,孔子弟子也,以德行称。早失母,后母遇之甚酷,损事之弥谨,损衣皆藁为絮,其子则绵纩重厚。父使损御,冬寒失辔,后母子御则不然,父怒诘之,损默然而已。后视二子衣,乃知其故,将欲遣妻。谏曰:‘大人有一寒子,犹尚垂心,若遣母,有二寒子也。’父感其言乃止。”

“闵子骞失棰”图突出闵子骞设身处地为父母、家庭着想,表现了对老父的精神关怀和体谅。

3.“老莱子娱亲”图,位于柿子湾I区1号墓,图中画老莱子跌倒在地,老莱子父母坐于案前观看,莱子妻在一旁服侍。

武氏祠画像石中画老莱子父母及老莱子作仆地状。有题记道:“老莱子,楚人也,事亲至孝,衣服斑连,婴儿之态,令亲有欢,君子嘉之,孝莫大焉。”

《太平御览》引师觉授《孝子传》曰:“老莱子者,楚人,行年七十,父母俱存。至孝蒸蒸,常著斑兰之衣。为亲取饮上堂,脚跌,恐伤父母之心,因僵仆为婴儿啼。孔子曰:‘父母老,常言不称老,为其伤老也。’若老莱子可谓不失孺子之心矣。”《孝经·纪孝行章》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老莱子以赤子之心赡养老人,细心体察其情感喜怒,使父母常怀喜乐,体现了“养则致其乐”的思想。

4.“伯榆悲亲”图,位于柿子湾I区1号墓。此图以前未能释读,笔者今释为“伯榆悲亲”图。图中韩伯榆跪于地上,其母立于前。武氏祠画像石中也有此图,并有题记道:“柏榆伤亲年老,气力稍衰,笞之不痛,心怀楚悲。”

可知,“伯榆悲亲”图体现的是儿子对老人的细微体贴。对“伯榆悲亲”图,后人张之洞有赞曰:“伯俞母因怒杖击,怡然敬受,所以息母之怒,平母之气,而安母之心。曲体亲意,固应如是,至后因笞不痛,知母老而悲泣,孝思恳挚,殊可动人。”张之洞“息母之怒,平母之气,而安母之心”之说,是为确评。

“伯榆悲亲”图、“老莱子娱亲”图、“闵子骞失棰”图共列于墓壁一块壁面上,三图中无界线,左为“伯榆悲亲”图,中为“老莱子娱亲”图,右为“闵子骞失棰”图。这在乐山崖墓画像乃至四川汉代画像的设计中,都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释读时要注意区分开来。

5.“孝孙元觉”图,位于柿子湾I区1号墓。该图与另一幅孝子故事图共列于一块壁面上。以前迅冰释为“像有侏儒、猴子参加的舞蹈图”。笔者后据武氏祠石刻,释为“孝孙元觉”图:图中刻三人,左为元觉父,左手执便面;中为元觉,右手持肩舆,左手指右方,抬头视左方的元觉父;右为元觉祖父,赤身裸体,垂首坐于地下。

武氏祠画像石中有“孝孙原谷”图,图中孝孙手指一副担架,与父作语状,上有“孝孙”、“孝孙祖父”、“孝孙父”题记。原谷即元觉。

敦煌遗书句道兴本《搜神记》引《史记》曰:“孙元觉者,陈留人也,年始十五,心爱孝顺。其父不孝,元觉祖父年老,病瘦渐弱,其父憎嫌,遂缚筐举舁弃深山。元觉悲泣谏父。父曰:‘阿年老,虽有人状,昏耄如此,老而不死,化成狐魅。’遂即舁父弃之深山。元觉悲泣大哭,随祖父归去于深山,苦谏其父。父不从。元觉于是仰天大哭,又将舆归来。父谓觉曰:‘此凶物,更将何用?’觉曰:‘此是成熟之物,后若送父,更不别造’。父得此语,甚大惊愕:‘汝是吾子,何得弃我?’元觉曰:‘父之化子,如水之下流,既承父训,岂敢违之。’父便得感悟,遂即却将祖父归来,精勤孝养,倍于常日。”

崖墓画像表现的就是元觉拖肩舆谏父的情节。与“董永事父”图一样,体现的是“养老”送终之情。

6.“凯风”图,位于麻浩I区1号墓。图中刻多人(石刻风化严重,人数已不明,但不少于五人)分别跪于一老妇之前,老妇凭杖而立。《诗经·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表现了儿子们对母亲抚养的感恩心情。

在麻浩I区1号墓中,尚有“挽辇”图、“河梁送别”图未能释读,II区40号墓和柿子湾I区1号墓中也有两幅图未能释读。因此,乐山崖墓中的孝子图题材应不止上述的六种,而是更多一些。

乐山在汉代属犍为郡,《华阳国志》载:“犍为郡……士多仁孝,女性贞专。”说明孝道文化在汉代的乐山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孝道文化是维系汉代家庭的纽带,家庭社会的细胞。汉武帝时,在思想文化领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提倡“以孝治天下”,把“举孝廉”列为国策之一。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采纳董仲舒建议:“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元朔元年(前128)又明令:“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所以,当时各级官员纷纷举孝荐廉。从里正到亭长,从乡丞到县令,再由郡国到朝廷,层层推荐,上下互动,使孝观念覆盖全国,深入人心,初步形成了系统的孝道理论,并逐步政治化——所谓“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事君之道不过于事父,故不肖之事父也,不可以事君”。

而孝道的核心是敬老养老。作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优良传统,它强调幼敬长、尊上,要求晚辈尊敬老人,子女孝敬父母,爱护、照顾、赡养老人,使老人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老有所养——生存,活着,能颐养天年;二是老有所乐——活得像人样,享受天伦之乐。不但“老有所养”,有吃有穿,更要“老有所乐”,得到精神的愉悦,心理的平衡、和谐,不能活得像“死了没有埋”。很显然,这一点对进入暮年的老人是极其重要的。

乐山崖墓孝子图中,“董永事父”就是宣扬“老有所养”的典型,“孝孙元觉”也属于此类。而“老莱子娱亲”则属于宣扬“老有所乐”一类的典范。

另一方面,到东汉以后,不少地方士人沽名钓誉,孝道文化发展成“生不供养,死乃厚葬”的虚伪道德。在这种社会状况下,提倡“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就有了维护孝道文化实质的积极意义。乐山崖墓众多的“善以示后”的孝子画像石就有了更深层次的教育意义,可说是对当时“生不供养”现象的一种谴责。

中国的养老方式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这是几千年形成的传统模式。“老有所养”不仅要有物质供养,不仅需要生活上的照料,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精神关爱和心灵抚慰——“老有所乐”。乐山崖墓画像孝子图表现的其实都是家庭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它赖以存在的思想基础就是孝道文化。

乐山崖墓画像刻在不封闭的崖墓明堂壁,是一种面对路人的公开化的宣教图画,是汉代的一种孝道教育方式,其目的是使养老观念由家庭推广到社会,并通过社会教化与社会教育的结合,有效地营造一种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教育家蔡元培说:“夫至以继志述事为孝,则一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事,皆得统摄其中矣。”乐山崖墓画像表现的孝道文化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唐长寿:四川省乐山市文化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