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孝道文化新探
4114300000091

第91章 《孝经》译注(2)

“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

“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

“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人不忒。’”

译文:

曾子说:“我冒昧地请问老师,圣人的贤德就没有比孝道更高的了吗?”

孔子说:“天地之间的所有生灵之中,人是最宝贵的。人的所有行为之中,孝道是最重要的。在人的孝道之中,尊重父亲是最重要的。在对父亲的尊重中,最重要的事是将父亲与上天一道进行祭享,就如同古代的贤人周公所做的那样。

“当年周公在郊祀大典中祭天时将始祖后稷一道进行祭享,在明堂中举行的宗祭大典中祭上帝时将他的先父文王一道进行祭享。正因为他能这样做,所以天下的各级贵族官员都会以不同的名分前来参加祭祀。由此看来,在圣人的各种贤德之中,又还有什么能够高于孝道呢?一个人的亲爱是从父母的身边逐渐产生的,所以对于父母的赡养才会是一天天地尊重的。圣人就是从这种对父母的尊重中去教导人们懂得尊重,从这种对父母的亲爱中去教导人们懂得亲爱。圣人对人们的教化并不需要多么严肃就能取得成功,圣人对天下的治理也不需要多么严厉就能取得成功,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时时抓住了孝道这个道德的根本。

“父母要慈爱子女,子女要孝敬父母,这应当是人的一种天性,也如同君王同臣下的关系一样是天经地义的。父母生了自己,这是一个家族之中最为重要的传宗接代的大事。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也有如国君来到了臣民身边一样,真是恩深厚重。所以,如果一个人不爱自己的双亲而去爱别人,就叫做缺德;不敬自己的双亲而去敬别人,就叫做无礼。假若要以这类缺德无礼的行为来使民众顺从,那么民众也就没有什么法则与榜样了。如果用这种不善的手段,甚至用一些凶恶的手段也可以得到什么好处的话,作为一个有贤德的人,是决不会看重的。

“作为一个有贤德的人,他的行为与上述者完全不同,他在讲话时先要想到是否会受到人们的称道,他在做事时先要想到是否会使人们感到高兴,他要求自己的道德礼仪都能受到人们的尊敬,要求自己的行为都能成为人们的楷模,要求自己的仪表与言谈都可供人们观瞻,一举一动都合符礼仪的尺度,并且用这样的言行去管理民众。正因为他能用这样的言行去管理民众,所以广大民众是既畏服他又敬爱他,把他作为楷模而加以仿效,所以他也就能实现其以德教人的目的,能贯彻其治理地方的政令。《诗经·曹风·鸤鸠》中有这样的诗句:‘他是一个善良而又贤德的人,他的仪表风范完全可以作为人们的楷模。’正是讲的这种道理。”

纪孝行章第十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译文:

孔子说:“作为一个孝子要事奉双亲,平时要在双亲面前表示自己的恭敬,双亲年老之后要使老人减少病痛并对生活产生乐趣,双亲生病时要尽力显示出自己的忧心,双亲去世后办丧事时要表达出自己的哀伤,在祭祀时要相当地严肃。这五方面都能做到了,才能算是事奉好了自己的双亲。在事奉双亲的过程中,应当做到在身居人上时不骄奢,在身居人下时不犯上,身居贫贱时不争斗。凡是身居人上而骄奢者必然失败,身居人下而犯上者必然受刑,身居贫贱而争斗者必然被刀枪所伤。如果这三种恶习不除,哪怕是天天用牛、羊、猪肉之类的美味去供养双亲,也是不孝。”

五刑章第十一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译文:

孔子说:“应当受到刑罚处治的罪名有三千条之多,但最大的罪名应当是不孝。要挟君王的人心中没有君王,诽谤圣人的人心中没有王法,诽谤孝道的人心中没有亲情,这三种罪恶是导致天下大乱的重要途径。”

广要道章第十二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译文:

孔子说:“要教导民众有亲爱之心,没有比从提倡孝敬父母入手更好的办法了;要教导民众懂得礼貌和顺从,没有比从提倡尊敬兄长入手更好的办法了;要在社会上移风易俗,没有比从普及优美的音乐入手更好的办法了;要想使君王安宁、万民得治,没有比从讲究礼制仪节入手更好的办法了。所谓礼制,关键就是要在人际交往中讲究敬重。所以,敬重别人的父亲就会使做子女的感到高兴,敬重别人的兄长就会使做兄弟的感到高兴,敬重别国的君王就会使做臣下的感到高兴。由上可知,只要懂得敬重的道理,虽然只敬重一个人也会使得千万人感到高兴,你敬重的人不多而感到高兴的人却很多,这就是懂得敬重别人的重要性。”

广至德章第十三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译文:

孔子说:“有贤德的人在以孝道教化民众的时候,并不需要每天都一家一家地去上门说教。他进行如何尽孝的教育,是要让天下所有的为人父母者都受到敬爱;他进行如何尽悌的教育,是要让天下所有的为人兄长者都受到敬爱;他进行如何为臣的教育,是要让天下所有的君王都受到敬爱。《诗经·大雅·泂酌》中有这样的诗句:‘这位慈祥而又平易近人的君王是如此的贤明,简直就像万民的亲生父母。’如果没有最美好的德行,有哪一位君王能够得到民众们如此崇高的拥戴呢?”

广扬名章第十四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译文:

孔子说:“有贤德的人在家中对父母孝顺,也就可以将这种善良的德行提高为对君王的忠诚;有贤德的人在家中对兄长敬爱,也就可以将这种善良的德行提高为对其他长辈的敬重;有贤德的人能把家庭事务管理得头头是道,也就可以将这种本领提高为出任官职去治理百姓。所以,善良的德行虽然开始时是在家内培养出来的,但这种美好的名声一定会被后人永远崇敬。”

谏争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命,可谓孝乎?”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命,又焉得为孝乎?”

译文:

曾子说:“关于对双亲应当慈爱、应当恭敬、要让双亲生活安适、要为双亲扬名等重要的道理,我已经从老师的教诲中明白了。我还要冒昧地请问老师:作为一个儿子,是不是听从父亲的话就叫做尽孝道呢?”

孔子说:“这是什么话呀!这是什么话呀!从前有位天子有七个敢于直言劝诫的臣下,虽然这位天子不行正道,但是因为有这些臣下敢于向他直言劝诫,所以他并没有失去他的天下。从前有位诸侯有五个敢于直言劝诫的臣下,虽然这位诸侯不行正道,但是因为有这些臣下敢于向他直言劝诫,所以他并没有失去他的诸侯国。从前有位大夫有三个敢于直言劝诫的下属,虽然这位大夫不行正道,但是因为有这些下属敢于向他直言劝诫,所以他并没有失去他的家业。哪怕是作为一个一般的士,只要有一个敢于直言劝诫的朋友不时向他提出劝诫,他就不会失去自己美好的名声。作为一个父亲,只要有一个敢于直言劝诫的儿子不时向他提出劝诫,他也不会使自己走上错误的道路。所以,做儿子的决不可以不向父亲直言劝诫,作臣子的决不可以不向君王直言劝诫。正是根据这种道理,凡是父亲的言行出了错误,做儿子的就应当无所顾忌地向父亲提出劝诫。毫无原则地听从父亲的话而不敢就父亲的错误直言劝诫,这种儿子怎么能说是在尽孝道呢?”

感应章第十六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注

译文:

孔子说:“从前的贤明的君王,因为对父亲能尽孝道,所以在祭祀天神时就能明白天神的意图;因为对母亲能尽孝道,所以在祭祀地神时就能明白地神的意图;因为能同兄弟和睦相处,所以就能与上下左右的关系都能处得很好。正因为能够明白天地神明的意图,按照天地神明的意图办事,天地神明保佑君王的作用也才会充分地显现出来。所以,虽然贵为天子,也必须要有其尊重的人,这就是指的他的父亲;也必须要有其让先的人,这就是他的兄长;他到宗庙中去向其祖先举行恭敬的祭祀,就是在表示自己不忘已经故去的祖先;他在生活中加强修养、小心谨慎,就是害怕自己的言行有辱先辈的名声。当然,他到宗庙中去向其祖先举行恭敬的祭祀,祖先的神灵对他的保佑的作用是会充分地显现出来的。凡是将孝悌之道做得很好的人,他的诚心一定会与神明相通,进而光被天下,万事顺畅,无所不通。《诗经·大雅·文王有声》中有这样的诗句:‘从西方到东方,从南方到北方,普天之下没有不顺服的。’就是指的这种情况。”

事君章第十七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译文:

孔子说:“有贤德的人事奉君王,在君王面前时就尽心尽力地效忠,回到家中时就仔细思考君王是否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对,自己如何为君王进行弥补,总之,要努力成就君王的美言美德,要设法帮助君王弥补可能出现的过失,所以君王和臣下的关系就能够亲和地相处。《诗经·小雅·隰桑》中有这样的诗句:‘既然心中在爱着他,为什么不公开地告诉他?这种爱在心中深深地埋藏,难道有哪一天会忘记吗?’就是描述的这种心情。”

丧亲章第十八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

“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

“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译文:

孔子说:“作为一个孝子,在为自己已故的亲人办丧事时,应当是痛哭失声,在各种礼仪场合不用修饰化妆,谈话时不用修饰文辞,对华丽的衣服会感到心中不安,听到音乐不会感到快乐,吃到讲究的饮食不会感到甜美,这些就是孝子所应有的哀伤之情。但是,在亲人故去的三天之后就应当进食,这是为了教导大家不要因为为死者服丧而伤害了孝子的健康,再悲伤也不能毁坏孝子的身体以致让父亲出现绝后的严重后果,这乃是古来圣人有关服丧的礼制中的重要举措。孝子服丧的期限不要超过三年,这种要求是为了表示服丧也应当有一定的终结期限。

“孝子在服丧时,要置办好内棺、外棺、寿衣、寿被等丧葬用品为亲人办丧事时使用,要按礼仪陈设各种祭祀用品以表示自己的哀伤,要在一片捶胸顿足的号啕痛哭中为亲人送葬,要通过占卜选择最好的墓地安葬亲人的灵柩,要在宗庙中设立神位使亲人的神灵在天堂中受到祭享,要在每年应当祭祀的时节举行祭祀来表达自己无时不在的哀思。

“亲人在世时以敬爱之心事奉亲人,亲人去世后以哀思之情怀念亲人,如果能够这样做的话,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讲,他的为人的本分就可以说是做到了,应当如何对待生者和死者的最主要的内容也可以说就在这里了,作为一个孝子所应当具备的责任也可以说是已经完成了。”

(袁庭栋:四川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四川省社科院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