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问我,为什么学理,我说,那与文同样偏爱,但若学文,我没有时间学理。不少人取笑我,因为得了“新概念”作文一等奖,网上挂着你是“80后”作家第八,排名还在郭敬明之前,却至今要啃番薯。(当然,我无以此为炫,因为若你了解我,知道我的所得,大概会明白,许多事物,于我,本来就微不足哂。)我说,那是我本不愿为人所知,就像《逍遥游》的主人公一样。如果你问我,为什么又重新走上文学的道路,或许我会感慨万千,唯一能说的,那大概是,我不忍放弃上天的恩赐。
我喜欢杂文,擅长评论,精于哲学,也写写诗歌,热爱散文。无论古今体式,可以说,除了小说,其它方面都还过得去。但一起步就写小说,而且还是最不景气的武侠小说,那是因为,我不相信武侠小说的没落。所以,我要用我的第一篇小说,来祭奠古往今来,无论真实,还是虚构的侠客们。从太史公为我们带来《刺客列传》,衍变至今,武侠家喻户晓,已经是一门悠久的文化。因为它能给我们真实性、历史感,将各式各样的人,合理地夸大,形象化,但却不夸张。至少,作为现实的人,会觉得,武侠里的人,是可亲近的,而不是遥不可及的仙神。所以我开篇写了祭奠,祭奠旷世奇才的“暮日金刀”欧阳迟,他传奇的一生,注入了各式各样的武侠要素;他的辉煌,象征着武侠小说在现实中的成就。虽然,如今有暮日沉沉之意,但金刀的光彩,却依然灿烂。
另一点,所以选江西,所以给里面的人物如此造名,其中,是有一点私心的。因为,这里面,暗藏着我早年的一段传奇,真真切切,现实中的传奇。大概,世人能如我幸运,只怕古往今来不多,所以我无憾。于是,我里面,实则以“姑射崖”主人自居,若明白点这段感情,读起来会更有趣味。
至于,我为什么找庄子麻烦,大概是觉得,南华真人享名日久,也该下凡来走走。玄学,或说哲学,其实都是很根本的东西,没必要高山仰止。固然,玄幻有迷离的色彩,但现实中,这些东西离我们很近。一理通,则百理通,我对于道理的牵沿,几乎有着无止境的能耐。诚然,那也不是容易做到的事,望诸君莫要挑刺。所以,在主旨上,随着剧情,我将破除执著的简易方法,悄无声息地暗合在里面。这些,不仅仅不会因为突兀,而影响剧情,反而都是故事的高潮之一与转折点。我想用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庄生(我喜欢叫“庄生”,这样亲切点)的一点思想,令这位“第一才子”(金圣叹指称《庄子》为第一才子书),不至于让人敬而远之。
本书全名:叶氏《庄子》武侠系列之一——逍遥游。
说是“系列”,当然不止一部。愿望是能写足七部,到《应帝王》,这个我也没有把握,是不是会写下去,因为我还有很多其它方面的东西要完成。但至少,《齐物论》是会写的,而且在完成《逍遥游》之后写。至于体裁,已经不是武侠,而是玄幻。因为,在精心完成一篇武侠后,我大概难有心情写同样的体裁。所以,像《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说不定都会是不同的体裁。《逍遥游》里的人物,希望刻画得让人难以忘怀,但是,虽然体裁变了,至少《齐物论》里,还会沿用这些可爱的角色。很喜欢古龙先生小说里,李寻欢这个角色,可惜只出现在一部里面,后面的几篇,虽也叫“小李飞刀系列”,却只闻其名,实在令人遗憾。此故,我会在《逍遥游》里,给《齐物论》埋下变成玄幻的引子,很完美而自然地引入。
末了,有这么多意义在里面,我能马虎应对吗?但其实,我写的速度,往往还跟不上更新,从第一章开始,就是随写随上,极难有多于两千字的存稿。但是,若你能从中读出什么破绽,我也佩服你;最后,如果很多地方完全出乎你意料之外,又合情合理,结构也是十分严谨,希望你能推荐给朋友。以上两者,我衷心希望能看到你们的评论,这将是伴随本篇的最好收藏,我会将之收集起来,作为纪念。当然,一次而过,各个方面,即使完善,也称不上完美。书成之后,我会结合各位的意见,或增或删,争取成为——叶氏经典之二。
2、三种藏笔:
浅藏笔:关键的脉络通俗易懂,以维系一般休闲类读物的风格。诸君不必以为那些所谓高深的东西有多难,会让人发困,深入浅出,是我的自信。一部小说,如果不适宜大众,它已经失败了。
中藏笔:基本是手法上的藏笔。比如像曹刘“煮酒论英雄”时,借雷说惊柱,一个人物,总很难收敛即时的真实内心,要表现出来,但要他不露破绽,怎办?发生另外一件事来掩护,既合情合理,只有读到后面,才知,哦,这个人原来另有所图。当然,这个例子只是中藏笔的一种。还有像什么看来似是而非的情况啦,环境暗示啦,等等……
深藏笔:整部的寓意。像欧阳蝶羽的“真”之于蓝合真的“容”,蓝合真的宽容之于叶落之的恬淡,叶落之的恬淡之于慕容云衣的空明。逐步做一个比较。此外还有佛道儒法四家的因承相类,即道为佛儒兼,儒为道法兼一些细腻上有趣的探索。当然,最大的寓意还是“逍遥”,此作为“破庄”,不是“立庄”。
3、单卷特色:
破生第一:恢弘大气。如雄关铁马,看主仆二人一扁孤舟,如何力挽狂澜。融入了三分之一个江湖的背景,隐藏了很多幕后故事。最后如何破生?
破贪第二:诙谐小雅。似清泉流淌,风波中轻松自在,各种感情细腻纠葛,各怀鬼胎。又如何给四千人破贪?
破仇第三:惊悚紧张。十步一杀,步步危机,整篇在凶险中度过,最后用什么来化解仇恨?
破名第四:悬疑推理。破道家经典。奇案迭生,疑云涌动。主角如何抽丝剥茧,找出真凶?又如何让道家破名?
破禅第五:夸夸雄辩。破释家经典。还记得诸葛亮舌战群儒否?这里儒佛道三家论战,看主角如何以一己之力驳倒三方,完成破禅大业。
破死第六:缠绵悱恻。言情手笔,第一女主角慕容云衣终于出场,而主角却痴迷成疾,行将不治,如何觑破生死玄关?
破礼第七:错综复杂。破儒家经典。集合各种场景,最终如何让慕容云衣将礼放下,成就一段神仙情缘。
破术第八:气吞山河。一破法家经典。武林大会起,主角如何施计,将一面倒的局面变成两分势力?人心如何分流?隐藏人物开始出现。
破势第九:二吞山河。二破法家经典。三分势力,不同民族间十万豪侠对峙,朝廷介入,主角如何扭转形势?
破法第十:三吞山河。三破法家经典。朝廷要围剿武林,主角如何化解?天书隐藏着什么,在此揭晓。
破情第十一:情之为物,万物皆有,何以破之?
4、其它创新
每卷5万~15万,平均10万,全篇约100万字。每一卷有头有尾有中心内涵,都可以独立当中长篇来看。
全篇用“穿针引线”手法,主角从江西起,经四川、湖南、湖北、苏州、山东、苗疆、上海、西域、北京、南京。将每一处发生的事情串成完整故事,以合“逍遥游”的形似。主角性格极好山水,沿途将暗合山川大地之美,结合历史,将情节、名胜、历史等等,不着痕迹地杂糅起来。
主角不会武功,单以智谋取胜。终卷解禁,惊天逆转,以乃父自创“庄生七剑”第一剑“逍遥游”结束纷争。
场面的宏大,人物的庞杂,感情的唯美,不弱于《天龙八部》的设想。此外将加设任何言情经典所无法表达的一段爱情经典。
较多运用象征手法,将各种说理等,暗合在尽量多的东西上,有独特的招数体系。尤其强调多人配合阵法的威力。
首先有萨迦教与整个中原武林的对立,其实也是民族间的矛盾。内里,欧阳世家与慕容世家明争暗斗,东林寺与白莲堂争白莲教正统相互厮杀。姑射崖与欧阳世家有纠缠不清的关系,百花门与慕容世家有纠缠不清的关系。原来的阴风涧和百花门有仇。回回教又作为外族的对立。于是相互利用,相互仇杀,相互结盟。当然,其它还有静居寺、三十二寨、少林、武当、峨嵋等等各个相对比较宁静的门派。
最初本是个相对平静的江湖,演变到武林大会成了南北对峙,朝廷开始介入,之后外族又集结成了一股势力,变成鼎立的局面。就中想涉及明初杀功臣的一些事情,以及将内外两种矛盾同时裂化,构成风雨飘摇的局面。使得江湖的描写,涉及到更大的层次,不仅是民族间的问题,更主要的目的是表现民生在那种环境下的去留问题。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会做怎样的一些选择。可惜故事开始于1413年,对于明成祖的那场“靖难”,最多只能给一点余波而已。若不是顾忌一些真实人物的年龄问题,可能局面会更加复杂。
本书中的招数名称,基本都是因那一招的特点命名的。此外整套的象什么八风掌、阴风断魂腿、百花幻化步等等,都是参考网络拉人去拜师学艺的名目。弄出些前因后果来。对于出手的每一个细节,也讲得比较仔细,大部分都在心中演变过,以求真实可行。写到虚无缥缈处,会用意境的象征手法来表述。全本还写到大大小小各种阵法,鹤翼阵内藏八卦阵,用偃月和鱼鳞阵来对抗,这些也都是搜索百度查来的各种阵法的特点来写的。象七星剑阵、伏魔阵、百花阵之类则是杜撰的。
5、文学价值
法、儒、道、释,四家是一个因承关系。张三丰曾提出三教同一,这里将提出百家同一的构想。因此破道、破禅、破礼、破术、势、法。所以有法家三破,主要针对当代人急功近利的思想作风。代表主角:叶落之(道)、慕容轩(法)、欧阳夺彦(儒)、八巴思(释)
生、贪、仇、死、情,构成人性大防,在此一一给予简易的破解方法,让读者足戒。
将“江湖”溯源考证(出于《庄子》),扩大到“人间世”的概念;将“侠”重新定位,扩大到“道德”的范畴;将“武”重解,扩大到“凭借”的意义,因此主角不以武为凭借。(可参阅《破仇第三•江湖之远其三》)
真诚、宽容、恬淡、空明。平凡人修心养性或修道出家的四层心理状态,在这里一一对比。欧阳蝶羽的“真”、蓝合真的“容”、叶落之的“淡”、慕容云衣的“明”。
本人倡导“青文体”笔法,大概是三分古七分白的风味,很有美感,但不少地方不符合中文语法,因此在摸索阶段,弄出独有的语法体系。此举目的,在于弥补语言上的断层。本篇将尽可能在通俗的层面上,融入这种明快优美的笔法。
不懂得万事万物的束缚之道,便不能体会逍遥的真谛。因此,真正的逍遥适应于每一个自己的局限。现实的约束总是存在的,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无凭借,解脱的本身也是凭借了许许多多的概念,说到底仍是一种自欺。由于个人向来崇尚“约束美”,并以在夹缝中求存为乐,以此算是给人们所谓“自由”一种自己的见解——“约束的自由,才是真的自由”。
关于生物方面的一些想法。因为有一定的依据在说明,进化的本身也是一种退化。最低等的生物,有着更多基因变化的可能,但越到高等,只是发展了发挥了某些功能,从而使得更多的功能衰退了。那时我就说:“如果人类强行物种的选择,规范他们当前认识下‘优良’,可能会走上一条无可挽回的道路。”如何来表现这一点,暂时还不太确切,可能只能落实在种族间的差异感之类来表现,慢慢摸索中。
严格的文学创作手法。颇受金圣叹评《水浒》里面手法的影响,因此呼应将极为到位。经常会出现提示性回忆语言、暗示性展望语言,不仅做到卷与卷,且落实到章与章之间的呼应。深感《红楼梦》呼应体系的浩繁。前两卷基本都是伏笔,大伏笔是整个故事,小伏笔是一个细节,从第三卷开始至终,将与这些伏笔接线。当然,仍会有新的伏笔。构思的奇巧发展到没有偶发性事件,但看起来却十分的巧妙,每个故事的后面,至少总隐藏了另一段故事。因此有着极为严格的逻辑。此外仍将灵巧运用其它各种手法。
全书里,几乎没有一个人有好收场。慕容云衣得死,叶落之得修道,在真实的世界里,没有这两种人立足之地。宽容如蓝合真,时刻自我消泯着痛苦,这样的人,是现实中最可怜而又可敬的人,所以这样的人,同样不可能有好下场。只有简简单单的冥灵和欧阳蝶羽,才能得到世俗的欢乐,但他俩的欢乐并不完美。这个世界,确实只有简单的人才能活得幸福。
前言 这本书有什么特别
【题解】
逍遥:当下“意淫”文学充栋,如果让你来写“逍遥”,你会怎样写?打个喷嚏风云变色,流个口水江海泛滥,盯个冷眼电死999999个人?很不巧,作者理解的“逍遥”,比这夸张无数倍,因而返璞归真。本书希望做到粗读,可以理解“逍遥”的含义;细读,可以与庄子交谈;研读,可以破庄。做到这点,似乎比建立哲学体系还难,但我的《心哲论》雏形已定,也得到过某些人“远远超越当代学术水平”的鼓励,那么,我还是想尽力试一下。
游:一次心理历程,尝尽百味后,多少能充实点;一次山河历程,踏遍九州后,多少知些地理历史的见闻。经、赋、诗、词、曲、联,偶有原创,不算太难看。
逍遥游:与《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有什么关系?不少人希望我按照庄生逍遥游的步履行进,因为很多人非常喜欢这篇。但是,如果这样,我就不是我了。模仿,是因为你见识不足,怎么写都破不了所仿者的境界。曾与一写过庄生逍遥游读后感的作者不小心起了矛盾,事隔半年后我再次表示歉意,得来“若还记挂,有失逍遥”的答案,我心里叹息,以逍遥为逍遥,岂是逍遥?又有人因我曾说“精于哲学”大是讽刺,庄生“大小之辩”啊,事物的大与小,只是对比的差度,本质都是平凡。当然,相对一般人,我是自信得让人侧目的。这点不入类招致无妄的妒忌,是我的错,你可以说我修为不足,但我仍然觉得平淡而已。一笑,无法奢望所有人的理解。本书与庄生逍遥游的关系?留给可敬的读者,深浅自知。
【藏笔】
为求雅俗共赏,适应更多的读者,作者比较刻意地运用三种藏笔:
浅藏笔:情节粗读。关键的脉络通俗易懂,以维系一般休闲类读物的风格。适合娱乐休闲的读者。
中藏笔:手法细读。创作手法的藏笔,比如环境暗示、倒用悬念、呼应拆合等等。适合写作爱好者。
深藏笔:寓意研读。广泛的象征手法,将想表达的理念寄托在人物、情节、环境上。适合热爱思考的朋友。
【感情】
最佩服金庸先生的地方,在于他武侠小说里的“支线爱情体系”。一部长篇要把握十个人的命运或许不难,但要让此外五十个以上配角历练丰满,却非动许多心思不可。目前我的目标是:主线完满,支线尽力。要让配角都有完整人生,是保证能养活自己以后的事情。
本作设定三个女主角:
慕容云衣:梦想中完美的人物。
蓝合真:现实中完美的人物。
欧阳蝶羽:一个会深爱你的普通人物。
感慨:爱你的人,你爱的人,梦里的人,大多数人在现实中总会遇到这种境况,且看看主角如何选择吧。
【内涵】
本篇暂拟定十一破:破生、破贪、破仇、破名、破禅、破死、破礼、破术、破势、破法、破情。讲述简易的破解方法,懂文字的就看得明白,希望现实中,如果您有这方面的烦恼,或许值得尝试按图索骥,保不准能见效。
如果您喜欢中国文化,这里会讲述法、儒、道、释四家的因承脉络;
如果您喜欢修心养性,这里会讲述真诚、宽容、恬淡、空明四层心理状态。
当然,更多的我不说了,这些每一样都有代表人物作为主角,伴随剧情,深入浅出。还是那句话,不难,懂文字的就看得明白。
【青文体】
自我提出一种“七分白三分古”的“青文体”笔法后,很多人总有一个疑问,这跟以前的半文半白有什么区别。或说,“青文体”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虽然,就目前摸索看来,句法的“四四格”和“断格”自我感觉良好,但归咎到底,借袁枚的“性灵说”,“青文体”极为讲究一个“灵”字,我的意思是——抹杀所有词性,以字为单位,然后,重组吧,只要你自信能玩出花样。
同样,如今我要适应读者,不能搞得文字或内涵晦涩,本作只是崭露头角。
刚刚发生一件事,有必要补充一下,某友人让我去看篇文字优美的散文,颇近这种体格,但却有一种纤弱感,于是我得出结论,文字用到一定程度后,就是目光、胸襟的问题了,要有足够的气度、魄力,才能驾驭更高阶的遣词造句。
【我的武侠】
考证“江湖”二字,滥觞于《庄子》,共有七处。在《逍遥游》里,我将之扩大到“人间世”的概念;将“侠”重新定位,扩大到“道德”的范畴;将“武”重解,扩大到“凭借”的意义。如此,只为了倡导“以人文关怀为宗旨的新命题武侠”。
金庸老了,老了金庸。金老心不老,频频修改作品,因为金老觉得,以前有些“为赋新诗强说愁”,只有到老,体悟了一生,才知人情来去。很多读者反对,当然更多的支持。反对者,我们不好说不求进取,而是在他们那个年岁,读金老那个岁年的作品,心合一契。但金老的努力,大部分落入对于人性的重新诠释,我们有理由相信,金老,希望武侠同其它人文经典一般,不至于被小说界小觑了。
“武侠”,不是没落,而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规范性名词。它的路为何走得越来越窄?不在于“武”,而在于“侠”!在多元的世界里,这单调的侠,就好像刘姥姥游大观园,见识太浅。使得人文经典,不屑去接纳这么个老太太。
武侠为何叫武侠?那是老一辈的定义,因为那个年代,一个“侠”字,已经足够。放诸这个多元的社会,便是大大的不足。所以,我们重新回到起点,来看“武”字。
我们发现,原来它只是给了一个写作的背景。像童话、像寓言,奇怪的是,童话寓言都有传世经典,命题更切近社会、切近真实的武侠,为什么就被人看不起?原因还是那个——对于“侠”的诠释,由金老划了十几笔,就已经走到了尽头。
武侠,不仅仅需要侠!
武侠小说,它首先是小说,小说的立命,纵观整个社会,横看每个人生。为什么只用武来彰侠?为什么不能寻找社会更替的因由?宗教存在的意义?人生的价值?等等等等,有着太多可探索的元素。因此,让我们不否认“侠”存在价值的前提下,走出“侠”的栈道,重新回归小说的世界,注入新的骨血,而不是虚有其表的形式变换。
这便是,以人文关怀为宗旨的新命题武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