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重生之帝女谋略
4119300000156

第156章 建京风云(44)

褚世泰看向李凰熙,这小郡主居然选中他?确实出乎他的预料,他没有大怒,以侍郎这官位协助李凰熙种甘薯真是大材小用,若是一般人早就跳起来了,冷静地朝李凰熙道:“郡主,可否容在下问几个问题。”

“讲。”

“郡主知道种菜要何时施肥?何时浇水?何时采摘?再者又要如何将菜地养肥?只要郡主回答得出,那么在下就会心甘情愿随郡主却种甘薯。”

李凰熙还道是什么问题,这于她没有难度,她在湖州就下过地,遂笑着一一回答了。

褚世泰没中举之前家中就有几亩薄田,对于种地并不陌生,一听李凰熙不假思索就回答的话微微挑了挑眉,真出乎他的预料,这与他在京师所见到的闺阁千金相差甚远,并不是那种娇滴滴的少女,这会儿对于她能做好甘薯一事他渐渐有了几分信心。

至此种甘薯的人员才确定下来,户部尚书重新制定预算,这回慷慨了许多,拨了不少银两给李凰熙,然后才亲自送她出了户部。

李凰熙这回才看向户部尚书,“大人不用太担忧,本郡主自然不会为难你,这是本郡主给你的好处,可要拿好喽。”悄然地将一张折叠的字条递过去。

户部尚书茫然地接过,她有那么好,还给他好处?不过是一张纸,顶什么用?脸上却丝毫怀疑也不露,腆着笑脸道谢几句,恭送李凰熙上马车,待马车启程后,方才一脸怒气地转身进去,身后之人都不敢作声。

这时候他才想起手中的纸条,猛然摊开来看,里面是一串人名,都是他户部的主簿,初时愣了愣,李凰熙写这几个人名给他有何用意?继而脑中灵光一闪,就是这几个人将他的秘事泄露了出去,他的怒火前所未有的高涨,这几个人他一个也不会放过,脸色更为阴沉地迈进门去。

马车里,李茴不解地问道:“凰熙,那几个留着作证多好,再说我们不说,那户部尚书也会彻查,迟早没有他们的好果子吃……”

梁晏在一旁嗤笑道:“小王爷此言差矣,凰熙卖了一个人情给户部尚书,至少将因保证书而僵化的关系稍为缓和一点,再者以此让户部尚书能安心不要搞什么小动作,这才是原因所在,若是一味地用逼,只怕会逼狗跳墙,现在不让人坏事才是王道。”最后一副讨赏的样子看向李凰熙,“表侄女,我说得对否?”

李凰熙一直是笑盈盈的,梁晏没说错她的意图,只是在看到他那张欠揍的脸时,她即一巴掌拍过去,冷哼一声,“给了三分颜色开起了染坊。”

梁晏郁闷地头被拍向了一边,这丫头真是心狠,揉了揉并没有被她拍痛的脸颊,嘀咕了一两句。

李茴这回在一边嗤笑了几句,妹妹这一掌拍得好,某人就是令人看不顺眼。

日落西山,梁晏送了李凰熙回忠王府,今天一天想要与她亲热一下也不得,带着几分郁闷的心情回了相府。

一回到自家院子,刚要进里屋去换衣服,即有两名姿态蔓妙,衣着薄纱的女子上前盈盈一拜后就要给他宽衣,而屋子里面燃起了清香,似有若无地飘着,在黑夜里面甚是撩动人的感官。

“三公子,请让奴婢们服侍。”两个妙龄女子一左一右娇声道。

两个女子的身上都带着香气,眼里含春,当桓嬷嬷今儿个吩咐她们侍候梁晏之时,她们都一脸的惊讶,之后就是狂喜,公子那般俊美的人,若能得他宠爱一次就是死也甘愿。

她们眼看就要碰到梁晏,梁晏并没有退让,而是俊脸黑沉下来,冷喝一声,“退下。”

两个女子被声音一吓,身子抖了抖,随即舔了舔唇道:“三公子,奴婢是来服侍您的……”她们还想要垂死挣扎,努力地挤出一抹笑来想要再度伸手给梁晏宽衣。

梁晏看了眼那两对白皙的手腕,表情冷酷起来,重喝一声,“来人,将这两个女子拖下去砍掉她们的手。”

这声音一落,两个女子这回面无血色,忙跪下来,一脸的急色,“三公子,奴婢做错了什么,还请三公子给奴婢一个改过的机会……”

立时就有几名男子凭空出现,如抓小鸡一般地抓住那两个妙龄女子,两个女子的表情哀凄,不停地挣扎求饶,无奈梁晏却不看向她们,而是着小厮进来给他更衣。

隐在暗处看了半晌的桓嬷嬷站了出来,朝那些个拖着两个女子出去的侍卫摆了摆手,两个得了自由的女子忙一把抱住桓嬷嬷的脚,“嬷嬷,救救奴婢……”

桓嬷嬷没好气地看了眼小主子,然后朝那两个女子道:“都下去吧,此事有老身担待,你们将这事儿都忘了,听到了吗?”

两个女子哪敢再分辩,急忙点头,然后起身逃也似地离开三公子的屋子,一想到三公子要砍她们的手,身体还在不停地打冷颤,自此以后再不敢肖想三公子,太可怕了。

桓嬷嬷上前抿紧嘴看着梁晏,“小主子何必吓唬她们?老奴可是选了好久才选中这两个,早些年是怕有女子狐媚您,嬷嬷才没操心此事,可小主子现今长大成人,房中有一两个可心的人也不为过……”

梁晏换下外出的衣服,换上一件月白色绣着云纹的袍子,正扎着那绣有黑色雄鹰的腰带,斜睨了一眼桓嬷嬷,打断她的话,“嬷嬷总算舍得出来了吗?”

桓嬷嬷一愣,早知道自己隐在暗处偷看的事瞒不过小主子,但脸色仍有几分不自然,想要装傻蒙混过去,正要作声的时候,梁晏已是转身看她,正色道:“嬷嬷,我已长大,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你就别操这个心,我娘早逝,我待嬷嬷有如生母,但是我不喜欢嬷嬷背着我安排这些个事情。”

“老奴不为您操心还能为谁操心?若是主子还在,老奴就不多事了。”桓嬷嬷有几分委屈地道,“莫非您还真喜欢李家那个丫头,小主子,您与她怎可缔结鸳盟?如果是顾虑赵家那丫头那更没有必要,嬷嬷不会承认她的身份地位。”

她的态度异常的坚硬,小主子迟早要认祖归宗,现在差的就是时机,赵家那丫头连充当门面的资格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