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重生之帝女谋略
4119300000225

第225章 拭目以待(4)

李凰熙看了眼萧荇,随即起身走向隆禧太后,“皇祖母,这里有几亩甘薯,若是这一块地的有问题,那么所有地块里的甘薯也同样有问题才对,还请皇祖母给时间凰熙翻锄。”

李茴一拍脑袋,怎么没想到还有这一茬?当时只是检查了这一块地的,可还有其他亩的没有检查,于是急忙附和妹妹的话争取隆禧太后的支持。

萧荇暗地里冷冷一笑,随即面容一整,拱手道:“太后娘娘,郡主所言有理。”

隆禧太后自然是准奏,一时间,李凰熙指挥一旁的农户举起锄头将地下的甘薯苗都挖出来,此时已是晚霞齐飞的时辰。

正在越来越多的甘薯苗挖出来之际,户部尚书已是满头大汗地赶到,他时刻关注着这里的变化,不敢有半分的怠慢,自己下的保证书还在李凰熙那儿呢,万万不能掉以轻心从而掉了乌纱帽。

那一堆又一堆的腐烂甘薯苗让人看得触目惊心,臭味也在这一片天地弥漫,几亩地的甘薯苗都被翻开来。

户部尚书的头皮在发麻,心里却在开始盘算待会儿的说辞。

容公公道:“娘娘,这儿气味难闻,不若先暂时离开到远处歇一下?”

隆禧太后的目光落在一脸汗水的李凰熙身上,摆了摆手,不管这孙女儿有没有种成甘薯,也值得她认可,若这农作物种成倒真是美事一桩,凌厉的双眼微微一眯,朝户部尚书道:“去找个真正懂农事的人来查看一下这根茎是不是自然腐烂?”

户部尚书被隆禧太后这样看着,头上的虚汗也冒了出来,赶紧应了声,朝身边的人轻声吩咐几句,随即又看向正随着李凰熙挖薯苗的褚世泰与孙司农,这两人办事真不得力。

直到星光上升,隆禧太后仍没有离开回宫,而是坐在容公公搬来的圆椅内,着人点上纱灯,一时间将这一方天地照得亮堂堂。

李凰熙新换上的裙摆已经沾满了泥土,由李茴扶着走上田垄,鬓边的秀发有些凌乱,此时的她身上少了几分贵气,多了几分田园的乡土气息,梁晏看见着心中一痛,只是这场合不对,由不得他做过份的举动。

“回皇祖母的话,这几亩地的甘薯亩确实都烂掉了……”李凰熙道。

萧荇急忙打断她的话,“太后娘娘,这甘薯兴许是好东西,但大齐的地却不适合种植……”

李凰熙的目光冷冷地落在萧荇的身上,“本郡主想问问萧公子,你为何口口声声都要宣扬这甘薯不能种?这关系到我大齐的百姓,萧公子是太尉之子,怎可随便说话?本来我就无意让萧公子来种甘薯,是太尉大人的意思,我勉为其难接受而已,现在萧公子却大力地抨击,又是何意思?若真不想协助本郡主做这有利民生的事情,那就请萧公子离开,本郡主自当亲自向太尉大人解释。”

萧荇没料到李凰熙会这样说,脸上涨得通红,只是碍于现在是夜晚,别人看不真切,为了大局,他深吸一口气道:“郡主为何这样说?我也是为了郡主好,断没有别的意思,现在的局面郡主已经看到了,这些甘薯有一部分是我亲手所种,我怎能不希望它能成活造福百姓?”立即不甘示弱地反问李凰熙。

李凰熙的胸口堵着一团火,他现在这样认真的样子让她看了恨不得一口咬上去,勾起了前世今生对他的仇恨,袖子下的手握紧成拳,指甲深深地陷进肉里,一阵的刺痛让她的头脑清醒过来。

萧荇的眉头却是紧皱,李凰熙这样露骨的情绪他不是第一次领教,联想到她在回京途中戏耍他的画面,心口同样蓄着一股怒火,自己似乎没有做过出格的举动冒犯她,她这样的情绪从何而来?莫非知道他私下里与梁兰鸢的打算?这么一想,他的心神略微一慌,眼珠子里面略有不安,随即想到自己一向很小心与兰鸢来往,是断断不可能让人察觉到这一层关系,至此,才略为心安。

梁晏道:“两位稍安勿躁,一切还是要以事实说话,娘娘,是否?”

隆禧太后点点头,“凰熙,此事是你开启的,哀家希望你能诚实点,告诉哀家此物到底可种不可种?如果你有半句虚言,那就是浪费国家的财力人力,哀家可不会顾念你是哀家的孙女,照样将你治罪,你可听清楚了?”

所有人都被隆禧太后的话震惊了,梁博森露出阴深惬意的笑容,李盛基却是愁眉深锁,早就说这甘薯不是什么好东西,女儿还偏一意孤行,这会儿好了,终于惹事了吧?他表情相当不高兴地瞪着女儿那略显狼狈的样子,母亲这几句话他听出了不善的意味,暗暗给女儿一个眼神,让她改口这东西不能种,这样即使母后再生气,口头责骂几句就会过去了,也不会惹祸上身。

李凰熙不顾父亲打来的眼色,当即跪在长满青草的田垄上,不顾细小的砂石磨损她的膝盖,朗声道:“皇祖母,臣孙从来没有说过虚言,这甘薯能种,绝对是能种活之物。”

李盛基一听就用手掩额,这个女儿到现在还要口犟,身为人父他怕是推脱不过去,急心跪在地上朝母亲道:“母后,她不过是未及笄的孩子,年纪小,所以口不择言,胡言乱语,还请母后不要责备于她,儿臣身为人父,有管教不严之罪,儿臣愿替她领罚。”这样道貌岸然的话还是尽早说比较好。

如果不是了解父亲的为人,李凰熙会为父亲此时的举动而感动不已,只是现在她感动不起来,父亲果然最爱的还是他自己,“父王,女儿一人做事一人当,必定不会牵连到父王的身上,皇祖母,臣孙恳请不要将吾父拖进此事当中,还有,甘薯绝对是有为之物,臣孙愿用性命担保。”

李盛基的脸上一阵赧然,他这样说不是说给母后听的,而是让女儿说以上这样一番话,好摘清自己的关系,这样一旦女儿被母后追究至少连累不到他身上。

隆禧太后看了眼自己那不成才的儿子,脸色一沉,“盛基,你起来吧,凰熙这孩子倒是孝心一片,此事她自愿负全责,哀家也淮她所奏请。”看到儿子急忙起身,她这才再道:“凰熙,信口开河要不得,你可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