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重生之帝女谋略
4119300000626

第626章 大结局(4)

安居在那小县城之后,她就将杨朵朵与拓跋渊二人赶出府去,被贬的拓跋渊也没有了鲁王的爵位,仅保留皇子身份的他日子并不比她过得好,一想到这没用的女婿,她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拓跋渊也气得要命,看杨朵朵也越来越不顺眼,想不明白当初自己到底看中了她哪点?除了相貌,她连贤内助也不是,现在连累他丢了爵位,只怕今生都没有了问鼎皇位的机会。

越想越不忿气的他,开始终日冷落杨朵朵,沉迷于年轻貌美的女人怀抱中。

杨朵朵同样不待见夫婿,两人十天半个月也不会碰上一面,摩擦是少了,只是她不适应这小县城的生活,去到哪都皱紧了眉头,她心心念念着开阳那繁华的日子。

为此去找母亲哭诉她想回开阳的心。

嘉元公主轻抚女儿的秀发,在她耳边诱惑道:“朵朵,如果有回开阳的机会,你愿意把握吗?”

杨朵朵的眼睛一亮,继而连连点头。

嘉元公主展唇一笑,她要回去找皇兄,她忍受不了下半辈子都再也见不到他的日子,思及此,她的粉拳握紧,红唇抿得死紧透露出她坚定的决心。

在屋外刚要进屋的杨浦从窗户处看到母女俩的神色,黥面上皱了皱,都到了这田地,她仍不愿跟他过平凡的日子了度余生,想到过往,他的脸色黯然得可怕的转身离去。

南齐皇宫,太子李芫收到了密信,展开一看,随后就是大怒地朝桌面上狠狠一拍,“可恶。”

刚从圈禁中出来的静王李蒜忙道:“殿下这是怎么了?”

李芫将信件递给他看,“堂兄自己看看吧。”十五六岁的少年脸孔上满是浮躁,代父理政有段时日的他脸上也渐渐有了属于自己的威仪,只是到底仍沉不住气。

静王李蒜看了看手中的信件,最后轻轻地折好递回给太子,“太子殿下勿须动怒,只是没能借那北魏人的手除掉长乐,到底有几分不甘,她的运数真好,连明祯帝最爱的亲妹都能斗得赢……”

这话说得很巧妙,果然李芫的脸色越来越不好,他想到父皇对长姐那一派人马还是十分信任的心里就不服气,尤其是那个便宜兄长李茴更是他的绊脚石。

“如果长乐回到了建京,太子殿下怕是也要蹈先皇的足迹有个垂帘听政的……啊……臣失言,请殿下责罚。”李蒜立即请罪。

李芫忙扶起堂兄,“堂兄何罪之有?那是天下人都知道的实情。”所以结论就是不能让他的大姐回来,绝对不能。

李蒜又急忙一番发誓效忠,“若没有太子殿下,只怕臣一家还不知道要圈禁到何时?臣必定誓死为殿下效犬马之劳。”看到太子的神色更为亲热后,他又道:“殿下已过了十五,是时候要娶东宫正妃了,只要娶了正妃,就不会有人再把殿下当孩子看。”

李芫眯眼细思起来,他早已通晓人事有了侍寝的宫女,只是娶正妃到底不是小事,要慎重才行,“堂兄有何好建议?”

“岳将军有一小女儿年岁倒是与殿下相仿,殿下意下如何?”李蒜道,然后就开始极力地介绍起这岳将军的小女儿是如何的聪慧贤良,如何的惹人怜爱。

李芫的眉头轻皱了皱,他知道若是娶了岳将军的小女儿,那么成为他外戚的岳将军就会更忠诚,要撤下秦衍寒等人就不是难事,毕竟他在军中的人脉太少。只是他到底心存犹豫,再说若能拉拢萧太尉,那比岳将军更有价值。

李蒜看他的表情似有未决,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遂又道:“娶东宫正妃不是小事,需小心谨慎才是,不若臣提出来与皇上商议一下如何?”只要他一提出来,李茴必定会反对,文远征这宰相也不见得会赞成,太子殿下一向不爱听从这些人的建议,到那时候娶岳家女就会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李芫最后还是点头同意了他的提议。

李蒜又道:“殿下,要办婚礼又要扩军,国库怕是没有那么多银子……”

李茴斜睨了他一眼,“这有何难?好些年没加赋税了,今年秋季会下旨加赋税充盈国库。”打仗需要钱,他只能想法子捞钱,再说李茴这便宜兄长却是一直不缺钱财为那长姐守住基业,怕是另有渠道,他竟是越想脸色越为铁青。

李蒜瞄了一眼他难看的神色,想必还是因为李凰熙与李茴等人,心中冷冷一笑,嘴上自然是说着恭维太子的话,看李芫的神色也是受用不已,他的嘴角暗暗地撇了撇。

在当夜的宴席上,李蒜果然提出了关于东宫正妃人选的事情,提交出来的名单不但有岳家女,还有另几家的女儿。

果不其然,李茴提反对意见,朝臣也议论纷纷,不过对于太子大婚,他们还是持赞同的意见居多。

李盛基看了眼长大成人的儿子,多少还是有些欣慰的,这孩子的五官有几分像他,又有几分像孙抚芳,“若你母后仍活着,她看到你成家生子,必定也会高兴的……”

李芫忙安抚父皇几句,也跟着一脸难过,母亲走的时候他已晓事,对于生母自是怀念得很。

一旁十分得帝宠的寿康公主忙给父皇抚背通气,“父皇,十一想大姐了……”

李盛基因而想到那身在北魏的大女儿,眼神黯淡了几分,“不知你大姐在那儿可有吃苦?朕一定要发兵荡平北魏将朕的女儿带回来……”

李芫听到父亲念叨大姐,眼里闪过一抹嫉妒,她还回来做甚?回来夺他的权,分他的利吗?嘴上却道:“那是自然,父皇,儿臣誓要踏平北魏接大姐回来……”

正与静王李蒜争议的李茴听到这些话,两眼凌利地看向李芫,他眼里的权利之光太甚,灼得人双眼生疼,无论如何他都不相信李芫此时说的是真心话。

“父皇当以龙体为重,凰熙若在,看到父皇这样必会伤心难过,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他起身劝慰李盛基。

李盛基注视了这过继来的大儿子,这两年他待他越发宽和,或许人年纪大了,看他没有争胜之心,也不若年轻那会儿那般厌恶,“茴儿所言甚是,朕还要活着等凰熙回来,朕答应过他们的母后要好好照顾他们……”豪情一起,他抓起酒杯站起来就要痛饮一番以显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