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言情不叫爱的岁月
41400000002

第2章 小木篇 (2)

我开始自己跑市场后,他会打电话给我,问我工作有什么问题,或者偶尔约我一起吃饭,对工作一些建议什么的,但从来没离开过工作。吃饭时候,如果工作上没什么的说的了,我们就个吃个饭,死气沉沉的,我不喜欢的感觉。

但一天,一个同事对我说:小木,你师傅对你真好,他来公司两年了,对你这样,他是第一次,这么冷漠的人,你是怎么搞定的。我笑笑,但心底很疑问,这也叫好?郁闷。

(二)

躺在床上,来回翻转睡不着,不大的房间,充斥着疼痛。

就这么工作着,天天在太阳下跑着,晒黑了,这还是好的,最不好的就是脚磨破了,很痛,可又不能不出去。我会偶尔怀念那些坐办公室的日子,空调多舒服啊。不过也就是偶尔想想,最多的想的就是客户,因为我的性格属于直爽的那种,所以在对客户时候,那些虚伪的语言,才更是我难过的东西。

记得一天,站在客户的门外,我跑掉了,站在路边,眼泪落下,太虚伪了,虽然是我的的工作,但完全接受这些东西,我还需要时间。师傅在这个时候打电话来,询问工作。我的声音他听出端倪,问我怎么了,我说没事。后来他问了我在哪里,并让我等他。

师傅赶来,眼泪更多了,纠结的感情在瞬间坍塌,才知道在这个城市,师傅到现在好像是我唯一的最熟悉的人。我没有趴在他肩头哭那么老土的,所以在他说让我跟他走的时候,我就像小时候跟表哥一样,跟在后头。在一家冰店坐下。我已经不哭了。吃着冰,不说话。只听见一个温和的声音说:“我刚来公司的时候,和你差不多,性格比你尖锐,也比你直爽,是慢慢改成现在这样的,什么都需要时间。不过我都是没有哭,不比你是女生,我改的过程也很痛苦,所以原来的我几乎是一点也不存在了,变成现在的冷漠,还有现实。小木,你太善良了,你知道吗?我第一次见你就是这种感觉,你的眼睛是那么的纯净,所以我觉得你不适合销售,而今天的,我更是这种感觉,所以,我不是安慰你什么,你要不要转行,做个简单的工作,如果愿意,我会尽我能力帮你,我不希望以后世界上少了一个那么善良的人。

我并没有想到,他会劝我转行,但我不想转行,我知道销售的复杂,但我知道我必须学会成长,只为自己。所以我摇摇头,很坚定的说:“我不转行,就因为复杂,我才能学会成长。”我的眼里有一种叫做坚定地东西。这是师傅后来告诉我的。这是我上班差不多一个半月后的事情。

我一直想知道那天撞到师傅时候,他身边的那个女人是谁,但却一直都没问,因为我感觉他不会说,或者根本就没记住我是那天那个鲁莽的女生。

<>

一早醒来,看到昨天打包好的行李,已经不想流泪了了。这个房子我来上海以后租的,不大,但我一个人住已经够了,房子也是到今天,除了一些衣服以外,我带不走其他东西,被子什么的的,一会物流会过来,我到了另外一个地方还要用,我要学会省钱,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很多。

手机响了,是小盖,我的同事,也是我在上海这些时间最好的朋友。

“小木,陪我去买衣服吧,我想买几件春天的衣服,你没什么事情吧?”

“小盖,不好意思,我今天有点事情,下次吧,咱们再约,好不好,我还有点事情。”

“好吧,真可惜,好几天没见你了,你先忙吧,88。”

“88”,电话断了:“对不起,小盖。”不过这句她没有听到。

离开上海,没人知道,包括最好的小盖。

在候车室,拿出电话,100多个熟悉的号码,却不知道打给谁。夏从,也许我就最后一次听到你的声音。嘟嘟的声音。

“喂,师傅,”

“哎,小木,出去玩了?那么吵。”

我喜欢听师傅答应我叫他师傅的那个“哎”。很亲切,像极了爸爸答应的声音。

“小木,怎么不说话?”

“是的,夏从,这边蛮好玩的,什么时间带你来玩吧,不过是你自己买单啊。”

“敢直呼师傅名讳,小心我以后不教你了啊。这么小气,请我还不行啊?”

“嘻嘻,我保证真实第一次叫你,也是最后一次,你以后对其他人也可以这么开开小玩笑,肯定特招女孩喜欢,呵呵,不说了,我玩了,88.”

匆忙断掉电话,眼泪已经止不住的留下,也没有听到夏从的最后一句再见,不听也好,我们也许再也不见。

(三)

离开上海,去新乡,一个小城,那个小城只在我大学时候去过一次,去找成智,我从小学一直到高中毕业的同班同学。这次去也是找他,除了他,我甚至不知道我能去找谁,谁可以对于我做的这个决定不反对,只有成智,可以这么彻底的了解我,知道改变不了,才会尽心的帮我,但我知道,我这次去不能一直麻烦他,时间长不说,还因为他已经快结婚了。

上海在我的身后慢慢的消逝,心底的悲伤却没有不见。

那次和师傅在冰店坐到很晚,但几乎不说话,我不知道对这样一个外表冷漠的人说什么。他后来送我回家,在我家小区门口,就要离去,我“恩”后。他走出几步后,我却想到了我坏掉的水龙头,就不自主的说:“师傅,到我家坐一会吧?”

“不用了,很晚了。”

“哦,不过我家就我一个人,而且而且。。。。。”我实在不好意思说给我修东西。

“干嘛支支吾吾的,说,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