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深入浅出职场心理学
4149300000005

第5章 职场读心术——读取同事心理玄机 爱打探别人隐私的人(1)

进入职场,同事之间常来常往每日相见,但是总会遇到一些同事或上司对其他同事怀有好奇甚至不解,总是喜欢打听他人的隐私,只是他把自己藏在暗处,你却看不出他的真实用意。

打探他人的隐私其实并不一定都是小人行为,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的满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和生活内容,每个人都想竭力保自己的隐私,每个人都想知道别人的生活,并不是所有爱打探的人都是“长舌妇”,都是“阴谋家”。但有人打探他人隐私是含着许多不可告人的动机,需要特别引起警惕,这些人虽然在单位没什么人缘,偶尔有心无心对领导说的议论你的话,可能对你会造成巨大的杀伤力。

1.八卦同事,好奇心“害死人”

好奇也许是人的天性之一,儿童时期,小孩总是在不断地向环境挑战,总是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好奇心虽然容易激发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精神动力,但是过于好奇,会容易导致心理畸形,心理学上称为“干涉癖”。

曾有一位同事,在商场发现了自己单位的张姐,正和一位陌生男子在一起聊得很开心,二者看起来关系很亲密,可她得知张姐是有老公的人,于是觉得自己有了“重大发现”,第二天上班后就四处张扬,说张姐另有情人。谁知得知此事的一个人与张姐关系甚好,就马上将事情告知了张姐。张姐一气之下就找她“理论”,那个男子并不是张姐的什么情人,而是张姐的表哥,她也因此失去了工作。

在生活中,有些人就比较喜欢打听别人的私事,以传播别人的隐私沾沾自喜,喜欢攀比,嫉妒心强。个别极端的还会做出翻看你的个人物品,偷看你的电脑资料的行为,偷听别人私下谈话,胡乱猜测人家不愿公开的事情。这样的人,也许是身体里某种激素导致不能自控。一般来说,这种人在单位里没什么人缘和地位,业务能力不强,但就因这种多嘴多舌的毛病,我们在与其相处时尽量不要与之多言,要提防他(她)把你的资料传遍全公司。

人为什么会沾染上“干涉癖”这种毛病呢?

原来,这种人到单位以来,由于工作能力不强,也没有什么爱好与特长,思想和语言过于贫乏,得不到上司的认可,缺乏吸引力。因此,就想拿别人的隐私、短处来打击对方、抬高自己,从而得到别人的肯定、青睐和赞赏,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自尊”,慢慢地就养成了这“嗜好”。然而,却不知这种行为恰恰会适得其反,会招致更多人的讨厌与唾弃。所以说,这种人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种做法的危害性,时常强化自己、丰富生活,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术。在内心要有个大的理想、目标,让自尊有一个稳固点,这样才能把时间和精力转移到理想抱负上,而不是干涉他人的私事,这也是治疗“干涉癖”的治本之道吧!

2.想问清家底,就不告诉你

好的人际关系通常是通向成功的催化剂,对于那些爱打听他人隐私的、想多了解自己的人,不要逃之天天,免得破坏了与同事的良好关系,我们可以借机谈论一些不便通过正式表达的想法或观点,或是澄清一些过去的误会。但是,还是少说“私事”为好,可以岔开话题寻一些其他的正式话题。

面对这些八卦的同事,我们又以何种心理去应对呢?

第一,搞清是恶意打探还是善意关心。作为一个职业人,一个人的个人资料或隐私永远是个话柄,在某种环境中是无伤大雅的小事。换一个环境则有可能非常敏感,成为伤害自己的一把三“利剑”,所以他人打听自己的一些隐私时,摸清到底是出于善意还是恶意,只要是涉及公司利益的,被打听的人都有足够的迂回空间。

第二,采用迂回战术。当被他人问到一些敏感的问题时,自己一定要控制住内心的波动,要做到表情平静,采用“投石问路,随机应变”的招数,看对方究竟想做什么,要学会虚虚实实,保护自己。

第三,学会不卑不亢。当你被别人问到很唐突的问题时,他们有的可能是故意的,想借此来打击你,这时我们一定要针尖儿对麦芒儿回击,一定要遵守礼仪,结合他们的谈话“虚实结合”的理论。

在这个世界上,国与国之间有划定的界线,人与人同样也存在着某种界线。不同的是,国界是有形的,而人际之界是无形的,而且也更容易被侵犯。有一个“健康”的人际边界才能让人与人之间感受到亲密,同时也让自己和他人的利益之间建立起和谐、平衡的关系。

创造和谐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只顾埋头做好自己的事情是远远不够的,你还需要建立起一个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好地工作,获得老板的赏识。由于办公室之间竞争比较激烈,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以自己的真面目对人,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

一名工作人员讲述了他们公司的人在年终酒会上发生的事情。

到了饭店大厅,公司员工已经各就各位,等老总落座后,酒会正式开始。菜上五道,酒过三巡,场面开始热闹起来。我起身到二楼的洗手间一趟,出来看到同事小航站在二楼的栏杆边,正全神贯注地看着一楼大厅,若有思的样子,我也走了过去。

小航见我过去,就指着大厅内的几个人对我:“你看,刘岸这小子,见无人注意他,竟然用烟头烧饭店的窗帘。这种人不懂得爱惜别人的东西,以后不能让他接触到公司里的物品。王龙,刚才我在时,一本正经的,现在看我走了,故意装成喝醉酒的样子,往女孩子身上靠,此人太轻浮,不可委以重任。李清,刚才竟然吐酒了,此时躺在沙发上,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此人缺乏自制力,不能干大事,不可重用。王平,喝了几杯酒后就坐到一边独自抽烟,他不善于与人交往,看来他真不能在销售部干了……我听完小航的高论。不禁打了一个寒噤,想不到,他竟可以在酒会上细心地考察其他人。

过后,我们从二楼下来,刚坐定,销售部经理徐前进就过来敬酒。徐前进端着一个酒碗,说:我敬你一碗酒,我喝一碗,你喝一杯就行了。谁知小航竟说:我们每人都喝一碗吧。说完,接过徐前进手里的酒碗,一饮而尽。然后,让人往碗里重新倒满酒,叫徐前进喝,在众目睽睽之下,徐前进只好喝下去。不一会儿,徐前进就到洗手间吐酒去了。这时,小航悄悄对着我的耳朵说:刚才我喝下去的是水,这个徐前进竟敢在我面前耍滑头,我最烦这样的人,不能喝了,却要充大头,要好看。

一次简单的酒会上就可以看到众多人的缺点和人品。

办公室里,不可表现出明显的亲疏远近。有的人与脾气相投的同事每天都高兴地寒暄,还经常相约玩耍,而与性情不合的同事不爱打招呼,这样明显的亲疏远近的交往方式是错误的。如果你平时因私事疏远,有合作的时候配合就会十分困难。

同事之间相互帮忙相互鼓励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但是千万要注意不要轻易分担别人的工作,应当避免多余帮助与随意的插手。公司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如果暗地里帮助别人完成工作,被上司知道会有不可设想的后果。同时,如果你主动提出帮助他人,别人会以为你在抢功劳,或是不相信他的做事能力。如果帮出倒忙,对于彼此的关系也有不好的影响。

每个办公室都会有小道消息,也总有几个乐于传播这些流言的人。但是,记住千万不要加入传播流言的队伍,这样可能会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流言止于智者”当别人向你谈起一些流言时,要一笑了之。同时,更不要向同事打听单位的机密事、同事的隐私。

同事之间是平等的,想要有发展前途就要谦虚、不要太过张扬,这样易引起别人的嫉妒心理,更不要唐突地向别的同事发号施令、作结论的评价,这样不但不能提高你的地位,反而可能会遭怨,影响形象不说,甚至对你的工作构成威胁。

学会和不同性格的同事相处

职场是一个大环境,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为人处事的方式,其中有些人是不容易打交道的,比如死板的人、傲慢的人、自尊心过强的人,等等。要想和各类同事轻松相处,就需要练就一定的处世功夫,根据对方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策略,灵活应付,达到交往的目的。

在职场中,一个优秀的员工总是懂得而且善于和不同性格的同事相处,这样不仅可以使自己获得良好的人缘,更可以促进工作的顺利进行。

办公室中,同事之间的关系既是竞争的也是合作的,但最关键的还是同事之间的合作,没有合作就没有效益,没有合作就没有成功。合作的前提是善于和别人相处。也许你经常会因为某个问题与同事产生冲突、误解。我们无法改变别人,但可以学会适应不同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事相处是一件容易的事。和谐的同事关系让你和你周围同事的工作和生活都变得更简单,更有效率。

中国的处世哲学中,中庸之道被奉为经典之道,中庸之道的精华处就是以和为贵。同事作为你工作中的伙伴,难免有利益上的或其他方面的冲突,处理这些矛盾的时候,你第一个想到的解决方法就应该是和。毕竟,同处一个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如果让任何一个人破坏了你的心情,说不定将来吃亏的是你,而不是别人。与同事和睦相处,在上司眼中,你的分量将会又上一个台阶,因为人际关系的和谐处理不仅仅是一种生存的需要,更是工作上、生活上的需要。

1.对于推卸责任的人

下面是一个推卸责任的人面对工作的态度:

甲:嗨,我昨天跟你说的那份资料,你弄好了吗?

乙:我现在没办法给你呀。昨天你跟我说了以后,我就开始动笔了,可是老板临时要一份报告,我只能先做给他,然后,我的计算机就死机了,所以,我只能回家写,不是我没写完啊,而是昨天我正在修改的时候,我的猫跑来把它叼走了,就再也找不到了。我没办法啦,如果你急的的话,我把搜集到的东西给你,你自己做……

对于这些善于推卸责任的同事,你请他们协助任何工作时,目标必须明确,时间、内容等要求都要讲清楚,甚至用白纸黑字写下来,作为证据。不要被他们所提出的借口而动摇,请尽量温和地坚持原来的决议,表达你知道工作有其困难度,但还是需要在一定时限内完成的期望。

有些人最擅长的就是试图把过错推给别人,不要被他们搪塞过去,你只需坚定说明那是另一回事,现在要解决的是如何达成原定的目标。如果他们真的遇到问题,除非真有必要,你不用主动帮他们解决,养成他们继续对你使用这招以摆脱工作的习惯。

2.对于过于敏感的人

有的人十分敏感,任何事情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所以在与他相处时,尽量避免在其他人面前对他们做出可能冒犯的评语,要批评请私底下讲。即使如“有点”、“可能”、“不太”这类有所保留的语气,都会让他们心乱如麻,因此在批评时尽量客观公正,慎重选择你的用词,指出事实就好。

尤其要让他们了解你只是针对事情本身提出意见,而不是在对他们人身攻击。对他们过度的反应,你不要着急,不能跟着乱了阵脚,不要急于辩解,因为那样可能会使事情越描越黑,只要重申事情本身就好。提出意见时也同时指出他们的优点以及表现出色的地方,以建立他们的自信心。

3.对于死板的人

有的同事比较呆板,对人一副冷面孔。你热情地和他招呼,他也是爱理不理的样子。死板的人兴趣和爱好也比较单一,不大爱和别人往来。他们也有自己追求的目标和感到关注的事,不过不轻易告诉别人罢了。

与这样的同事打交道,他冷若冰霜,你不必在乎,应该热情洋溢,以你的热来化解他的冷。并认真观察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寻找出他感兴趣的问题和比较关心的事来。要是你和他突然有了共同的话题,他的那种死板就会荡然无存,而且会表现出少有的热情。

和死板的人打交道你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这种人很注重自己的那种内心的平静,不愿意让那些烦人的事干扰自己的情绪。从他们角度来考虑问题,维护他们的利益,慢慢地促使对方接受一些新鲜事物,逐渐地改变和调整他们的心态。这样一来,仍然可以建立比较合得来的关系。

4.对于过于傲慢的人

在职场上,很多人有傲慢的习惯,经常看不起别人,无论对谁都举止无礼,出言不逊。和这种人打交道,使人如坐针毡,但你又不得不承认他的存在,非和他接触不可。

在和他相处的有限的时间里,你尽量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给他表现傲慢的机会。你提出的问题,非要他认定思考后才能回答,他就傲不起来。尽量用短句子来清楚地说明你的来意和要求,给对方一个干脆利落的印象,也使他难以讨价还价,有架子也摆不上。

甲:刚刚真是可惜,没有得到客户的青睐,不过你的报告内容还真是不错呢!

乙:谁说的,我可不这么觉得。唉,还不都是小王害的,他不要一直在边扯我后腿就好了,讲什么客户需要的是提高品质,这我知道啊,我的报告也有啊。还有你啦,没事跑过来干吗,害我投影机的插头掉了。就连打印机都跟我过不去,印一张要花三分钟,在客户面前真丢人了,我真是倒霉啊……

有的人无论什么事情都喜欢抱怨,他们之所以抱怨,是因为他们在乎事情的发展。如果抱怨的内容跟你负责的业务有关,最好能有立即的响应或改善;如果他们抱怨的是无关紧要的琐事,听听就算了,也不需要动气反驳。

对于爱抱怨的同事,在做任何会影响他们的决定前,先征询他们的意见,如果他们能有所参与,就比较不会抱怨。如果你们合作一项工作,最好时时询问他们有没有问题,如果他们说没有,以后就比较不会抱怨。抱怨不能解决问题,问问他们觉得最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什么,怎么样才能避免问题再度发生,将他们的力气导引到问题解决上。

6.对口蜜腹剑的人

对于口蜜腹剑的人我们要敬而远之,这样的人又称“笑面虎”,“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如果你遇到这么一位同事,你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多点头,少摇头,唯唯诺诺是最佳选择。但你要多一个心眼,万一他要你做的事是一个圈套,你也不必当面翻脸,只需推诿,就是只说不干为上。

碰到这样的同事,最好的应付方式是敬而远之,能避就避,能躲就躲。办公的时候,他要是亲近你,找一个理由立即离开,做事不要和他搭伴儿,实在分不开,每天记下工作日记,日后好有一个说法。

职场友情不简单

每个人的经济行为的出发点都是自己的私利,而正是这种对私利的追逐,才是我们常常跟别人一起挤到一个牛角尖里面去拼个你死我活。久而久之,所谓的友情也只是淡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