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感谢折磨你的人
4151300000033

第33章 感谢生活折磨你——用态度改变生活(2)

眼看着家里就自己一个人上班以维持家用,女主人心里也着急,可是又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让老公重振旗鼓。男主人于是就提出把房子卖了租房子住,于是又展开了新一轮的口舌之战。

女人开始感叹,当初怎么嫁了这样的男人,还不如嫁给XXX。“我有时真的想一刀把他给砍了!”她说,“这日子过不下去了!”

人的一生总有许多波折,要是你觉得事事如意,大概是误闯了某条单行道。也许你曾拥有一段诸事顺利的日子,因此志得意满的你开始以为自己看透了人生是怎么回事,一切如鱼得水,悠然自在。可惜就在你相信自己蒙天赐之福时,却发生了好运化为乌有的意外。

美国作家诺瑞丝拥有一套轻松面对生活的法则:人生比你想象中好过,只要接受困难、量力而为、咬紧牙关就过去了。你跨出的每一步都能助你完成学习之旅。面临生活考验时,耐力越高,通过的考验也越多。所以要放松心情,靠意志力和自信心冲破难关。

保持积极的人生观,可以帮助你了解逆境其实很少危害生命,只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痛苦,何况一定的压力对人也有好处。舒适安逸的生活无法带给人快乐与满足,人生若是少了有待克服的障碍、有待解决的问题、有待追求的目标、有待完成的使命,便毫无成就感可言了。

人的整个生命过程都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接二连三的打击则是最好的生活导师。享乐与顺境无法锤炼人格,逆境却可以。一旦渡过了难关,遇到再糟的情况也不会惊慌。人生有甘也有苦,物质环境的优劣与生活困厄的程度毫无瓜葛,重要的是我们对环境采取何种态度。接受好花不常开的事实,日子会优哉许多。记住这句话:不必太在乎生活中的苦。

在困惑中寻找动力

没有困惑,人就不会去思考。只有在困惑的压力下,人们才会重新去审视自己所处的环境,衡量自己的条件,并且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困惑具有神奇的魔力,困惑是思考的动力。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人类的每一次困惑都推动了科学和历史的发展。有了苹果为什么落地的困惑,才有了万有引力定律。困惑是思考的前提,有了困惑,人才有思考的动力。面对困惑,转换思维,命运就会因此而改变。

1847年2月11日,在美国俄亥俄州一座叫米兰的小镇上,一个长着圆脸蛋、蓝眼睛的小男孩降生了。这个小男孩长得很秀气,身体却很单薄,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娇嫩得让人心疼,可他的脑袋却出奇的大,让人担心长大后脖子会承受不住脑袋的重量。

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发明大王”托马斯·爱迪生。他的父亲是个勤劳耕作的农民,母亲当过乡村教师。他在家中排行,是最小的一个孩子,因此备受妈妈的宠爱。

爱迪生体质虽弱,却爱动脑筋。他的好奇心特别强,总爱问为什么,看见想不明白的事情就问:“为什么锅上冒蒸汽?”“为什么凳子四条腿?”“金子是什么?”父亲常常被儿子的问题弄得张口结舌。

不过,他这种爱“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个性得到了妈妈的充分肯定。妈妈当过小学的教师,她知道,好奇是打开神秘知识宝库的一把万能钥匙。所以每当爱迪生问她为什么时,妈妈总是细心地开导他,把其中的道理讲给他听。

爱迪生6岁的时候,一天早饭后,妈妈正在做针线活儿,爱迪生“咚”一下撞开了门,连蹦带跳地跑进来,气喘吁吁地问:“妈妈,大母鸡趴在鸡蛋上做什么呀?”

妈妈笑着说:“在孵小鸡。鸡妈妈就是用自己的体温、用自己的身体一天天将鸡娃娃孵出来的。”

“噢,原来这样。”爱迪生恍然大悟,推开门出去了。

中午吃饭时,不见爱迪生的踪影。一直到傍晚时分,大家才发现这个小家伙竟然在院子里的鸡舍旁边做了个“窝”,里面放了几个鸡蛋,正小心翼翼地趴在鸡蛋上,一动也不动。

妈妈看他专心致志的样子,问道:“孩子,你在做什么呢?”

“我在孵小鸡呢!”他一本正经地回答。

正是小时候这种凡事都要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使爱迪生最终成为著名的发明大王。

牛顿之所以能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正是因为当他被树上掉下来的苹果砸到时,感到困惑,因此才激发了他对这个问题的深度思考和研究,继而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古往今来的成功者,无不具有面对问题、困惑永不放弃的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引领他们走向成功。

生活中,面对困境,我们常常会有走投无路的感觉,这种情况下不要气馁,坚持下去。要相信年轻的人生没有绝路,困境在前方,希望在拐角。只要我们有了正确的“思路”,就一定能少走“弯路”,找到“出路”!

法国少年皮尔从小就喜欢舞蹈,并梦想着长大后成为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员。

可是,因为家境贫寒,父母根本拿不出钱来供皮尔去舞蹈学校学习。于是,只得将他送去一家缝纫店当学徒工,一方面希望他能够自己学到一门手艺,另一方面也想让他赚点儿零用钱,减轻家里的负担。

皮尔虽然非常伤心,但是也很无奈,只得极不情愿地接受了。

在做学徒工的日子里,皮尔一直感到很苦闷,并且很困惑。他心想:难道我的理想就这么夭折了吗?难道我就要这样一辈子做一个学徒工?如果真的要这样痛苦和违心地活一辈子,那么我还不如早早结束自己的生命!

就在皮尔准备自杀的当晚,他想起了从小就崇拜的有着“芭蕾音乐之父”美誉的布德里,他决定给布德里写一封信。在信的最后,他写道:如果您不肯收我这个学生,我只好为艺术献身跳河自尽了。

很快,皮尔便收到了布德里的回信。但在信中,布德里并没提收他做学生的事,而是讲了他自己的人生经历。布德里小时候很想当科学家,因为家境贫穷无法送他上学,他只得跟一个街头艺人过起了卖唱的日子。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他非常苦闷,非常困惑,但是如果面对困惑就此放弃,那么将是一种极其不理智的行为……最后,他说:“人生在世,现实与理想总是有一定的距离,正是因为如此,人们面对困难,才会不断去思考,在理想与现实生活的角斗中学会如何生存。”他告诉皮尔:“一个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的人,是不配谈艺术的……”

布德里的回信让皮尔猛然省悟。后来,他努力学习缝纫技术,从23岁那年起,他在巴黎开始了自己的时装事业。很快,他便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和服装品牌。他就是皮尔·卡丹。

人生就是如此。困惑当头,我们才会认真思考,才会冷静地分析自己面临的现状。有时候一味地坚持并不是一件正确的事。当你在前进的路上遇到困难、对前途感到困惑的时候,不妨停下来认真地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自己的失败?当自己付出了最大努力之后,仍然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时,就要换一种思考方式,放弃也是走出困境的一种选择。当你能够不再囿于困惑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时,当你能够转换思维重新开始时,你的命运也在悄悄地发生改变,成功也就在你重新选择生活的前方。

切勿被无情的命运击倒

命运有时候是残酷的,可是我们不能被无常的命运打倒,而应该鼓足勇气,战胜困难。

汤姆生下来的时候,只有半只左脚和一只畸形的右手。父母从来不让他因为自己的残疾而感到不安,常常训练他做别的男孩能做的事。结果是任何男孩能做的事他都能做。如果童子军团行军10里,汤姆也同样能走完10里。

后来他要踢橄榄球,他发现,他能把球踢得比任何一个在一起玩的男孩子都远。他请人为他专门设计了一只鞋子,参加了踢球测验,并且得到冲锋队的一份合约。

但是教练却尽量婉转地告诉他,说他“不具有做职业橄榄球员的条件”,建议他去试试其他的事业。最后他申请加入新奥尔良圣徒球队,并且请求给他一次机会。教练虽然心存怀疑,但是看到这个男孩这么自信,对他产生了好感,因此就收了他。

两个星期后,教练对他的好感加深了,因为他在一次友谊赛中踢出55码远而得分。这种情形使他获得了专为圣徒队踢球的工作,而且在那一季中为他的球队踢得了99分。那一刻,球场上坐满了几万名球迷。球是在28码线上,比赛只剩下几秒钟,球队把球推进到45码线上,可以说根本就没有时间了。“汤姆,进场踢球。”教练大声说。

当汤姆进场的时候,他知道他的队距离得分线还有55码远,是由巴第摩尔雄马队毕特·瑞奇踢出来的。

球传接得很好,汤姆一脚全力踢在球身上,球笔直地前进。但是踢得够远吗?几万名球迷屏气观看,接着终端得分线上的裁判举起了双手,表示得了3分,球在球门横杆之上几英寸的地方越过,汤姆所在的队以19比17获胜。球迷狂呼乱叫,为踢得最远的一球而兴奋,这是只有半只脚和一只畸形手的球员踢出来的!

“真是难以相信!”有人大声叫,但是汤姆只是微笑。他想起他的父母,他们一直告诉他的是他能做什么,而不是他不能做什么。汤姆之所以创造出这么了不起的纪录,正如他自己说的:“父母从来没有告诉我,我有什么不能做的。”

永远也不要消极地认为什么事情都是不可能做到的。首先你要认为你能,再去尝试、再尝试,最后你就会发现你确实能。

有时候,我们以往的失败经历常常会成为前进路上的羁绊。相反,如果一个人没有任何的心理制约,大胆地向前,那么再大的困难也阻挡不住他前进的脚步。

年轻的时候,卡耐基抱有要做一名作家的雄心。要达到这个目的,他知道自己必须精于遣词造句,字典将是他的工具。但由于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他接受的教育并不完整,因此“善意的朋友”就告诉他,说他的雄心是“不可能”实现的。

年轻的卡耐基存钱买了一本最好的、最完全的、最漂亮的字典,他所需要的字都在这本字典里面,而他的意念是要完全了解和掌握这些字。他做了一件奇特的事,他找到“不可能”

(

Impossible)这个字,用小剪刀把它剪下来,然后丢掉。于是他有了一本没有“不可能”的字典。以后他把他整个事业都建立在这个前提上,那就是对一个要成长,而且要成长得超过别人的人来说,没有任何事情是不可能做到的。

当然,我们并不建议你也效仿卡耐基那样把字典中的“不可能”这个字剪掉,而是建议你不要被悲观的命运打倒,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往直前,相信你必定能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迷茫让目标更加清晰

当你感到内心无助时或者迷茫的时候,千万记住不能放弃心中的希望。只要满怀希望,就会有前进的方向。心怀希望,迷茫中诸多的不可能才会转化成种种可能。

栀子花开的季节,也是毕业生离别的季节。如何顺利跨出学校的门槛,成功走向社会,是每一个毕业生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为此,高校的老师专门请心理学专家来给他们讲课,目的在于教他们如何顺利实现角色的转变。就在培训结束后的第二天,专家收到了学生的来信:

“您好,我是昨天听您讲座的一个学生。您那天讲的是“谋划未来”和“书写人生”,我觉得很受触动。小时候的好多梦想现在都没有实现,尽管我一直渴望或者说幻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一个精彩的人生。然而,在目前国内这样的教育体制下,我感觉我要实现自己的梦想简直是太难了,即使是拥有一些实实在在我需要的。我现在正面临一个很艰难的抉择:到底是直接找工作还是考研?我真的好迷茫,不知道应该如何找寻自己的出路,我实在是看不到自己的方向。”

每个人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都会徘徊、迷茫,感到困惑。面对未来,虽然每天清晨都能看到冉冉升起的太阳,但是我们的心里还是会一遍遍地寻找:路在何方?

思路决定出路。迷茫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思路。面对人生的分岔路,左右难择,不知道该走向何方才好。然而,任何事情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迷茫中的不确定性正预示着我们将要选择下一步的确定性。正是在迷茫的情境下,我们才有了清醒的选择,人生的意义正是在这许许多多的选择中逐一体现。

一个文史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际,对前途感到非常迷茫,面对未来,不知道该怎样选择。于是,他给自己的毕业论文导师发了封邮件,详细地讲述了自己的苦恼:这个专业曾经在我心中是多么的神圣,但是现在很多事实却让人感到庸俗,周围的环境和事物的运行规律与我理解的也完全不同,我感到很无力,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导师回信了,信中讲了一个他从网站上转载的小故事:

从前,有一只鹰蛋不小心落到了鸡窝里,被当成鸡孵了出来。从出生那天起,它就与鸡窝里的兄弟姐妹们不一样:没有五彩斑斓的羽毛,不会用泥灰为自己洗澡,不会三啄两扒就从土里刨出一只小虫来。矮小的鸡窝总是碰它的头,而小鸡们总是笑它笨。它对自己失望极了,于是跑到一处悬崖上,想跳下去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当纵身跃下的时候,它本能地展开了翅膀,结果飞上了云天。它这才发现,自己原来是一只鹰,鸡窝和虫子不属于它。它为自己曾因不是一只鸡带来的痛苦而感到羞愧……

你没有必要因为自己是一只误入鸡群的鹰而感到羞愧!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商人比做一个没有责任心的文人更可贵!

看了这封回信,他的心中豁然开朗起来。

毕业之后,他不再因周遭的人与事而痛苦绝望甚至是扭曲自己。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改变思维、转换心态,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毕业论文导师在信末尾的那两句话,也成了他经常勉励自己的座右铭。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就像是玩扑克,发到手里的是什么牌是定了的,但你的打法却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意志。”没错,上帝发牌是随机的,我们分到什么就是什么,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和更换的可能。当你拿到不好的牌时,请不要一味地抱怨,因为这对于你没有半点儿用处,因为你的抱怨不会令现状有所改变。你能做的就是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情,将自己手中不好的甚至有点儿糟糕的牌优化组合,并力求把每张牌都打好。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既有很多的不确定,也有很多的可能性。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既有很多的待定,也有很多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