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左手蜗居右手奋斗
4176200000015

第15章 遇喜不亢,宠辱不惊,受创不弃(1)

● 当好运来临时,要遇喜不亢、宠辱不惊

罗伟曾一度幸运地进入世界500强公司,但最后又黯然地离开。回忆起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时,目前已经小有成就的罗伟说:“ 回想起来,那时的我是多么地可怕,没有起码的职业素养,对不起自己拿的薪水,更辜负了那个想培养我的平台。”他清楚地告诉我们,错失了这个好运,当时自己是何等的痛心。

当好运来临的时候,当时的罗伟之所以表现得幼稚和反常,以致让好运从指缝间溜走,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这个好运来得实在太 突然,就像天上掉下了馅饼,恰恰砸在了他的头上,但他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由于此前被压抑得太久,一旦好运降临,他就忘乎所以,失去了正常的判断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他挥霍着从天而降的好运,肆无忌惮地放纵自己,显得轻浮而又狂妄,也让给予他好运的人感到彻底失望,最后又把好运收回去了。

罗伟的母亲曾经给予他睿智的忠告——“你其实什么都不是,因为你什么都不会。你还没到享受的时候,也没到自得的时候,你 现在需要谦虚学习和努力奋斗”。如果换做我们,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保持冷静而不迷失自我吗?能够接受他人的忠告而比罗伟做得更好吗?

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发生在罗伟身上的戏剧性转折和巨大反差——就像在泥泞的沼泽里跋涉了很久之后,被人骤然地拽上云端, 同样会头晕目眩,失去正确的方向感,走上迷途。对于在蜗居中奋斗的人来说,机会是宝贵的,尤其是好的机会。艰辛的境遇、沉重的压力,同样可能让我们在人生急转弯的那一刻,如释重负,庆幸不已,从而把握不住自己,在得意忘形的时候作出和罗伟同样荒诞的举动,失去宝贵的机会。

就像爬山一样,下坡时要注意保持身体平衡,上坡时则要步履扎实、稳重。当好运撞进自己怀里的时候,我们要足够的沉稳和淡 定,把好运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里。遇喜不亢、宠辱不惊,是一种胸怀、一种风度、一种涵养和智慧。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对于正在蜗居中奋斗的人来说,这样的心境看起来好像是一 种奢求。但正因为身处逆境,我们才更要遇喜不亢、宠辱不惊,从容应对外界的风云变幻,主宰个人的命运。不论是面对赞誉还是屈辱,我们都要淡定处之,既不因浅薄和虚荣而自我膨胀,也不因自卑和懦弱而妄自菲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被环境所奴役,不被外力所压迫,才能凭借自己的奋斗走出困境、告别蜗居,成为生活的强者。

● 史玉柱:遭受重创后,一定要东山再起

遭受被世界500强公司扫地出门的重创后,罗伟在蜗居中奋斗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了自己,他不仅在逆境中坚忍顽强地工作, 而且在沉重的工作压力下快速地成长。当他小有成就的时候,已经变得成熟、自信和阳光。可以说,从天而降的机会和接踵而至的打击,短时间之内的大起大落,让罗伟经历了磨炼,也激发了他的斗志,唤醒了他的潜能。承受了生命中的重创而没有被打垮的罗伟,变得比以前更加强大和坚不可摧。

而在所有遭受重创之后不放弃反而又东山再起的人中,史玉柱应该是当代中国最著名的一位。

史玉柱曾经是莘莘学子万分敬仰的创业天才,只用了6年时间就跻身《福布斯》杂志大陆富豪榜第8位;也曾经是无数企业家引以 为戒的失败典型,一夜之间负债2.5亿元,变成“中国首负”;而如今他又是一个著名的东山再起者,再次创业成为保健巨鳄、网游新锐、投资豪客、身家过百亿元的富豪。在经历重创之后成功地扭转乾坤,迅速实现人生的V形反转,史玉柱的经历可谓传奇。

1.汉卡让巨人站了起来

1989年夏,从深圳大学研究生院毕业的史玉柱下海创业。他承包了天津大学深圳科贸发展公司电脑部。当时,除了一张营业执照 和4000元钱,史玉柱一无所有。他的资本就是独立开发的汉卡软件和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

史玉柱先是以加价1000元的代价,获得推迟付款半个月的“优惠”,赊得一台电脑。然后,他又用软件版权作抵押,在《计算机 世界》上以先打广告后付款的方式,连续做了3期1/4版面的广告。《计算机世界》给史玉柱的付款期限只有15天,可一直到广告见报后的第12天,史玉柱依然分文未进。

就在关键时刻,第13天出现了转机:他一下子收到3张邮局汇款单,总金额1.582万元。至1989年9月中旬,M-6401的销售额突破 10万元。史玉柱付清欠账后,将余钱全部投向广告。4个月后,M-6401的销售额突破100万元。半年之后,M-6401的销售额突破400万元。这是他赚的第一桶金。

1991年4月,史玉柱带着汉卡软件和100多名员工来到珠海,注册成立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巨人集团的前身)。当年,巨人汉卡 的销量一跃成为全国同类产品之首,公司获纯利1000多万元。在此期间,巨人集团又开发出中文手写电脑、巨人防病毒软件等多种产品。1992年,巨人集团的资本超过1亿元,史玉柱迎来自己的第一个事业高峰。

2.自我膨胀的巨人终于倒了下去

就在此时,巨人大厦设计方案出笼了。后来这一方案一改再改,从16层升至70层,为当时中国第一高楼,建设资金超过10亿元。 史玉柱的手中只有1亿元,他将赌注压在了卖楼花上。但由于宏观调控开始,尽管史玉柱使出浑身解数,也只卖掉了1亿多元楼花。

1995年,巨人推出12种保健品,投放广告1亿元,“脑黄金”取代汉卡成为巨人集团新的摇钱树。是年,史玉柱被《福布斯》杂 志列为大陆富豪第8位。

1996年,巨人大厦资金告急,史玉柱将保健品方面的全部资金调往巨人大厦。没成想,保健品业务因“抽血”过量,再加上管理 不善,迅速盛极而衰,“脑黄金”卖不动了。

1997年年初,巨人大厦未按期完工,国内购楼花者天天上门要求退款,媒体地毯式地报道巨人集团的财务危机。巨人现金流断裂 的消息传出后,3亿多元的应收款全部烂在了外面,只建至地面3层的巨人大厦也停工了。

1997年1月到8月,史玉柱在美国四处奔走,找钱未果。本来有意接手巨人大厦的房地产商在最后关头也改变了主意,史玉柱陷入 了绝境。那段时间,让史玉柱最心惊胆战的声音,便是门外索债者的拍门声和吼叫声。他只能躲在办公室内一声不响,整天用打游戏来消解心头的巨大压力。

在短短1年的时间里,由如日中天的风云人物变成背负数亿元巨额债务的“中国首负”,史玉柱的心理落差和精神压力可想而知 。

好在他有一个忠诚的核心团队,虽然几个月没有发工资,但没有一个人离开。在他们的支持下,史玉柱决心东山再起。

3.东山再起,巨人又站起来了

为了释放内心的压力,史玉柱外出旅行了几趟。随即,他重新回到原本建立了较好根基的保健品市场。史玉柱找朋友借了50万元 ,5万元补发工资,15万元给无锡一家公司生产“脑白金”,15万元作为预备资金,剩下的15万元全部砸向一个三线城市做宣传。

史玉柱戴着墨镜走村串镇,挨家挨户寻访,坐在板凳上跟老头老太太聊天。于是,史玉柱不但知道了什么功效、什么价位的保健 品最适合老人们,而且了解到老人们吃保健品一般舍不得自己买,也不会张口向子女要。这些极其鲜活的第一手素材为后来广为人知的广告词——“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提供了灵感。

第一个月,史玉柱赚了15万元。他把这15万元加上15万元的预备资金,再次全部投入这个三线城市。第二个月,史玉柱赚了100 多万元。就这样,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启动,史玉柱也一步一个脚印地从低谷中向上攀爬。

1999年,史玉柱注册成立上海健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他仍然割舍不下“巨人”情结,“健特”是英语“Giant(巨人)”的音 译。这次回归,史玉柱吸取了以前失败的惨痛教训,为自己订下3条“铁律”:第一,必须时时刻刻保持危机意识,每时每刻防备最坏的结果;第二,不得盲目冒进,草率进行多元化经营;第三,让企业永远保持充沛的现金流。有了钱的史玉柱宣布,2000年年底之前偿还当初业主购买巨人大厦楼花的钱。2000年12月21日,史玉柱注册成立珠海市士安有限公司,开始收购巨人大厦楼花。

2001年2月6日,史玉柱在《解放日报》第4版上印了两个20多厘米见方的大字“感谢”。“感谢”的下面,史玉柱发了一通感慨 :“10年前,巨人创造过辉煌;4年前,巨人跌入低谷;新世纪,巨人从上海复出;感谢上海优良的投资环境、良好的政策环境;感谢上海人民的厚爱。史玉柱真的重新站起来了。”

还债之后,史玉柱无法满足于仅仅从“脑白金”中赚钱。通过资本运作,他先后成为两家上市公司——健特生物和四通控股的第 一大股东,参股华夏银行和民生银行,涉足网络游戏领域——2006年9月15日,《征途》同时在线人数超过50万大关;2007年11月1日,史玉柱旗下的巨人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总市值达到42亿美元,融资额为10.4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