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不可替代的员工
4179400000032

第32章 做足够被称道的事情(1)

工作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有人做了很多,但是往往升迁的不是他,涨薪的也不是他;而有人虽然做的不是很多,但是每做一件事都搞得有声有色,引来老板的赞赏,同事的羡慕,加薪等好事自然是尾随而至……

相信每个人都想做后者,而不想做前者。做足够称道的事,除了自身完备的素质体现出来的职业感,还要就是要让老板看到成绩。

1 成功是每天业绩的累积

职场的成就不会停留在一个高峰上,也不会因为你某天的表现就能获得巨大的成功,其实它是你每天业绩的累积。职场上不存在一步登天的奇迹,因为你的能力需要每天去锻练,你在老板心中的形象需要每天去塑造,你的业绩需要每天去创造……

事业没有最高点

有人因为“终于实现目标”而兴奋不已。一般人也会赞美这些成功者说:“那人已攀上了人生的高峰,实现他的目标了。”或者说:“他是那么成功,再也不缺少什么了。”事实上,“成功者”往往会感到寂寞,似乎遗失了什么重要的东西;那是因为推动他们跨越高峰的原动力——动力、精力或刺激已经变得淡薄;对于实现目标,不再像过去那样感到刺激和兴奋。随着最终目标的完成,努力的方向不再明确,即使胜券在握,也毫无喜悦之感。一位成功者这样说:“我的人生已没有什么乐趣可言。我不必再像过去那样辛劳工作,也不再有需要解决的问题。”

美国有位著名的企业家,是几家著名大公司的董事长,他的事业发展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他年方35岁,就已在竞争激烈的商界赢得极高的地位。到了40岁,他对一切已感到厌倦,在他45岁时便宣称自己已经完成了一切,他的全盛时代结束了。他这样感叹道:“今后,我所能做的只是设法保住自己的地位,不被别人取代。现在想来,努力奋斗寻求发展的时代,要愉快得多。那是我人生中的黄金时期,现在再也领略不到那种乐趣了。”

不过,也有工作方式或思想与他全然不同的人。他们达到一个目标后,又接着设定下一个新目标,重新接受挑战,完成这个目标。过去的梦想实现后,又抱着新的梦想,向更大、更能专心投入的目标努力迈进。他们对生活、工作和获得成功永远能感受到相同的喜悦,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精力充沛、日新月异地昂首向前,不论在何时何地都不会丧失激情和创造力。对他们来说,“目标都已达到”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换句话说,他们无时无刻都在为自己新的目标奋斗不已。其实,人生真正的兴趣、永无止境的快乐和幸福感,只有在朝着目标努力拼搏时才能体会到,而不是在达到目标之后。

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著名的艺术家,同时是画家、雕刻家、建筑师、工程师、音乐师、哲学家、科学家,他的绘画风格影响了几个世纪,其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成为人类历史上的经典作品。但是,有件关于达·芬奇的小事知道的人并不多。1519年,当时达·芬奇客居法国,生命即将走道尽头。眼看属于自己的时间不多,很多理想都不能实现,他很痛苦地对身边的人说,“我这一生不过是一次酣睡罢了,我一生一事无成!”

同样还有一位我们所熟知的荷兰接触画家凡高,其作品《向日葵》也为世人所推崇,许多作品都是价值连城。但是,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同样为自己没有事业而痛苦。在此之前,他烧掉了很多自己辛苦创作出的作品,因为离心中的“杰作”相差太远。当生命即将落下帷幕的时候,他对自己的弟弟说,“我很痛苦,我一生一事无成。”就是这样两个认为自己一事无成而痛苦的人,几百年来一直影响着整个世界,成为全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我们中的许多人,本来也很有才华,但为什么一生平庸呢?有了一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有了一点收获就狂妄自大,刚刚走了几步路就以为海阔天空,就不可一世了,所有的才华都淹没在自己的骄傲自大里,都被自己扼杀在摇篮里。

没有一劳永逸的成功,在职场上,我们经常会发现,那些被认为一夜成名的人,其实在功成名就之前,早已默默无闻地努力了很长一段时间。成功是每天业绩的累积,不论何种行业,想攀上顶峰,通常都需要漫长时间的努力和精心的规划,这就需要你每天像第一天那样努力奋斗。

而要做到每天像第一天那样努力奋斗,你必须虚怀若谷,不要陶醉于一时的成功。一些人在工作中一旦取得一些小成就,例如由普通职员上升为部门经理,由于业绩出色,被评为优秀员工,或者受到上司的当众表扬;一时就得意起来,飘飘然忘了自己是谁了;以为自己能力非凡,是众人的工作楷模,于是就开始骄横起来,以前的低微工作开始不愿做了,工作也没有以前那样勤奋;最后出不了什么业绩,导致自己事业刚有起色就开始走下坡路。原本老板对他期望比较高,但现实中,他却越来越让老板失望;于是慢慢的被老板所淡忘了,最后给他一个闲职供着;那时,他激情也耗尽了,而且又有很多后起之秀,要想重新振作起来已经很难了,最后只有在失落中一步步走向失败。

如果你不像拥有这样的结局,想要在职场上实现自我人生价值,那你惟有每天像第一天那样勤奋工作,保持那股火热的激情,为了成就而工作,去追求那种成就感;从工作中寻找快乐,你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自己的业绩越积越多,自然职位也越升越高,能力也不断地上升;一直有一种上进的感觉,如此一来,你不但能享受到那种成就感,也不必担心后起之秀对你的威胁。

华为公司不仅仅冠名国内,也驰名国外,但奇怪的是,人们很少见到华为的总裁在媒体上抛头露面;他每天在做的是如何让自己的公司实现跨越式增长、基业常青。以华为现在的实力,在同行中原本占据很大的优势,但华为总裁却依然保持警醒,写了篇《华为的冬天》一文,让员工们学习,让他们时刻保持危机感,不要忘了拼搏。

像华为总裁这样一个有成就的人,依然能保持低调,每天都在拼搏;相比之下我们在公司中取得的一点小成绩又有什么值得骄傲自满的呢?如果你真的想成为一位很有成就的人,那你就必须警醒自己:这世上比自己出色的人才多如牛毛,而自己目前取得的成绩离目标依然相差十万八千里;所以你每天都必须像第一天那样奋力拼搏,每天都向成就目标前进一步。

有些人常觉得成功遥不可及,奋斗一阵子之后就在气馁中丧失了自己的斗志。没有一跃而就的成功,人的成功在于选定一个方向后,坚持不懈地追求,一点一点地向成功迈进;经过一段时间后暮然回首,不自觉地跨入了成功的大门……

2 成功属于执着追求的人

曾经有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有两种:一种是鹰,一种是蜗牛。不管是天资奇佳的鹰,还是资质平庸的蜗牛,能登上塔尖,极目四望,俯视万里,都离不开两个字——执着。世界上到处都有一些看起来马上就要成功的人,但是,他们没有成为真正的英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付出与成功相应的代价,他们希望到达辉煌的颠峰,但不希望跨过那些艰难的阶梯;他们渴望赢得胜利,但不希望参加战斗;他们希望一切都能一帆风顺,而不愿遇到任何阻力。

一座泥像立在一座倒塌的废庙里,历经风吹雨打,它非常想找个地方遮风挡雨,但苦于不能动弹,于是它非常想做一个人,整天能自由自在。一天,庙里来了个神仙,泥像抓住时机,用它的神情向神仙呼救:“神仙,请你让我变成个人吧?”神仙一见,笑了笑说:“要变成人可以,但你得能承受人生的痛苦。”泥像马上点头答应。于是,神仙手臂一挥,泥像就变成了个青年。老者带着青年来到一个悬崖边,只见上面写着个“生”字,对面也有一座悬崖,上面写着个“死”字。中间由一条长长的铁索桥连着,桥是由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环串联而成。“现在,请你从此岸走向彼岸吧!”神仙长袖一挥,就将青年送上了桥。青年战战兢兢,踩着大小不一的环向前前进,一不小心,掉进了一个铁环内,把他卡得喘不过气来。青年大声向神仙呼救,神仙淡淡一笑:“这条路上,能救你的就你自己了!”好不容易爬起来,青年忿忿地说:“这是什么环?卡得我这么痛!”脚下的铁环笑着说:“我是名利之环!”青年向前继续蹒跚着前行,忽然隐约间看见一个美女向他嫣然一笑,飘飘然间,青年脚一滑,又掉进了一个环。他挣扎了半天,终于爬了起来,还来不及问,脚下的环说:“我是美色之环,前面各种各样的环还多着呢!”青年绝望了,请求神仙把他变回泥像。然而不久,泥像便在一场大雨中被冲成了一堆烂泥。

许多人拒在成功门外,并不是成功遥不可及,而是他们不能发现自己,主动放弃。他们虽然有一个宏伟蓝图,但是一遇到挫折就开始动摇自己的信念,不断给自己打退堂鼓。其实,翻开每个成功人士的人生里程,无不布满艰辛,充满坎坷,但不管上天如何作弄他们,不管那他们逼到什么样的境地,他们依据不屈不饶,勇往直前,最后终于冲破重重阻挠,走向了成功的彼岸,他们才是上天心目中的成功者人选。

沃特·迪斯尼原本只是美术社一个平凡的动画设计师。后来他与一名合伙人开了议价动画公司,但以失败而告终。迪斯尼那时身无分文,一贫如洗。然而,他却决定到加利福尼亚去开创自己的事业。他卖掉了所有的家当,凑钱买了一张去往加利福尼亚的单程火车票。他出发时,身上所有的只有50美圆,一只简陋的行李箱、一套过时的西装和一些绘画材料。到达加州之后,迪斯尼开了一家新公司,他遭遇了好几次挫折,几近精神崩溃,但他仍然坚持到底……他卖掉汽车,疯狂地到处借款,遭人嘲笑,被人拒绝,但他从不因此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历尽千辛万苦,他终于创建了迪斯尼乐园。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沃特的迪斯尼乐园成为世界无数儿童梦想的乐园;他本人,也成为了一位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福布斯》杂志的版面充满了那些顽强拼搏、绝不罢休的人的故事。乔什·菲根鲍姆现在是MJI广播公司的首席执行主管。他以前当过“滚石乐队“队员和里斯塔·雷科慈公司的推销员,曾经创办过电台联合演出节目;但不都不成功。后来创办体育杂谈节目,也不成功;现在开办系列交互式电台节目获得成功,一年收入高达1100万美圆。他说:“并非只有火箭科学家才能获得成功,我们需要的只是付出更多的努力,比别人更加勤奋。”

成功的道路布满棘刺,一层层的灾难把一批批人挡在成功的门外,惟有执着的人才能彻底取得成功;不屈不挠的精神会使你创造出惊人的成就,只要你坚持不懈,其实任何目标都能实现。

但现实中,职场上的路并没有他们想象那么简单、顺畅;各种挫折会接踵而至。比如在公司里,虽然他们每天都辛勤工作,但处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难以展现自己的光芒,像从事一些行政性工作,再兢兢业业也难以引起老板的注意;另外,许多上司疾贤妒能,一看下属工作勤快、能力很强,生怕有一天居于自己之上,于是平日里拼命打压;或者有些人看到周围人才济济,比自己强的人有的事,于是又自卑起来,慢慢埋没掉自己的雄心;甚至有的人在公司里奋斗了好多年,一直梦想着某个职位,好不容易等到空缺,公司又安排另外一个人去填补;于是他恼羞成怒,就在公司准备重用他的时候,他却递交了辞呈,又跑到另外一家公司重新奋斗……职场中,有许多怀才不遇,乃至于半途而废的人,有的人已经走到了成功之外,却不肯再坚持一点点,而让人抠腕叹息,相信大家看了以下这个故事,一定会颇有一番感触。

两个探险者迷失在一片茫茫的沙漠中,因为长时间缺水,两人嘴角已裂开了一道道血口,如果再找不到水,两人就只有活活渴死。于是两人商议:由一个去找水,另一个留下来看守行李。那个去找水的人拎上空水壶,临走时递给另一人一把手枪,告诉他说:“这里有5颗子弹,你隔一小时就放一枪,这样当我找到水后也不会迷失方向,可以循着枪声找到你。千万记住,好吗?”看到同伴点了点头,他才转头前去找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枪膛里只有一颗子弹了,可依然没看见同伴的身影。这时,各种各样的恐惧开始围绕着他:“他已经被沙漠淹没了,或者渴死了,或者被什么动物吃了。”越想越怕,仿佛嗅到了死神的气味;在绝望中,他把最后一颗子弹射进了自己的脑袋。一个小时后,同伴循着枪声,拎着壶水回来了,见到的却只有一具尸体。

本来在坚持一会儿就成功了,却因为一时感情用事,自己放弃希望,从而彻底地失败了;职场中有许多类似这样的例子,本来老板对他很看重,但因为某些短期的不公平行为,或者一时间觉得工作压力太大,而便毅然辞去职务,又重新寻找职业,从底层做起;或者有些人因为一时的成败,走不出那重阴影,以致一蹶不振。

3 沧海横流,方见英雄本色

职场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让很多有才华的人在重大决策面前畏首畏尾,而错失良机。而有的人,在关键时刻该出手时就出手,他的能力很快得到领导认可,升职加薪自然是不在话下。

老板不在,公司遭遇突然事件,怎么办?是退避三舍,还是挺身而出撑大厦于断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德才出众者会视为一次表现自己的好机会,敢于拍板拿主意,既为公司解了难,又显示了自己的人格魅力,定会让老板器重有加。

安德烈·卡耐基是美国宾夕法尼亚洲一家停车场的一名电信技工。一天早上,由于偶发事故,停车场线路陷于混乱。而这个时候他的上司还没来上班,面对这种情况,他一时不知该怎么办。作为一名技工,他并没有“当列车的通行受阻时,应立即处理以免引起混乱”这种权力。而一旦他自作主张,擅自发出命令,轻则可能卷铺盖走人,重则可能锒铛入狱。

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想:“这与我没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还要自找麻烦呢?”但是,卡耐基没有按照常人的思维考虑问题。他居然擅自下了一道命令,并果断在文件上签上了上司的名字。而他的上司来到办公室时,线路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就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一样。这个能够随机应变的年轻人,由于果断地处理了这一棘手事件,受到上司的称赞。

卡耐基的上司把卡耐基的表现向公司总裁汇报后,公司总裁当即决定,调这个年轻人到总公司,连升数级,委以重任。从此以后,他扶摇直上,谁也挡不住了。

任何一家公司需要的不仅仅服从规章制度的员工,更需要在紧急事件中能够果断处理问题,不受制度和规定束缚的决策者,需要敢于承担责任,勇于为公司做出决定的果断者。这样的人,必然会成为公司发展的中坚力量,支撑公司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