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不可替代的员工
4179400000008

第8章 学会驾驭自己(1)

每个人都要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别让心情指挥了大脑。古希腊德尔斐神庙前石碑上镌刻着象征人类最高智慧的阿拉伯神谕——认识你自己。这里的管理即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学会控制,而控制则是对任性的一种改变。有些人常常做情绪的奴隶,很容易把喜怒哀乐写在脸上工作,进而不自觉地把情绪带到工作中,这也是女性较为男性显现的性格之一。在自我情绪的管理中,我们一定要学会改变,改变我们用心情指挥大脑的习惯,快快地想,慢慢地说,在适当的场合说适当的话,简言之,即在不同场合,言行要适时适度。

1 成功者在于管理自己

在与别人相处时,我们常常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如果别人有不顺自己心意的地方,便常常挑剔他有这个那个缺点。我们常常把精力放在议论别人缺点上,而很少关注自身;常把自己的标准框框套在别人身上,希望对方能迎合自己。这或许是出于好意,希望对方的为人处事能得以完善;但如果把精力放在改变别人身上,有可能引起别人的反感,而且对你本身并没有任何帮助。正如孔子所说的那样:那些只会挑别人毛病的人,就好像不拔自己田里的草,却跑到别人田里除草一样,很可恶。其实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缺点,只是我们常把关注点放在别人身上,而没有去审视自己。如果回目反思一下自己,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比别人好不到哪里去。有一个笑话能充分体现这一点:张三被李四借了五毛钱,说了三天后还,没想到三天后李四一点反映也没有,这让张三很不爽,心里骂他这么小气,连五毛钱也要吞;后来按柰不住,向其它人述说李四的小气。李四听到了,于是有一天拿了五毛钱还张三,张三假意推说:“五毛钱也要还啊?算了吧。”李四回答说:“五毛钱也是钱啊!”张三接着回答了一句:“那我回去把你的帐销掉!”于是李四又在众人面前笑张三的小气。生活中常常是我们在众人面前讥讽别人的缺点,而别人也在议论我们的缺点。

有一个人为人比较苛刻,心胸比较狭窄,在公司里担任主管多年,手下人换了一拨又一拨。他每天早上都要把下属叫进自己的办公室里,唠叨不停地说上半天,下属的工作原本很简单,但向他交接工作时,他却要将它复杂化,让下属翻来覆去返工很多次,他常常在众人面前批评这个能力差,那个不认真;如果跟别人去吃饭,对方让他付了钱,他要在公司反复说对方小气。结果在公司裁员时,他却被首当其冲地被裁掉了,而同事们却拍手称快。失业的他想借用点人脉关系去创业,结果一个合作伙伴也找不到,常抱怨别人胆小,没有魄力;而别人都说他太精明,太过攻于心计。

我们常把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想按照自己的逻辑标准去改造别人,结果却适得其反。其实,成功者在于改变自己,通过修正自己身上的缺陷来迎合别人,而不是去帮别人去完善他们。就算不引起别人的反感,别人按你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那也是在改造别人,让别人更出色;而你身上的缺陷却一直没有改变。与其帮别人做镜子,还不如自己给自己做一面镜子。其实一个人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他自身有很多缺陷在阻碍自己的成功;只有把自身缺陷修补好,你才能扫清障碍,走向成功。

邱吉尔的演讲功力世人折服,其演讲的措词语调和手势中透出非凡的勇气和力量。二战中最困难的时刻,英国军民的精神支持,几乎全靠邱吉尔每天的广播演讲。可是有谁知道,邱吉尔青年时特别害羞,一讲话就睑红,期期艾艾,唯唯喏喏。当他确定了自己远大的目标和抱负后,决心彻底改变自己的弱点。

于是每天对着镜子练习演讲,自演自看,自讲自听;每一句词语,每一个语调,每一个神态,都经过认真思考和反复锤炼,同时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磨炼、提高。几年后,他便风度翩翩,语惊四座。

成功者在于改变自己,其实当你做得很优秀、很成功的时候,不用去要求别人,别人也会主动以你为榜样。冯仑对柳传志有句经典的评价:“伟大在于管理自己而不是领导别人”。有人曾经询问过柳传志身边的工作人员:“局外之人总会被柳总的个人魅力吸引、感佩,在你看来,柳总的最大优点是什么?”对方回答说:“自律、自持”。这四个字是对柳传志最为精当的评说。有一个真实的故事,07年上半年,温州商界邀请柳传志前往“交流”。当时,暴雨侵袭温州,柳传志搭乘的飞机迫降在上海,工作人员建议第二天早晨再乘机飞往温州,柳传志不同意,担心第二天飞机再延误无法准时参会,责人找来“公务车”连夜赶路,终于在第二天早六点左右赶到了温州。当柳传志红着眼睛出现在会场,温州的那些知名企业家激动得热泪盈眶……这就是柳传志,以“管理自己”的方式“感召别人”。“说到的事情必须做到,除非不可抗力”,柳传志首先这样约束自己,然后再去影响他人。时至今日,“说到做到”可谓联想企业文化的精髓要义。

的确如此,先要求自己才能去要求别人,如果自己都做不到,让别人遵照你的意愿去做,那只会遭到别人的抗拒和嘲笑;如果只是挑剔别人的缺点,而看不到自己的缺陷,那也是以五十步笑百步。我们常常花了太多的时间去关注别人,却很少静下心来审视自己。在要求别人完善缺点之前,我们应该要先检讨自己是否也有相同的缺陷?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都有各种的缺陷,如果老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就容易忽视自己;与其老是关注别人,甚至因为别人的缺陷而触动自己的情绪,还不如好好审视自己,不断地修正自己,提高自己的修为!如果我们认清了自己,生活中很多问题我们可能就不会去抱怨,自己犯的错误可能也不会那么多。

2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人们都很在意自己的智商,因为智商代表聪明。有一个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在一次培训课上,他做了一次调查:你认为自己的智商是否能排入在座中的前二十名,结果一百多名学员,80%的人选择了“是”。人们常认为智商高,成功就容易得多,而智商低就只能被别人奴役。如果骂一个人弱智,他会勃然大怒。人们常过于关注自己的智商,而往往忽视了一个真正决定你成败的因素:你的情商。智商高的人虽然头脑灵活,点子多,功于心计;但自己一番用心良苦的布局,却往往被自己的情商所打破;因为情商低的人,往往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要别人按照他的思维逻辑转,所以常常很难驾驭自己的情绪,为了急切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而过早地暴露了自己的意图,结果遭人反感。

深圳某集团公司有一位女员工,人非常聪明。在一个大型的公司里,人际关系非常复杂,你争我斗;她很会看出人与人关系间的漏洞,很会钻这些空子;拉拢这个,暗地里打击那个,有很多人不知不觉地倒在她手中。她也很善于给自己创造一些表现的机会,领导来了马上就贴了上去,处理一些重要事务时,本来不关她的事,她也会设局把别人挤掉。按道理来说,她应该是容易升职的人,但她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情商不高,在关键时候沉不住气。有一次,她上司与别的经理斗的时候处于下风,形势很不妙,就在这时候,她倒戈相向,想联合别人干掉自己的上司;结果上司没倒,她被打入了冷宫。没多久,部门的负责人向外招聘一主管,一直窥觑这个位置的她坐不住了,直接冲到部门负责人那里去责问;结果她上司和部门负责人联手把她辞掉。

人常常因为自己一时的沉不住气,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内心的欲望;让别人看到了自己的本性,最终导致自己的计划全盘落空。智商高意味着一个人比较聪明,但真正影响一个人成败的往往是你的情商。有的人用心良苦地布了一个局,却常常因为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而坏了大局。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智商相差不大,绝大多数人都在120以上,都不是笨人;而情商的差距非常大,有的人能沉得住气,而有的人很容易暴露自己的情感,例如轻易暴露自己的意图,轻易表达出自己的不满,轻易责骂他人;情商低的人往往容不得不愉快的事。而这些都是破坏你人际关系,破坏你前景的根源。有时候因为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说话做事完全以自己为主导,而给别人的内心造成巨大的伤害,让自己四面树敌,结果在没有别人支撑,甚至在别人的阻扰之下,让自己成功的计划破碎。所以一个人如果要成功,不能仅仅在意自己的智商,更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情商,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有一个小男孩脾气很坏,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发脾气的时候,就在后院的围篱上钉一根钉子。

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20根钉子。但慢慢地,每天钉下的数量在减少。因为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来得容易些。终于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了,他很高兴地把这事告诉他父亲。父亲听后跟他说:从现在开始,每当你碰到事情能控制自己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一天天地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钉子都拔出来了。

父亲牵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围篱上的洞,这些围篱将永远不能回复成从前。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将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话语的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人的成功在于多与别人合作,一个人单打独斗的成功之路已经走不通了。一个人的成功在于你是否能建立一个有效的人际关系网,这个网有多大,那你的事业空间就有多大。而要赢得别人的信赖与合作,你就得学会与他们维持良好的关系,就得尊重别人的利益去情感,控制好自己的言行和情绪,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去与他们交往,而不能以自己为主导,完全按照自己的情绪去做事。人与人之间常常因为一些不愉快的言语和行为,而造成永远的伤害;如果你要避免这些伤害对你成功的影响,你就要从控制你的情绪和言行开始,努力培养你的情商!

许多人很看重自己的智商,认为智商决定着自己的成功。其实,人的智商相差不大,情商才是左右一个人成败的关键!一个人能不能在职场上顺畅,关键看他的处事风格和人际关系,而这两者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一个人的情商,是否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3 不要苛求百分百的公平

有些人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牢骚?这在于公司有太多不尽人意和不公平的地方。别的公司同类职位待遇可观,而本公司却低得可怜;几年过去了,还坐在原位置上一动不动;好不容易等到了机会,一个能力和业绩都次于你的人升上去了;自己做的工作和收入根本不成比例,而且自己的成绩常被上司据为己有……正所谓人不患穷,只患不均。面对一些不公平的现象,一些沉不住气的人就要跳出来了,到处宣泄自己的不满,然而越是宣泄,问题不但解决不了,反而让自己的境遇越来越差。

某君在公司受到排挤,春天就愤愤地说:“老子到广东发展去,受这窝囊气!”但第二天醒来,他又照常上班。夏天来了,职称没评上,他又火冒三丈,逢人就说:“还是广东好,靠本事吃饭!”秋天来了,分房子没他的份,他憋了一肚子火,冲到领导办公室里闹了一通。结果年终升迁,压根儿就没他的份,正在他又想去领导办公室闹一通时,一份通知传到他手里:他已经被解雇了。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些不快的事,但有些人能沉得住气,因为他知道,环境不利的情况下,把牢骚发出去会使自己越发糟糕,与其把自己深限于一个误区了,不如努力去创造其它的发展机会;而且有些不公平现象是公共的,比如说公司工资待遇低下,公司的激励制度不完善,公司工作环境及用工制度不理想等;与其自己去说,让自己成为出头鸟,还不如让别人去说,总有尿急憋不住的会跳出来反映情况。另外,有些看似不公平的现象,其实里面都有内情,如果你不明就理地把它抖露出来,会给你带来莫大的危害。

周萍刚进公司做计划部主管时,除了工资,就没享受过另类待遇。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得知行政主管肖丽的手机费竟实报实销,这让她很不服气!想那肖丽天天坐在公司里,从没听她用手机联系工作,凭什么就能报通讯费?不行,她也要向老板争取!于是周萍借汇报工作之机向老板提出申请,老板听了很惊讶,说后勤人员不是都没有通讯费吗?“可是肖丽就有呀!她的费用实报实销,据说还不低呢。”老板听了沉吟道:“是吗?我了解一下再说。”

这一了解就是两个月,按说老板不回复也就算了,而且周萍每月才一百多块钱的话费,争来争去也没啥意思。可是偏偏她就和肖丽较上劲了,见老板没动静,她又生气又愤恨,终于忍不住和同事抱怨,却被人家一语道破天机:“你知道肖丽的手机费是怎么回事?那是老板小秘的电话,只不过借了一下肖丽的名字,免得当半个家的老板娘查问。就你傻,竟然想用这事和老板论高低,不是找死吗?”

周萍吓出一身冷汗,暗暗自责不懂高低深浅!怪不得老板见了自己总皱眉头!从此她再也不敢提手机费的事,看肖丽的时候也不眼红了。

一味追求公平往往不会有好结果,“追求真理”的正义使者也容易讨人嫌,有时候,你所知道的表象,不一定能成为申诉的证据或理由,对此你不必愤愤不平,等你深入了解公司的运作文化,慢慢熟悉老板的行事风格,也就能够见惯不怪了。要知道很多不公平后面都有背景的,老板并不笨,一切他都看在眼里;他所做的事情都有他的考虑和理由,如果你去揭开他那些不光彩的事,那倒霉的必然是你。

大家都希望能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做事,一切升职和奖励能以业绩和能力为基础;希望上司在对待下属时,能一碗水端平。但这常常是幻想,因为奖罚权主要集中在上层手里,他们往往是以自己的情感和喜好来对待下属。

4 不要到处宣泄你的牢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