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明智行动的艺术
4180400000047

第47章 为什么计划使人感到安心

蔡格尼克记忆效应

柏林,1927年。几个大学教授和学生一起去一家餐馆吃饭。一名侍者听着每个人点的菜,包括特殊的要求,但没有作任何记录。一桌子的人都觉得他到时候肯定会记错,但最后侍者把菜品和饮料准确无误地端了上来。

饭后他们离开餐馆走在大街上,这时来自俄罗斯的心理系学生布尔玛·蔡格尼克发觉她把围巾忘在了餐馆里,于是返回餐馆,找到那位记忆力超群的侍者,向他询问自己的围巾。那位侍者不解地望着她,完全不知道她是谁,也不知道她刚才在哪张桌子用餐。“你怎么能忘了呢?”布鲁娜愤怒地问,“你不是记忆力特别好吗?”那名侍者简短地回答:“我对每位客人点的菜只记到菜被端上桌为止。”

布尔玛·蔡格尼克和她的导师库尔特·莱温研究了这一奇怪的情况,并得出了结论:我们其实都或多或少像那名侍者那样,很少忘记未完成的任务。这些任务总会出现在我们的意识里,不会放过我们,像小孩子那样纠缠着我们,直到我们去注意它们,而已经完成的任务则会很快从我们的记忆中消失。人们将这一现象称为“蔡格尼克记忆效应”。但在她的研究结果中,还有一些不那么和谐的偏差值:一些人始终有着清醒的头脑,即便有很多未完成的任务。

直到最近几年,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罗伊·鲍迈斯特和其研究团队才将这层面纱揭开。鲍迈斯特把在几个月之后将面临很难的毕业考试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学生要集中地想着学期中的一个聚会,第二组学生要集中想着毕业考试,第三组学生要集中想着毕业考试并且自己制订出具体的学习计划。接着鲍迈斯特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根据“pa”来造词。一些学生拼出了“panic”,另外的学生可能拼的是“party”或“Paris”,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来发现学生无意识中在想着什么。

正如预料的那样,第一组学生几乎没人想着即将到来的考试,第二组学生除了考试之外几乎想不到其他内容,令人惊讶的是第三组学生,尽管他们集中地想着毕业考试,但他们的头脑很清醒,没有沉重的思想负担。通过其他的实验也证明:未完成的任务一直会追着我们不放,直到我们有了明确的完成任务的计划。布尔玛·蔡格尼克误以为人们一定要完成任务才能将其从大脑中清除,但这不是必须的,一个很好的计划就足够了。这个结论令人吃惊,因为从人类进化的角度来看这是难以理解的,计划制订者被放在了与问题解决者同等的位置上。

戴维·艾伦是美国一名时间策划管理人。他的明确目标是:头脑要像水一样清明。这不是说人们在一生中每时每刻都要去清空大脑,而是说人们要对还未完成的事情列出一步一步的具体计划。最好是书面的,当所有计划被写下来并被划分为具体步骤时,我们内心才会平静。“具体的”这个形容词是重要的,“组织我妻子的生日聚会”或“寻找新的工作”是没用的。戴维·艾伦强迫他的客户将这样的任务分解成20~50个单独步骤。

幸运的是你不必去支付艾伦很高的报酬来学习,自己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当你下一次不能入睡时,你就会知道原因了。把你的笔记本放在床头柜上,简单地写下行动计划可以让你内心的杂音平息。艾伦说:“你想感召上帝,但你的猫粮还在困扰着你,让你无法平静,那你就赶紧制订一个计划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建议对你是有帮助的,即使你已经感召了上帝或者根本没养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