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的乞巧节,也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是李煜的四十二岁诞辰。如今已成为北宋王朝降王的李煜已失去往日的英气,只不过四十出头,已是满头银丝,面容憔悴。不过生日当天,他仍以一同归降的后妃们饮酒填词作乐。
众人都瞧得出,李煜高兴的面容之下藏着无限的惆怅与亡国的痛楚。他猛然举起一杯水酒,仰头灌了进去,一股热火瞬间在体内翻滚。随即大喊一声“笔墨侍候!”李煜借着酒劲,一气呵成,填了一首《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写罢,李煜命人将此词配上音律,再演唱出来,又是一阵伤怀侵袭着李煜,在这个七夕浪漫之夜,他怎么也感受不到鹊桥相会的喜悦,反而更觉孤独和凄凉。
很快,赵光义从派到李煜府中的探子手上得到了这首《虞美人》。赵光义一直不满李煜在诗词中对大宋王朝不甘臣服的心迹,他觉得让李煜活着是对自己江山的最大威胁,因此,他决定将在今晚杀死李煜。
赵光义连夜宣召赵廷美进宫,命他前往李煜府上,说是在这七夕之夜送上皇帝的祝福,特赐一剂“牵机妙药”,供李煜观赏织女牵机织布,以解胸中郁闷。赵廷美不知这是毒药,高兴地来到李煜身边,两人还把酒言欢,畅谈诗词助兴。当赵廷美告别之后,李煜毫无防备地服下了赵光义命御医特制的牵机毒药,不想,李煜马上面色苍白,汗流如注,五内剧痛,全身痉挛,头足相就,状似牵机。赵光义要的就是让李煜死后也不能保持安详平静的姿势,他要让李煜俯首屈身,哪怕是李煜的尸体也要永世臣服于他。李煜在经过了多时的痛苦挣扎和呻吟之后,最终像赵光义如愿以偿的样子气绝身亡了。
这个风流半世、哀伤半世的词人帝王在他四十二岁的生日离开了人世。而四十二年前他生于今日,却在四十二年后死于今日。起点也是终点,李煜的死也像他的诗词一样充满着悲剧之美。
赵光义怎能想到,致李煜于死地的、自己又非常忌讳的《虞美人》会流芳千古,成为不朽的名作,供后世之人传阅。但更让赵光义想不到的是,不朽的不仅是这首《虞美人》,还有李煜的灵魂。
当李煜俯首屈身地痛苦断气的那一瞬间,一声穿透天际的呐喊从他体内砰发出来。没有人能听见这一声怒吼,只有天上的繁星为之斗转星移。而这一声吼叫恰是李煜灵魂出壳时的悲伤的延续。
慢慢升上夜空的灵魂,看到了小周后夺门而入疯了似的跑到庭院中,她看到李煜屈身跪在石阶上,整个身体被扭屈得不成人形。一阵惊心尖叫过后,小周后瘫坐在地,失声痛哭。她无法相信昔日的一国之君竟以如此屈辱的方式死去,她更无法接受自己心爱的人会死得如此痛苦。她心中充满了仇恨却无能为力,她对着夜空报以一声长啸后,起身去拥抱李煜的尸体,在他的唇上留下了深深地吻。
随即,小周后从发髻上抽出一根银钗,对准了自己的喉咙。李煜的灵魂不断向上飘去,他看到小周后欲自尽,他在空中喊着,叫着,眼泪洒满了黑夜,落到人间,却没有一个人能够发觉。
小周后最后的一幕在黑暗中消失了,李煜带着无限地怀念沉睡在星际之间……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
……
寂静的黑夜,是谁在唱着伤心的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