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放下欲望就能幸福
4213700000062

第62章 卸下欲望的枷锁,感悟幸福的真谛(3)

把握当下,善待今天,很多人都这样说。但是,这样做的人,却永远是少数。你有多久没有陪你的妻儿或者父母散步了?你有多久没有和家人一起吃晚餐了?你有多久没有和曾经的好友联系了?太多的人忙碌于纷扰的名利世界,太多的人在用今天的幸福赌明天的“幸福”,但是,我们明天,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一切,却发现,青春不再、年华已老,和亲人朋友聚少离多,甚至身边没有一个可以说句心里话的人。这个时候,我们真的幸福吗?

你不应生活在昨天或明天的世界中,而应生活在今天的世界中,你必须知道今世为何世,今天为何日,然后参与现实生活活动与实践。人们的许多精力,常常都耗费在追怀过去与幻想未来中。

一个人生活于现实,应该充分利用现实,不应枉费心神追忆过去,追悔过去所犯的错误,不要瞻前顾后,这样,才会使你的事业走向成功。

假如你身在1月,千万不要因为你的幻想在2月份而失去了可能在1月份得到的良机。不要因为对未来计划的憧憬,而虚度浪费现在。不要因为目光注视着天上星光,而看不见在你周围的美景,甚或践踏了在你脚下的玫瑰。

享有你现在所有的安乐、幸福,不要梦幻着明年不可期的汽车、豪宅。享受你今年所有的衣服,不要妄想明年的不可期的锦华狐裘。

只有自己充分享有今天的快乐,你的身上才会爆发出热情,才会卖劲工作,享受生活。

请你记住,不要过度地把精力集中于明天,不要过度沉迷于将来的梦想。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也就丧失了今天所有的欢愉和幸福,也失去了今天可能有的各种机会。

请将你的全部精力倾注在现实。假如今天你只能取得1%的幸福,你不必奢望明日获得99%的幸福。

你必须努力把握好今天,只有把握好今天,才有美好的明天。

你不要让自己过分沉浸于预期或幻想的未来生活中,过分的幻想会使你忽视今天,会使正在进行的今天的生活变得枯燥乏味。预期、幻想虽然可以刺激你向往未来,刺激你更努力做事,但是,过分的幻想,会让你失去今天的乐趣,破坏你享受现在的能力。

幸福,是一种积累,是由无数个今天堆积而成。正如《圣经》中所说,以色列民族在出埃及的最后征途中,天上降下的天饼,只可以当日吃尽,藏了一夜,到了明天,就要变坏而不能下口。幸福事物,也只有当日才能享有。

有些人只看到明天的价值,而看不见今天的价值。当日有行善事的机会,却视而不见,不肯做些小的慈善事业,因为他们正在梦想着,一朝腾达之后,要捐出一宗大款项

人们普遍有这种心理,就是想脱离现有的不愉快,抱怨自己的职务低,嫌弃自己的社会地位等等,不在现实中寻找快乐,而是在渺茫。的未来中,寻得快乐与幸福的憧憬。其实,这是错误的见解。试问谁可以担保,一旦脱离了现有的位置,你就可以得到幸福;有谁可以担保,今天不笑的人,明天一定会笑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有一个学生叫乔根,有一年暑假,他去华盛顿观光。乔根到达华盛顿时,在魏拉德旅馆登了记,他在那儿的账早已经有人给预付了。这使他高兴到了极点。可是,当他准备就寝时,他发现钱包不见了。钱包里装有护照和现款。他跑到楼下的旅馆柜台,向经理说明了情况。“我们会尽一切努力帮助你。”经理说。

第二天早晨钱包仍不知下落。乔根的衣袋里只有不到两元的零钱。现在,他孑然一身、飘零异邦,怎么办呢?打电报给芝加哥的朋友,告诉他们所发生的事吗?到警察总局坐等消息吗?突然间,他说:“不!我不愿做任何无意义的事情!我要参观华盛顿。我可能再不会到这儿来了。我在这个伟大国家的首都里只能呆上宝贵的一天。毕竟,我还有去芝加哥的机票,还有许多时间解决现款和护照问题。如果我现在不去参观华盛顿,我就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了。”

“现在应当是很愉快的时候。”

“现在的我和昨天失去钱包前的我应是同一个人,那时我很愉快。”

“我应该愉快地过好今天。”

于是,他步行出发了。他看到了白宫和国会大厦,参观了一些恢弘的博物馆,他爬上了华盛顿纪念碑的顶端。虽然不能到华盛顿郊区以及他计划中的其他地方去,但凡是他到过的地方,他都看得很仔细,心里很兴奋。

回到丹麦后,他回忆起这段美国的旅程,总是很开心。因为他觉得,他没有因为钱包被偷而沮丧,失去一天的美好时光。事实证明,在他回国的5天后,华盛顿警察局帮他找回钱包,物归原主。

假如你能够像乔根那样,明白只有今天才是真实的,彻悟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关系,你就不会沉浸于痛苦中不能自拔了,你就会把握好今天,把昨天看成是今天的经验、借鉴,明天是今天努力的收获,这样,你的人生就充满着鲜花,你就会愉快地过好每一个今天。

幸福其实很简单,放下不切实际的幻想,把握今天,善待今天,幸福其实就在你我身边,在今天的每一分钟里。

多一点逍遥,少一份束缚

逍遥,指的是没有什么约束、自由自在——当然,法律与道德的约束还是需要的。也就是说,逍遥是一种基于心灵大自在之上的行为大潇洒。逍遥表现在自然个性的呈现、精神思维的自由和言谈举止的洒脱。

史上最着名的逍遥派大概就是古代那个庄子了。这个逍遥派的掌门人,在《庄子·齐物论》说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一天,他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庄子).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人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人呢

上面就是“庄周梦蝶”的典故。看看,庄子(庄周)多么糊涂,一觉醒来,居然分不清楚自己到底在现实中还是梦中,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一只蝴蝶还是一个人。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这个亘古以来的千年追问。有人认为拥有至高的权位最爽,可以享受支配他人的快感。有人认为拥有金山银山胜过所有,因为金钱可以换取很多东西:有人认为拥有好的名声最重要,即使死了也还会活在人们心中。更有人什么都可以不要,只要美人……

但是庄子飘然而来,把手中的拂尘轻轻一扬,便击碎了尘世中的所有牵绊。他说:快乐至上。他在《庄子·至乐》中说:“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惛惛,久忧不死,何苦也!”意思说:富有的人,劳累身形勤勉操劳,积攒了许许多多财富却不能全部享用,那样对待身体也就太不看重了。高贵的人,夜以继日地苦苦思索怎样才能保住权位和厚禄,那样对待身体也就太忽略了。人们生活于世间,忧愁也就跟着一道产生,长寿的人整日里昏聩不堪,长久地处于忧患之中而不死去,多么痛苦啊

人是伟大的,但也是渺小的。人可以改变一些事物,但对于大自然的命运却经常无能为力。一个下雨的早晨,再多公鸡的呜叫也唤不出太阳。与其呐喊、抱怨与诅咒老天,不如撑一把雨伞来个雨中漫步,给自己一份悠闲与浪漫。当追求幸福的人因求之不得而苦恼的时候,只要换一种心态,就能很容易地体会到逍遥的快乐。

当一个人与幸福失之交臂的时候,也许恰好具备了逍遥的条件。得到和失去一样能够快乐,这就是生活的公平、公正和微妙。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做人;世本是世,不必精心处世。这就是返璞归真之人生大自在的箴言。

珍惜自己,活在当下

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生活的。每个人的成长不仅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努力,还取决于本身的生活环境。历史上有的时代人才辈出,群星灿烂,而有的时代则万马齐暗,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环境的不同。社会环境是人们成长必不可少的客观条件,是人们成长、发展的土壤。

虽然,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一定的时代条件,但是,任何人也不能主观地去选择时代,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去认识时代为你提供的条件,进而加以改造和利用。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也就是说,每一个人不仅有一个认识环境的任务,还有一个改造环境的任务,要减少压力,离不开这两项任务。

是顺境有利于人的成长发展,还是逆境有利于人的成长发展?有人提出逆境出人才论,并举出屈原、司马迁、孙膑的例子,可谓艰难困苦,玉汝乃成。也有人反驳说:逆境不是窒息了众多的潜在人才的发展吗?于是,又有人提出顺境出人才。

其实,生活的海洋并不平静,人生的道路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立志成才者难免会遇到种种挫折、不幸,如政治上的打击,家庭中的不幸,身体上的病残,心灵上的创伤等。这种恶劣的环境是对每个人的一种沉重打击。但身处逆境而能奋发崛起,是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原因。立志成才的人,只有把握住现在,活在当下,脚踏实地地一步步向前,才能最终战胜压力,并到达成功的彼岸。

有一位善于解决人生困境的老师,身边聚集了许多慕名而来的弟子。这些弟子有什么疑问都来问老师,老师总是说:“要活在当下呀!”

但是,“活在当下”这一简单的答案,无法满足弟子们的要求,他们总是恳求老师给一个更深奥和更详尽的解答。

这时候,老师就会面有难色地说:“好吧!既然如此,等我查一查古代的圣贤是怎么说的,明天再告诉你们,对于这么深奥的问题,他们一定有很好的答案呀!”

原来,老师有一本大书,记载了古代圣贤最重要的智能,锁在书房最高的柜子里,由于这本书是如此珍贵,他严禁任何弟子靠近。

第二天,等老师翻过那本大书,弟子就会得到一个充满智能的答案。可是,如果有了新的问题。老师又说:“要活在当下呀!”

弟子不满意的时候,老师会再一次翻阅大书,说出一个充满智能的解答。

这样一而再、再而三,一年一年地过去了,日子久了,弟子开始对老师起了质疑:“老师只懂得一句活在当下,这是任何人都知道的事呀!不像古圣先贤,真的充满了智能。”

一个弟子说:“老师自己并没有什么智能,他只知道活在当下!”

另一个弟子说:“老师的智能和我们没有什么差别,差别只是他有一册圣贤的书,如果拥有那本书,我们自己就可以当老师了。”

还有一个弟子说:“这个老师真的太差劲了,我们是来自各地的精英,谁不知道活在当下呢?这句话也轮得到他来说吗?我们想学的是历代圣贤的言论和思想呀!”

在背后议论老师久了,许多弟子都生起了这样的想法:“等到老师死了,我只要抢到那本圣贤书,就可以做老师的继承人,收很多的弟子,为别人解决生命的困境!”

老师渐渐老了,终于要告别人间了,他并没有指定任何的继承人,也没有把圣贤书交给任何的弟子,他只说了一句遗言:“要活在当下呀!”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老师死后,弟子们不但没有哀伤,反而一拥而上,冲进书房,争夺那锁在最高柜子里的圣贤之书,甚至因为抢夺太激烈,把书柜都打碎了。他们把那本大书撕成好多残篇,才发现那本书根本是空白的,一个字也没有。

只有书的封面有老师的笔迹。写了四个大字“活在当下”。

众弟子们寻求一生的答案,便是老师的那句“活在当下”,但当他们领悟的时候,老师却已经死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记得在有一期的《艺术人生》中,看到众多青年人的偶像刘德华感叹:“2004年最大的收获:懂得了‘活在当下。”异曲同工,或许亲身经历了什么,或许亲眼见到了什么,发出如此感慨绝不是闭门造车想像出来的。

每一个人都有所追求,都在追求幸福快乐的生活,在这付出、奋斗的过程中就已经是“活在当下”了,只是潜意识中没有更深的体会。让快乐或痛苦匆匆而过,没来得及慢慢品味,就让一天天像山涧水一样流逝,快乐时,如果用物理学的名词来说,就是势能大一些,水流快一点,发出的响声也更清脆轻快,时间过得如此之快;痛苦时,排水的势能小而觉得难过极了,发出的响声也是闷闷之音,每一分钟都是钻心的痛楚。对自己的生活要珍惜,对自己的生命要仰视和敬畏,就像登山人对珠穆朗玛峰的敬畏一样,不要用征服的字眼,要用感恩的心情来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