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梨花落尽
421600000179

第179章

她不敢,也不能抬头,只感觉,他在面前站定。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是心悸,是甜蜜,更是折磨和摧残。

轻轻的一声,心碎的声音,真切地响起。

是我的心碎了,还是他的心碎了?

她溘然合上双眼,在痛苦中沉沦。

他默然地注视她片刻,轻轻地转身,移步来到桌前,执起簪子。

刹那间,雪白的花海又在眼前出现,漫天满地的白,梦幻般的悠远,他依旧那样轻轻地一抬手,为她插上碧玉的簪子,执手相看,是她淡绿的身影,含笑的眼眸,身后,层层叠叠的梨花,怒放似锦……

他嘴角掠过一丝清浅的笑意,须臾转变成悲伤。

梨容,我是为你而生,人海之中,好不容易将你找到,却为何,还是将你弄丢了……

皇上将簪子放在桌上,默然离去。

等他走后,梨容方才抬起头来。他终于走了,如果他再待下去,她将不知如何应对。因为,手中的丝帕,正堵在鼻下,浸满了鲜血。

她不能心痛,每一次心痛,都是无边的摧残,都让她口鼻流血。就在刚才,心碎的同时,她的鼻血已经涌了出来,情急之下,只能用丝帕死死地堵住鼻孔。

她只能庆幸,还好,这一次,没有让他发现。

入夜,集粹宫。

媛贞转过头来,问皇上:“我留了她们用午膳,倒是你,没能来……”

唔,皇上含糊地答了一句:“下次吧。”

媛贞嘻嘻一笑,说:“你心情不好啊?”

皇上没有吭声。

“是为蒙古进犯的事吧?”媛贞轻声道:“我听我娘说了些,你担心蒙古人要大笔银子?”她想了想,说:“这样吧,我下令缩减后宫的开支,号召嫔妃们捐些银钱和首饰出来,应该也比较可观了。”

她一扒拉自己的首饰盒,说:“我的这些都捐了。”却独独捻起玉梨簪:“这件我得留下……”

他瞥了一下,没有说话,心头已经是思潮汹涌。

“这件可能是这盒子里最不值钱的首饰了,不过,我无论如何都得留着,”她说:“这可是容姐姐送给我的……”一忽而,她感伤起来,喃喃念叨了一句:“容姐姐……”有很多话想说,却一句也说不出来,只望着簪子眼光发直。

他静静地看她一眼,没有说话。

“我只想你能开心一点,”媛贞幽声道:“从你登基开始,我就很少见你笑了,以前虽然你也不喜欢笑,总好过现在许多呢。”

他扯扯嘴角,挤出一个勉强的笑容。

“不知道你们为什么老是这样不开心,其实有什么必要呢,什么事都有两面性,有时候,好事是坏事,有时候,坏事也变好事,想开些,”她忽然叹一声道:“做人,要开心地活,别老跟自己过不去。”

他自嘲地想,谁还愿意,自己跟自己过去不去,问题是,你不去找事,事情还就要来找你,又躲不掉的。

“你是这样,容姐姐也是这样,老是一副不开心的样子,”媛贞感叹道:“郁结伤肝,对身体不好,你看,容姐姐,今天莫名其妙就出鼻血了,我们回来的时候,帕子上浸满了血,都流到了地上,我可吓坏了……”

他闻言,眉头一皱:“你说谁?”

“容姐姐,”媛贞一愣,改口道:“就是容儿啊,因为她太象了,所以我总是弄错,索性就直接叫容姐姐了。”

“你别说,我还真觉得,她就是容姐姐。”媛贞晃晃脑袋,说:“今天叫你看,也是要你分辨一下,结果你又不来……”

媛贞还在絮絮叨叨地说,却都不是他想听的内容,他已经没有心思听了,满脑子都被一个疑问充斥着,梨容怎么会出鼻血呢?我离开没多久,媛贞她们就应该回来了,那么多的血,她什么时候开始出鼻血的?我当时怎么就没有发现呢?

“你想什么呢?”媛贞猛一下,将脸探到他面前。

他不自然地笑笑,没有回答。

“我一直就怀疑,容儿就是容姐姐,三哥偏说不是。”媛贞还在继续刚才的话题。

他忽然有了兴趣:“如果是呢?”

“那最好不过了。”媛贞呵呵一笑,憨憨的样子。

“好?好在哪里?”他幽声道。

“就不用把她们两个人分开看了,我也不用犯迷糊,都还跟以前一样啊。”媛贞说:“省了好些麻烦。我还真希望容儿就是容姐姐。”

正是你希望的这样啊。

他默然着,没有说出实情,反而好奇地问:“如果真是那样,你不奇怪?梨容为什么要隐姓埋名?”

“这有什么奇怪的,她这样做,自然有自己的理由。”媛贞大咧咧地说。

“你不想知道原因?”他更加好奇了。

“想啊,”媛贞笑起来:“不过既然她不想说,又何必强求呢?等她想说的时候,自然会告诉你了。”

这也是道理,皇上点点头,望着媛贞好一阵出神。

媛贞依旧是单纯,而且实在。她不会去想朗坤忽然问起自己家中与梨容相貌相似的女子有何不妥,她只急于向朗坤证实,世上还真有这么相象的人。尽管她也怀疑,可是她也知道,即便真是梨容,要隐姓埋名,必然是有自己的苦衷。是容儿也好,是梨容也好,对她来说,都无所谓,只要是她喜欢和亲近的人,就很好了。

朗坤不知道,媛贞如果知道他和梨容的过去,知道他深爱的人一直都只有梨容,会做何感想?尽管媛贞已经入主集粹宫,当了皇后,但他还想,让梨容回到自己身边,即便是屈居做个贵妃,也好啊。

他已经不能避免地要顾虑刘家,要受身外之事的种种牵制,委屈梨容他不愿意,可是,事已至此,不委屈梨容又能如何呢?纵然他拥有天下,也不能随心所欲啊。何况,就是他要册封梨容为贵妃,也还要经得媛贞的同意。

媛贞毕竟是皇后。

所以,容儿就是梨容的真相,他要找个合适的机会,告诉媛贞,再慢慢地把从前的一切,也告诉媛贞。欺瞒她没有必要,只希望,能得到她的理解。

他的心事,是如此沉重。

正阳殿,皇上正在批阅奏章,袁公公在旁研磨。

“皇上,”袁公公轻轻地开腔了:“您见过刘府救回的那个姑娘了?”

皇上略微抬头,沉声道:“她应该不叫容儿。”

袁公公低声问:“那您……”

“缓一缓,”皇上默然道:“朕会要接她进宫来的。”

研磨的手蓦地停住,袁公公精矍的目光望过来,显然,这与他当初把刘府收留容儿的事情告诉皇上的初衷大相径庭了,皇上已经有了决定,但对于这样的决定,袁公公有些意外,他迟疑片刻,说:“蒙古人的战书里,写明了只要她一个人呢……”

“那只是他们的借口。”皇上头也没抬。

袁公公想了想,小心地说:“可是,如果送了她去,非但可以避免战争,而且还可以避免财物损失,更有利于您明年的计划呢……”

他停下笔,抬起头来,闷声道:“蒙古人想要的,何止是一个女人,没有得到财物,这次退了兵,下次依然会找别的借口出兵,为的,还是索要财物。既然给他们人他们要财物,不给他们人他们也要财物,那朕何必给人?!”

“钱没有了可以挣,人没有了,你到哪里去找?”他决然地闭上嘴。我已经失去梨容一次了,我不能再失去她。

沉默良久,袁公公还是鼓足了勇气,又说:“只要这次堵了蒙古人的口,让他们退兵,至少到明年四月,他们都不可能再出兵,我们可以得不少有利时机呢……”

是啊,如果把梨容送过去,战书上所列的条件就生效了,蒙古人必须退兵,现在是深秋,过不了一个月,蒙古就会下雪,这一下,断断续续要到明年四月,到那时,气温回暖,蒙古人放牛喂马,给养充足,才有可能再次出兵。中原也将利用这一段时间,抓紧操练和准备,或者到他们再次进犯,就可以一决高下了。

在这其中,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军资。如果不出意外,到明年决战,费用应该是够了,可是蒙古这一来,又要从中刮走一大笔,目前主要是蒙古人索要的数量不可确定。这一赔款,出兵的军资,又着实让人伤脑筋了。蒙古要得少,还可以挤出来,要是狮子大开口,那出兵计划又得延后。

这些朗坤不是没有想过,但他也有自己的底线,那就是,梨容,绝不能再离开他身边。

“皇上,”袁公公躬身下来,试图劝服:“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啊……”

“知道了。”皇上淡淡地应了一句,话里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希望结束这个话题。

“皇上……”袁公公知道,皇上并没有改变主意。

“朕已经决定了。”皇上硬邦邦地说:“这里没你的事了,退下吧。”

袁公公呆立片刻,摇摇头,无奈地退去了。

出了正阳殿,一路走来,步子渐渐沉重,渐渐缓慢,袁公公终于站定,眉头紧索。

忽然,有了——

他精神一振,眉头一展,脸上露出豁然的神色,加快了步子,急速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