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梨花落尽
421600000006

第6章

回到谢府,刚一进门,就听见谢大人欢快的声音:“夫人!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谢夫人笑道:“我也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广舒袖,坐上椅子:“你先说。”

谢大人踱过来,轻声地,仿佛怕吓着妻子,慢慢地说:“你一直念念不忘的,李家的梨园,我买下来了。”

噌地一下,谢夫人从椅子上一弹就站了起来,脸色大变!

刚才在梦里,汲远和尚的话,又一次在耳边响起,“那是你家的”他那么肯定,毋庸置疑。原来,他早就知道了,这该是,我家的梨园——

“夫人?”谢大人以为妻子会欣喜若狂,却见她一脸严肃,眉头紧锁,忙问原因。

“哦,没事,我只是,太意外了。”谢夫人淡淡地,搪塞开去。

谢大人没有察觉到妻子的异常,继续饶有兴趣地问:“那你的好消息呢?”

谢夫人一怔,忽然改变了主意,决定先不告诉丈夫,于是顾弄玄虚道:“天机不可泄露,说出来就不灵了,以后,你自然会知道的。”

没过几天,谢夫人就搬到梨园居住了,三个月后,经郎中确诊,谢夫人身怀有孕。谢家欢天喜地,惟独谢夫人,却时常显出些心事来。

时间一晃,十个月过去,又是春满人间。这一天,暴雨倾盆,谢夫人在梨园小楼里临盆。三个时辰过去,大雨一直不停,孩子也一直没有落地,谢大人在外厅急得团团转。

忽然,家丁来报:“老爷,有一个和尚来化缘。”

“照老规矩,给他银钱吧,这还要来问。”谢大人责怪道:“也不看看什么时候。”

家丁说:“老爷,他不肯要银钱。”

“他要什么就给什么吧。”谢大人烦躁地一挥手,以为家丁会走,一抬头,却看见他还愣在那里。

“老爷,”家丁小声说:“那和尚,说是要找夫人化一朵梨花……”

谢大人一愣,哪有这么奇怪的化缘?他这里正急得无处可使力,那里还要接待这怪里怪气的和尚,哪有这闲功夫?一时之间,也想不别的好办法来。

家丁试探着问了:“要不要告诉夫人一声,不然,怕夫人生气……”

是啊,这和尚指名要找夫人,夫人对僧人,又一直礼崇有加,虽然和尚来得不是时候,如果不告诉夫人,日后知道了,肯定会生气。谢大人想了想,唤来丫环:“你进去告诉夫人。”

谢夫人正在床上疼得死去活来,听见丫环附在耳边轻声一句:“夫人,门外有一个和尚指名要找您化一朵梨花。”猛地一个激灵,吃力道:“快请!快快有请!”

家丁将和尚领到外厅,与谢大人打过招呼,和尚在厅里坐定,听见谢夫人哀号传来,便问:“夫人,还好么?”声音低沉,有如洪钟。

谢夫人在内屋听见了,拼尽全身所有的力气,急切地叫道“汲远大师救我——”

和尚听了,幽幽地念了一句:“命已注定,无可逆转,你,还是认了吧——”然后长念一声啊弥陀佛,说:“去,到园子里摘些梨花,熬成水,给夫人服下。”

梨花水服下,雨,停了,内屋,也传来了孩子的啼哭声。

“大师,您要化一朵梨花,莫不是,要带走我的孩子吧?”谢夫人挣扎着下床,靠近门边,哭着恳求道:“汲远大师,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您就可怜可怜我吧。”

“夫人,您弄错了,我要带她走,不是现在,那都是夫人身后的事情了,”汲远和尚安慰她道:“今天,只是来看看她。”

谢夫人转泣而笑,叫丫环:“快快抱出去给大师看看。”

汲远和尚接了襁褓,众人都拥上来看,小女婴哇哇地哭着,甚是伤心。

“故人相见,理应笑脸相迎,虽然命不可违,但能托生在谢家,你应该感谢我才是。”汲远和尚说了一番奇怪的话后,亲昵地点了点她的鼻子,小女婴破泣为笑,汲远和尚也轻轻一笑,柔声道:“常念佛祖,永保平安,十年后,我们再见。”

说完后,将孩子交还给谢大人,告辞而去。

十年后,在归真寺,谢夫人又见到了汲远和尚,距梨容出生,正好十年。

汲远和尚扶起下跪的谢夫人,笑呵呵地说:“时间过得真快啊。”

“十年未见,大师还是老样子,一点没变。”谢夫人微笑。

“待会再聊吧,”正言方丈插话进来:“夫人不是要给玉佛开光么,先办正事,说话叙旧,有的是时间。”

“也好。”谢夫人随方丈去前堂,要梨容留在槐园里等她,又嘱咐白颜:“你跟着小姐,不要到处乱跑。”

静静的槐园里,只剩下汲远和尚、梨容和白颜三个人。

汲远和尚坐在石凳上,招手叫梨容过来:“眨眼就长这么大了,”他宽厚的手掌抚过她的黑发,用一种虚无飘渺的声音,幽声道:“你不该一念之差,动了凡心,不然,也不会遭此劫难。”他叹道:“都是注定了的,好在佛祖替你求情,不然纵使我有心帮你,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身为仙人,都难过情关,况且凡夫俗子呢?不过,说到底,还是要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他淡淡地瞥一眼旁边的白颜,冷冷地说:“怎么你还是找来了?”忽一下,又“唔”一声,象是想起了什么,说道:“你总是依附着她的。”

“我又不认识你。”白颜虽然莫名其妙,也还是感觉到,这和尚并不喜欢她,于是撅起嘴,不服气地嘟嚷了一句。

“是了,现在你是什么事情都不记得的了,怪你也是没道理的。”汲远和尚似有所思,缓缓地走近白颜,低声道:“那就说说你这世的宿命吧,”他伸手指着白颜脸上那颗痣,叹息道:“小姑娘本是先苦后甜的命,奈何你这颗痣,长得不是地方,叫‘媒系’。你的一生,出风尘又复入,全赖嘴一张。既是前世做下的孽,也是今生造就的果。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你要拿捏好,自己好自为之吧。”

白颜似懂非懂地听着,如坠云雾中。

梨容则怔怔地望着汲远和尚,仿佛陷入了沉思中。

“汲远大师,请您到舍下去坐坐吧。”不大功夫,谢夫人已经跟在正言方丈回来了。

还没等汲远和尚开口,正言方丈就说话了:“他呀,凳子还没坐热,就喊要走,哪里还有什么时间去谢府啊。”

汲远和尚悠然一笑道:“是啊,我就要动身了。”

谢夫人问:“那我们何时还可再见啊?”

“对夫人来说,今生,我们都不会再见了,”汲远和尚沉声道,然后静静地望了梨容一眼,声音多了几分柔和:“今日来,只为十年之约,心愿已了,又可放心云游了。”

“那,大师的梨花还化不化?”谢夫人急急地问出了自己最想知道答案的问题。

“化。”汲远和尚肯定地回答,又看梨容一眼,低声道:“心尽情竭春无觅,碾落梨花任香尘。”

谢夫人没有听明白,还想再问,正言方丈笑着打断了她:“夫人,凡事莫强求,老衲和汲远大师还有事相商,请夫人行个方便。”

汲远和尚见夫人脸色,知道她还有些不甘心,便说:“夫人,如果您还想问什么,我也不便多说,只有一句忠告,上天将这孩子赐于您做女儿,总有它的道理,您要好生带她,并且,严格要求于她,”他走近谢夫人,用几乎耳语的声音说:“尤其是男女情事,要竭力避免,方可保她一生无忧。”

谢夫人点点头,施礼,带梨容离去。

梨容走过汲远身边,汲远和尚忽又轻轻地拉住她,众人只见汲远和尚嘴唇蠕动,不知他在说什么,但梨容与他四目对视,却听见他的声音清晰地传入耳中:“梨容,你要记住,无论是任何一个男子送你什么样的簪子,都不要接。”

梨容瞪着大眼睛,点点头,跟着谢夫人走了。

目送她们远去,汲远和尚长叹一口气,神色忧虑。

“师叔,您怎么了?”正言方丈问。

汲远和尚自言自语道:“也许我不该来看她,可是,我又不能不来。”他黯然垂首,谓然叹道:“一切都已注定,其实我什么也改变不了。”

正言方丈良久无语。

“你知道她是谁么?”汲远和尚眼睛盯着远方,幽声问。

正言方丈无言摇头。

汲远和尚说:

谢夫人的女儿梨容,本是王母娘娘百花园里的梨花仙子,因爱好佛学经常到观音大士处听经,观音喜其聪慧,甚是青睐。

百花园里,花仙们各司其职,还有神蜂群负责酿蜜。

这天,王母邀请观音到百花园里来赏花,走到梨花下,看见花朵雪白柔嫩,忍不住探手去抚摸,却不料花蕊里正有一只小神蜂在偷睡,迷迷糊糊中被惊醒,不知是王母,竖起尾刺就一下扎过去,王母痛得大叫一声,小神蜂方才醒悟过来,知道自己闯了大祸,慌忙逃窜。

王母恨恨地,命令侍女追赶,誓要捉住它。

小神蜂一头扎进梨花丛里,吓得瑟瑟发抖。梨花仙子平日里,常常喜它精致可爱,今日更见它可怜,不忍它被王母责罚,便将它藏在自己的发簪中,试图蒙混过关,却不料被王母发现,王母斥责道:“梨花仙子,你竟然敢违抗我的命令,私自藏匿肇事者。”

观音见犯事的是梨花仙子,有心替她开脱,便说:“一念之仁,虽然用得不是地方,却也是为善的初衷,算了吧。”

王母还未开口,梨花仙子旁边的藤萝侍女说话了:“禀告王母娘娘,花仙并非一念之仁,她和小神蜂早有情愫。”

梨花仙子愕然地望向她——

王母娘娘脸色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