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宣和赵云翻身跨上坐骑,从休息的密林中穿过,来到了官道上,便看到密密麻麻头戴黄巾,手持各种奇异兵器的黄巾贼,这些黄巾贼寇正包围着三辆马车,马车主的护卫正和黄巾贼对峙。
李宣和赵云的马蹄声惊动了场中诸人,黄巾贼寇和马车主人及属下皆齐刷刷的回头看来,当黄巾贼为首者胡须两尺多长的虬髯汉子看到他们的骏马和铠甲时,顿时露出贪婪的目光,这雄壮的长须汉子挥手道:“将这两个也给我围起来,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偏来投。”
李宣和赵云哈哈对视一笑,对着围拢过来的黄巾贼寇视而不见,李宣对这雄壮汉子道:“你这汉子好生无礼,我自好好的和兄长赶路,你拦我作甚?”
那汉子是黄巾三十六渠帅之一,叫左髭丈八,以二尺长的长须而得名,左髭丈八哈哈一笑,指着李宣二人对旁边眼睛大如拳头的李大目道:“大目,你说好笑不好笑?拦路自然是抢劫,难道还能请客吃饭么?”
李大目牛眼圆睁,似乎根本无法闭合,哈哈狂笑道:“渠帅,这两个小子想必是哪里的富家公子,读书早就读傻了,不知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咱么先把这头肥羊料理了,再去找他们麻烦,我看那副黑色盔甲正合渠帅的身材,待会小弟将其扒下献给渠帅。”
左髭丈八抚着长须,单手掐腰一副满意的样子道:“好,先料理先来的肥羊再说。”
接着转身对马车旁众人道:“你们还等什么,快快舍了马车细软滚蛋,否则我们黄巾军可不是好惹的。”
马车主人是一对父子,父亲大约近四十岁,身穿员外服颇显富态,神情有些慌乱。而儿子大约二十岁,长的文质彬彬身长近八尺,肤色白皙面貌英俊,一双眼睛尤显睿智灵动,此时面对左髭丈八的咄咄逼人居然反而露出笑容。
李大目看不下去了,对这文质彬彬的白面书生怒斥道:“ 小白脸,别傻啦吧唧了,快点将银两、粮食全都给我们渠帅大人,否则一刀一个鸡犬不留。”
那白面书生没来得及搭话,马车中就响起女眷惊慌的娇泣声,左髭丈八闻声大乐道:“想不到居然还有娇滴滴的小娘子,大目快打开马车看看,长得俊不俊?”
听到左髭丈八这话,那四十岁的老者面色一变,哀求道:“大王饶命,钱财马匹皆奉送大王,万望大王网开一面。”
白面书生见父亲将金银奉上,忙将其拉回身边,对他道:“父亲不必忧心,今日出门遇贵人,孩儿料定有灾无难。”说完看了眼英气逼人的李宣和赵云二人一眼。
李宣心中一动,见这书生从容不迫,见识过人,似乎有些本领,要知道李宣现在手中猛将不少,可独却能够替他出谋划策的军师,心中便想着将此人收服,于是对赵云道:“子龙大哥,今日就比试一番,看看你我二人谁最先杀了那长胡子如何?”
赵云点头道:“好。”这好字一出口,李宣、赵云纵马于这群黄巾贼寇之中,如若无人之境。李宣手中的黑龙吞月戟,直刺时如毒蛇吐信择人而噬,下劈时如泰山压顶莫能抵挡,挑击之时如蛟龙出海声势惊天,一招一式在其手中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宛若龙游九天傲笑沧海,黄巾贼寇哪里是李宣的对手,片刻间杀出一条路,直奔左髭丈八。
再看赵云,不愧是历史中浑身是胆,曹操百万军中单骑救主的常山赵子龙。只见赵云纵马如飞,一杆长枪虚虚实实变幻莫测,黄巾贼寇摸不着头脑的时候已经殒命枪下,长枪进则锐不可挡,退则如风无声无息,其枪法不动如山,动则如山岳摇动雷霆震怒。
左髭丈八看到如闪电而来的黑白双雄,暗呼一声我命休矣,甩开两只大脚便不管不顾的向后逃去,李大目一见渠帅撒开脚丫子溜了,立刻一边指挥手下顶住,一边悄悄的溜向左髭丈八逃跑的另外一个方向。
李宣和赵云在这数千黄巾寇中纵横自如,看的那白面书生心情激昂,暗道真乃当世罕见的猛将也。
李大目奔开五六步的时候,李宣瞄准他的心脏,甩手一只红绸飞刀如电而至,李大目怒睁双目,一只手做出向后摸去的动作轰然倒地,而此刻鲜血才从其背部飙出。
由于李宣分心击杀了李大目,本就领先一步的赵云,瞬间就追上了左髭丈八,左髭丈八听到马蹄声大惊,知道自己两只脚根本跑不赢赵云的四只蹄子,于是亡命一搏,翻身拼命的将大刀舞做一片刀光,试图阻挡赵云的龙胆亮银枪。
赵云唇中露出轻蔑的冷笑,长枪轻轻一磕当啷一声,火星四射中打落了左髭丈八的大刀,从那浓浓的胡须正中刺进了这家伙的咽喉,左髭丈八不甘的摸着咽喉的窟窿,却怎么也没办法阻挡鲜血如泉涌一般流出,双腿一蹬死不瞑目的见了阎王爷。
这群黄巾贼寇见渠帅左髭丈八和头目李大目眨眼间阵亡,顿时吓得四散而逃,李宣和赵云也不追赶。那文质彬彬的白面书生见黄巾贼寇落荒而逃,来到李宣和赵云的马前,对二人施了一礼,感激道:“多谢二位将军相救,小子代家父家母多谢了。”
李宣轻轻落在马下,对书生抱歉一辑,含笑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乃我辈当为,不必相谢。”
那书生道:“在于两位将军或许是举手之劳,在于懋功来说那可是举家的活命之恩,焉能不谢。”
李宣听这书生自称懋功,想起唐朝时一位赫赫有名的能人来。这个人叫徐世勣,字懋功,是唐初开国名将,与李靖并称,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徐世勣早年曾经加入了瓦岗军,充当军师的角色,后来跟随李世民出谋划策平定四方,成为唐王朝开疆拓土的主要功臣之一,曾破突厥、高句丽,功勋卓著。
心中激动的李宣便想确认一下此人到底是不是就是徐世勣,于是就询问道:“不知道先生从何而来,要到哪里去?”
书生感慨的道:“不瞒二位将军,在下徐世勣字懋功,世居济阴郡定陶,因为黄巾军梁山贼寇攻陷济阴郡,所以举家出逃。听说云中郡近年来百姓安居乐业,是乱世中的一片乐土,所以准备前往并州的云中郡。”
李宣闻之大喜,心想莫非徐世勣也从唐代来到了这汉末乱世,这样的人才可是打着灯笼都难寻的,无论如何都要将他拐上自己的战船,于是李宣道:“在下就是云中郡的李宣,旁边这位是我好友常山赵子龙,我二人刚好要回沙陵,先生若不嫌弃,可由我和子龙大哥陪同一齐前往如何?”
徐世勣听了李宣自报家门,目中精芒一闪,询问道:“可是沙陵县屡破鲜卑,活捉鲜卑大单于的李公子么?”
赵云在一旁含笑道:“正是我这位兄弟。”
徐世勣忙道:“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足慰平生。能得神戟天将和这位武艺高强的英雄同行,父亲可以安心了。”
李宣和赵云忙谦虚相让,李宣呵呵笑道:“我见先生相貌不凡谈吐不俗,想必才学过人,而老大人一看就是为大善人,途中还要麻烦诸位,聆听先生和老大人的教诲,望不要嫌弃才是。”
徐世勣的父亲徐盖见赶跑了黄巾贼,一家安全又使得财富没有被劫掠,巴不得要这两个猛男当免费的保镖,这时见儿子和李宣颇为相投,当然知道机会难得,立刻大喜点头道:“多谢二位将军,有二位同行,这是求之不得的事,是小老儿高攀才是,哪有嫌弃的道理?”
徐世勣也忙道:“正是,家父所言正是小子心中所想,得两位将军相陪,途中安全定能稳如泰山,懋功在此多谢了。”
赵云和李宣当即和徐世勣一家同行,李宣途中和徐世勣刻意亲近,数日之后达到沙陵县后已经宛若好友。
当到达沙陵县城门的时候,李宣对徐世勣道:“先生对天下大势洞若观火,对当今世事多有真知灼见,令我数日相处受益匪浅。今在下受命为巨鹿郡太守,欲起兵帮助朝廷重整乾坤,解百姓于水生火热之中,正缺少先生这样的良臣相辅,万望先生能助我一臂之力。”
徐世勣听了甚为感动,本来对李宣安定边境,击败鲜卑人使得一地百姓安居乐业就很佩服,要不然也不会来到这乱世中的一隅桃园,途中交谈又得知李宣是个关心民生、胸怀大志的豪杰,此刻经李宣竭力相邀,当即慨然应允,道:“既蒙主公相重,懋功敢不以死效命。”
李宣闻言大喜,扶起单膝跪地的徐世勣,拍着徐世勣的肩膀道:“能得先生辅佐,何愁黄巾不平,得先生一人胜得百万雄师矣。”
徐世勣忙谦虚道不敢,赵云见李宣喜得良才相助,也替他高兴,对李宣道:“贤弟,快请懋功兄和伯父进城安顿才是。”
李宣拍着额头大呼罪过,先请徐盖和徐世勣进城,到家中后厚礼相待,嘱咐父亲李赞将徐世勣一家安顿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