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熟男向左熟女向右
4219200000013

第13章 成熟男人的心态(3)

第二天媒体上写道:“那位新进的帕克,无异是一个充满激情的火团,全队的人都受到他的鼓舞,充满了活力。他那一队不但赢了,而且还是本季度最精彩的一场比赛。”由于帕克的热情,他的月薪很快由25 美元提高为200 美元。

后来,帕克的手臂在一次比赛中不幸受了伤,他不得不放弃打棒球,于是改行做了一个保险业务员。在刚开始的一年多时间里,他都没有什么成绩,为此他很苦闷,甚至想到了放弃。但是他又想起了那位球队经理的话,他决定用自己打棒球的激情来做保险。

所以,就像当年打棒球一样,他终于成了保险界的大红人。回忆起自己的经历,他深有感触地说:“我从事推销30 年了,我见到许多人,由于对工作抱着热忱的态度,使他们的收入成倍增加;我也见到另一些人,由于缺乏热忱而走投无路。我深信唯有热忱的态度,才是成功推销的最重要的因素。”

《福布斯》 杂志第一次公布了东南亚富豪名单,地产业和酒店业大亨的丰隆集团主席郭令明以28 亿美元的个人资产成为新加坡首富,并在福布斯排行榜上名列第三。他旗下的丰隆是亚洲最大的华商财团之一。

记者问郭令明:“您认为成功商人的一个最重要的特性是什么?" 郭令明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必须对他想做的事情有热情。如果你没有热情,就不会长期投人,也不会有创造性。一旦有了热情,就会超越自己的能力,去想怎样提升你的工作、创造更多的利润并领先于你的竞争对手。你必须对商业有浓厚的兴趣。”

被誉为“世界第一CEO ”的杰克· 韦尔奇在他20 年的任期内把美国通用电气集团带人了辉煌。韦尔奇退休后写了一本关于他的成长与成功的书《赢》。韦尔奇在书的结尾总结了作为CEO 的二十多条经验,这些都是他心血的凝结。他认为:“成功者共有的一个品质就是他们比别人更有激情,激情不是浮夸张扬,而是某种内心世界的东西。”因此,热情对于人们成功的推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美国文学家爱默生曾写道:“没有热情是干不成大事业的。”热情的付出与成功的收获成正比。有志者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每每怀有极大和持久的热情,所以他们能够成功。

每个人都会遇到事业的低潮,但有的人一遇到挫折和失败就垂头丧气、无精打采,期望上天垂怜能改变命运,殊不知如果心中没有希望、眼中看不到阳光、对生活无所热爱、对朋友无所忠诚,那他怎么会战胜困难和挫折,怎么会取得成功?古人云:“老骥伏砺、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又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是强调热情和激情对事业成功的重要性。

吃亏是福

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则说:“好汉要吃眼前亏”。

当你开车时和别车擦撞,对方的车只是“小伤”,甚至可以说可以说根本不算伤,你不想吃亏,准备和对方理论一番,可是对方车上下来四个彪形大汉,个个横眉竖目,围住你索赔,眼看四周荒僻,也无公共电话,更不可能有人对你伸出援手。请问,你要不要吃“赔钱了事”这个亏呢?

你当然可以不吃,如果你能“说”退他们,或是能“打”退他们,而且自己不受伤。

如果你没有战胜对方的本钱,那么你也只有“赔钱了事”了。你说他们蛮横无理,欺人太甚,然而,在那种情形下,是不太说“理”这个字的,哪有什么理可说呢?所以说:“好汉要吃眼前亏”,因为眼前亏不吃,可能要吃更大的亏。

“好汉要吃眼前亏”的目的是以吃“眼前亏”来换取其他的利益,是为了“存在”和更高远的目标,如果因为不吃眼前亏而蒙受更大的损失或灾难,甚至把命都弄丢了,还说什么未来和理想?

可是有不少人会为了所谓的“面子”和“尊严”,甚至为了所谓的“正义”与“公理”,不肯吃眼前的小亏而与对方搏斗,有些人因此而一败涂地不能早起,有些人虽获得“惨胜”,但元气大伤!汉朝开国名将韩信是“好汉要吃眼前亏”的最佳典型,乡里恶少要他爬过他们的胯下,不爬就要揍他,韩信二话不说,爬了。如果不爬呢?恐怕一顿拳打脚踢,朝信不死也丢半条命,哪来日后的统领雄兵,建功立业?他吃眼前亏,为的就是留住有用之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吃得眼前亏,可保百年身。"

春秋战国时,孟尝君派他的门客冯媛去薛地替他收债。临走时冯媛问孟尝君:“收完债买些什么回来?”孟尝君说:“看我家少什么就买什么吧!”冯媛到了薛地,召集所有向孟尝君借债的人来,并假传孟尝君的命令,将所应收债钱统统赐给了借债的人,然后将借据全部烧掉了。冯媛很快返回了齐国,孟尝君奇怪地怎么回来得这么快,问道:“债都收完了吗?”冯媛说:“收完了。”孟尝君又问:“买了什么回来?”冯媛说:“您说看您家所缺少的买,我看你只缺乏一个字,那就是‘义’,所以我就私自决定为您买了‘义’回来。”孟尝君不以为然:“买‘义’有什么用?”冯媛说:“目前您只有薛地这一小小的封地,但却不爱护薛地的百姓,只知从那里取利。因此,我假托您的命令把借债都赐给了百姓,烧掉了借据,百姓们都非常感激您,这就是我为你买的‘义’。”孟尝君此时不理解冯媛的做法,心中不大高兴。

一年以后,齐王疑忌孟尝君,就免了他的宰相,让他到薛地去。结果薛城的百姓扶老携幼,远远的都来迎接他,这时孟尝君才明白了冯媛买‘义’的深意。

作为领导者,身边没有一两个忠士是不行的。所以,领导者都习惯采用收买人心的方法来获得他人的忠诚。

秦穆公就很注意施恩布惠,收买民心。一次,他的一匹千里良驹跑掉了,结果被不知情的穷百姓逮住后杀掉美餐了一顿。官吏得知后,大惊失色,把吃了马肉的三百人都抓起来,准备处以极刑。秦穆公听到禀报后却说:“君子不能为了牲畜而害人,不要惩罚他们了,放他们走吧。而且,我听说过这么回事,吃过好马的肉却不喝点酒,是暴殄天物而不加补偿,对身体大有坏处。这样吧,再赐他们些酒,让他们走。”过了些年,晋国大举入侵,秦穆公率军抵抗。这时有三百勇士主动请缨,原来正是那群被秦穆公放掉的百姓。这三百人为了报恩,奋勇杀敌,不但救了秦穆公,而且还帮助秦穆公捉住了晋惠公,结果大获全胜而归。

看来,领导跟下属办事也要学会收揽人心,只有笼络住了下属的心,才能更好地让下属心甘情愿地为自己效力。

“士为知己者死”,这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一句话。从人心收揽术上说,成大事的秘诀也就在此,做到让将士感到自己是“知已”,那在人心收揽上就达到一种最高的境界了。这一点,对于当今的领导者提高与下属的办事能力有着深刻的启示。

从古至今,凡成大事者没有不会用人的,而用人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收买人心”。

名利面前要看淡

人当有高远的理想,壮志凌云、气冲霄汉,但诸葛亮以之为座右铭的诗句——“宁静以致远,淡泊而明志”也有一定道理,人要有淡泊名利的心态。在人们看来,壮志凌云和淡泊名利似乎自相矛盾。

著名的刘禹锡的《陋室铭》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讲的都是淡泊名利、归隐山林却淡化理想的名篇。但这两点其实并不矛盾,而且还是一个和谐的统一的整体,他们把低调做人高标做事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我们要有更加宽阔的胸怀和更加高远的志向。个人的名利得失比之于壮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微不足道的。古代先贤尚且可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我们现代人更应有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

一位老师的办公桌上至今压着去年他写的一张纸条:“马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你评院士不是你个人的事,这关系到学校,是校党委作出的决定。你是一名党员,应该服从校党委安排。”马祖光性格柔和,听到这话却阴沉着脸,半天不吭声。

“我是一个普通教师,教学平平,工作一般,不够推荐院士条件,我要求把申报材料退回来。”1999年,马祖光得知学校把为自己申报院士的材料寄出后,就十万火急地给中科院发出这样一封信。他的理由是很多比他优秀的学者还没有成为院士,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的话发自内心。

2001年,新的院士评审规则要求申报材料必须有申请者本人签字,马祖光却拒绝签字。申报期限最后一天,原校党委书记李生只好以校党委名义到他家做工作。

“我年纪大了,评院士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应该让年轻的同志评。我一生只求无愧于党就行了。”马祖光还是不同意签字。

李生接着他的话题聊起学校党建工作,这激起了马祖光对入党以来的美好回忆:“我这一辈子都服从党组织安排……”李生赶紧接过话头,“那你再听从一次吧!”

“迂回战术”奏效了。马祖光勉强签了字,半天不吭气。申报后,马祖光当选为中科院院士,他说:“第一是党的教育和培养;第二是依靠优秀的集体;第三是国内同行的厚爱。”

这里有一个小插曲。中科院审阅马祖光的院士推荐材料时,产生了疑问:作为光学领域知名专家,马祖光的贡献有目共睹,可许多论文中他的署名却在最后,为什么?

哈工大光电子技术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胡孝勇说:他为别人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花了大量心血。他依据每个人的特点,把争取来的很多课题分出去,让别人当课题组长。马老师没有半点私心。

哈工大光电子技术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月珠说:“马老师从德国回来后,把自己在国外做的许多实验数据交给我测试。测试后完成的论文他改了三四遍,我便把他的名字署在前面,他一口回绝,最后他的名字还是排在最后。”

几乎每一篇论文的署名都有这么一个过程:别人把马祖光排在第一位,他立即把自己的名字勾到最后,改过来勾过去,总要反复多次。

2001年马祖光评上院士后,学院给他配了一间办公室,并要装修。马祖光急了:“要是装修,我就不进这个办公室。”最后不但没进去,他还把办公室改做实验室。马祖光和六名同事们挤在一个办公室里,大伙说太挤,他却说:“挤点好,热闹!”

克己奉公,淡泊名利。正如马祖光所说:“事业重要,我的名不算什么!”

正确对待名利,一个人无论取得了怎样的成绩,都应该清醒地看到,个人的力量和作用是有限的。不计名利得失,不计荣辱进退,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国家和人们。

宋朝的杨家将是家喻户晓、众所周知的。杨业在面对外敌辽人入侵时,曾经对杨四郎说过一句话:在民族大义面前,个人的荣辱得失是微不足道的。是呀,在执著的最高理想——保卫祖国面前,有什么比民族大义更为珍贵的呢?杨业最终怀着一颗爱国心死在了李陵墓前,给后人留下了慷慨悲壮“愿得此生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民族气节。

李白曾在《将进酒》中说:“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圣贤之所以会寂寞,因为他们志存高远而淡泊名利,因为他们高标做事却低调做人。空虚者是没有理想、无所期盼;落寞者是有理想有期盼而不能实现;苦闷彷徨者是能实现而不能把握。这些,都是他们不懂人生所要经历的几大境界,也不能正确适度的处理理想和淡远的关系造成的。

性格豪放者心胸必然豁达,壮志无边者思想必然激越,思想激越者必然容易触怒世俗和所谓的权威。所以,社会要求成大事者能够隐忍不发,高标做事,低调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