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伶俐者这样做事
4237100000012

第12章 伶俐人做事讲求共赢——优势互补,造就双赢(2)

5年前,李先生应聘进了一家公司。当时他在公司里年纪最轻,学历最高,因此得到了总经理的器重。为了报答总经理的知遇之恩,李先生工作格外卖力,很快成了公司的业务骨干,每次有重要的谈判,总经理总会带上他。于是,李先生在大家心目中成了总经理眼中的红人,他自己也觉得前途一片光明。

2年后,公司的人事部经理到了退休的年龄,大家觉得李先生是最合适的接替人选。可是公司却在这时候招了一名新职员小罗,随即他以闪电般的速度升为人事部经理。看着机会的失去,李先生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从那时候起,李先生对工作产生了消极情绪,这引起了领导的不满。

情况越变越糟。不久后李先生得到调动他去公司分部的消息,那家分公司规模很小且连年亏损,李先生感觉这是一种惩罚。他变得焦虑起来,辗转思考几个晚上,想辞职却又舍不得这份工作。就在他彷徨的时候,李先生的父亲问他,你们总经理以前不是一直很器重你吗?为什么不去找他谈谈,把你所想的跟他说说?李先生说他惹恼了总经理,没有脸面去。但是他父亲说:“真正赏识你的领导会给你改过的机会,如果他真的不原谅你就说明他不在乎你,到时再想辞职也不迟。”

于是,李先生主动找到了总经理。果然如他父亲所说,总经理不仅原谅了李先生,还真诚地说:“小李,你跟了我这么久,居然不知道我的想法?有些事情是很难说明白的。现在我不妨告诉你,我们提拔小罗是因为考虑到公司的前途,因为她是我们赞助商的女儿。年轻人有想法是正常的,关键是要调整好心态,正确对待。其实最近我们已经考虑提拔你为业务部经理了,可是你偏偏没能禁住考验,给不少董事留下做事不成熟的印象,所以才调你去分部锻炼。既然你今天对我坦白了,那我看你还是留在我身边吧。”自此,李先生在总经理身边一直努力工作,不久便得到了提拔。

我们在职场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与人沟通,知道出现问题的原因。只有沟通才能解决问题,怀疑和臆想只会让情况越来越糟。

沟通最重要的就是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来考虑问题,也就是能换位思考,这个原则把握好了,整个沟通才会有效果。只有通过沟通才能了解别人的想法,在真诚的沟通中寻求共同点,达成最终的一致,从而为成功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沟通可谓是人生的一门艺术,在职场中,我们要善于与老板沟通,这样老板才会对你比较信任。否则,就不会取得很好的发展。这是一个不仅需要做,更需要说的时代,如果能够把握好与老板沟通交流的方式与尺度,必然会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添金。职场的至理名言就是:千万不要忘记和老板沟通,要牢记在心!杰克的经历就是最好的证明:

从小就被父母教导的杰克,被要求要埋头苦干不要夸夸其谈,这招儿在学校挺灵验。到了公司,杰克依然不怎么跟人说话。他谨守父训: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用口夸出来的。部门会上讨论项目,杰克也总是躲在角落,虽然他觉得那几个口若悬河的家伙说了许多废话,提的建议也不怎么高明,可他也不愿出风头去与他们争辩。部门经理特别喜欢那些发言活跃分子,对于埋头苦干的杰克常常视而不见。时间长了,看到身边的同事不是涨工资,就是被提升,杰克觉得很郁闷,于是他尝试着改变自己。

他努力和领导进行沟通,把自己的新想法告诉上级,并且让上级给他提出建议。一开始,上级并不重视,可是后来,发现杰克还是很有水平的人,于是慢慢采纳他的建议。由于杰克的建议给公司创造了业绩,上级越来越重视他,他也越来越愿意主动和老板分享他的想法,形成了良性循环。他现在非常开心。

杰克前后之间的巨大变化,正说明了沟通至关重要。初入职场的年轻人觉得老板或领导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对老板具有敬畏之感,或是觉得只要有业绩老板就能看见、就会赏识自己。可事实并非如此,肯主动与老板沟通,把自己的优点或想法真实地展现在老板面前,才能使老板留下深刻印象,才能铺垫好被老板赏识和发掘的可能性。一直默默无闻,不会表达的人会被认为是没有思想没有见解的人,自然没有发展的机会。

在工作之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都有自己处理事情的方法,但是,人与人有异,方法与方法也各有不同。在我们合作完成某件事情的时候,就会出现各种的差异:也许你希望用自己的方法,而你的同事想要用他的方法。如果你的建议没有别人的好,却生硬地让别人来接受,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因此,我们在合作中要不断地沟通,沟通了才能互通有无,才能比较出孰优孰劣,找出最佳途径,才能实现更好的合作。

拒绝沟通也就意味着拒绝与别人合作。在工作之中,不善于与人沟通的人,会让别人觉得无法与之合作;而善于与人沟通的人,一定是善于与人合作的人。既然我们已经成为利益共同体,我们就要学会合作,提出建议,构造一个和谐的团队,那样才能事半功倍。

在担任纽约州州长的时候,西奥多·罗斯福完成了一件很不寻常的事情。他一方面和政治领袖们保持很好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又强迫进行一些令他们不高兴的改革。他的做法是这样的:

当某一个重要的职位空缺时,他就邀请所有的政治领袖推荐接任人选。起初,他们也许会提议一个很差劲的党棍,就是那种需要“照顾”的人。罗斯福就告诉他们,任命这样一个人不是好政策,大家也不会赞成的。

然后,他们又把另一个党棍的名字提供给罗斯福,这一次是个老公务员,他只求一切平安,少有建树。罗斯福告诉他们,这个人无法达到大众的期望,接着罗斯福又请求他们,看看他们是否能找到一个显然很适合这职位的人选。

他们第三次建议的人选,差不多可以,但还不太行。

接着,罗斯福谢谢他们,请求他们再试一次,而他们第四次所推荐的人就可以接受了;他们提名了一个罗斯福自己也会挑选的最佳人选。罗斯福对他们的协助表示感激,接着就任命那个人——他还把这项任命的功劳归之于他们。罗斯福告诉他们,他这样做是为了能使他们感到高兴。

罗斯福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他尽可能地向其他人请教,并尊重他们的忠告,这是学会与人融洽合作的根本。当罗斯福任命一个重要人选时,他让那些政治领袖们觉得,是他们选出了适当的人选,但实际上却完全是他自己的主意。

我们应该牢记,如果你想顺利地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一定要学会与人融洽合作。如果你想让其他人接受你的思想,最好让他们觉得这个想法就是他们自己的。

我们明天所要接触的人,和我们合作的人,就像许多普通人那样,具有人性的弱点,因此我们只要把握住人性的弱点,并善加引导,这样在你和他人合作时,就会如鱼得水。这样,在工作或者生活之中,我们才更易赢得成功。

学会多为别人考虑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被其他人所注意,受人关注。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认为“做个重要人物的欲望”是人类的天性。如果打算让别人和你愉快相处,你就要对别人给予充分的重视,让他能够感到自己的重要性。

人的“自我价值感”是经由别人的重视、鼓励、肯定、赞美而来的,只要“让他感觉自己很重要”,对方也会对你“投桃报李”。

壳牌公司在中西部盖了一家新工厂,自己生产汽车坐椅。由于新开工后的几个月内,这家新厂一直出现各种问题,包括质量、成本、延误与退货,于是总公司一位资深管理人员邦德暂时被调到新厂,以帮助新厂刚上任的厂长(从外面招聘的)解决问题,并使诸事上轨道。

邦德不久就使工厂的生产线活跃起来。当公司的总经理看到工厂下个月的月报表时,决定采取一项惊人的措施。他对新厂当初营运得乱七八糟感到非常愤怒,因此,决定解雇原来的新厂长,而让邦德来接任最高职位。

当公司的人正在和邦德讨论这惊人的决定时,公司另外有一位高级主管也从总公司来工厂视察。工厂里充沛的活力立刻就吸引了这位高级主管,因为他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有来了。在邦德陪伴这位高级主管参观包装部门与装填部门时,他发现工厂里还没有以前那种混乱的景象。当他们走到另一条生产线时,有位女技术人员向邦德提到装填时会发生冒泡的问题,于是,邦德叫这位女技术人员打电话给某人,然后向她解释这项工序所需要的技巧。邦德对整套操作程序一清二楚。

参观完毕,邦德把这位高级主管带到他的小办公室去聊天。邦德对他说:“不错,我闭着眼睛都能带动工厂里的生产。可是谈到管理我却有点紧张,虽然你们说会支持,帮我处理成本会计及一些文书工作。可是我在总公司老厂里一直做的是车间管理员的工作。而在这里,我一直都是‘代理厂长’。现在可好了,总经理要我实际来管理整个厂的事。”

这位高级主管对邦德说他看来一点也不紧张:“你看来如此自信,而且能解答所有的问题。工厂的营运也非常好。”

“哦,”邦德说,“工厂里上上下下的人都不知道我很紧张。因为我必须让一切都在我的控制之下,不管我的内心多么紧张。如果我让他们看出我很紧张,他们也会跟着紧张起来!”

“邦德确实是做厂长的合适人选。”这位高级主管回纽约向总经理报告时这么说。

在邦德身上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伟大的思想,而这种思想是建立在为别人考虑的基础上。其实,如果我们真的能够为别人考虑的话,那么别人也会为我们考虑,这是一种公平的感情投资模式。

在工作中,我们遇到问题时首先需要为别人考虑。懂得尊重别人的选择,也认同别人的工作方式,真正地考虑别人的需要,能够消除对方的敌对情绪。

艾米莉是纽约储蓄银行的出纳员。有一天她碰到了一位有抵触情绪的客户。

“这人进来开立户头,”艾米莉说,“我把通常的格式给他填写,有些问题他情愿回答,但有些他简直拒绝回答。”

“若按我以前的脾气,我不会站在他的立场上考虑,我会告诉这位存款的人说,如果他不给银行这种材料,我们要拒绝接受他的存款。我很惭愧我以前正犯过这样的毛病,自然,像那样的‘最后通牒’使我觉得痛快,我显出了谁的权力大,银行的规则章程不能马虎。但那样的态度,确实不能给那走进来光顾我们的人一种欢迎及自重的感觉。”

“所以,今天我决意不谈银行所要的,而谈顾客所要的。”

“‘然而。’我说,‘假定你在死后,有钱存在这银行,不愿意银行为你把这钱转给按法律应承受的你的亲属吗?’

“‘是的。当然的。’他回答说。

“‘你以为,’我接着说,‘将你最近的亲属的姓名给我们使人们在你死去的时候,设法没有错误或毫不迟延地执行你的愿望,这不是一个适当的办法吗?’

“他又说:‘是。’”

“当他明了我们要这些材料不是为了我而仍是为了他,那青年的态度就软化而改变了。在离开银行以前,这位青年不只把关于他自己的全部材料给我,并且按我的建议,开了一个信托账户,以他的母亲为受益人,并且他极高兴地回答了所有关于他母亲的种种问题。”

当我们考虑别人的需求时,往往要求我们付出一些代价,这种付出不一定能够得到相等的回报。但我们的付出终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在一个多雨的午后,一位老妇人走进费城一家百货公司,大多数的柜台人员都不理她,但有一位年轻姑娘却问她是否能为她做些什么。当她回答说只是在等雨停时,这位年轻姑娘并没有推销给她不需要的东西,虽然如此,这位销售人员并没有转身离去,反而拿给她一把椅子。雨停之后这位老妇人向这位年轻姑娘说了声谢谢,并向她要了一张名片,几个月之后这家店东收到一封信,信中要求派这位年轻姑娘往苏格兰收取装潢一整座城堡的订单。这封信就是这位老妇人写的,而她正是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

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曾经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秀吧;但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秀。”在工作中,你不妨请求同事帮你一个忙,一来是为了与他人建立融洽的关系,使你赢得友谊和合作,二来也表示你重视所请求的人,使对方觉得获得了尊重,使他自我感觉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