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伶俐者这样做事
4237100000020

第20章 伶俐人做事善于创新——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3)

鲁迅曾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没有攀登不了的山,只有不敢攀登的人。面对生活的挑战,有的人选择了放弃和退缩,有的人选择积极应战,所以做出成绩的往往是后者。

在福特公司工作了32年的艾柯卡,这个当了8年总经理的人却因大老板妒火中烧而被开除。开始时他悲观绝望,痛不欲生,甚至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觉得自己的人生就这样完了。

然而事后他开始了冷静的反思,痛定思痛的他决定自寻出路:应聘到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出任总经理。这是一家濒临破产的汽车公司,艾柯卡想凭着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能力,让这家公司起死回生。这并非一件易事,但艾柯卡就是想挑战自己,同时也让福特公司的老总为自己的作为遗憾。

雄心壮志的艾柯卡后来凭着自己的智慧、胆识和魅力,对克莱斯勒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和改革。在他的领导下,克莱斯勒公司就真的起死回生了,并逐渐攀升为仅次于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的第三大汽车公司。

有时并不是高山的险峻把我们吓倒,而是我们心里的胆怯让我们退缩。如果你认为高山是不可能爬上去的,无法战胜它,那么你真的就永远也爬不上去。

现在你要做的,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不要被困难吓倒,想做什么就大胆放手去做吧!如果你想练就精彩的英语脱口秀,不要犹豫,张开嘴巴大胆念出来就行;如果你定下了一个目标,不要考虑结果怎样,不要有行动前的顾虑,一直朝那个目标前进就行。心理学家指出,如果自我批评成为一种经常不断的、每日每时都进行的自我猜測、埋怨,最终只能导致你行动的失败。

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而言,不是自己的能力不够,而是我们没有尝试的勇气。没有登不上的山,没有过不去的河,相信自己,你就是最棒的!

想别人想不到的事

想别人想不到的,做别人做不到的,从小事上找到突破口、在细节处下功夫,在别人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做足文章,你才能在与别人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某公司有这样两位秘书,一位将车票买来,就那么一大把地交上去,杂乱无章,而且易丢失,不易查清时刻;另一位却将车票装进一个大信封,并且,在信封上写明列车车次、座位号及启程、到达时刻。后一位秘书是个细心人,虽然她只是注意了几个细节处,只在信封上写上几个字,却使人省事不少。

后一位秘书在细节上肯下功夫,自然受老板的青睐。下面这个小职员被提升,虽事情不同,但却与那位秘书有异曲同工之妙。

日本某一公司的一位小姐专门负责与她们公司有业务往来的客商的接洽工作。其中与她们公司有重大业务往来的是一家德国公司。为清楚的了解两家公司的合作项目,德国公司的经理需要经常往来于东京和他们的投资地大阪,而订票的工作也就理所当然的是那位小姐的了。但令那位德国整理奇怪的是:他坐车去大阪时他的座位总是在右边,而当他返回东京时,座位却都在左边,而且每一次都是这样,从来都没有一次例外。

终于有一次,他忍不住间了这位小姐。小姐微笑着对他说:“我想外国的客人来到日本肯定都喜欢见到富土山那雄浑傲伟的身姿,所以我就给您做了这样的安排。这样您便可以在任何时候都能见到富土山了。”

德国经理听到这样的话备受感动。他认为日本这家公司的员工能够细致入微的连这样的小事都能够想到,与他们合作自然是毫无差错了。于是他决定,给这家公司增加250万元的贸易额。这位小姐也理所当然地得到了提升。

在工作中认真细致,在细节上花心思下力气,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没做到的,也许你就能做出別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在职场中你便能轻松获胜。

创新是一个永远不老的话题,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唯一出路。创新并不是少数几个天才的权利,每个人都有创新的能力。在细节中创新,就是要敏锐地发现人们没有注意到或未重视的某个领域中的空白、冷门或薄弱环节,改变思维定势,最终将你带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在一个世界级的牙膏公司里,总裁目光炯炯拋盯着会议桌边所有的业务主管。

为了使目前已近饱和的牙膏销售量能够再加速增长,总裁不惜重金悬赏,只要能提出足以令销售量增长的具体方案,该名业务主管便可获得高达十万美元的奖金。

所有业务主管无不绞尽脑汁,在会议桌上提出各式各样的点子,诸如加强广告、更改包装、铺设更多销售据点,甚至于攻击对手等等,几乎到了无所不用的地步。而这些陆续提出来的方案,显然不为总裁所欣赏和釆纳。所以总裁冷峻的目光,仍是紧紧盯着与会的业务主管,使得每个人皆觉得自己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在会议凝重的气氛当中,一位进到会议室为众人添咖啡的新加盟公司的小姐无意间听到讨论的议题,不由得放下手中的咖啡壶,在大伙儿沉思更佳方案的肃穆中,怯生生地问道: “我可以提出我的看法吗?”

总裁瞪了她一眼,没好气地道:“可以,不过你得保证你所说的,能令我产生兴趣,否则你随时准备走。”

这位女孩轻巧地笑了笑:“我想,每个人在清晨赶着上班时,匆忙挤出的牙膏,长度早已固定成为习惯。所以,只要我们将牙膏管的出口加大一点,大约比原口径多40%,挤出来的牙膏重量,就多了一倍。这样厂原来每个月用一条牙膏的家庭,是不是可能会多用一条牙膏呢?诸位不妨算算看。”

总裁细想了一会,率先鼓掌,会议室中立刻响起一片喝彩声,那位小姐也因此而获得了奖赏。

下面廖基程的故事让人们更进一步了解了在细节中如何求创新的故事

在工作和生活上,廖基程也是一个在细节中求创新的人。廖基程在工厂劳动时经常看到,由于大部分零件的精密度都非常高,为了防止零件生锈,工人们都必须戴手套进行操作,而且手套必须套得很紧,手指头也要能灵活自如,这样一来,戴上脱下相当麻烦不说,手套还很容易弄坏。

为此,他常想,难道只能戴这样的手套吗?能不能改进一下?

有一天,他在帮妹妹制作纸的手工艺品时,手指上沾满了了浆糊。浆糊快干的时候,变成了一层透明的薄膜,紧紧地裹在手指头上,他当时就想:“真像个指头套,要是厂里的橡皮手套也这样方便就好了!”

过了不久,有一天清早醒来,他躺在床上,眼睛呆呆地望着天花板,头脑里突然想到:可以设法制成浆糊一样的液体,手往这种液体里一放,一双又柔又软的手套便戴好了,不需要时,手往另一种液体里一浸,手套便消失了,这不比橡皮手套方便多了吗?

他将自己的这一大胆想法向公司做了汇报,公司领导非常重视,马上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把廖基程也从生产车间调到了这个组里。经过大家反复研究,终于发明了这种“液体手套”。使用这种手套只需将手浸入一种化学药液中,手就被一层透明的薄膜罩住,像真的戴上了一双手套,而且非常柔软舒适,还有弹性。不需要时,把手放进水里一泡,手套便“冰消瓦解”了。廖基程在细节中求创新的行为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就要求你特别注意生活中的细节问题。也许某个不经意的举动,就可以使你灵光一现,你便会有所突破、前途无量了。

在工作中,许多人抱着坚守岗位的态度,一切因循守旧,缺少创新的精神。认为创新是老板的事,与己没有多大的关系,自己只要把分内的工作做妥即可。

这种思想实在不可取。要知道,谁也不比谁强,谁也不比谁差。你所拥有的,别人同样也拥有。如何能够突围而出,高人一筹,关键是看能有没有主人翁精神和创新的能力。

纵观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人,他们都不是那种用一般性思维来考虑问题的人,而是能够在创新的立场上考虑各种问题的人。

想別人没想到的,做别人没做到的,这种创造性的眼光,可以使人摆脱本行业的条条框框,接受其他领域中的优秀思想。当你尝试用不同的角度看事物时,创新的智慧常会让你得出独到的见解,再加上进一步的整理和分析,必然令老板大为信服。

当你把正确的创新意识注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时,你就能冲破自己思想的束缚,极大程度的提高工作能力,突破制约你成功的瓶颈,改变你贫穷的命运只是时间的问题。

创新造就市场

市场是随时随地不断变化的,对手是变化的,客户是变化的,自己也是变化的。想要开拓市场,就要不创造新产品。不创造新渠道,不创造新客户,市场立刻就会被别人占领。因此要想占领市场,就必须创新。换句话说,就是以创新来创造市场。

创新并不是少数天才的专利,每个人都有创新的能力,只要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创新或许来自于工作中的细枝末节,或许来自于某个灵感的启示,但如果没有敏锐的观察力、深入地思考和勇于实践的决心,又怎能抓住这些灵感?所以说,敏锐的观察力、深入地思考和实践的勇气是创新取得成功的关键。

所有的创新者都不会是空想家,不管当时他们的想法有多么离奇、多么幼稚或者多么古怪,他们总不会呆在实验室或者屋子里发愣,而是会进行实践。

日本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企业家。

20世纪50年代初,收音机在日本还不是十分普及,但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了收音机给生活带来的好处。收音机市场大有潜力可挖,很多制造商都看准了收音机市场必将大爆发的那一天,因而纷纷大批量生产。

当时流行的收音机并非很完美,而是存在很大的缺点。其内部几乎全部使用笨重、易热的真空管,体积大得不得了,耗电量又高,并且不能随身携带。

总经理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在当时也被收音机市场的潜力引诱着,但又深怕背负上未来市场过剩的竞争压力。这时井深大总经理抓住了流行收音机的缺点,想到如果索尼(当时名叫东京通信工业公司)生产的收音机能够克服这些缺点,必然会大受消费者的青昧,独占收音机市场的鳌头,成为技术革新的领导者。

盛田昭夫提出要研制一种便于携带,甚至可以放在衬衣口袋里的小型收音机。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以半导体取代真空管。而半导体的专利权当时只在美国有,发明它的是休克利博士。

1952年,他们专门为半导体的事去了一趟美国,目的是要引进休克利博士发明的半导体专利。1953年,盛田昭夫与拥有半导体专利权的西方电气公司签订了专利合约。